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东吴证券]:顺应轻量化趋势,拓展第二成长曲线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顺应轻量化趋势,拓展第二成长曲线

2023-05-24东吴证券学***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顺应轻量化趋势,拓展第二成长曲线

立足传统装备制造业务,顺应产业趋势拓展轻量化零部件。公司传统业务为汽车自动化生产线+白车身模具制造。受到新能源产业趋势影响(车型加速迭代+新产能建设),公司装备制造业务在手订单逐年增长,2020-2022年分别为20.4/24.5/30.3亿元。同时,公司合作奇瑞汽车成立轻量化子公司,拓展铝合金轻量化压铸零部件业务。截至2022年底,公司轻量化零部件工厂一期实现2条产线批产,2条产线启动安装调试,实现批量供应客户2个,定点开发中客户2个。 安徽区位优势+核心客户出海战略,共同推动公司业绩增长。公司所在安徽省汽车集群优势明显。2022年实现产量174.7万辆,同比+17.3%,全国产量占比达到6.5%,比重持续提升。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52.7万辆,全国产量占比达到7.5%。全省汽车产业链布局完善,包括奇瑞、大众、比亚迪、长安等国内外知名车企均在安徽实现生产基地布局,2025年规划全省汽车生产规模超过300万台,有望进一步推动供应链企业蓬勃发展。公司核心客户奇瑞汽车产品矩阵完善,深耕海外乘用车市场,2022年海外销售占比达到36.5%,成为国内自主品牌出海领军企业,随着奇瑞汽车产品出海战略的持续推进,瑞鹄模具作为奇瑞全国最大生产基地所在地的供应链企业,有望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装备制造+轻量化业务双轮驱动,产能扩张配合订单释放。公司装备制造业务订单持续增长,2022年公司装备制造业务在手订单30.3亿元,2023年1月中标奇瑞汽车冲焊车间3.8亿元新订单项目,铝合金动力总成产品研发成功并按计划批产。根据公司募投产能计划。1)传统装备制造业务:IPO募投项目二阶段已经于2022年中旬启动建设,预计2023年H1完成建设投产;2)铝合金轻量化零部件业务:2022年度共投资建设4条产线,截至2022年底,2条产线开始批产,2条产线处于安装调试阶段,同时2023年轻量化项目二期已经启动建设,预计2023年下半年投产,有望进一步扩大轻量化零部件业务产能。产能扩张配合订单增长释放,公司业绩有望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产业发展趋势+公司所在安徽省区位优势,IPO+可转债募投的产能释放后所具备的发展潜力。我们预测公司2023-2025年营收分别为18.32/30.40/37.27亿元,同比分别为+56.9%/+65.9%/+22.6%,归母净利润为2.09/3.15/4.22亿元,同比分别为+49.6%/+50.5%/+33.7%,对应EPS分别为1.14/1.72/2.30,对应PE分别为22.9/15.2/11. 4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乘用车价格战超过预期,铝合金价格上涨超出预期,车企一体化压铸进程不及预期。 1.深耕汽车装备制造业,打造一站式供应商 1.1.国内汽车模具龙头企业,顺应产业趋势拓展新业务 专注模具+焊装自动化生产线,顺应产业趋势发力轻量化。公司前身安徽福臻成立于2002年,奇瑞科技为初始控股股东,设立初衷为突破外资白车身模具的垄断,支持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白车身模具的配套供应。公司专注于冲压模具及检具、焊装自动化生产线等产品,被中国模具工业协会评为“中国重点骨干模具企业(汽车覆盖件模具)”和“优秀模具供应商”。截至2022年末,公司汽车制造装备业务在手订单30.30亿元,较上期末增长23.4%。公司2022年成立瑞鹄汽车轻量化技术有限公司,开始介入汽车轻量化零部件业务,报告期内部分产品已取得多个客户数款车型的定点,并开始向客户部分供应。 历经数次股权改革,脱离原有体系独立发展。1)自2011年起,奇瑞科技陆续对旗下部分汽车零部件及装备制造类配套企业进行所有权改革;2)2014年,转让公司55%股权给宏博科技,公司脱离奇瑞科技管理体系,独立发展;3)2016年,设立股份公司并于2020年9月在深交所上市成功。 