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 2022 年实现净利润 35.09 亿元,同比+21%;2023Q1 实现净利润 11.40亿元,同比+119%。公司 2022 年实现营收 363.04 亿元,同比+115%;实现归母净利润 35.09 亿元,同比+21%。公司 2023Q1 实现营收 111.86 亿元,同比+66%,环比-7%;实现归母净利润 11.40 亿元,同比+119%,环比+35%。 公司储能电池出货高速增长,大圆柱等产品放量在即。公司 2022 年动力储能电池业务实现营收 276.83 亿元,同比+177%;对应电池出货量超 30GWh,同比增长近 140%;其中储能电池出货量有望超 12GWh。2023Q1 我们预计公司动力储能电池出货量有望达 10GWh 左右,环比下滑 10%以内。方形铁锂电池方面,公司携手华为、沃太、Powin Energy、小鹏、广汽等客户,2022 年出货超 20GWh。软包电池方面,公司主要客户为戴姆勒、现代起亚等,2022 年出货预计超 9GWh。三元方形电池方面,公司主要供应华晨宝马、哪吒等,2022年已小批量出货。大圆柱电池方面,荆门基地一期 7GWh 已建成,产品与国内外车企验证进展顺利,预计在 2023H2 开始量产。展望 2023 年,我们预计公司动力储能电池出货量有望达到 60GWh 以上,同比增长超 110%。 公司动力储能电池盈利能力稳中向好。2022 年公司动力储能电池业务毛利率约为 14.3%,同比-3.4pct。2022 年初,受到锂盐价格短期快速上行影响,公司毛利率出现大幅下降;自 2022Q2 开始公司实施金属联动定价机制,盈利能力逐季度显著优化。我们预计 2022Q4 公司动力储能电池毛利率超 16%,环比+0.4pct。2023Q1 公司动力储能电池毛利率约为 15-16%,环比略降。 公司锂原电池营收增长稳定,小圆柱电池短期承压。公司 2022 年消费电池业务实现营收 85.13 亿元,同比+24%。2022 年锂原电池营收 21.46 亿元,同比+16%;毛利率为 34.73%,同比-6.83pct。原材料上涨情况下,公司未向下游进行大幅价格调整,盈利能力小幅下滑。2022 年公司小圆柱电池销量有望超 7 亿颗,同比+30%左右。受到电动工具需求疲软及厂商去库存等影响,公司小圆柱电池出货增长放缓。展望 2023 年,公司锂原电池营收有望维持稳定增长;小圆柱电池业务有望依托积极灵活竞争策略,实现销量明显提升。 风险提示: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投产进度不及预期;原材料涨价超预期。 投资建议:下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基于新能源车销量增速下滑,我们下调盈利预测 , 预计 2023-2025 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60.74/90.33/109.84 亿元(原预测 2023-2024 年为 67.25/97.29 亿元),同比增长 73/49/22%,EPS 为 2.97/4.42/5.37 元,当前 PE 分别为 22/15/12 倍。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公司 2022 年实现营收 363.04 亿元,同比+115%,对应 Q4 实现营收 120.21 亿元,同比+120%,环比+28%;公司 2022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35.09 亿元,同比+21%,对应 Q4 实现归母净利润 8.43 亿元,同比+22%,环比-35%。公司 2022 年毛利率为16.43%,同比-5.14pct;对应 Q4 毛利率为 17.58%,同比+0.47pct,环比+0.28pct。 公司 2023Q1 实现营收 111.86 亿元,同比+66%,环比-7%;实现归母净利润 11.40亿元,同比+119%,环比+35%。公司 2023Q1 毛利率为 16.83%,同比+3.08pct,环比-0.75pct。 图 1:公司营业收入及增速(单位:亿元、%) 图2:公司单季度营业收入及增速(单位:亿元、%) 图 3:公司归母净利润及增速(单位:亿元、%) 图4:公司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及增速(单位:亿元、%) 公司 2022 年期间费用率同比略降。公司 2022 年期间费用率为 11.74%,同比-2.49pct ; 销售 / 管理 / 研发 / 财务费率分别为 1.41% ( -0.89pct ) 、 3.99%(+0.60pct)、5.93%(-1.82pct)、0.40%(-0.38pct)。公司 2023Q1 期间费用率为 10.49%,同比+0.29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率分别为 1.19%(+0.13pct)、2.04%(-0.06pct)、6.51%(+0.48pct)、0.74%(-0.26pct)。 公司 2022 年末存货为 85.88 亿元,2023Q1 末存货为 78.60 亿元,较 2022 年末下降 8%。公司 2022 年计提 1.26 亿元资产减值损失,计提信用减值损失 1.98 亿元。 公司 2023Q1 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1.53 亿元,冲回信用减值损失 0.12 亿元。 公司 2022 年投资净收益为 12.42 亿元,同比增加 8.50 亿元。其中思摩尔国际/兴华锂盐 /SK 新能源 / 金昆仑锂业 / 德枋亿纬分别贡献投资收益7.91/3.77/1.00/0.29/0.33 亿元。2022 年公司实现其他收益为 10.21 亿元,同比增加 6.43 亿元;其中政府补贴为 10.20 亿元。 