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特别企划]: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特点、变化与差异研究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特点、变化与差异研究

文化传媒2023-05-20-特别企划偏***
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特点、变化与差异研究

特别企划 TeBieQiHua 特点、变化与选择: 新时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选题策划、主持编辑/王珑玲 ■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特点、变化与差异研究 ■农村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和就业选择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的实证研究 ■后物质主义价值观视角下的大学生慢就业 —基于北京某高校的质性研究 ■“上岸”偏好:一流高校毕业生走向体制内的就业选择 —基于理性选择理论的分析 ■青年大学生就业诉求及政府回应研究 —基于全国网络问政平台的大数据分析 ■互联网舆论对青年大学生就业认知的误导与对策研究 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 特点、变化与差异研究 □岳昌君 摘要:高校学生出现“考研热”“考证热”“考编热”“慢就业”等教育和就业热点现象,就业观念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基于2003—2021年间的10次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的特点和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分析和理论解释,并分学历层次、院校类型、学科门类、性别维度进行了差异性比较。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毕业生就业观念最突出的特点是偏好经济价值和个人价值,而社会价值一直未得到重视。第二,2003—2021年,毕业生就业观念呈现明显的变化,对经济价值的重视程度超过个人价值。第三,就业观念存在异质性。相对而言,博士生更看重个人价值,硕士生更看重经济价值,本科生较看重个人价值,专科生更看重工作性质;“双一流”高校毕业生更看重经济价值,高职高专、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毕业生更看重个人价值;人文学科毕业生更看重个人价值,社会学科毕业生更看重单位性质,理工学科毕业生更看重经济价值,其他学科毕业生更看重社会价值;男性毕业生更看重工作性质和个人价值。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就业现象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与热点现象 2023年是1999年高校扩招后的首届本科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就业20周年,2003年应届高校毕业生规模为212万人,受规模扩大和“非典”疫情影响,当年就业遇到较大挑战,单位就业率仅为40.7%(根据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就业课题组进行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计算而得)。2023年应届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1158万人,是2003年的5.5倍,加之全球经济疲软,我国经济发展在新冠疫情时期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2023年的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 在技术革新、人口变化、地区冲突、环境和气候变化以及全球化的推动下,全球劳动力市场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剧烈变革。这些推动变革的全球驱动力对劳动力市场的性质和未来,以及劳动力的工作地位和 尊严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下拥有的技能与未来工作的需求不匹配,新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可能很快就过时[1]。面向不远的未来,许多工作将会消失,同时新的工作岗位层出不穷,进而创造无数的机会。与世界各国紧密相连,我国未来经济和就业市场也充满了诸多不确定因素,唯一确定的是“改变”。为此,我国高校学生应该积极面对就业市场难以预测的不断变化,按照就业市场的动态需求培养个人适应性更强、更容易迁移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并能够拥有持续不断旺盛的学习力、好奇心和热情,以应对未来就业市场中新技术、新职业、新业态的各种挑战。 从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考研热”“考证热”“考编热”“慢就业”等教育和就业热点现象来看,似乎高校毕业生对未来就业还没有做好能力上的充足准备。对于本科生而言,“考研/保研”成为大多数本科生的第一选择。据统计,2021年纳入统计的127所“双一流”高校平均深造率为43.5%,其中41所 高校的本科毕业生深造率超过了50%(根据相关高校发布的《2021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统计)。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大约为474万人(2019年本科生招生数为431万人,2023届本科毕业生估计不超过450万人)[2]。约八成的本科生在为读研做准备,本科教育成了连接高中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二传手”,“考研”被戏称为“二次高考”。如果大多数本科生的心思都在升学上,那么本科教育就很难做到“以本为本”。约四分之一的本科考生能够成功“上岸”,而落榜的约四分之三本科考生转向就业市场求职,这些“落榜”的本科生显然没有为就业做好充足的准备。本科学习期间,他们要么为“保研”想尽办法提高GPA,要么为“考研”集中精力学习少数几门“考研”课程,因此很难有高水平的就业能力。 对于专科生而言,高职院校中多数专科生都在为“考证”和“专升本”做准备,高职高专学校变为“考证培训班”和“升学自考班”。这样的培训和自学或许能提高考试科目课程的成绩,却很难提高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而那些没有拿到职业证书以及没有获得“专升本”资格的专科考生则成为就业中的困难群体。对于研究生而言,尽管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目标依 然是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但是大多数研究生将来都不会或者没有机会从事教学或科研工作,“体制内”成为多数研究生的就业选择,“考公”“考编”成为许多研究生的奋斗目标。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数据显示,约80.1%的博士生选择在体制内就业,约54.2%的博士生不在学校或科研单位工作;约59.9%的硕士生选择在体制内就业,约90.5%的硕士生不在学校或科研单位工作[3]。为此,应当重视研究生教育存在的潜在问题,如果相当多的博士生和大多数硕士生毕业后不当教师、不做科研,那么研究生在校期间就缺乏进行学术创新的动力。如果最聪明的人(研究生群体)争先恐后去做公务员、努力进入体制内就业,那么负责技术创新的人力资源就会严重不足。 