图1:公司发展历程 1.2.股权结构集中稳定,实控人行业背景深厚 公司股权结构稳定,实控人深耕行业数十年。公司前三大股东为宏博科技、奇瑞科技、安徽金通,分别持股37.66%、14.71%、2.9%。宏博科技第一大股东为宏博投资,柴震先生通过实际控制宏博投资进而实际控制宏博科技,间接持有公司14.9%的股份。宏博科技第二大股东宏创投资由宏博投资控制,宏博科技其余前十大股东均在公司及其关联公司任职,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平台。公司实际控制人柴震先生为安徽省模具行业协会副理事长,从事汽车制造专用设备行业30年。 图2:公司股权结构图(截至2023年5月20日) 1.3.传统业务需求稳步增长,轻量化开拓第二增长曲线 制造装备业务+轻量化业务并行,定位汽车零部件一站式供应商。汽车制造装备业务的主要产品包括冲压模具及检具、焊装自动化生产线及智能专机和AGV移动机器人等。汽车轻量化零部件业务的主要产品包括高强度板及铝合金冲焊零部件、铝合金精密铸造零部件等。公司为国内少数能够同时为客户提供完整的汽车白车身高端制造装备、智能制造技术及整体解决方案、轻量化零部件供应的一站式供应商。 图3:公司主要产品 图4:公司业务产品线 装备制造业务需求稳定,轻量化业务具备弹性。1)汽车模检具及焊装产线,均为非标准定制化产品,与汽车新车型开发及改型需求相关,与汽车销量无对应关系。一般生产一款普通的轿车需要1000-1500套冲压模具,约占整车生产所需全部模具产值的40%左右。公司采用“以销定产、以产订购”的经营模式,公司模检具及焊装自动化产线业务从订单承接到产品最终交付一般需要14-24个月周期,不存在明显的季节性特征。2)汽车轻量化零部件业务根据下游客户的排产计划进行生产,若下游客户车型销量快速增长,则具备较大的营收增长弹性。 图5:公司模检具产值与国内汽车产量(亿元,万辆) 图6:2015-2020年中国模具市场规模(亿元) 1.4.市场开发持续推进,在手订单稳步增长 传统业务在手订单稳步增长,轻量化取得多个车型定点。汽车制造装备业务客户范围广阔,与全球汽车制造企业建立业务合作关系,涵盖海外豪华品牌、全球主流品牌、国内自主一线品牌、新能源品牌等客户。传统业务在手订单充足,2020-2022年底在手订单分别达20.4/24.5/30.3亿元。公司汽车轻量化零部件业务已批供客户2个、定点开发中客户2个。 客户营收集中度下降,客户结构不断优化。奇瑞汽车是公司的第一大客户,2017年奇瑞销售占比达到32.54%,近年奇瑞占比呈下降趋势。公司前五大客户总销售收入占比从2017年的69.89%下降至54.13%。客户集中度得到优化,产品获得更广阔的认可。 图7:公司各产品线主要客户 图8:2017-2022前五大客户总销售收入占比 模具业务竞争力增强,海外市场空间进一步开启。公司外销收入占比从2018年的19.28%增长至2022年的36.82%,期间,2020年受到国外疫情影响海外销售有所下滑,2021年恢复增长态势。公司外销产品主要为冲压模具,增长原因是公司模具业务的竞争力增强,国际主流品牌对公司的采购量进一步增大,2022年度外销的主要客户包括大众、福特、雷诺、通用以及越南、印度等地的自主品牌。公司外销产品的利润率更高,随着海外新能源汽车客户的开拓,预计公司外销收入将继续增长。 图9:2018-2022年公司客户结构(按地区) 图10:公司内外销业务毛利率 1.5.业绩稳步增长,费用率保持稳定 公司营收稳中有进,净利润率逐步修复。公司各项业务稳步推进,经营业绩实现平稳增长,2021/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0.45/11.68亿元,同比+10.0%/+11.8%。2020年以来公司传统业务持续增长,2022年初启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项目。归母净利润率呈逐步上升趋势,2020-2022年分别为10.88%/11.03%/11.99%。。 图11:公司营业收入及增速情况(亿元,%) 图12:公司归母净利润及增速情况(亿元,%) 模具业务占据主要份额,零部件业务有望放量增长。2022年,焊装自动化生产线和模具及检具业务合计营业收入占比超过97%,其中公司模检具收入占比为59.96%,焊装自动化产线收入占比为37.52%。汽车零部件实现营收1438.75万元,业务收入占比为1.23%,2023年有望放量增长。 