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①2023年4月27日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和2023年一季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54亿元,同比增长1.93%,归母净利润为4.45亿元,同比减少9.24%;销售净利率20.79%,毛利率37.01%。考虑到公司产品交付节奏问题、在手订单增多后研发费用增长、投资收益减少和软件退税等因素拖累公司营收和利润端表现,整体经营情况略低于预期。②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亿元,同比增长44.7%;归母净利润2.10亿元,同比增长37.25%;销售净利率29.94%,毛利率39.84%。整体业绩情况略超预期。 2022年公司短期受交付拖累,营收和利润短期出现波动。公司智能制造装备(14.19亿,同比+12.04%)、工业服务(6.39亿,同比+3.88%)营业收入继续稳健增长,节能减排环保工艺装备(0.96亿,同比-58.58%)营业收入下降,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3%。考虑到交付确认、软件退税确认等因素影响,公司实际盈利能力或优于报表。 公司在年报中首次披露在手订单,长期持续成长动能充足。截至22年末,公司在手合同订单金额62.02亿元,其中,智能制造装备类48.58亿元,工业服务类10.14亿元,环保工艺与装备类3.30亿元。上述数据已剔除暂停项目、取消项目、合并报表范围内抵消项目合同订单影响金额;工业服务类合同含服务履约期限超一年的长期服务合同。公司饱满的在手订单是未来公司业绩释放的前提,考虑到公司订单的统计口径,实际在手订单可能更加饱满。按照公司2023年Q1公告的重大合同订单6次和金额4.4亿元来看,较22年同期在次数(1次)和金额(0.5亿元)上均有较大幅度提高,订单高增态势有望延续。 展望未来供需两旺,公司长期成长空间可期。公司通过20多年的技术积累,横向行业拓展订单迎来爆发,纵向“点、线、面”延伸价值量持续提升。2022年公司针对新能源多晶硅原料领域固体物料后处理智能装备的成功研发应用,拓展了不规则物料后处理智能制造装备应用范围,市场需求迎来爆发式增长。我们认为下游的旺盛需求和公司多年的技术积累带来的产品拓展已经进入共振期,公司的长期成长值得期待。 盈利预测与估值:考虑公司目前在手订单充足,持续进行产业链横纵向拓展,且基于公司从设备端到工业服务端的Know-how优势,客户粘性有望持续增强。考虑到公司新签订单增多或导致研发投入持续增加,我们略微下调23/24年盈利预测,新增25年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3/24/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72/10.07/11.99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为21/16/14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智能装备研发和产业化进程不及预期的风险;不能保持技术先进性的风险;公司新产品在硅铁、硅锰领域开拓不及预期的风险。 股票数据 财务报表分析和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