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1)国内;中证诚通央企ESG指数等6条央企指数即将发布,助力央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中证诚通央企ESG指数和中证诚通央企红利指数的推出有利于引导中长期资金流向积极践行ESG理念和长期持续分红央企上市公司证券,多维度反映央企上市公司在价值创造方面的良好表现,持续倡导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 6条央企指数的推出,将有助于市场投资者从可持续发展、持续分红、科技创新、稳增长等维度看到央企上市公司的价值创造能力,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下的央企战略内在价值,助力央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2)国外:英国考虑引入碳关税机制,并与欧盟协调行动。英国首相苏纳克日前公开表示,英国在碳关税机制方面取得进展,同时与欧盟就“碳关税联合”进行磋商,如果展开碳关税合作,将使进入欧洲大陆的商品面临更严苛的审查。 政策动态:国家能源局发布《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积极稳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通知》指出,能源工作的基本原则要求深入推进能源领域碳达峰工作,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夯实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基础,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扎实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目前需要巩固风电光伏产业发展优势,持续扩大清洁低碳能源供应,积极推动生产生活用能低碳化清洁化,协同发展供需。在风电光伏产业方面,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推进分散式陆上风电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推动绿证核发全覆盖,做好与碳交易的衔接,完善基于绿证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科学设置各省(区、市)的消纳责任权重,全年风电、光伏装机增加1.6亿千瓦左右。 ESG产品跟踪: 1)债券:截至2023年4月17日,我国已发行ESG债券达5648只,排除未披露发行总额的债券,存量规模达12.08万亿元人民币。截止至4月17日,本月发行ESG债券共71只,发行金额达968亿元,近一年共发行ESG债券1542只,发行总金额达2.53万亿元。 2)基金:截至2023年3月31日,市场上存续ESG产品共443只,ESG产品净值总规模达5,748.25亿元人民币。2023年3月发行ESG产品共22只,主要为纯ESG主题基金和ESG策略基金,近一年共发行ESG公募基金110只。 ESG专家观点: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房秋晨:ESG逐渐成为投资者和金融机构评估企业的重要指标。近日,出席第一届国际工程ESG管理论坛的专家指出,践行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发展理念,是后疫情时代对外承包工程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房秋晨说,ESG逐渐成为投资者和金融机构评估企业的重要指标。 风险提示:ESG发展不及预期;双碳战略推进不及预期;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1.热点聚焦 1.1.国内 (1)可持续消费要求保证绿色环保与价格优势并行。4月8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发布的《2023 ESG白皮书》表示,可持续消费不能以对消费者的“道德绑架”实现。可持续发展话题在中国的重视程度日渐加深,超过90%的中国消费者已经注意到此话题,且覆盖场景广泛;高达93%的中国消费者具备可持续意识且在做购买决策时会考虑气候变化以及可持续发展;在行动方面,无论在可持续领域初步开展行动的消费者,还是持续的践行者,中国均比平均水平高10%左右,但对于中国市场整体来说,开展行动的平均仅有35%,可持续消费者还未成为主流消费人群。为实现可持续消费健康发展,企业需要保证在绿色环保的前提下拥有价格优势,而非对消费者进行“道德绑架”,认识到可持续消费既是践行公益,也是谋求发展。同时,企业需要把ESG融入到经营理念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抓住新的机遇,比如向数字化转型迈进,提高企业韧性,更好地抵御风险。 (2)积极推进中法碳中和中心成立,促进双边碳中和科技合作。中法两国发表联合声明,指出两国元首同意尽快召开新一届中法科技合作联委会会议,确定双边科学合作和促进碳中和科技合作的“中法碳中和中心”的重大方向,这也是首个国际碳中和中心。中方将出席2023年6月在巴黎举行的应对气候变化全球融资契约峰会,法方将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同时,中法两国重申各自碳中和/气候中和承诺,法方承诺到2050年实现气候中和,中方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两国将采取政策和措施,落实根据《巴黎协定》目标已确定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3)消博会首次实现碳中和,迈出大型活动碳中和重要一步。4月12日,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组委会在第三届可持续消费高峰论坛上获颁“碳中和证明书”。本届消博会在绿色发展、绿色出行、低碳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积极践行了绿色办会理念,按照《海南省碳普惠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通过绿色电力消费+蓝色碳汇抵销的方式,实现了大型活动碳中和。