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胜电子(600699) 公司研究/公司点评 Q1业绩快速增长,在手订单保持强劲 报告日期:2023-05-04 投资评级:增持(首次) 收盘价(元)15.47 近12个月最高/最低(元)22.59/10.80 总股本(百万股)1,368 主要观点: 事件:2023年4月26日,均胜电子(600699.SH)发布2023年度一季度报告公告,2023年Q1实现营业收入132.22亿元,同比增长12.72%;利润总额1.89元,同比上升161.76%;归母净利润2亿元; 流通股本(百万股) 1,368 流通股比例(%) 100.00 益0.15元。 总市值(亿元) 212 流通市值(亿元) 212 核心观点: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损益的净利润1.33亿元;基本每股收 公司价格与沪深300走势比较 77% 44% 11% -23%5/22 8/22 11/222/23 110% 均胜电子沪深300 分析师:尹沿技 执业证书号:S0010520020001电话:021-60958389 邮箱:yinyj@hazq.com 相关报告 盈利能力增强,单季度经营情况改善,在手订单金额重回历史高位: 2023年Q1实现营业收入132.22亿元,同比增长12.72%,环比下滑 5.89%,毛利率约为13%,同比增长约2.13个百分点,环比提升0.2个百分点。2022年新获订单金额重回历史高位,达到763亿元,同比增长45.06%,客户结构优化,新获订单中新能源汽车平台的金额超460亿元,占比超60%。23年Q1新获订单金额174亿元,保持强劲态势。 汽车安全业务客户结构优化、产能扩张,业绩持续增长 2022年,汽车安全业务营收约344亿元,同比增长6%,新获订单金额 481亿元,同比增长120.64%。23年Q1营收为91.7亿元,同比增长约10.3%。安全业务全球整合已完成,安全业务利润率有望继续抬升,主要基于1)结构优化:结构优化,新能源客户占比提高,新获订单金额大幅提升;2)产能扩张:产能聚焦国内并逐步释放,合肥一期项目预计23年投产,投产后将实现方向盘系统400万件/年,安全气囊系统 1000万件/年的产能。此外气体发生器智能制造基地湖州的三期扩建项 目已在22年顺利竣工并投产。3)前瞻研发:公司持续推进下一代主被动安全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比如驾驶员监控系统(DMS)、高压电池断开装置(PBD)等。 汽车电子业务多点突破,快速放量 2022年,汽车电子业务全年营收约154亿元,同比增长约15%;23年Q1实现40.6亿元收入,同比增长约18.5%。23年Q1,新获130亿元800V高压平台全球定点项目。汽车电子涵盖智能座舱/网联、智能驾驶、新能源管理三大业务,共同驱动业绩增长:1)智能座舱/网联:22年实现127亿元营收,同比增长约20%。与华为合作进一步扩大,产品预计今年下半年量产。智能网联新订单预计2023年开始进入量产阶段。2)智能驾驶:公司定位智能驾驶领域Tier1,域控制器等产品与英伟达、高通、地平线、黑芝麻等芯片厂商建立了合作;智能传感器方面,公司与激光雷达制造商图达通深度合作,未来将持续探索4D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智能传感器等技术生态。3)新能源:产品包括800V高压快充、车载充电机、配电单元和电池管理系统。22年实现23亿营收,同比增长约11%。 投资建议: 公司两大业务分别为汽车安全和汽车电子。其中,汽车安全业务持续整合,降本增效,营收及毛利率在2022年均有所改善,将继续增强经营管理,提高净利润率;未来,公司将重点拓展汽车电子板块新市场,在新能源管理/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方面持续研发投入、开展合作、拓展产品矩阵并实现营收稳定增长。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产能释放,汽车电子业务的需求会进一步提升。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22/10.62/16.82亿元,2023~2025年对应PE为25.74/19.92/12.59x,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全球汽车销量不及预期;整合效果不及预期;智能化开拓不及预期;同业竞争加剧。 重要财务指标 单位:百万元 主要财务指标 2022A 2023E 2024E 2025E 营业收入 49793 55493 62766 72668 收入同比(%) 9.0% 11.4% 13.1% 15.8%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394 822 1062 1682 净利润同比(%) 110.5% 108.6% 29.2% 58.3% 毛利率(%) 12.0% 13.5% 14.5% 15.4% ROE(%) 3.2% 6.4% 7.6% 10.7% 每股收益(元) 0.29 0.60 0.78 1.23 P/E 48.45 25.74 19.92 12.59 P/B 1.57 1.64 1.51 1.35 EV/EBITDA 9.94 9.75 8.56 7.07 资料来源:wind,华安证券研究所 正文目录 1总营收和毛利率稳定增长,订单重回历史高位5 1.1总体营收持续稳健增长,毛利稍有改善5 1.2客户结构优化,在手订单快速增长7 2汽车安全业务业绩持续改善8 3汽车电子业务多点突破,未来可期9 4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10 4.1盈利预测10 4.2投资建议11 风险提示:11 财务报表与盈利预测12 图表目录 图表1均胜电子发展历程5 图表22016-2022年营业收入及同比增速(亿元,%)6 图表32016-2022年国内外营收及毛利率(亿元,%)6 图表42016-2022年三费以及研发比率/%6 图表52016-2022年净利润及同比增速(亿元,%)6 图表6公司营业收入及增速(亿元,%)7 图表7公司净利润和毛利率(亿元,%)7 图表8公司不同产品客户情况7 图表92018-2022年新获订单金额及增速7 图表102018-2022年汽车安全业务营收及毛利率8 图表112018-2022年汽车安全业务新获订单金额/亿元8 图表12公司前瞻研发的安全产品9 图表132018-2022年汽车电子营收及毛利率10 图表142018-2022年汽车电子业务新获订单金额/亿元10 图表15业绩拆分11 1总营收和毛利率稳定增长,订单重回历史高位 1.1总体营收持续稳健增长,毛利稍有改善 成立于2004年的均胜电子从汽车功能件为主业的零部件起步,2011年至今,公司先后收购了德国PREH、德国QUIN、美国KSS以及日本高田资产(PSAN业务除外)等。