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研究报告 新技术激发面板新活力,产业链国产化值得关注 ——显示面板全景图 平安证券研究所电子信息团队 分析师:付强、徐勇、闫磊研究助理:徐碧云 2023年6月20日 千亿美元级市场格局清晰成熟,新技术助力显示产业焕发新活力。显示面板是一个千亿美元级大市场,呈现显著的周期性特征,根据 Omdia数据,2022年,全球显示面板市场规模约为1227亿美元,随着面板产业在中国大陆的集中度逐渐提升,面板周期性有望趋于平缓;产业格局方面,LCD面板,中国大陆一枝独秀,OLED面板,中韩双雄并立、同台竞争,显示面板产业格局清晰、成熟、动态趋稳;技术革新方面,MicroOLED技术趋于成熟,随着AR/VR下游新应用的逐渐拓展,MicroOLED技术有望在趋于平静的面板产业中引发些许波动,MicroLED技术也在蠢蠢欲动,作为性能趋于完美的“终极显示”,未来潜在价值量较大。 国内面板龙头企业颇具话语权,竞争力稳步提升。国内面板龙头企业快速进步,与国外厂商展开激烈竞争并在部分领域取得领先优势, 其中,京东方作为面板行业龙头,国内全面领先,TCL华星光电仅次于京东方,电视面板全球第二,天马微LCD、OLED齐发力,中小尺寸具备一定优势,维信诺、和辉专注AMOLED,惠科则在谋求IPO上市,多家面板企业侧重点各有异同并展开竞争,形成较为良性的市场格局。 上游基材及柔性AMOLED核心材料值得关注,设备国产化进程任重道远。中国大陆在面板端的话语权稳步提升,但在面板上游产业链的核 心材料方面对外依赖度较高,国内厂商一般从低端、边缘产品起步,并逐渐往高端、核心产品渗透,目前在光学膜、液晶材料等领域已经取得突破,其他材料大都还集中在低端产品,后续国内市场在价值量高且国产化率低的核心材料领域将出现新的高端化增长点,其中OLED发光材料、柔性PI、折叠盖板、光刻胶(含上游基材)、驱动IC等值得关注。设备方面,目前国内仅能提供一些边缘制造设备,如清洗、检测、切割等设备,而对于成膜、图形化等面板制造核心设备,开发周期长、难度大,且面板产业相对成熟稳定,增量市场空间不太乐观,仅在核心设备的配套设备及相应的组件方面可能存在些许机会,如掩膜版、蒸发源等,但总体上面板制造设备的国产化道路任重道远。 投资建议:关注MicroOLED、MicroLED显示新技术以及产业链价值量高且国产化低的材料、设备环节。显示面板行业总体较为稳定成熟,MicroOLED、MicroLED等新技术将是显示产业未来屈指可数的有限变量,建议关注MicroLED产业链中的兆驰股份、精测电子、新益昌以及MicroOLED领域的清越科技、华兴源创;同时,显示面板上游产业链中价值量高且国产化率低的材料、设备环节也存在较大机会,建议关注OLED发光材料领域中的莱特光电、奥来德,柔性基板领域的鼎龙股份,UTG领域的凯盛科技,驱动IC领域的晶合集成;此外,国 内面板龙头企业在行业中颇具话语权,竞争力不断提升,建议关注京东方、维信诺。 风险提示:(1)新技术的开发进程不及预期的风险。(2)下游终端的市场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3)国内产业链相关公司的技术突破不及预期的风险。 结构材料 基板 康宁集团东旭光电鼎龙股份 液晶有机发光材料 八亿时空莱特光电 诚志股份奥来德 飞凯材料海普润斯 偏光片 三利谱 杉杉股份 盖板 凯盛科技 新纶新材 LED芯片 三安光电 华灿光电 生产耗材 靶材 江丰电子先导薄膜欧莱新材 掩膜版刻蚀液 清溢光电江化微 路维光电格林达 南京高光新宙邦 特气 黎明化工金宏气体浙江中宁 光刻胶PI取向液 飞凯材料道尔顿 容大感光中聚合臣 北旭电子波米科技 镀膜设备 蒸镀机 奥来德 PVD 北方华创 CVD 北方华创 图形化设备 光刻机湿制程设备干刻机上海微电子晶洲装备北方华创 屹唐半导体 LCD 日韩台 SDCLGD 群创 友达 夏普 中国大陆 京东方TCL华星光电 