公司 2023Q1 投资净收益为 2.60 亿元、其他收益为 5.83 亿元。公司 2023Q1 非经常性收益为 5.28 亿元,其中政府补贴 5.83 亿元、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0.06 亿元,所得税影响额-0.96 亿元。 图 5: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变化情况 图6:公司费用率变化情况 动力储能电池业务:储能电池出货高速增长,大圆柱等产品放量在即 公司 2022 年动力储能电池业务实现营收 276.83 亿元,同比+177%。我们预计公司2022 年动力储能电池出货量超 30GWh,同比增长近 140%;其中储能电池出货量有望超 12GWh。2023Q1 我们预计公司动力储能电池业务营收约为 90 亿元以上,电池出货量有望达到 10GWh 左右,环比下滑 10%以内。 1)方形磷酸铁锂电池:我们预计 2022 年公司铁锂电池出货量超 20GWh,其中储能场景供应超 12GWh。公司积极布局通信、电力、家储等多市场,并携手华为、沃太、Powin Energy 等优质客户。在动力场景方面,公司与广汽、小鹏等客户积极合作,推动出货量快速增长。 2)三元软包电池:公司软包电池主要供应戴姆勒、小鹏、现代起亚等,客户产销两旺持续贡献订单。公司现有三元软包产能约 10GWh,2022 年出货有望超 9GWh。 3)三元方形电池:公司三元方形电池主要供应华晨宝马、哪吒等,2022 年已实现小批量出货,2023 年出货量有望快速提升。 4)大圆柱电池:公司荆门 20GWh 基地一期 7GWH 项目已建成、处于调试爬坡阶段; 二三期项目预计在年内投产。公司大圆柱产品已获得成都大运定点,并与国内外车企验证进展顺利,预计在 2023H2 开始量产。 公司储能电池市占率行业领先,动力电池份额稳固。根据 SNE Research 数据,2022年公司储能电池出货量达到全球第三名,市占率为 7.8%,同比+5.5pct。根据动力电池联盟数据,2022 年公司动力电池装机量位居国内第六,市占率为 2.4%,同比+0.5pct。 展望 2023 年,我们预计公司动力储能电池出货量有望达到 60GWh 以上,同比增长超 110%。 公司盈利能力稳中向好。2022 年公司动力储能电池业务毛利率约为 14.3%,同比-3.4pct。2022 年初,受到锂盐价格短期快速上行影响,公司毛利率出现大幅下降;自 2022Q2 开始公司实施金属联动定价机制,盈利能力逐季度显著优化。我们预计 2022Q4 公司动力储能电池毛利率超 16%,环比+0.4pct。2023Q1 公司动力储能电池毛利率约为 15-16%,环比略降,主要受到产能爬坡等因素影响。 图 7:公司动力及储能电池业务营收(亿元) 消费电池业务:锂原电池增长稳定,小圆柱电池短期承压 公司 2022 年消费电池业务实现营收 85.13 亿元,同比+24%。我们预计 2023Q1 公司消费电池业务实现营收 20 亿元左右,环比基本持平。 1)锂原电池:2022 年实现营收 21.46 亿元,同比+16%;毛利率为 34.73%,同比-6.83pct。原材料上涨情况下,公司作为行业领军企业为了与供应链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合作,并未向下游进行大幅价格调整,因而盈利能力出现一定下滑。展望2023 年,锂原电池业务营收有望维持 15-20%增长,盈利能力有望稳步修复。 2)小圆柱电池:2022 年销量有望超 7 亿颗,同比增长近 30%。受到全球电动工具需求疲软及厂商去库存等影响,公司 2022 年小圆柱电池产能利用率相对偏低,盈利能力亦有所下滑。展望 2023 年,公司有望采用积极灵活的价格竞争策略,进而推动销量明显提升。 3)消费类电池:2022 年 11 月公司与思摩尔国际签订《采购框架协议》,2023-2025年思摩尔国际仍将持续性采购亿纬锂能的电芯产品。同时,伴随消费电子需求后续回暖,公司消费类电池营收有望快速增长。 图 8:公司消费电池业务营收(亿元) 公司产能高速扩张,原料深化布局保障供应链稳定 公司产能高速扩张,远期规划饱满。2022 年以来公司先后在匈牙利、云南、荆门、成都、沈阳等地进行产能扩张。目前,公司已公告动力+储能电池产能规划超400GWh,有望在全球电动化浪潮与储能需求爆发背景下快速抢占市场份额。 表1:公司动力和储能锂电池产能规划表(GWh)基地规划产能2018惠州潼湖铁锂:乘用20 公司资源端布局持续完善,保障高速扩产下供应链稳定。公司与新宙邦、华友钴业、德方纳米、恩捷股份、中科电气等企业展开密切合作,在锂电池原材料各环节进行广泛布局。2021 年以来,锂盐价格持续走高,公司持续加码锂资源布局保障原材料供应。公司先后通过收购大华化工股权、收购金昆仑锂业股权、成立合资公司金海锂业、收购兴华锂盐等方式,在锂资源和碳酸锂方面广泛布局。展望2023 年,公司权益碳酸锂产量有望达到 1 万吨以上,自给率近 20%。 投资建议:下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基于新能源车销量增速放缓,我们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 2023-2025 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60.74/90.33/109.84 亿元(原预测 2023-2024 年为 67.25/97.29亿元),同比增速为 73/49/22%,EPS 为 2.97/4.42/5.37 元,当前股价对应 PE分别为 22/15/12 倍,维持“买入”评级。 表2:可比公司情况(2023.5.1) 财务预测与估值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利润表(百万元)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