表观业绩受到分子诊断试剂收入基数的影响,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7%。 2023H1实现营收13.81亿(-22.5%),归母净利润1.75亿(-56.9%),扣非归母净利润1.78亿(-55.4%)。其中单二季度营收7.04亿(-17.8%),归母净利润0.58亿(-71.6%),扣非归母净利润0.58亿(-70.9%),主要由于市场需求急速变化,新冠分子诊断产品销售大幅减少,上半年分子诊断试剂销售收入为571万元(-98.6%)。除分子诊断试剂毛利额贡献消减外,公司对相关存货计提减值准备,多重因素导致归母净利润下滑明显。 剔除新冠后自主产品保持良好增长,加快代理产品调整。2023H1自主产品收入8.67亿元(-23.7%),剔除分子诊断试剂后的收入同比增长为16.0%,维持良好增长态势。公司今年大力推进全实验室智能化检验分析流水线并协同各平台单机的终端装机,上半年自主产品大型仪器市场端出库达成1601台(条),其中生免和血液流水线169条,仪器装机后有望持续带动后续试剂的消耗增长。代理业务上半年收入4.96亿元(-20.8%),营收占比进一步下滑至35.9%,公司自主产品成本优势远高于代理产品,且随着国内政策趋势和商业环境变化,代理业务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性将受到一定影响。 毛利率略有下滑,销售及研发费用率进一步提升。2023H1毛利率为53.4%(-1.0pp),主要是代理产品毛利率下滑3.9个百分点至21.4%。销售费用率20.7%(+5.0pp),管理费用率5.0%(+1.4pp),研发费用率9.3%(+3.5pp),财务费用率0.6%(-0.3pp)。公司进一步扩大营销服务网络覆盖,同时持续加大研发,上半年研发投入1.64亿元(+32.8%),新增研发立项41项,公司在免疫等产品平台以及自动化流水线构建上均具有系统化竞争优势。由于费用率的提升和资产减值的影响,上半年净利率下降至12.4%(-10.6pp)。 投资建议:考虑公司加速战略转型和特定存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影响,预计2023-25年归母净利润4.98/6.69/8.28亿元 , 同比增速-29.7%/34.5%/23.7%; 摊薄EPS=0.81/1.09/1.35元 , 当前股价对应PE=19/14/11x。公司业务涵盖生化、免疫、血球等9大平台,各平台新品迭出,并大力推进全实验室智能化检验分析流水线,同时加速代理业务和直销转型分销的战略调整。综合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公司合理股价为17.82-19.44元,相较当前股价(23-08-03)有16.8-27.4%溢价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体外诊断试剂集采降价风险、研发不及预期、竞争加剧风险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表观业绩受到分子诊断试剂收入基数的影响,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7%。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3.81亿元(-22.5%),归母净利润1.75亿元(-56.9%),扣非归母净利润1.78亿元(-55.4%)。其中二季度单季度营收7.04亿元(-17.8%),归母净利润0.58亿元(-71.6%),扣非归母净利润0.58亿元(-70.9%),主要由于市场需求急速变化,新冠分子诊断产品销售大幅减少,上半年分子诊断试剂销售收入为571万元(-98.6%),而上年同期为3.93亿元。除分子诊断试剂毛利额贡献消减外,公司对相关存货计提了减值准备,上半年资产减值损失为4942万元,多重因素导致归母净利润下滑明显。 图1:迈克生物营业收入及增速(单位:亿元、%) 图2:迈克生物单季营业收入及增速(单位:亿元、%) 图3:迈克生物归母净利润及增速(单位:亿元、%) 图4:迈克生物单季归母净利润及增速(单位:亿元、%) 剔除新冠后自主产品保持良好增长,加快代理产品调整。2023年上半年自主产品收入8.67亿元(-23.7%),占营收比例为62.8%,剔除分子诊断试剂后的收入同比增长为16.0%,维持良好增长态势。