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策略 策略观点:延续反弹 宏观:中国经济延续复苏但势头放缓,通胀仍在低位,宏观政策将保持宽松,重点修复私人部门信心,新政策刺激的可能性较低。美国中小银行动荡将加快信贷放缓、经济下行和去通胀进程,美联储可能在4Q23开始降息,助推美元进入走弱周期。 科技:乐观。行业库存逐步改善,下游需求有望下半年复苏,一季度业绩后市场逐步转向积极,看好下半年科技板块在AI/MR创新、需求复苏和国产替代所带来的投资机会。建议关注需求复苏和创新确定性较高的板块,以及芯片/存储/光通信等产业链受益于AI大模型快速发展对算力和存储需求的提升,推荐鸿腾精密和闻泰科技。 软件及IT服务:谨慎乐观,大部分软件及IT服务公司对2023年指引比较保守,行业FY1Q23收入增速比预期慢,人员成本控制,注重盈利及现金流改善仍然是软件及IT服务公司2023年的主要目标,随着国内经济回暖,企业IT支出处于缓慢修复状态,预计板块估值震荡向上。持续看好软件国产化主题标的。推荐买入金蝶国际 (268HK),建议关注亚信科技(1675HK)。 互联网:中性乐观。宏观及消费稳步复苏推动互联网公司基本面持续改善。劳动节假期受益于此前受压抑的出行需求强烈释放,旅游及消费的数据好于预期,为二季度低基数下的强业绩复苏打下基础,但全年维度的复苏表现或有待进一步观察。在短期整体板块流动性持续承压、增量资金较少且板块竞争维持激烈的情况下,我们看好:1)受益于监管推动行业整合且有能力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基本面持续恢复、通过降本增效推动盈利增长的公司,如腾讯、腾讯音乐,爱奇艺;2)持续受益于线下活动复苏且业绩恢复相对具备较高确定性的公司,如携程、百度;3)主营业务可以持续获取现金流且新业务具备长期扩张前景的公司,如拼多多、阿里巴巴、快手。同时推荐关注短期内市场可能对竞争格局演变担忧过度致使股价超跌的公司,如美团。 医药:预期未来6个月医药行业将继续反弹,驱动因素包括:1)疫情后医疗健康相关消费复苏,特别是可选消费(如辅助生殖、医美、中医)、择期手术(如关节、TAVR);2)医药政策平稳,医保持续支持创新药,集采对于药品、器械的影响可预期性强,集采后部分产品国产替代加快(如关节、IVD等);3)宏观环境有机会改善,或将推动biotech融资触底反弹以及CXO板块的需求复苏(取决于全球加息周期等宏观因素,仍有不确定性)。首选标的:锦欣生殖(1951HK)、医思健康(2138HK)、爱康医疗(1789HK)、迈瑞医疗 (300760CH)、百济神州(BGENUS,6160HK,688235CH)、信达生物(1801HK)、药明康德 (2359HK,603259CH)。 必选消费和免税美妆:1季度业绩期结束。美妆、啤酒符合而乳制品胜预期。市场揣测啤酒4月销售偏弱,板块短期承压,但五月份提货有望转强,我们预期在有更实在消息前板块或于区域间交易。乳制品因稳定低位业绩反弹。免税承压,美妆平稳。维持推荐啤酒板块,首推华润啤酒。 可选消费:我们认为五一黄金周的数据并不差,复甦率非常亮眼,对比清明和春节有巨大改善,一改2月到4月的环比转弱的颓势。我们仍然看好消费行业,一方面是政策支持,另一方面是经营杠杆带来的利润率改善。随着一线城市增长加快,通关后内外交流增加,人均收入和企业利润增長上升,都会逐渐利好消费者和投资者情绪。目前估值相当吸引,只有16倍的23财年市盈率,远低于八年平均的20倍。 看好餐饮,旅游和体育用品,性价比较高和利润率改善较强的公司,像百胜中国(9987HK)、呷哺呷哺(520HK),茶饮龙头公司,海底捞(6862HK)、特步(1368HK)、滔博(6110HK)、安踏(2020HK)和亚朵(ATATUS)等。 房地产:短期乐观。4月开发商销售符合预期,根据克而瑞公布的数据,我们追踪的主要开发商的销售总额在4月实现了34%的环比/同比增长,主要房企的销售总额仍呈现4M23同比大增16%。其中,国央企由于其充足的可售资源和品牌优势继续引领市场,招商蛇口/华润置地/中海同比增170/119/67%。民企中,除了滨江集团增速亮眼,录得同比增15%,民企仍跑输市场较多。