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如下: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为电力、煤炭、油气等行业提出了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具体建议,强调利用新技术支撑发电清洁低碳转型、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电力消费节能提效。基于此,报告提出了AI在电力领域的五大应用场景:
-
发电侧:通过AI实现发电清洁化和智慧化转型,具体包括:
- 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预测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以优化电网调度和储能配置。
- 电厂BIM设计软件:利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提高设计效率和精确度。
-
电网侧: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主要包括:
- 电网智能调控与辅助决策:优化电网运行,提升电力资源配置效率。
- 输变电线路智能运维与巡检:利用AI技术提高巡检效率和设备维护水平,减少故障发生。
-
用电侧:促进电力消费节能提效,涉及虚拟电厂和微电网的应用,通过智能管理和优化电力分配,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为了评估AI在电力领域的应用可行性,报告构建了一套“应用可行性分析框架”,从行业角度和公司层面两个维度进行考量。行业角度考虑是否能解决行业痛点、数据敏感性、行业早期AI布局和技术实践、以及是否有相关大模型的开发;公司层面则关注对AI的接纳态度、数据积累、数据使用权、信息化建设基础和开发实力。
报告特别指出,AI有望率先赋能的两个场景是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和输变电线路智能运维与巡检。前者在新能源发电的功率预测、数据获取和已有AI技术实践方面表现出色;后者在电力设备运维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方面有巨大潜力。
中长期来看,报告看好AI在电力BIM设计软件、电网智能调度自动化、虚拟电厂和微电网方面的应用,这些场景有望进一步推动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升级。
在公司推荐方面,报告重点推荐了国电南瑞(覆盖发输变配用及调度全环节的电力智能化龙头)、国能日新(风光发电功率预测龙头),并建议关注申昊科技、智洋创新、东方电子等公司在智能运维、巡检和BIM设计领域的创新应用。
报告还提供了风险提示,包括AI技术进展、电网智能化投资、行业竞争和政策推进等方面的风险。
报告未详细列出图表目录,但其内容涵盖了AI在电力领域的应用场景、应用可行性分析框架、中长期看好场景、相关公司分析以及风险提示等关键信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