公司今年大力推进全实验室智能化检验分析流水线并协同各平台单机的终端装机,在疫后复苏的环境下各类机器装机迅速,23H1自主产品大型仪器市场端出库达成1601台(条),其中生免和血液流水线169条,仪器装机后有望持续带动后续试剂的消耗增长,23H1自主产品常规试剂的收入为8.05亿(+12.9%)。代理业务上半年收入4.96亿元(-20.8%),营收占比进一步下滑至35.9%,公司自主产品成本优势远高于代理产品,且随着国内政策趋势和商业环境变化,代理业务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性将受到一定影响,公司坚持以自主产品驱动增长,且已涵盖生化、免疫、血液、血型、尿液、分子诊断、POCT、病理、原材料等多个产品和技术平台。 图5:迈克生物自产产品收入及毛利率(单位:亿元、%) 图6:迈克生物代理产品收入及毛利率(单位:亿元、%) 毛利率略有下滑,销售、研发费用率进一步提升。2023年上半年毛利率为53.4%(-1.0pp),其中主要是代理产品的毛利率下滑了3.9个百分点至21.4%。费用率方面,上半年销售费用率20.7%(+5.0pp),管理费用率5.0%(+1.4pp),研发费用率9.3%(+3.5pp),财务费用率0.6%(-0.3pp)。公司进一步扩大营销服务网络覆盖,上半年新增经销商250余家、终端客户970余家。同时公司持续加大研发,上半年研发投入1.64亿元(+32.8%),新增研发立项41项(其中生化5项,临检1项,分子6项,快检2项,原料12项,仪器10项),公司在生化、免疫、血球产品平台以及自动化流水线构建上均具有代表性和系统化竞争优势。 由于费用率的提升和资产减值的影响,上半年净利率下降至12.4%(-10.6pp)。 图7:迈克生物毛利率、净利率变化情况 图8:迈克生物三项费用率变化情况 经营性现金流保持稳健优质。2023年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4.10亿(-2.9%),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与归母净利润的比值达到234.4%,持续保持稳健优质,货币资金账面余额为8.55亿。截止半年报,应收账款余额为18.08亿元,较年初下降12.8%,主要是因为公司加速直销向分销转型战略调整,直销应收账款持续收回。 图9:迈克生物经营性现金流情况 迈克生物是平台化的IVD领先企业 迈克生物自成立以来专注于体外诊断行业 历经二十余年发展,迈克生物已具备研发制造体外诊断设备、试剂、校准品和质控品的系统化专业能力,已完成从生物原材料、医学实验室产品到专业化服务的全产业线发展的布局。目前,公司自主产品涵盖生化、免疫、临检、分子、快检、病理、原材料等多个技术平台,已成为国内体外诊断生产企业中产品品种最为丰富的企业之一。公司生化、免疫、血液产品已实现流水线集成,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可提供实验室自动化解决方案的体外诊断生产企业。 表1:迈克生物发展阶段分解 公司自主产品用户已覆盖全国8000多家各级医院,二级和三级医院产品覆盖率分别达到24%和57%,自主产品在国内三级以上医院的高端市场日益具备与国际品牌相竞争的实力,有望加速进口替代。公司高度重视海外市场的渠道建设,现已与490余家经销商建立合作,产品涉足117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市场将成为公司市场拓展最为重要的区域之一。 图10:迈克生物产品线布局情况 公司实控人为唐勇及其一致行动人。董事长唐勇一直以来潜心于体外诊断行业的产品、市场与技术发展,曾任职于四川省中医研究所;1994年迈克科技(系“迈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前身)设立后,曾任迈克科技董事长、总经理。公司的实控人为唐勇及其一致行动人王登明、刘启林,合计控制上市公司23.95%的股权。 核心管理层均在公司任职多年,且大多数均有直接持股。 图11:迈克生物股权结构(截止2023年半年报) 表2:公司核心管理层情况 全球体外诊断行业市场规模近千亿美元 体外诊断是指在人体之外,通过对样品(如血液、体组织等)进行检测而获得诊断信息的一种技术,原理是通过检验试剂和体内物质在外的反应强度或速度来定性或定量判断体内物质,进而判断人体生理状态。体外诊断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测、预后观察和健康评价具有重要作用。临床诊断信息的80%左右来自体外诊断,体外诊断目前已经成为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所必不可少的医学手段。 