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研究报告 盈利筑底,攻守兼备 ——银行行业2023年中期策略报告 行业评级 银行强于大市(维持) 2023年6月13日 证券分析师 袁喆奇投资咨询资格编号:S1060520080003 研究助理 黄韦涵一般从业资格编号:S1060121070072许淼一般从业资格编号:S1060123020012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 投资要点 基本面筑底,关注高股息资产配置价值。我们认为1季度行业盈利增速低点确认,主要受资产重定价以及居民端复苏低于预期的影响,预 计年内后续季度有望逐步回升。短期压制银行板块估值的因素来自经济预期的转弱,但考虑到当前银行板块静态PB仅0.58倍,对应隐含不良率15.3%,安全边际依然较高。此外,伴随无风险利率中枢持续下行,银行股息收益率吸引力(5.0%)进一步凸显,关注板块作为高股息资产的配置价值。全年来看,居民消费倾向和风险偏好的修复仍然值得期待,成为推动板块盈利和估值回升的催化剂。 长期继续看好强α属性的优质区域性银行。长期来看,我们认为区域型银行α行情仍将持续演绎,盈利能力与成长性突出的个体依然值得市场关注。我们从盈利能力、成长性、资产质量等维度对区域性银行进行全方位的比较,建议关注宁波、长沙、苏州、江苏、常熟等优质龙头。 居民弱修复压制零售,关注零售银行中长期配置价值。受居民端资负两端修复低于预期的影响,23年上半年银行业整体零售贷款投放不及预期,财富管理板块持续低迷,与此同时,市场对于零售及地产的资产质量担忧明显抬升,成为了压制板块估值的因素。不过我们认为站在中长期维度,考虑到相较对公更高的收益回报以及更低的风险占用,零售银行依然值得看好,关注经济修复推动居民端金融需求的改善。从目前各家银行零售收入贡献来看,大中型银行中邮储、平安、招行,城商行中的长沙、宁波贡献占比更高。 投资建议:看好全年盈利能力修复,银行板块配置价值提升。我们继续看好银行板块全年表现,考虑到当前银行板块静态PB仅0.58倍,对应隐含不良率15.3%,安全边际依然较高。全年来看,居民消费倾向和风险偏好的修复仍然值得期待,成为推动板块盈利回升的催化剂,推动银行估值修复,维持“强大于市”评级。个股推荐:以邮储银行为代表的高股息大中型行和成长性优于同业的优质区域性银行 (宁波、长沙、苏州、江苏、常熟),同时关注零售银行修复进程。 1 风险提示:1)经济下行导致行业资产质量压力超预期抬升。2)利率下行导致息差收窄超预期。3)房企现金流压力加大引发信用风险。 目录CONTENTS 基本面筑底,关注高股息资产配置价值 1.1经济弱复苏,货币政策延续宽松 1.2行业基本面筑底,向上弹性关注经济复苏进程 1.3估值仍处低位,短期看股息长期看盈利 长期继续看好强α属性的优质区域性银行 2.1区域环境:优选经济发达及增长潜力突出的地区 2.2盈利能力:关注成长性优异、资产质量稳健的优质区域行 居民弱修复压制零售,关注零售银行中长期配置价值 3.1经济修复低于预期继续冲击银行零售业务 3.2中长期依然看好零售银行的改善 重点关注个股及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经济修复延续,但幅度低于预期。年初以来国内经济呈现出一定的修复趋势,我国1季度GDP同比增长4.5%,较22年4 季度增速提升1.6个百分点,不过从消费、投资等高频数据来看复苏的基础尚未稳固。1)消费修复幅度仍低于预期,在2022年低基数下1-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同比增长8.5%(vs-0.2%,22年1-4月);2)投资增速开始放缓,1-4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7%,增速月度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3)外贸呈现分化,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5.8%,主要源自对东盟地区出口的增长,但中美贸易总值延续下滑态势,同比下降4.2%。 2023年1季度GDP同比增长4.5%投资、消费、进出口改善趋弱 GDP:不变价:当季同比 GDP:不变价:当季同比 % 20 15 10 5 0 -5 2018-03 2018-06 2018-09 2018-12 2019-03 2019-06 2019-09 2019-12 2020-03 2020-06 2020-09 2020-12 2021-03 2021-06 2021-09 2021-12 2022-03 2022-06 2022-09 2022-12 2023-03 -1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 中国:进出口金额:人民币:累计同比 40 30 20 10 0 -10 -20 2018-04 2018-07 2018-10 2019-01 2019-04 2019-07 2019-10 2020-01 2020-04 2020-07 2020-10 2021-01 2021-04 2021-07 2021-10 2022-01 2022-04 2022-07 2022-10 2023-01 2023-04 -30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平安证券研究所 宏观经济:经济修复延续,但幅度低于预期。从高频数据来看,1-3月PMI数据不断佐证经济复苏的趋势,但经济恢复基础尚不 稳固,4月PMI重回收缩区间,5月PMI进一步回落至48.8%,其中: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环比变化+0.7pct/-1.6pct/-1.1pct至50.0%/47.6%/47.9%。与此同时我们看到,2023年以来我国CPI和PPI持续低于市场预期,5月CPI同比上涨0.2%,环比继续下降,PPI同比下降4.6%,降幅比上月扩大1.0个百分点,创近36个月新低。 2023年5月PMI延续回落CPI和PPI持续低迷 %PMIPMI:大型企业PMI:中型企业PMI:小型企业 %CPI:当月同比PPI:全部工业品:当月同比 56 54 52 5048 46 44 42 2018-01 2018-04 2018-07 2018-10 2019-01 2019-04 2019-07 2019-10 2020-01 2020-04 2020-07 2020-10 2021-01 2021-04 2021-07 2021-10 2022-01 2022-04 2022-07 2022-10 2023-01 2023-04 40 15 10 5 0 -5 2014-01 2014-06 2014-11 2015-04 2015-09 2016-02 2016-07 2016-12 2017-05 2017-10 2018-03 2018-08 2019-01 2019-06 2019-11 2020-04 2020-09 2021-02 2021-07 2021-12 2022-05 2022-10 2023-03 -10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平安证券研究所 货币政策:总量适度、节奏平稳,延续稳健宽松。