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德邦证券]:公用事业行业点评:建设现代化高质量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提升水资源调控能力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公用事业行业点评:建设现代化高质量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提升水资源调控能力

公用事业2023-05-26德邦证券巡***
公用事业行业点评:建设现代化高质量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提升水资源调控能力

事件:5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加快构建国家水网,建设现代化高质量水利基础设施网络。《规划纲要》指出,国家水网是以自然河湖为基础、引调排水工程为通道、调蓄工程为结点、智慧调控为手段,集水资源优化配置、流域防洪减灾、水生态系统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系。《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5年,建设一批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国家骨干网建设加快推进,省市县水网有序实施,着力补齐水资源配置、城乡供水、防洪排涝、水生态保护、水网智能化等短板和薄弱环节,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大江大河大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进一步提高,水网工程智能化水平得到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到2035年,基本形成国家水网总体格局,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逐步建成,省市县水网基本完善; 水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水平全面提高,城乡供水安全保障水平和抗旱应急能力明显提升;江河湖泊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完善,防洪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高,洪涝风险防控和应对能力明显增强;水生态空间有效保护,水土流失有效治理,河湖生态水量有效保障,美丽健康水生态系统基本形成;国家水网工程良性运行管护机制健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调度运用基本实现。 提升水资源调控能力,集水资源优化配置。《规划纲要》提出,1)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通过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畅通国家水网大动脉、建设骨干输排水通道等方式,加强国家骨干网、省市县水网之间的衔接,推进互联互通、联调联供、协同防控,逐步形成国家水网“一张网”。2)完善水资源配置和供水保障体系,坚持节水优先、量水而行、开源节流并重。3)完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以流域为单元构建由水库、河道及堤防、分蓄滞洪区组成的现代化防洪工程体系,科学提升洪涝灾害防御工程标准。4)完善河湖生态系统保护治理体系,大力推进河湖生态保护修复,加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加强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加快复苏河湖生态环境。 加快智慧化发展,提升数字化水平。《规划纲要》提出,1)加强水网数字化建设。 深化国家水网工程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融合,推动水网工程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以自然地理、干支流水系、水利工程、经济社会信息为主要内容,建设数字孪生水网,加快构建映射物理水流过程及其响应过程的数字化场景,提升水网工程数字化水平,实现物理水网与数字水网间动态实时信息交互和深度融合。推进水网工程与相关行业数字化平台衔接,实现信息共享。2)提升水网调度管理智能化水平。加快推进国家水网调度中心、大数据中心及流域分中心建设,构建国家水网调度指挥体系。通过智慧化模拟,支撑水网全要素预报、预警、预演、预案的模拟分析,提供智慧化决策支持,提高水网防洪、供水、生态等综合调度管理水平。3)完善水网监测体系。充分利用已有监测站网,加快重要江河干流及主要支流、中小河流监测站网优化与建设,加强水文水资源、取排水、河湖空间、水生态环境、水土保持、水工程安全等监测,全面提升水网监测感知能力。推动新一代通信技术、高分遥感卫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手段应用,提高监测设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打造全覆盖、高精度、多维度、保安全的水网监测体系。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根据水资源承载条件,优化产业布局,合理规划水网建设,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重点推荐:发生器行业龙头【国林科技】;水处理膜分离材料龙头【唯赛勃】;环境监测仪器龙头【聚光科技】;分析检测仪器领域领先企业【皖仪科技】。建议关注:环境监测和分析仪器先入者【雪迪龙】;积极布局智慧水务的【威派格】;智慧水务龙头【和达科技】;球墨铸管龙头,受益于水利建设的【新兴铸管】;塑料管材龙头,积极开展环保服务的【国机通用】。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产业发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