我们认为国央企和民企拿地的分化将使销售端的分化趋势继续保持。 保险:乐观。上市寿险公司1Q23业绩优于市场预期,我们持续看好寿险业务的复苏,原因包括:1)居民对储蓄产品的需求保持旺盛。2)寿险代理人规模降幅逐步收窄,我们预期2023年有望实现行业代理人规模企稳。3)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加速落地也会有助于寿险储蓄类产品的销售增长。4)债券利率的回升,以及地产风险的缓释,有助于寿险业务资产端的收益率提升。近期有新闻称,监管机构陆续约谈保险公司,要求寿险公司将新开发产品的定价利率上限从3.5%调降至3.0%。我们认为这一监管调整有利于防范利差损风险,对寿险企业的长期价值有正面作用;从短期看,目前个人投资者在市场上很难找到具有保本保息属性的其他投资品种来替代长期储蓄险,所以定价利率上限下调对寿险销售的冲击也有限,甚至可能出现对3.5%定价利率产品的抢停售现象。推荐买入太平洋保险、平安保险、中国人寿。 汽车:根据我们的渠道调研,4月份终端折扣依然在扩大;但五一黄金周期间,终端的订单表现较为强劲。我们认为“去库存”仍将是5-6月份的主旋律,行业需求的真正恢复还有待宏观经济的进一步改善。我们认为投资者今年更看重车企的销量表现,而不是利润水平。继续看好造车新势力,首推理想汽车(LIUS/2015HK);传统车企中推荐关注长城汽车(2333HK/601633CH)。 资本品:工程机械/重卡乐观:重卡销售四月份同比大涨>80%,连续三个月保持上升趋势。这加上潍柴动力 (2338HK,000338CH,买入)公布的第一季度盈利好于预期,强化了我们今年对重卡行业的正面看法,维持今年重卡需求同比增长25%的预测。中联重科(1157HK,000157CH)一季度盈利符合预期,我们认为市场共识未反映起重机板块的潜在复苏以及毛利率的恢复。三一国际(631HK,买入)以低价向控股股东收购油气压裂设备公司,有利进一步分散公司在煤炭设备的集中度,我们预期将带来20%潜在盈利贡献。光伏设备乐观:我们相信光伏产业链总体价格趋势以下行为主,将有利拉动电站建设的积极性,我们继续看好设备制造商,包括已在不同技术路线进行布局的捷佳伟创(300724CH),以及短期受惠石英坩埚供不应求的晶盛机电(300316CH)。 能源–城燃板块:保持谨慎乐观,板块整体短期波动,但调整后估值具有吸引力,基本面稳中向好。3月数据天然气消费反弹良好,预期气源供给和成本改善优于去年,维持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主要原因是:中国天然气需求反弹,气源供给改善;国际天然气价格大幅回落,国产气、进口LNG长协、进口LNG管道气供应预期增加,LNG进口现货因价格回调有望现复苏迹象;中国天然气消费反弹良好,工业用气需求提振;城燃企业给出2023年指引预期整体销气量同比恢复低双位数增长;推荐华润燃气(1193HK)估值具有吸引力,持续收并购优质项目,整体毛差有望持续改善;新奥能源(2688HK)综合能源业务强劲增长势头持续,ESG评级较高。 中国出口持续超预期,但仍面临不确定性 中国4月商品出口持续超预期,得益于供应链恢复、海外消费者信心暂时回升和积压订单释放。然而,海外需求和通胀可能逐步下行,未来中国出口仍面临不确定性。4月商品进口大幅下跌,低于市场预期,因国内需求不强、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和国产对进口替代。随着下半年内需持续复苏和大宗商品价格见底,进口可能会逐步好转。我们将2023年商品出口增速预测从-3.5%上调至-1%,将2023年商品进口增速预测从0.5%下调至-2.5%。 出口继续超预期。中国出口继3月同比增长14.8%后,4月同比增长8.5%。对美国和欧盟的出口有所改善,继一季度分别下降17%和7.1%后,4M23分别同比下降14.3%和4.3%。对日本的出口同比增长从一季度的-2.4%转正到4M23的0.8%。继2023年一季度同比增长18.6%和19.3%后,今年前四个月对东盟和非洲的出口保 持强劲增长,分别同比增长15%和26.9%;继一季度对拉丁美洲出口同比增长0.5%后,今年前四个月出口同比增长3%。 