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VVcc 吧不断 cvxc 近期,2022年财政审计工作报告发布,与以往有何不同、透露了哪些宏观线索?本文系统梳理,可供参考。 一问:为什么关注审计工作报告?有助于了解财政政策落地情况及后续财政收支可能受到的影响 审计工作报告是对上一年度中央、部委及地方财政政策等执行情况出具的审计意见,有助于市场了解财政政策落地情况及后续财政收支可能受到的影响。通常来说,审计署于每年6月下旬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上年审计工作报告,并向社会、中央和有关部门等通报审计情况和审计结果,且于年底披露相关审计问题整改情况报告。 审计工作报告主要包括对财政预算管理,资金项目落实和防风险等方面审计意见。财政管理和执行方面,审计聚焦中央预算编制、转移支付下达、资金项目落实等;同时,金融和企业风险也是审计重点,2017-2019年审计报告均披露信贷违规操作、不良贷款等问题,推动有关部门出台系列整改措施。 地方财政收支承压下,疫后审计工作增加对地方财政预算管理、专项债资金管理使用、国有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审计。作为地方稳增长的重要补充资金,专项债发行和使用情况为2020年以来财政审计的重点领域之一,审计工作报告连续三年持续披露地方专项债管理及使用问题,推动地方持续完善专项债管理制度。 二问:本次审计报告与过往有何不同?地方财政预算管理问题凸显,多地涉及虚增收入、新增隐债等 相较过往,2022年地方专项债违规使用规模增长、涉及地区更多,税收政策未有效落实规模增加。2022年审计报告披露地方违规使用专项债资金约470亿元、高于2021年的136亿元,涉及违规挪用地区达47个、较2021年的10个地区明显增多;大规模留抵退税下,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有误、执法不严等资金规模也较过去两年有所增长。 地方专项债管理问题在地方财政审计报告中亦有体现。2021年各地审计工作报告披露,专项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项目申报不规范、准备不充分,超进度支付工程款,挪用挤占、扩大使用范围及项目难以运营或运营效果不佳等四类问题;其中,项目准备不充分、挤占挪用等问题较为普遍,近三分之一省市专项债管理存在该问题。 2022年地方财政收支压力加剧下,审计工作报告指出部分地区存在违规组织返还财政收入、新增隐债、财政暂付款等问题。2022年70个地区通过“自买自卖”、虚构土地交易等虚增财政收入约861亿元,近七成为基层地区;49个地区仍违规新增隐债415亿元,54个地区存在未清理的财政暂付款、且余额增加至1481亿元。 三问:审计报告背后的宏观线索?地方财政与债务问题或掣肘稳增长落地,资金端增量政策仍需追踪 2023年初以来,审计报告中提及的地方财政预算管理等问题仍存,央、地已采取多举措化解。2023年,中央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对地方转移支付总规模超10万亿,可比口径增长7.9%,对基层财政支持或进一步提升;地方层面,多地开展财政暂付款清理工作,部分债务风险较大地区亦借助银行、AMC等金融机构支持,发行特殊再融资券及盘活存量资金资产等多种方式推进债务化解工作。 地方财政问题是掣肘年初稳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2023年上半年稳增长呈“使用慢”、“落地慢”现象;专项债发行规模占提前批额度比重为105%,慢于2022年同期;石油沥青开工率也自二季度起走弱,或指向基建落地较慢;稳增长资金发行和落地较慢,一方面或缘于高质量项目储备不足;另一方面,项目资本金缺位或拖累专项债落地。 缓解稳增长掣肘,项目端已在加力,后续或需重点关注资金端增量政策。近期,稳增长项目加码,5月发改委项目核准提速,各地基建类重大项目批复规模亦高于2022年同期。资金端政策仍需紧密跟踪,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或能 有效带动稳增长资金落地;2022的7399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与财政资金或共同带动5倍以上配套融资。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数据统计存在误差或遗漏。 内容目录 1.一问:为什么关注财政审计报告?3 2.二问:本次报告与过往有何不同?4 3.三问:审计报告背后的宏观线索?6 风险提示9 图表目录 图表1:审计是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 图表2:国家财政审计报告主要流程3 图表3:2017-2019年财政审计报告主要内容3 图表4:2017-2019年部分审计问题整改3 图表5:2020年起财政审计加大对地方财政等审查力度4 图表6:2020年、2021年部分审计问题整改4 图表7:近年地方专项债管理主要问题4 图表8:近年税费优惠与征管主要问题4 图表9:2021年地方专项债管理主要问题5 图表10:2021年地方专项债管理存在的问题占比5 图表11:2022年国家财政审计报告首次提及的财政问题5 图表12:2022年涉及违规组织返还财政收入地区及规模5 图表13:2022年涉及财政暂付款问题的地区及规模5 图表14:近年财政审计报告中部分民生政策落实问题6 图表15:2022年涉及稳就业资金问题的地区及规模6 图表16:2023年一季度多地财政自给率下滑6 图表17:2023年初地方土地财政延续低迷6 图表18:2022年部分地区专项债付息承压7 图表19:2023年多地城投债到期规模攀升7 图表20:2023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提升7 图表21:2023年初多地开展财政暂付款清理工作7 图表22:2023年初多地推进债务风险化解工作7 图表23:各省市特殊再融资券发行规模7 图表24:地方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8 图表25:2023年地方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慢于过往同期8 图表26:2023年二季度起石油沥青开工率走弱8 图表27:专项债项目资本金(不含专项债)占比超五成8 图表28:2023年5月发改核准项目明显加速9 图表29:2023年5月各地基建重大项目披露规模提升9 图表30:2022年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投放7399亿元9 图表31:部分地区金融工具与财政资金带动效果明显9 近期,2022年财政审计工作报告发布,与以往有何不同、透露了哪些宏观线索?