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点如期而至,二季度有望加速。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212.75亿元,同降17.87%,创新药销售收入81.16亿元(含税86.13亿元);归母净利润39.06亿元,同降13.77%;扣非归母净利润34.10亿元,同降18.83%,主要系集采+疫情的影响。2023年一季度,收入54.9亿元,同增0.25%,归母净利润12.4亿元,同增0.17%,扣非归母净利润12.2亿元,同增3.4%,拐点明确体现。 经营质量、效率显著提升。2021、2022、1Q23,销售费用率分别为36.2/34.5/30.4%,大幅下降;管理费用率11.0/10.8/9.9%,平稳下降;销售净利率17.3/17.9/22.5%,大幅提升。销售人员单产由2021年由196万元/人,提高至205万元/人。主要系:销售端合并、裁减低绩效办事处和人员,优化组织架构等方式;研发端设立研发管理委员会,确保研发重大决策流程的规范化,最大化研发产品线价值。研发投入达到63.46亿元,同增2.29%,占收入比重达29.83%,战略定力强大。 2025年有望形成20+创新药矩阵,内生增长动力强劲。根据2022年年报,1)13个创新药已上市,其中卡瑞利珠单抗、吡咯替尼、海曲泊帕乙醇胺增长动力强劲,达尔西利、瑞维鲁胺准入医保,亟待放量;2)多个创新药处于NDA阶段,瑞格列汀、SHR8008、SHR8554、SHR8058等,涉及降糖、镇痛、眼科、抗感染多领域;3)10+创新药处于3期阶段,SHRA1811(HER2-ADC)、SHR0302(JAK1)、SHR1314(IL17)等,重磅品种丰富。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由于23年初疫情略有影响,我们将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由50/59亿元,调整为49/58亿元,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69亿元,同增26/18/19%,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为63/53/45倍。1)拐点兑现,集采出清,业绩加速,迈入新增长阶段;2)新药储备丰富,创新浓度提高,盈利能力、经营质量提升;3)持续推进BD和国际化,有望迎来质变,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药品价格下降,新药放量不及预期,竞争格局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