23年上半年货币政策仍然延续稳健宽松基调,监管表态主要围绕“稳健的货 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为实体经济提供有力、稳固支持”,总量上持续强调“总量适度,节奏平稳”、“保持信贷总量有效 增长”,价格上表示“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保持利率水平合理适度”。根据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一阶段总基调延续“提升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等提法,考虑到当前国内经济持续修复的动能有所减弱,我们预计23年下半年货币政策仍将维持稳中偏松基调。 2023年上半年以来监管对于货币政策的表态 2月24日 央行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要搞好跨周期调节,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稳固对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支持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信贷总量有效增长,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央行政策利率体系,推动降低企业融资和 个人消费信贷成本。 资料来源:央行,平安证券研究所 3月3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易纲表示下一步的思路,一方面,货币信贷的总量要适度,节奏要平稳,要巩固实际贷款利率下降的成果。另一方面,还要适度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的作用, 继续对普惠小微、绿色金融、科技创新等领域保持有力的支持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广义货币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3月18日 央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提高服务实体经济水平,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决定于 2023年3月27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 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 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6%。 4月7日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3年第一季度例会 要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搞好跨周期调节,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 功能。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要坚持“聚焦 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 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等三项货币政策工具。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大银行服务重心下沉,推动中小银行聚焦主责主业。 5月15日 央行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总量适度,节奏平稳,搞好跨周期调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着力支持扩大内需,为实体经济提供有力、稳固支持,提升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关注物价走势边际变 化,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保持利率水平合理适 度。持续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 具的作用,增强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的引导作用,有效带动激发民间投资。 货币政策:流动性有望保持合理充裕。从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情况看,央行3月开展了1次25BP的降准操作,23年前5月MLF净投 放6040亿,利率持平于2.75%,LPR报价保持稳定,连续9个月持平,总量操作保持稳健。值得注意的是,从2季度以来金融市场利率中枢处于下行通道,10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2.7%,各期限同业存单收益率也整体趋于下行,伴随经济预期回落货币市场流动性边际宽松,我们预计趋势有望在下半年延续。 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1、3、6个月同业存单收益率下行 3.5 3.3 3.1 2.9 2.7 2.5 2.3 2.1 1.9 1.7 1.5 % % 10年-1年(右轴) 国债收益率·10年 国债收益率·1年 1.6 1.4 1.2 1.0 0.8 0.6 0.4 0.2 2021-01 2021-02 2021-03 2021-04 2021-05 2021-06 2021-07 2021-08 2021-09 2021-10 2021-11 2021-12 2022-01 2022-02 2022-03 2022-04 2022-05 2022-06 2022-07 2022-08 2022-09 2022-10 2022-11 2022-12 2023-01 2023-02 2023-03 2023-04 2023-05 0.0 3.5 中债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AAA):1个月中债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AAA):3个月中债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AAA):6个月 3.0 2.5 2.0 1.5 2021-01 2021-03 2021-05 2021-07 2021-09 2021-11 2022-01 2022-03 2022-05 2022-07 2022-09 2022-11 2023-01 2023-03 2023-05 1.0 资料来源:Wind,平安证券研究所 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迈出重要步伐。上半年我国金融监管框架的重大变化在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成立,意味着我国金融 监管体系从“一行两会”迈入“一行一总局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