惠科天马微华映科技 OLED 日韩台 SDC LGDJDI 友达 夏普 中国大陆 京东方TCL华星光电 维信诺天马微 和辉光电 手机 苹果小米 华为OPPO 三星VIVO 电视 三星海信视像 Sony创维数字 LG小米 PC 苹果惠普 三星联想 戴尔华为 上游 中游 下游 Micro/MiniLED设备 巨转设备 德龙激光大族激光 巨检设备 精测电子壹倍科技 固晶机 新益昌 零部件 DriverICACFCell隔垫物铰链 集创北方狄瑞合(日本)纳微科技精研科技 奕斯伟日立化成(日本)迈斯瑞尔长盈精密 Mini/MicroLED 日韩台 SDC LGD 友达群创Sony 中国大陆 京东方TCL华星光电 利亚德隆利科技 JBD 车载 特斯拉比亚迪 大众蔚来 福特理想 可穿戴 MetaPico 苹果华为 三星小米 其他设备 清洗设备检测设备激光加工 晶洲装备精测电子大族激光 华兴源创德龙激光 数据来源:平安证券研究所备注:橙色为A股上市公司 CONTENT 目录 一、显示面板:千亿美元级市场,产业格局清晰成熟 二、面板篇:国内面板龙头企业竞争力稳步提升 三、材料篇:关注上游基材及柔性AMOLED核心材料 四、设备及零部件篇:国产化进程任重道远 五、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市场规模与周期 市场规模: 显示面板是一个千亿美元级大市场。2022年,全球面板市场规模约为1227 全球面板市场规模(亿美元) LCDOLED其他 2000 全球面板出货面积(百万m2) LCDOLED其他 40050 35045 40 全球面板出货量(亿片) 亿美元,面板出货总量约为35.1亿片,1500 出货总面积约为2.5亿平方米,后续将 300 LCDOLED其他 35 25030 呈现稳定增长趋势,预计2030年,面 板市场规模将达到1487亿美元,面板出货总量约为40.8亿片,出货总面积约为3.3亿平方米。 面板周期: 1000 500 0 202120222023E2024E2025E2026E2027E2028E2029E2030E 200 150 100 50 0 25 20 15 10 5 0 202120222023E2024E2025E2026E2027E2028E2029E2030E 202120222023E2024E2025E2026E2027E2028E2029E2030E 面板行业呈现明显的周期性特征。最近一次面板周期起于2019年末,疫情宅经济拉动需求,面板价格开始上涨; 2021年6月份迎来转折点,需求透支,供过于求严重,面板价格开始下跌;2022年年末面板价格跌至谷底,在供给端严格控产后,供需逐渐平衡,价格维持稳定,本轮周期结束。随着面板产业在中国大陆的集中度逐渐提高,面板行业的周期性有望逐渐减弱。 数据来源:Omdia,平安证券研究所 单价(美元/片)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最近一个面板周期走势图 疫情拉动欧美对面板的需求,需求透支, 供不应求,上涨阶段开始供过于求,下跌阶段开始 上涨周期下跌周期 43"55"65" 面板厂严格控产,供需逐渐平衡 未来: 取决于终端市场的复苏状况 面板产业迁移历史 液晶面板产业可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欧美原创-日本产业化-韩台通过逆周期投资击败日本-中国大陆后来居上,经历多次产业迁移最终花落中国大陆。 2020年,中国大陆液晶面板市占率即超过50%,韩国SDC、LGD陆续退出液晶产业后,全球液晶产业进一步集中在中国大陆,京东方、TCL华星光电、惠科市占率稳居前三。 当前面板产业格局 液晶面板产业迁移及格局分布 早期研发阶段 产业转移阶段 韩台发力,取代日本 成为LCD新霸主 中国大陆后来居上,成为全球LCD产业新中心 日本实现LCD产业化 市占率一度超过95% 欧美发明LCD技术 如液晶材料基础理论突破; 液晶应用研究突破.. 