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政策研究报告主要探讨了能源价格变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以智利制造业企业为例。研究发现:
-
总体影响:能源价格的普遍上涨通常不会损害企业竞争力。
-
异质性影响:能源价格的影响取决于燃料类型。电价上涨与企业业绩呈负相关,而化石燃料价格上涨则与投资和企业生产率呈正相关,这与波特假说的强版本相符合。
-
不同公司属性的影响:这些影响因公司属性(如规模、所有权、地理位置)而异。波特假说的强版本仅在大公司(50名员工及以上)中可见,小公司则与电价的飙升呈现负相关。
-
非线性模式:当能源价格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时,化石燃料价格上涨与资本升级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尤为明显。这表明竞争力指标与以价格水平为条件的化石燃料价格变化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
-
研究方法:使用智利年度全国工业调查数据,通过固定效应(FE)面板估计和工具变量方法,研究了电力和化石燃料价格对生产率、能源效率、就业、工资和利润等企业层面结果的影响。
-
结论:通过评估能源价格变化对企业结果的影响,本文为理解能源价格上涨对智利制造业企业层面成果的影响提供了重要见解,强调了政策制定者在考虑碳定价和减排政策时需要考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研究还讨论了能源价格对企业层面结果的多渠道影响,包括创新、成本转移、替代和吸收机制。它强调了政策设计的必要性,以平衡环境目标和经济效率,尤其是在新兴经济体中。研究指出,通过合理的政策干预,如结合碳定价和有针对性的支持措施,可以实现提高生产率和减少排放的双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