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民生证券]:首次覆盖报告:新材料系列6,金属增材制造龙头;技术变革引领行业蓝海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首次覆盖报告:新材料系列6,金属增材制造龙头;技术变革引领行业蓝海

2023-06-19民生证券港***
首次覆盖报告:新材料系列6,金属增材制造龙头;技术变革引领行业蓝海

铂力特(688333SH)首次覆盖报告 新材料系列6:金属增材制造龙头;技术变革引领行业蓝海2023年06月20日 我们首次覆盖:铂力特(688333SH),给予“推荐”评级,主要理由如下: 深耕增材制造二十余年,厚积薄发快速发展。公司核心团队自1995年以来深耕增材制造领域,20182022年公司进入快速发展期,营收复合增速达333;2022年公司实现突破性增长,营收同比增长663至92亿元,还原股份支付费用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18至24亿元。行业应用跨过从“0”到“1”阶段,2022年第一大客户销售额同比增长80,主要是跟研的重点装备定制化产品陆续进入批产阶段。公司当前跟研型号超过30个,其中大部分将在未来5年内定型批产,公司具有较大增长潜力。 高研发铸就全产业链龙头护城河;积极扩产巩固先发优势。1)公司是国内金属3D打印综合解决方案龙头,能力覆盖多品类金属粉末原材料、定制化产品服务和金属打印设备全产业链。2018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自03亿元增至16亿元,复合增速达587,研发费用率自88提升89ppt至177,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率较全球增材制造龙头Stratasys(143)更高,高研发投入有效保证公司在全产业链技术领先性。2)行业处于快速扩张期,根据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统计,2021年中国增材制造企业融资总额达48亿元,同比增长333,预计2022年融资需求70亿元;此背景下公司积极扩产,2019年IPO以来公司(拟)使用募集资金和自有资金合计59亿元进行全产业链扩产,不断巩固金属3D打印龙头的地位。 卡位金属增材制造黄金赛道;市占率不断提升成长空间广阔。1)根据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披露,2022年中国增材制造市场规模约326亿元,20172021年我国增材制造行业复合增速达304,较同期全球市场增速 (197)高107ppt;公司是金属增材行业龙头,金属增材享受超行业平均增速;公司处于中国金属增材制造黄金赛道。2)在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公司市占率稳步提升,20162021年,公司在全球金属设备市占率自17提升41ppt至58(按销售台数计算);20182022年,公司在国内增材服务市占率自62提升至89,金属增材设备市占率自36提升至77。伴随扩产项目持续推进,公司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成长空间广阔。 投资建议:公司是我国金属3D打印综合解决方案龙头,2020年股权激励彰显发展信心。公司完成了材料设备服务全产业链布局,伴随下游应用拓展和产能不断释放,具有较大发展潜力。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分别实现营收129亿、184亿和259亿元,归母净利润24亿、43亿、65亿元,对应PE分别为68x38x25x。我们考虑到公司全产业链龙头地位和行业持续高景气,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项目年度 2022A 2023E 2024E 2025E 营业收入(百万元) 918 1293 1844 2593 增长率() 663 408 427 406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百万元) 79 236 428 646 增长率() 2491 1971 814 508 每股收益(元) 050 148 268 404 PE 202 68 38 25 PB 105 91 74 58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拓展不及预期;跟研型号批产进度不及预期等。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资料来源:Wind,民生证券研究院预测;(注:股价为2023年06月20日收盘价) 推荐首次评级 当前价格:10057元 分析师尹会伟 执业证书:S0100521120005 电话:01085127667 邮箱:yinhuiweimszqcom 分析师李哲 执业证书:S0100521110006 电话:13681805643 邮箱:lizheyjmszqcom 研究助理孔厚融 执业证书:S0100122020003 电话:01085127664 邮箱:konghourongmszqcom 研究助理赵博轩 执业证书:S0100122030069 电话:01085127668 邮箱:zhaoboxuanmszqcom 研究助理冯鑫 执业证书:S0100122090013 电话:02180508460 邮箱:fengxinyjmszqcom 相关研究 1华秦科技(688281SH)首次覆盖报告:新材料系列2,特种材料领军企业;高壁垒推动装备性能变革20220801 2图南股份(300855SZ)首次覆盖报告:新材料系列3,深耕高温合金主业;产业链延伸拓宽成长边界20220817 3钢研高纳(300034SZ)首次覆盖报告:新材料系列5,高温合金龙头,科研实力雄厚20221206 目录 1金属增材制造龙头,布局3D打印全产业链3 11深耕3D打印二十余载,金属增材制造全产业链覆盖3 122022年迎来突破性增长;股份支付影响表观利润5 2特种应用市场实现跨越;公司处于黄金成长赛道8 21增材制造适用于多场景,航空航天已跨越0到1阶段8 22全产业链布局或将是龙头公司的发展趋势9 23中国增材市场潜力较大;公司处于黄金成长赛道12 3公司市占率稳步提升;产能扩张巩固先发优势15 31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高研发投入铸就高壁垒15 32设备及服务市占率稳步提升;客户集中度有提升趋势17 33公司全产业链扩产,巩固先发优势19 4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20 41盈利预测假设与业务拆分20 42估值分析与投资建议22 5风险提示23 插图目录25 表格目录26 1金属增材制造龙头,布局3D打印全产业链 11深耕3D打印二十余载,金属增材制造全产业链覆盖 深耕金属增材制造二十余载,能力覆盖金属3D打印全产业链。