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以经济为主题的政治局会议中,7月召开的这次可能是关注度最高的,根据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情况,为下半年政策定调。今年尤其如此,对政策的预期成为影响资本市场的最重要变量。 2023年7月24日,政治局会议召开。从通稿看,会议认为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就扩大内需、提振信心和防范风险这三个当前的热点问题都做了部署,其中对房地产、资本市场、地方债务的定调都超预期。 具体来看,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第一,没有提“房住不炒”。2019年4月以来,以经济为主题且涉及房地产的历次政治局会议中,除2021年12月的这次外,其余会议都提到了“房住不炒”。本次会议除不再提“房住不炒”外,对房地产的定调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指出“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我们的理解是,房地产政策调整,更多是基于防风险的需要,而非再次将其作为稳增长的抓手。除城镇化放缓、老龄化加速等中长期变量外,二手房价格下跌、居民信心偏弱等短期因素,也抑制居民购房意愿和购房能力,导致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6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7. 6%,7月高频数据进一步走弱,政策及时调整有助于避免房地产业陷入恶性循环。 未来可能出台的政策,一是包括一线在内的更多城市调降房贷利率;二是部分强二线进一步放松限购要求;三是在房企端,落实政策推动保交楼,毕竟销售改善是房地产业形成良性循环的前提,而保交楼进度又会影响居民购房意愿。 第二,地方债务化解提速。今年4月政治局会议中,要求“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严控新增隐性债务”,本次会议则要求“要有效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解方案”。 对比来看,本次会议至少有两点边际变化:一是,考虑到当前地方财政的实际情况,没有要求严控新增,地方政府的自由度或有提高;二是,制定实施一揽子化解方案,意味着地方化债的步伐加快,预计将通过优化债务结构、低成本融资臵换到期的高息债务、地方政府注入资产等举措来实现。 第三,稳增长的增量政策不多,更多是落实已有政策。从通稿来看,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需要兼顾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两个目标。和以往通常写法不同的是,本次通稿将高质量发展和扩大需求分成两段来写,且高质量发展放在前面,彰显了高质量的重要性。 具体措施方面,在近期已出台政策的基础上,关于增量政策的着墨不多。我们的理解是,在近期各类促消费政策和服务业低基数的支撑下,全年实现5%左右增长目标的难度或不大,因此本次政治局会议关于增量政策的部署并不多,主要是强调了已有政策的落实。不过若地产和出口超预期走弱,三季度不排除进一步出台政策的可能。 第四,对人民币汇率和资本市场都有积极定调。在弱预期的压制下,二季度以来人民币经历一轮贬值。往后看,随着中美两国经济和货币政策周期从分化到收敛,人民币的贬值压力趋于缓解。本次会议指出“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释放了稳汇率的积极信号。此外,会议指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当前A股市场情绪较为低迷,相关定调或有助于提升市场风险偏好,未来资本市场的改革也有望加快。 第五,产业政策重点在数字经济和平台企业。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延续4月政治局会议的部署,促进人工智能发展的同时要注重安全。在4月政治局会议“要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增加了“持续”的提法,释放了更积极的信号。 第六,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是提振信心的重要举措。7月19日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共三十一条。在4月政治局会议“解决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的基础上,本次会议强调“要坚决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谈判”,同时指出“要建立健全与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信心不足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有必要保持政策的持续性和可预期性,进而推动信心恢复。 第七,稳就业被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今年上半年,经济结构长期的转型升级,与疫后经济短期的非对称复苏,令结构性就业压力与收入分化问题凸显,青年失业率不断创新高,部分群体的收入也有待提高。本次政治局会议强调“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并且首次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预计后续或有结构性财政政策来进一步支持。 总的来说,本次政治局会议对扩大内需、提振信心和防范风险都做了部署,政策超预期的集中在房地产和地方债务化解。扩大内需方面,政策重点在推动已出台政策的落实,新增政策的着墨不多。政策继续保持定力,在稳增长、防风险和促改革之间寻求平衡。 风险提示:政策变动,经济恢复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