液晶产业各国家/地区市占率变化 10% 90% 5% 25% 15% 5% 5% 25% 50% 29% 35% 30% 20% 95% 15% 43% 45% 50% 35% 42% 23% 3% 5% 1970 1980 1990199520002005201020152020 中国大陆韩国中国台湾日本其他 数据来源:YHResearch,平安证券研究所 目前,显示面板仍以LCD为主流,且短期内其主流地位难以撼动,FMMOLED在小尺寸已占据半壁江山,且正往中尺寸渗透,MicroLED尚未成熟,待技术、成本问题解决后将大放异彩。 CRTLCD OLED Mini/MicroLED 通过电子束激发屏幕内表面的三色荧光粉实现画面显示。 体积笨重,已基本被淘汰。 通过TFT控制液晶分子的偏转实现像素亮暗控制,需要背光源及两层偏光片。 优势:产业成熟,成本低,尚有技术升级空间,MiniLED背光技术赋予其高端竞争力。 劣势:显示画质问题(对比度、色域、刷新率较差),柔性难度大。 应用:TV、手机、PC、车载、AR/VR、手表等全领域均覆盖,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显示技术。 OLED器件是多层薄膜堆叠成的类三明治结构,全固态、自发光,无需背光源。 优势:显示画质绚丽(自发光,对比度、色域、刷新率较高),全固态,轻薄,可柔性。 劣势:亮度低,寿命短,长期使用可能存在烧屏现象,成本较高。 应用:主要集中在手机,高端TV有所渗透,手表覆盖较为可观,未来将往PC领域持续渗透。 LED微型化、阵列化,通过IC或TFT控制LED灯珠亮暗,显示质量趋于完美。 优势:显示画质绚丽(高对比度、高色域、高刷新率、高亮度),轻薄,可柔性。 劣势:技术尚未成熟,产业化程度低,良品率低,成本极高。 应用:目前仅在手表、户外有少量应用,后续技术问题解决后,将率先从高端TV开始渗透。 数据来源:百度,平安证券研究所 MicroOLED MicroOLED是在硅背板(CMOS驱动)上制造OLED器件,是半导体产业与面板产业的融合产品,特征为超小尺寸、超高PPI、高亮度,高度契合AR、VR等近眼显示新场景。 MicroOLED技术难度大,门槛极高,目前能稳定量产的公司屈指可数。全球范围内,Sony、LGD处于第一梯队,国内京东方、视涯科技基本位于第二梯队。 目前MicroOLED市场规模还较小,2022年全球市场规模仅1.30亿美元,预计待苹果发布其MR产品后,将给MicroOLED注入一剂强心针。 MicroOLED技术分解图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MicroOLED市场规模(万片) 202120222023E2024E2025E2026E2027E2028E2029E2030E 封装层 (含透镜、彩膜等) 技术路线 代表企业 MicroOLED市场规模(亿美元) 18 数据来源:Omdia,百度,平安证券研究所 OLED器件硅基背板 (CMOS驱动) WOLED+CF (主流) 蒸镀RGBSBS (小批量出货) 光刻OLED (不成熟) 京东方、Sony、LGD、视涯科技eMagin 观宇 应用 AR/VR等近眼显示 16 14 12 10 8 6 4 2 0 202120222023E2024E2025E2026E2027E2028E2029E2030E CONTENT 目录 一、显示面板:千亿美元级市场,产业格局清晰成熟 二、面板篇:国内面板龙头企业竞争力稳步提升 三、材料篇:关注上游基材及柔性AMOLED核心材料 四、设备及零部件篇:国产化进程任重道远 五、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2.1国内面板厂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