体外诊断产业链的上游包含生物与化学原材料及各种机械零配件,上游中部分诊断酶、抗原抗体等原料及电子化学仪器仍为国外企业占据主要份额,国内研发能力突出的公司正逐步加强原料的研发。 下游业务拓展一般是通过经销商或由厂商直接销往医院、体检中心、临检中心、血站、防疫站及血液制品厂家等终端用户。目前各级医院是体外诊断产品最主要的终端用户。 图12:体外诊断产业链 根据Allied Market Research市场研究和预测,2017年全球体外诊断市场规模达到了645亿美元,预计2018年到2025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4.8%,到2025年将达到936亿美元。慢性病、传染病发病人数的不断增长以及体外诊断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都是驱动体外诊断市场增长的主要因素。纵观体外诊断的发展历程,是由于包括物理学、化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多个领域的重大发现、发明和技术突破,方才使得体外诊断行业与时俱进,并向更简便、更快捷、更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按照临床诊断领域分类,体外诊断市场由免疫诊断、生化诊断、分子诊断、血液学及体液、即时检验(POCT)等细分领域构成。 图13:全球体外诊断市场规模 图14:2022年全球体外诊断各细分类别占比 中国体外诊断行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末,经历了产品引进阶段、自主生产阶段以及快速成长阶段,目前处于快速成长阶段。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深,医疗保险覆盖率的提高,医疗需求将逐渐释放,目前行业正处于快速增长期。根据Frost&Sllivan数据,2016-2021年中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保持着22.5%的复合增长率,已由450亿元增长至1,243亿元; 预计2021-2024年将保持16.3%的复合增长率,至2024年我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将达到1,957亿元。 图15:中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亿) 图16:2020年中国体外诊断市场结构 目前我国在部分应用较广泛的领域已达到国际同期水平并实现了大部分的国产化,如生化诊断、酶联免疫等,而在化学发光等技术水平较高的技术领域,目前国内市场仍由进口厂商主导,国内企业正处于快速成长期,未来发展和进口替代的空间巨大。新冠疫情中分子诊断成为重要的检测手段,临床应用得以大范围铺开,有望成为主流细分领域中最具前景的技术之一。 图17:中国IVD产业的技术生命周期 盈利预测 假设前提 我们的盈利预测基于以下假设条件: 自产业务:2023年新冠相关产品收入贡献大幅下滑,常规自产产品成为核心增长驱动力,其中化学发光和血球业务凭借快速装机的生免流水线及血球流水线有望保持快速增长,部分生化业务预计将在2024-25年逐步受到集采的影响; 代理业务:公司主动进行代理业务的战略调整,预计收入占比持续下降,毛利率预计稳定在20%左右; 表3:迈克生物营收拆分 综上所述 , 预计公司2023-25年营收30.52/32.80/36.36亿元 , 同比增长-15.4%/7.5%/10.9%,毛利率分别为57.0%/60.7%/63.0%。 未来3年业绩预测 表4:未来3年盈利预测表(百万元) 按上述假设条件,我们预计公司2023-25年营收30.52/32.80/36.36亿元,同比增长-15.4%/7.5%/10.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8/6.69/8.28亿元,同比增长-29.7%/34.5%/23.7%。 盈利预测的敏感性分析 我们根据乐观、中观、悲观三种情景假设,得到以下盈利预测结果:1)乐观假设下 , 公司2023-25年净利润分别为6.30/8.05/9.83亿元,同比增长-11.0%/27.8%/22.0%;2) 中性假设下 , 公司2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