本文系统梳理,可供参考。 1.一问:为什么关注财政审计报告? 审计工作报告(全称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是对上一年度中央、部委及地方财政政策等执行情况出具的审计意见,有助于市场了解财政政策落地情况及后续财政收支可能受到的影响。通常来说,审计署于每年6月下旬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上年审计工作报告,并向社会、中央和有关部门等通报审计情况和审计结果,且于年底披露相关审计问题整改情况报告 图表1:审计是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图表2:国家财政审计报告主要流程 时间 会议/文件 主要内容 全社会 国务院 �委托③报告对其他事项的审计和专 项审计调查情况及结果 ④报送⑤通报 审计署全社会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省级党委和政府 ②提出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 全国人大常委会 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2023年5月23日 习近平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分...加大对重大项目、重大战略、重大 举措落实落地情况的监督力度。聚焦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继续盯紧看好宝贵的财政资金,加大对稳经济一揽子政策 措施落实情况的审计力度…增强支持审计、接受监督、抓好整改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敢于动真碰硬,及时 2023年6月21日 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召 开金融系统座谈会 追责问责...要紧扣审计关注重点问题, 加大力度推动审计发现的涉及重大项目 、重大战略、重大举措等问题的整改落实落地…审计署不断增强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的主 2023年6月26日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动性,立足经济监督定位,依法对2022年度中央决算草案编制等中央财政管理...等方面开展审计...对推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健全完善财政预算 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来源:中国政府网、国金证券研究所来源:审计署、国金证券研究所 审计工作报告主要包括对中央财政预算执行,重点金项目落实和防范化解风险等方面的审计意见。在财政管理及执行方面,审计署重点对中央预算编制和分配管理、转移支付下达,以及各部门资产管理、“紧日子”落实等情况进行审计;重大政策举措落实方面,如“三大攻坚战”、税收优惠减免等亦是重点审计领域。同时,审计报告对金融和企业等主体防风险审计也较为重视,2017-2019年,审计报告持续披露了银行信贷违规操作、不良贷款率等问题,推动有关部门出台系列整改措施。 年份 审计问题 整改方式 整改金额 完善规章制度 问责处理人次 2017 9家大型国有银行违规向房地产行业提供融资360.87亿元,抽查的个人消费贷款中也有部分实际流入楼市股市 住房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有关金融机构通过收回贷款、调账等整改219.83亿元,其余141.04亿元已制定清收计划 共涉及7个方面 2955.58亿元 2944项 3299人次 2018 5家商业银行将实体企业贷款与存款挂钩,或在授信中搭售理财产品等,变相降低企业实得融资,涉及授信496.67亿元 5家商业银行通过取消与贷款挂钩的存款和理财产品、结清问题业务等完成整改,处理处分212人 共涉及7个方面 3099.81亿元 1538项 2019 抽查的43家地方中小银行平均账面不良率2.48%,其中16家实际不良率超过账面值2倍 银保监会持续推进不良贷款真实入账,推动地方运用专项债券补充中小银行资本 共涉及7个方面 2118.08亿元 2350项 705人次 图表3:2017-2019年财政审计报告主要内容图表4:2017-2019年部分审计问题整改 来源:审计署、国金证券研究所来源:审计署、国金证券研究所 2020年以来,地方财政收支紧平衡、稳增长承压下,财政审计对稳增长、防风险、保民生等方面的重视度提升,新增对地方财政预算管理、专项债及重大项目落地、国有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审计。作为地方稳增长的重要补充资金,专项债发行和使用情况为2020年以来财政审计工作的重点领域之一,审计工作报告连续三年持续披露地方专项债管理及使用问题,推动地方持续完善专项债管理制度。 主要问题主要变化内容 年份 部分审计问题 对应整改方式 中央财政管理审计新增地方财政管理审计情况,涉及专项债、隐情况性债、财政暂付款等多方面 中央部门预算执行- 审计情况 重大项目和重点民重点审计重大项目以及重点民生专项资金生资金审计情况 审计发行违规经营导致国有权益损失风险、存国有资产审计情况在一定流动性风险、违规使用和处置国有资 产…… 重大违纪犯法问题 线索- 2020 专项债券重发行轻管理至2020年底,55个地区专项债余额1.27万亿元中有413.21亿元(占3.25%)未严格按用途使用,其中5个地区将204.67亿元投向无收益或年收入不足本息支出的项目偿债能力堪忧 1)5个地区通过将收支缺口纳入预算等方式,增强了对投向无收益或年收入不足本息项目的186.73亿元专项债券的还本付息能力;2)33个地区通过归还原渠道等整改131.5亿元;3)出台3项制度加强债券发行使用。 国企存在部分低效无效资产 1)6户收到的16.7亿元财政补助资金长期闲置;2)6户压控存货和应收账款不到位;3)4户存在资产损失(风险)58.5亿元。 1)6户央企将长期闲置的补助资金12.09亿元归还财政,盘活4.24亿元; 2)6户央企落实压控存货和应收账款工作要求,完善制度18项; 3)4户央企通过调整资产分类等整改资产损失(风险)问题9.39亿元; 4)处理处分24人。 2021 地方政府专项债务管理中还存在问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