通过企业创新升级和多次国际并购,公司实现全球化和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公司架构为智能汽车技术研究院、新能源研究院两大研究院和汽车电子事业部与汽车安全事业部两大事业部,并于全球各汽车主要出产国设有研发中心和配套工厂。公司现有产品主要致力于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新能源管理和汽车安全系统等的研发与制造,覆盖人机交互、行车安全(主动、被动安全)、车载信息娱乐、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和5G车载互联等。凭靠多年积累,公司成为宝马、奔驰、奥迪、大众、通用、福特、本田和丰田等全球汽车制造商的长期合作伙伴。 图表1均胜电子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华安证券研究所 公司2016年和2018年两次并购均带来较大收入增长,特别是2018年并购日 本高田之后,营收达到最大同比增速111.16%。同年,汽车安全业务全球市占率达到30%,跃居世界第二。随着对安全业务整合的进一步推进,2019年营业收入达到最高点617亿元。收购一方面可以使得营收提升一个数量级,极大增强公司业务能力,除此之外,收购资金的付出也使得公司负债率持续上升,后续利润如果没能跟上将给公司经营带来较大负担。受疫情影响,2020-2021年营业收入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但2022年公司实现497.93亿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03%,业绩开始回暖。 从营收结构来看,国内外营收比例相对稳定,公司通过并购海外企业实现规模化发展,因此国外营收比例远大于国内,并且常年保持超过七成的水平,2022年国外营收为378.08亿元,占比76.52%,国内营收为116.89亿元。从毛利率来看,国内毛利率一直远高于国外,并且国外毛利呈现下滑的趋势,2022年国内毛利率为16.02%,国外为10.76%。 图表22016-2022年营业收入及同比增速(亿元,%)图表32016-2022年国内外营收及毛利率(亿元,%)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营业收入营收yoy 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 120% 100% 80% 60% 40% 20% 0% -20% -4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国内营收/亿元国外营收/亿元 国内毛利率国外毛利率 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 25% 20% 15% 10% 5% 0%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华安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公司年报,华安证券研究所 公司三费比率稳中有降,保持大额研发投入。2016-2022年,公司三费比率呈现稳中有降的态势,这得益于公司不断加强费用控制力度、优化人员管理、提升内部管理效率等措施的实施,2022年三费均实现较大降幅,其中业务实现国际化之后,受汇率影响较大,财务费用下降原因是汇率波动实现净汇兑收益所致。近年来全球通胀、汽车缺芯、俄乌冲突使得汽车行业原材料成本上升,公司需要更多措施以应对原材料波动。随着美国加息带来美元升值,存在一定的汇率收益改善业绩的可能性。2023年Q1,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75%/4.69%/2.03%。公司研发投入相对稳定,绝对值上自2016年之后发生较大 提升,2016年研发费用为7.02亿元,但2022年研发投入为21.39亿元,同比下滑8.86%,下滑原因为公司研发中心向低成本地区转移,降低了人工费用。 公司净利润波动幅度较大,其中2021年净利润亏损45.35亿元,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全球新冠疫情、芯片短缺和全球汽车供应链体系震荡导致的上游原材料价格与运输费用上升等影响;另一方面,按照会计政策规定,对汽车安全资产组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约20.2亿元。2022年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长105.14%,业绩扭亏为盈。 图表42016-2022年三费以及研发比率/%图表52016-2022年净利润及同比增速(亿元,%) 12% 10% 8% 6% 4% 2% 0% 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 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 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净利润净利润同比增速 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 500%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华安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公司年报,华安证券研究所 季度营收同比增长,毛利稍有改善。2023年4月26日发布一季度报告,报告显示各业务稳健增长,23年Q1实现132.22亿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72%,净利润为1.89亿元,同比增长161.76%。季度变化上,一般一年中第一和第四季 度营业收入相对二、三季度较高,呈现一定季节性变化。面对外部环境挑战,公司采取一系列改善、控制措施逐步取得成效,23年Q1毛利率同比增长约2个百分点达到13%。 图表6公司营业收入及增速(亿元,%)图表7公司净利润和毛利率(亿元,%)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营业收入营收同比增速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10 0 -10 -20 -30 -40 -50 -60 净利润毛利率(右轴) 1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