汽车、设备和金属的出口强劲,反映中国供应链优势。前4个月,汽车、船舶、机动车、电气设备、医疗设备和钢材出口分别同比增长103.6%、20.5%、25.2%、28.9%、30.3%和32.8%,而一季度同比增长分别为81.6%、4.9%、27%、36.6%、36.3%和36.7%。旅行箱包和服务出口一季度分别同比增长29.1%和下降1. 3%之后,前4个月同比增速分别加快至31.7%和2.7%。由于海外对计算机和消费电子设备需求仍然疲软,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和集成电路的出口在一季度分别同比下降29.9%和17.6%后,今年前4个月分别同比下降26.9%和15.2%。 进口进一步下滑,因国内复苏势头放缓、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和国产替代加速。中国4月进口同比下降7.9%,而 3月同比下降1.4%。今年前4个月,钢铁产品、汽车和集成电路的进口量分别同比下降40.1%、28.9%和21. 1%。4月煤炭、飞机和药品的进口量分别同比增长88.8%、112.5%和36.1%。美容化妆品前4个月进口额同比下降10.7%,反映需求依然不强。 预计2023年商品出口下降1%,商品进口下降2.5%。由于海外经济好于预期,通胀依然较高,而国内需求弱于预期,价格具有竞争优势,中国企业加大拓展海外市场,中国商品出口超出我们预期。由于国内需求复苏缓慢,大宗商品价格回落,且国产替代趋势加速,商品进口弱于我们的预期。 中国将维持宽松信贷政策以提振内需。由于海外经济不确定性高、内需恢复比较渐进且再通胀风险有限,中国不会收紧货币信贷政策。中国GDP增速仍显著低于潜在增速。中国决策层将维持宽松的信贷政策,以恢复企业信心和增长势头。 从重启到复苏:超额储蓄释放能否成为灵丹妙药 我们认为消费者使用超额储蓄的前提是消费在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之后,再有足够信心利用疫情期间积累的储蓄来进行超出疫情前的经常消费或资本支出。换句话说,超额储蓄对消费行业的影响大部分是在支出全面正常化后才出现。我们将中国经济重启轨迹与其他较早放开的经济体进行比较后发现,中国仍然处于消费复苏的初始阶段,而这次复苏轨迹与前期受疫情冲击时期的下降过程并不对称。考虑到过去三年的潜在投资损失及未来对收入的预期,我们发现中国消费者在消费倾向和消费力度上已变得更加谨慎和挑剔。从本质上,我们认为中国消费复苏模式已偏向于特定的细分市场:奢侈品和低端消费超过中端消费,服务消费超过商品消费,客流量增长好于人均支出增长,小额娱乐性消费多于耐用品消费支出。 不均衡复苏轨迹是消费升级放缓和消费两极分化的后果,是一个疫情期间主导并延续的投资主题。由于中央将延续稳增长基调,我们认为此类趋势将延续。而其改变让我们重新排列了板块偏好:1)由于高净值人群财富 在疫情期间受影响有限,该类人群在奢侈品上的消费能力可能与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中产阶级形成鲜明对比;2)中国的经济重启和重新开放或促进中国消费者的境外消费支出,我们认为市场将维持其对免税消费所产生的侵蚀效应判断;3)啤酒板块仍是各收入阶级在升值提价后均能负担的产品;4)考虑到消费两极化,国内化妆品品牌升级可能不如过去有效,特别是直播行业红利模式逐步减弱;5)奶粉赛道在零和博弈的情况下消费两极化将越趋明显。 股票推荐:我们首予周大福(1929HK)、普拉达(1913HK)和新秀丽(1910HK)买入评级。我们预计2023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将受益于报复性消费,继续拉动公司盈利双位数增长预期。我们推荐青岛啤酒(0168HK)和华润啤酒(0291HK),并维持百威啤酒(1876HK)持有评级。我们推荐中国中免(601888CH),但我们认为在国际出行的前提下公司需要更明显的盈利支撑来推动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