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蚂蚁集团]:2023金融科技(科技)行业ESG实践与发展框架研究报告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2023金融科技(科技)行业ESG实践与发展框架研究报告

金融2023-06-19蚂蚁集团我***
2023金融科技(科技)行业ESG实践与发展框架研究报告

ESG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蚂蚁集团研究院 二〇二三年四月 研究指导 马骏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 研究团队 张芳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ESG投资研究中心副主任范程程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ESG投资研究中心研究员林怡津北京达道至简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咨询分析师 朴实蚂蚁集团研究院研究总监李泽琨蚂蚁集团研究院专家 吴雅玲蚂蚁集团研究院高级专家 赵新语蚂蚁集团ESG可持续发展办公室议题运营专家 版权声明 本报告版权归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北京绿金院)所有。本报告用于在特定领域的研究与交流,未经北京绿金院授权,请勿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其内容。如引用报告内容,应清晰注明来源。如有内容或合作等问题,请通过如下电邮联系我们:info@ifs.net.cn CopyrightPolicy ThecopyrightofthisreportbelongstotheInstituteofFinanceandSustainability(IFS).Thisreportisintendedforresearchandknowledgesharingonly.Anyredistribution,reproductionoruseinanyotherformofanypartorallofitscontentwithouttheauthorizationoftheIFSisprohibited.Pleaseclearlyattributethesourcewhenquotingfromthispublication.Foranyinquiriesregardingitscontentorpotentialcollaborationopportunities,pleasecontactusatinfo@ifs.net.cn. 关于我们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北京绿金院)是一家注册于北京的非营利研究机构。我们聚焦ESG投融资、低碳与能源转型、自然资本、绿色科技与建筑投融资等领域,致力于为中国与全球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市场与产品的研究,并推动绿色金融的国际合作。北京绿金院旨在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库,为改善全球环境与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实质贡献。 AboutUs TheInstituteofFinanceandSustainability(IFS)isaBeijing-basednon-profitresearchinstitutionspecializedinareassuchasESGinvestment,naturalcapital,greentechnologyinnovation,andlow-carbontransition.Itsmissionistoadvancegreenfinance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inChinaandbeyond,throughhigh-qualityresearchonpolicies,marketsandproducts.Itaimstobecomeagloballyrecognizedthinktankandmakesubstantialcontributionstointernationaleffortstoprotecttheenvironment,conservenatureandcombatclimatechange. 目录 1.金融科技(科技)行业概况6 1.1金融科技概念界定7 1.2金融科技(科技)企业三大类型8 1.3金融科技(科技)行业四大核心特征11 2.金融科技(科技)行业政策环境与ESG生态体系13 2.1行业ESG监管环境:政策机遇分析14 2.2行业ESG生态体系15 3.通往ESG之路——行业最佳ESG实践18 3.1金融科技(科技)行业ESG实践现状19 3.2金融科技(科技)ESG十大重点议题及实践案例19 3.2.1关键议题1:打造技术驱动的数据20 安全与隐私保护体系及科技伦理体系 3.2.2关键议题2:打造绿色服务体系22 3.2.3关键议题3:科技创新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25 3.2.4关键议题4:发展普惠科技26 3.2.5关键议题5:关注消费者权益保护30 3.2.6关键议题6:重视员工关怀与发展31 3.2.7关键议题7:参与国际及行业合作33 3.2.8关键议题8:构建负责任的供应链35 3.2.9关键议题9:完善风险管理体系36 3.2.10关键议题10:开展绿色运营38 4.金融科技(科技)行业ESG发展框架40 4.1ESG发展框架制定思路40 4.2ESG发展框架42 5.金融科技(科技)行业ESG行动建议47 参考文献48 引言 践行ESG理念、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答题”。国际方面,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全球广泛普及,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nternationalSustainabilityStandardsBoard,ISSB)推出可持续发展披露准则(IFRSSustainabilityDisclosureStandards,ISDS),预计于2022年年底正式发布,将推动全球ESG信息披露框架的整合与统一。国内方面,2022年,国务院国资委公布《提高央企控股上市企业质量工作方案》,明确提出推动央企控股上市企业提升ESG治理与风险管理能力、披露ESG专项报告。ESG治理框架之下,企业ESG发展理念与战略的提出不仅仅出于进行信息披露、承担环境与社会责任的目的,更成为企业转变发展方式、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金融科技(科技)行业已深入社会生产生活,具有较高的产业价值与公众价值。