1)技术方面,自1995年,公司核心团队已开始从事金属增材制造技术研究;2011年公司成立之初主要进行激光立体成形(LSF)及增材制造修复技术的研究及工程化应用;2012年公司引进3台EOS设备,正式涉入激光选区熔化成形(SLM);公司分别于2013年和2017年建立3D打印设备和专用材料的自研自产能力,逐步实现全产业链覆盖。2)产业化方面,2018年后公司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2018年建成金属粉末试验生产线和激光立体产业化基地园区,2019年IPO募资 66亿元建设金属增材制造智能工厂;2021年自筹不超过20亿元建设大尺寸金属增材制造车间;2023年拟定增31亿元提升粉材和定制化产品产能。 成研发 建3打印 研制能力 2012 2017 2018 2020 2023 20112013201820192021 增31元 制化产产能 不20元建金属增材制造间 股权计 占当股 成产业化 地建成投产 金属增材制造 用材料研发 技术 引3 市 资元 提升产研能力 建高金 属末生产 公司成 为 务空领 提升材和 图1:公司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公司公告,民生证券研究院 公司实控人为折生阳、薛蕾,合计控股27。1)折生阳、薛蕾是公司实际控制人: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折生阳直接持股2065,薛蕾直接持股427并通过控制员工持股平台泉州博睿(占比8985)间接控股208,实控人折生阳和薛蕾合计控股27。2)公司拥有6家全资子公司和一家参股公司,母公司和铂力特(渭南)是公司增材制造的主要生产基地,2021年公司参股正时精控旨在实现关键零部件(振镜)稳定供应和国产化可控。 885 4 图2:公司股权结构(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 实控人 博 208 838 薛蕾折生阳产业风投 4272065287 高 263 5728 铂力特 100100100100100100 铂力特()铂力特()铂力特()铂力特(深)铂力特(海)铂力特() 15 控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民生证券研究院 布局金属3D打印全产业链,覆盖原材料、增材和打印制化产务。 1)原材料方面,公司已经成功开发多个传统牌号的钛合金和高温合金材料,同时,公司自主研发TiAM1、AlAM1、TC18、In738、K452等10余种专用粉末材料,解决了传统牌号材料成形沉积态残余应力高、工艺适应性差、打印开裂等问题。2022年已完成10条增材制造专用高品质金属粉末生产线建设,在金属增材制造的新材料开发领域处于国际先进地位。 2)方面,公司自主研发了SLM、LSF和电弧增材制造(WAAM)等系列金属3D打印设备,包含A、S、C三大系列,出货量及市场占有有在国产金属3D打印设备市场中位居前列,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汽车、电子和模具等领域,并且成功出口德国,成为空客公司的联合开发合作伙伴。 3)3D打印制化产方面,公司通过自有金属增材设备为客户提供金属 3D打印定制化产品的设计、生产及相关技术服务,产品实现轻量化、复杂结构、整体化等多功能集成。根据公司公告披露,航空航天领域跟研重点型号包括8个飞机型号、9个发动机型号以及16个航天飞行器型号,共涉及447中零部件,大部分将在未来5年内定型批产。 4)3D打印技术务方面,公司可提供全方位、专业性强的金属3D打印技术服务,包括工艺咨询、设计优化、逆向工程、软件定制、全套解决方案服务等。 图3:公司主营业务梳理 业务 系列 示 用 研 、 技术务 系列 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发动机、医疗、汽车、电子、科研院等领域 系列 主要应用于科、模具、汽车、动力等工业领域 系列 应用于航空航天、发动机等领域 3打印原材料 钛合金粉末 (4、15等10余个牌号) 应用于航空航天、发动机、医疗等领域 高温合金粉末 (GH4169、GH4099等) 应用于航空航天结构件和发动机零部件 其(合金、模具钢、不钢) 应用于化工、、医疗等领域 制化产技术务 零部件打印定制化产品(类、点 结构) 应用于航空航天、发动机、工业、能源、汽车、医疗、科研院等领域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公司官网,民生证券研究院 122022年迎来突破性增长;股份支付影响表观利润 2018年产业化后快速成长,2022年公司突破性增长。1)营收端,伴随产 业化推进和增材制造需求高景气,20192022年公司营收自32亿元增至92亿元,2022年需求旺盛营收增速超66,增速逐年提升;2)2020年公司推出股权激励计划,20202022年分别计提股份支付费用015亿、173亿、163亿元,将股份支付费用还原之后归母净利润连续5年正增长,且2022年迎来突破性增长,在高毛利率产品占比提升和规模效应的共同推动下,归母净利润(将股份支付费用还原后)同比增长1018。 图4:20182022年营收同比增速图5:20182022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 120 80 40 00 20182019202020212022 80 663 325 281 339 92 104 55 41 29 32 40 0 40 80 30 20 10 00 10 20182019202020212022 150 24 67 102 0606 30 0707 37 0910 12 18 08 05 100 50 0 50 100 K S 资料来源:wind,民生证券研究院资料来源:wind,民生证券研究院注:同比增长是股份支付费用还原后口径 持续加研发投,股份支付费用抬升期间费用率。20182020年,公司期间费用自08亿元增长至15亿元,期间费用率由267提升10ppt至367,由于股份支付费用在2021年(173亿元)和2022年(163亿元)较高,期间费用率连续2年超50,具体来看:1)20212022年管理费用受股份支付影响快速增长至22亿元左右,管理费用率自2018年93提升148ppt至2022年241;2)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2年研发费用率达177。3)2022年销售费用增长较快,主要是公司加大宣传、投标等相关市场拓展投入。4) 近3年财务费用率稳定保持在较低水平(1附近)。 实际管理费用率(假不含股份支付费用)持续降低;盈利能力较为平稳。假设去掉股份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