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2城集中供地市场表现为前热后冷,除宁波外,其他21个城市年内均已完成本年度集中供地。中指研究院以中指数据CREIS监测数据为基础,对房企在集中供地市场拿地情况进行剖析,洞悉最新的行业变化。拿地企业:前50企业拿地力度逐批下降,地方性国企托底现象显著。从总量来看,全年拿地金额前20企业以大型国央企、头部稳健型民企为主。拿地金额前五企业分别为中海、保利、华润、绿城和招商蛇口,拿地金额总计超2900亿元,龙湖、万科、金地也位列前20。部分房企在业绩增长诉求下积极补充土储,如滨江、卓越等企业位列前20。数据来源:中指数据CREIS 分阵营来看,前50企业拿地力度逐批下降。2021年销售额前50企业拿地金额占比逐批下降,全年占比为35%,其中,前10企业、11-30企业、31-50企业拿地金额占比17%、12%、6%。拿地企业数量逐批下降,全年共有48家参与,其中,一批次、二批次、三批次参与企业分别有46、31、18家。三季度,密集调控下市场调整压力增加,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效果持续显现,叠加重点城市第二批集中供地严查购地自有资金来源等,房企资金承压下拿地意愿和拿地能力降低。进入四季度,房地产市场仍低温运行,市场规模仍在继续探底,叠加个别企业债务违约事件影响,土地市场观望情绪更加浓厚,前50企业明显放缓集中供地拿地节奏。表:全年及各批次集中供地不同所有制房企拿地表现 数据来源:中指数据CREIS 分企业性质来看,地方国企拿地占比逐批提升,托底现象显著。国企是集中供地拿地主力,全年拿地金额中国企拿地金额占比达到61%,分批次来看,国企拿地占比随着民营房企拿地热情减退而增加,二批次国企拿地占比达到74%。从拿地前20企业来看,国企逐批增加,全年拿地金额前20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