近年来,“慢就业”现象在高校毕业生中悄然兴起,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既没有就业,也没有继续深造。有些是因为对工作机会犹豫不决迟迟不能做出选择,被动成为“慢就业”者;有些是主动选择暂不就业或者升学,在深入了解社会之后再进行就业或者升学。北京大学课题组进行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显示,毕业去向中“其他暂不就业”和“其他”(属于“慢就业”)两类毕业生的比例自2015 年以来呈现上升的趋势,2015年、2017年、2019年和2021年的比例分别为2.0%、2.3%、3.7%和4.1%,对应的毕业生人数分别约为15.0万人、18.3万人、30.9万人和37.3万人。广义上讲,“不就业拟升学”也属于“慢就业”者,自2015年以来也呈现比例上升的趋势,2015年、2017年、2019年和2021年的比例分别为2.2%、3.0%、3.8%和5.3%,对应的毕业生人数分别为16.5万人、23.9万人、31.7万人和48.2万人。2021年,以上三类“慢就业”者合计人数达到85.5万人,是一个规模很大的群体,值得关注和研究。 人们的观念会影响行为,行为会养成习惯,习惯会塑造性格,而性格会决定命运。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就业观念会影响学习行为、学习内容、学习习惯,进而影响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以及就业能力。透过“考研热”“考证热”“考编热”“慢就业”等教育和就业热点现象,反映出的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因此,本文以就业观念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从理论解释、统计描述、差异比较等方面展开分析,在实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就业观念,通常是指人们对职业选择的基本看法、态度、认识以及心态。就业观念的形成往往受经济价值、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等因素的影响。就业观念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职业规划,当高校学生群体的就业观念趋同时,就会出现“考研热”“考证热”“考编热”“慢就业”等各种热点现象,这些热点现象和相应的就业观念都可以用一个或者多个理论进行解释。本文将采用教育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 1.相关理论 “考研热”现象可以由教育经济学中的人力资本理论解释。所谓人力资本是指蕴含在个体身上的知识、技能、经验和健康等方面的总和,人力资本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在职培训、医疗保健和迁移流动等方式进行投资。人力资本理论对应的劳动力市场运行方式被称为“工资竞争模式”,根据该理论预测,学历层次越高的毕业生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因而收入水平也越高。通过“考研”获得更高的学历,不仅有可能增加就业的机会,更有可能获得更高的收入。“考研热”反映的是在毕业生就业观念中对经济价值—收入的看重。另外,“专升本”现象与“考研热”现象 类似,也同样可以用人力资本理论解释。“考证热”现象和“考研热”现象都可以由筛选 理论解释。筛选理论强调教育具有信号功能,个体通 过接受教育获得文凭发出较高能力的信号,通过获得“证书”发出拥有专用性人力资本的信号。筛选理论对应的劳动力市场运行方式被称为“工作竞争模式”,工作(而非劳动力)被视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因素,工资是由工作的特点而非劳动力的特点来决定的。垄断性强的工作岗位往往“一职难求”,非常符合筛选理论的解释。当某些工作岗位劳动力供大于求时,“证书”和文凭的筛选作用就更加显著。“考证热”现象反映的是在毕业生就业观念中对单位就业的偏好,本质上是对单位性质(如单位声誉)、工作性质(如工作稳定)和经济价值(如福利收入)的看重。 “考编热”现象和“慢就业”现象都可以由市场分割理论解释。市场分割理论将劳动力市场分为主要市场和次要市场两部分,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工作收入高、福利待遇好、稳定性高、发展前景好,主要劳动力市场与次要劳动力市场之间的流动性较低。市场分割理论对应的市场运行方式为“工作分层模式”,由于存在地区、行业、单位和职业间差异,毕业生就业中会出现“无业可就”与“有业不就”并存现象。“考编热”现象和“慢就业”现象反映的是在毕业生就业观念中对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偏好,本质上是对单位性质、工作性质和经济价值的看重。 2.文献综述 关于就业观念的概念、内涵和结构,均有不同的定义、解释和分类。与就业观念相关的概念包括“就业期望”“就业偏好”“就业意向”“就业价值观”等,有的文献还将“就业”替换为“择业”“求职”“职业”“工作”等,与“观念”“偏好”“意向”“价值感”进行组合。就业观念是择业者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价值体系在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活上的集中反映,是人们就业过程中对可供选择职业的评价和排 序,是比较稳定的认识、态度、动机、倾向和指导思想,是个体进行职业选择的综合原则,进而影响工作表现[4][5][6][7][8]。就业观念的维度包括就业规划偏好、就业目的偏好、工作条件偏好、就业地点偏好、单位性质偏好、薪酬偏好、行业偏好等[9][10]。有研究从观念的角度,将就业观念进行了更多维度的划分,如就业价值观、就业目标观、就业条件观、就业伦理观[11]。还有研究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划分为五大维度,分别是前景待遇、城市规模、自由舒适、社会资源、社会关怀[12]。 有实证研究发现,就业观念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就业分布[13]:重视前景待遇有利于毕业生确定就业单位、促使毕业生付出更多的求职努力,间接提高了单位就业的概率;毕业生越重视自由舒适,越有可能非标准就业;对前景待遇、城市规模、自由舒适的追求促使毕业生在发达地区、大城市就业,对社会资源的追求促使毕业生在西部地区和基层就业;从就业单位来看,重视社会资源促使毕业生在党政机关和学校、科研单位就业。 本文将结合现有文献和“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问卷”中的相关问题,从经济价值、个人价值、社会价值、单位性质、工作性质、其他因素六个维度,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进行实证分析。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的特点与变化趋势 本文将基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就业课题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对大学生就业观念进行统计描述分析。在问卷中,与就业观念相关性最强的题目是:“在您选择或者确定工作时,下列因素的重要程度如何?”选择项分别为“非常重要”“比较重要”“不太重要”“不重要”,分别赋值为4分、3分、2分和1分。根据毕业生对该题目的选择结果计算平均值,按照平均值由高到低排序的结果如表1所示。 表12003—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排序 就业观念 2003 2005 2007 2009 2011 2013 2015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