以互联网公司为代表的科技企业通过提供数字生活服务,面向我国14亿人群,渗透公众社交、出行、零售、支付等衣食住行各领域;通过提供电商服务链接大中小微企业、商户及消费者;通过提供科技服务,推行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服务帮助传统企业上云上平台,驱动了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其中,金融科技企业作为科技企业的重要类型,通过提供支付及数字金融服务,服务于广大社会公众、金融机构及企业。无论是促进金融科技(科技)行业积极拥抱ESG理念、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还是引导金融科技(科技)行业为驱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提供金融与科技支持,都有着较高的社会价值。 因此,课题组以金融科技(科技)行业为代表,重点分析了金融科技行业的核心特征、政策机遇、生态体系及ESG前沿实践,提出了适用于金融科技(科技)行业企业的ESG发展框架及行动建议(该发展框架涵盖了科技企业践行ESG的全量做法,也纳入了金融科技(科技)行业特有的ESG议题),以期为金融科技(科技)行业践行ESG提供参考。报告主要包括以下五部分: 第一部分,概述金融科技概念及发展阶段,提出金融科技企业的三大类型、四大特征。 第二部分,分析金融科技(科技)企业的ESG政策机遇,并进一步厘清产业链各利益相关方与金融科技企业间的价值链关系,提出利益相关方对ESG的重点诉求。 第三部分,选择Microsoft(微软)、Visa、蚂蚁、腾讯、中国平安1等金融科技及相关科技行业具有代表性的10家企业,研究其ESG优秀实践,总结现阶段金融科技(科技)行业ESG实践特征,并按照现阶段重要性优先级提出了金融科技(科技)行业需重点关注的十大议题。 第四部分,在充分立足ESG评价与披露的国际共识准则框架、金融科技(科技)四大行业特征、政策机遇及金融科技企业ESG优秀实践案例的基础上,提炼金融科技(科技)行业ESG发展的指导框架。 第五部分,总结金融科技(科技)行业ESG行动建议。建议指出,金融科技(科技)企业应关注数据安全及金融科技伦理,强化内部数据治理;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推进金融适当性管理;发挥平台的社会公众效应,推进社会治理;加快数字化绿色化融合技术创新,赋能社会绿色低碳发展;依托自身科技创新,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领先企业加强示范作用,引导带动金融科技(科技)行业践行ESG。 1注:文中案例企业出现顺序均按照国际-国内及首字母顺序排列。若无特别说明,课题研究案例均来自企业ESG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年报、官网等官方公开披露渠道。 本章对金融科技的概念及发展阶段进行概述,对金融科技企业类型进行界定与对比,研究分析了各类金融科技企业的核心业务、代表公司、下游市场群体、竞争优势,从而对金融科技(科技)行业格局进行全局性概览。 进一步,本章基于ESG视角对金融科技行业的行业特征进行深入剖析,以期挖掘金融科技 (科技)企业在ESG实践中可能存在的优势、难点与痛点。 1.金融科技行业概况 1.1金融科技概念界定 根据金融稳定理事会(FinancialStabilityBoard,FSB)定义,金融科技指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它能创造新的模式、业务、流程与产品,从而对金融市场提供的服务和模式造成重大的影响,既包括前端产业也包含后台技术。凭借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金融科技改造或创新了原有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业务模式、业务流程,赋能支付/理财/借贷/金融服务/账户管理等多项业务活动。 金融科技(科技)在我国经历了从IT电子化到互联网金融到金融科技概念落地的发展阶段。21世纪前后,IT技术在金融业务中的早期应用以开发金融机构IT基础设施中的电子化工具为主。后随着第三方支付、互联网理财、P2P网贷等互联网金融业务快速发展,技术逐渐从IT后台向前端核心业务应用渗透,主要表现为对金融业务的线上化改造。2016年前后,伴随着监管的收紧以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成熟,行业开始重新审视科技的重要性,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其核心业务模式是形成“以场景为中心”的金融服务体系,金融科技逐渐扩宽在金融行业中的应用场景,为支付、借贷、理财等各类金融业务的开展提供产品设计、获客、风控、反欺诈、运营管理等技术输出服务,促进业务提质增效。 表1:金融科技(科技)具体业务场景应用 产品设计 营销获客 风险控制 运营优化 监管科技 具体业务场景应用 供应链融资、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金融衍生品定价等 客户画像、实时营销、个性化推荐、商业智能及数据科学等 企业风险量化、智能风控模型、实时风险预警等 数据库、商业智能、客户关系管理、监管报送、企业资源管理等 监督科技(SupTech)、合规科技CompTech)、 反洗钱(KYC) 资料来源:课题组根据公开资料整理(蚂蚁集团招股说明书、中国平安2021年年报、阿里巴巴 2021年年报、腾讯集团2021年年报等) 金融科技(科技)已从业务发展的基础支撑发展成为业务变革的驱动引擎。在社会数字化转型浪潮的当下,金融部门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入,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数算融合、以数赋智在金融业务间拓展,金融科技(科技)面向各类金融场景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依托数据驱动业务决策。 70年代-21世纪初 以开发金融机构IT基础设施中的电子化工具为主 2008年-2015年 以第三方支付、互联网保险、互联网理财、网贷业务为主 2015年至今 自身业务应用: 产品设计、获客、风控、运营 对外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图1:金融科技(科技)在我国的发展阶段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平安、蚂蚁集团等企业官网 1.2金融科技(科技)企业三大类型 本报告将金融科技企业进一步界定为平台型金融科技(科技)企业、金融科技技术服务商、金融机构(银行)系科技企业三大类别。 1)平台型金融科技(科技)企业:平台型金融科技(科技)企业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起源于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平台型金融科技(科技)企业,依托其广泛的用户覆盖搭建平台,逐步介入金融领域的不同业务环节开展节点型金融业务,提供支付、清算、商家业务等等。例如,起步于支付宝的蚂蚁集团。此外,另一类为大型互联网科技企业,通过获取金融牌照,形成实质上的金融控股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