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础设施REITs在中国的市场发展呈现出快速扩张的态势。自从2021年6月首批9只公募REITs上市,标志着万亿级别的蓝海市场正式启航,经过近两年的发展,REITs市场已经形成了初步规模。政策层面,税收优惠、扩募等重要利好措施的出台以及行业试点范围的扩展,表明REITs的试点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果。
市场现状显示,截至2023年4月末,共有27只公募REITs产品上市,总发行规模达到908.92亿元,总市值规模约为906.26亿元。这些产品涵盖了产业园区、仓储物流、保障性租赁住房、高速公路、生态环保和能源等六大类基础设施资产。其中,高速公路类型的REITs发行规模最高,超过了400亿元,产业园区和能源类型的发行规模也均超过100亿元。在数量上,产业园区和高速公路类型的REITs数量较多,其他类型则在2至4只之间。
在二级市场表现上,公募REITs经历了从冲高到震荡再到趋势下行的过程。在初期,市场交投活跃,价格出现溢价现象,随后受到2022年疫情及股债市场波动的影响,价格出现了回调。截至2023年4月末,REITs加权价格指数位于上市以来14.50%的历史分位数水平,这表明市场已调整至历史低位,投资配置性价比逐步显现。具体到不同类型,仓储物流和产业园区类型的REITs累计回报相对较高,而高速公路和保障性租赁住房类型的REITs回调更为明显,提供了潜在的反转机会。
展望未来,中国REITs市场有望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
资产类型丰富化:预计底层项目类型将继续丰富,中短期内水利、新基建等基础设施领域将被纳入试点范围,长期目标可能包括相对市场化的长租房及商业不动产等领域。
-
投资者结构多元化:社保基金、养老金、企业年金等长期配置型机构以及公募基金等专业资产管理机构将加入REITs市场的投资行列,增强市场的多样性和深度。
-
交易机制优化:随着资产估值和定价体系的成熟,REITs的二级市场流动性与活跃度将提升,市场交易效率将得到增强,同时将引入更多有效的市场机制和便捷的交易渠道。
-
法规制度完善:针对中国REITs市场的特点,有望构建一套专门的法规制度体系,为REITs市场的长远发展提供制度支撑。
-
专业性提升:监管、管理、运营、销售等多方合作,加强个人投资者教育,同时提升机构投资者的专业性,推动市场环境的成熟。
面对REITs市场的发展,未来还需关注政策调整、项目运营、二级市场流动性、经济冲击对项目估值的影响以及基金治理等潜在风险因素。总体而言,中国REITs市场正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