图13:公司产品营收结构 图14:公司主要产品营收情况(亿元) 总体毛利率保持稳定,期间费用得到控制。2018-2022年公司总体毛利率维持稳定水平,于23%-26%区间内轻微波动,主要原因为公司产品为非标件,合同系一单一签,产品报价受多维度影响,但便于控制毛利率。分不同业务来看,模具及检具业务毛利率明显高于焊装自动化生产线业务。2022年公司管理费用率及销售费用率得到明显控制,因为轻量化新业务的开拓,研发费用投入持续增长。 图15:公司各业务毛利率情况 图16:公司期间费用率情况 开拓轻量化新业务,研发费用持续增长。公司注重研发投入,研发费用持续上升,2022年研发费用为0.80亿元,同比+31%,研发人员达446人,占公司员工比例为23.35%。 一方面由于公司2022年新发展轻量化零部件业务,组建了独立的技术研发队伍;另一方面原因为原有的制造装备业务随着轻量化车身装备产品开发和业务规模扩大,相关研发费用亦有相应的增长。 图17:公司研发支出情况(亿元) 图18:公司研发人员人数和占比情况 2.产业趋势+区位优势+出海战略,推动市场空间增长 2.1.轻量化产业大势所趋,铝合金零部件市场空间广阔 2.1.1.政策推动+“里程焦虑”推动轻量化快速发展 政策推动节能减排,油耗标准不断提升。“节能减排”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汽车领域是推进节能减排的重点。2020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全行业专家修订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2.0》发布,对于乘用车新车的油耗做了具体的要求,2025/2030/2035年乘用车新车的平均油耗需要达到4.6、3.2、2.0L/100km,节能减排标准持续升级。根据“布勒中国”的数据,汽车重量每减轻10%,最多可实现节油5-10%,整备质量每减少100kg,百公里油耗可以降低0.3-0.6L,减少 CO2 排放8.5g/km,因此轻量化成为节能减排领域的重点发展技术。 表1:《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2.0》能耗总体目标 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提升,续航里程诉求带来轻量化需求。在政策+市场的双重助推下,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提升,从2020年1月的2.7%提升到2022年12月份的31.8%。2021年2月,“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文章《如何破解新能源车里程焦虑?》,提及根据协会对于新能源车主用车体验的面访调研结果,用户购买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电池续航能力”,占比达到31.8%,里程焦虑成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的核心关注内容。 新能源车相较于燃油车虽然减少了发动机和变速箱,但是增加了三电(电机、电控、电池)系统,电池动力系统的能量密度低于燃油系统,因此新能源整车的质量高于传统燃油车。而新能源车对于续航里程的诉求,增加了对于整车轻量化的需求。 图19:国内乘用车新能源渗透率 图20:燃油车与新能源车质量对比(kg) 2.1.2.轻量化助力节能减排,铝合金材料应用空间广阔 轻量化助力节能减排,铝合金材料性价比最佳。在不同的轻量化材料中,对比多种金属合金和碳纤维,铝合金的性能、密度以及价格等多方面具备优势。铝合金密度仅为传统钢材料的三分之一,且车用铝合金因为熔点低,回收率达到95%以上,具备绝佳的再生性,因此是汽车轻量化最理想的材料。 表2:汽车轻量化材料对比 单车用铝量持续增加,铝合金市场广阔。根据国际铝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0年国内传统乘用车用铝量约为139kg/辆。工信部《节能与新能源技术路线图》提出我国2025/2030年单车用铝量目标为250kg/辆和350kg/辆。根据我们测算,2025年国内新能源铝合金市场空间约为3095亿元,2020-2025年CAG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