其中绿色电力来源于中广核新能源项目,首次实现所有场馆100%使用绿色电力;蓝色碳汇来源于万宁小海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其按照全省首个碳普惠方法学进行开发,形成了碳普惠减排量用于大型活动碳中和的有益探索和落地实践。 (4)国内首版《中国绿色资本市场绿皮书》正式发布,为开展绿色投融资实践提供参考借鉴。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与中国建设银行联合发布《中国绿色资本市场绿皮书(2022年度)》,旨在总结绿色投融资市场实践经验、展望创新产品发展趋势,为中国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同时也为改善全球环境与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中国经验。《绿皮书》指出中国绿色资本市场正在快速发展:1)2022年末,中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已达到22.03万亿元,同比增长38.5%,绿色债券全年发行规模超过8690亿元,同比增长50.3%;2)股权市场投资者积极地参与绿色科技领域投资,绿色科技PE/VC投资金额占比超过了10%,一级市场平均投资金额高于市场平均值88%;3)截至2022年6月底,以绿色、可持续、ESG等为主题的公私募基金共计1178只,规模达8821亿元,较2020年底规模增长34%;4)在国际合作方面,中国积极通过G20等平台开展绿色金融领域国际合作,与欧盟联合发布《共同分类目录》,不断提升在该领域的话语权和领导力。 (5)加入《联合国负责任银行原则》,北京银行首次编制披露ESG专题报告。 这是该行连续第15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连续第2年发布ESG专题报告,并首次将两份报告合并编制披露,也是该行加入联合国《负责任银行原则》后,首次编制披露ESG专题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北京银行在ESG方面的行动包括:1)发布数字化与低碳服务品牌“京碳宝”,发放北京市、上海市首单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质押贷款,成立绿色汽车金融中心,参与认购全国首单清洁能源公募REITs,推出ESG概念主题理财产品,子公司北银理财发布“中债-北银理财绿色发展指数”,截至2022年末,绿色金融贷款余额1103.03亿元,增幅131.03%;2)深化绿色金融合作,与中央财经大学共建“中央财经大学-北京银行双碳与金融研究中心”;3)加强自身低碳运营,倡导“绿色办公、绿色采购、垃圾分类”,建立健全节能减排规章制度和管理体系,强化节能减排理念宣传,营造绿色办公环境,上海分行本部、通州绿色支行实现运营层面碳中和。 (6)中证诚通央企ESG指数等6条央企指数即将发布,助力央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4月7日,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公告了中证诚通央企ESG指数、中证诚通央企红利指数、中证央企高端装备制造指数、中证央企基建指数、中证央企红利50指数、中证央企ESG50指数等6条央企指数的发布安排,并将于5月4日正式发布。中证诚通央企ESG指数和中证诚通央企红利指数的推出有利于引导中长期资金流向积极践行ESG理念和长期持续分红央企上市公司证券,多维度反映央企上市公司在价值创造方面的良好表现,持续倡导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后4条央企主体、策略指数的推出将更好服务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稳增长等国家重大战略,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综上,6条央企指数的推出,将有助于市场投资者从可持续发展、持续分红、科技创新、稳增长等维度看到央企上市公司的价值创造能力,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下的央企战略内在价值,助力央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表1:6条央企指数及具体内容指数 (7)《2022中国气候融资报告》发布,赋能“双碳”气候投融资热度不减。 报告显示,为实现我国2030年“碳达峰”目标,自2021年起累计绿色投资需求的保守估计为14.2万亿元人民币,巨大的资金需求需要气候投融资的支持。近几年气候投融资规模不断增长,截至去年底,23个试点地方共储备气候投融资项目超1500个,涉及资金近2万亿元,其中11个地方的气候投融资项目已经获得金融机构的支持。同时,气候投融资产品与模式也日益丰富:1)在绿色基金方面,中节能亚行基金总投资金额约36亿元,带动其他社会资金投入超过260亿元,实现清洁供热超过3000万平方米,每年将减少燃煤消耗近118.5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48.21万吨、粉尘125.19万吨;2)在绿色信贷方面,中国节能通过旗下金融服务平台中节能财务公司累计为绿色企业及项目提供各类绿色信贷达1100多亿元;3)在绿色债券方面,2022年中国节能共计发行15亿元绿色债券,有力支持了光伏、风电等产业的发展。 1.2.国外 (1)韩国政府今年将投资410亿韩元用于碳中和核心技术开发项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公布碳中和产业核心技术开发项目,致力于钢铁、化学、水泥、半导体和显示器等四大高排放量行业的碳中和技术开发。该项目预计到2030年将投入9352亿韩元(含6947亿韩元国家经费),计划今年向43个项目投入410亿韩元,涉及以下领域:1)在钢铁领域,投资103亿韩元国家经费,用于开发取代焦炭高炉的氢还原炼铁技术和提高电炉效率的“超电炉”等11个项目;2)在石化领域,投资89亿韩元用于开发减少碳排放的电炉裂解工艺等6个项目;3)在水泥领域,投资74亿韩元用于开发石灰石含量最低的水泥混合材料和替代燃料等10个项目;4)在半导体和显示器领域,投资144亿韩元,用于开发新工艺气体替代核心制造工序中使用的氟化气体等16个项目。同时,韩国政府还计划通过开发碳中和产业核心技术,到2030年完成产业部公布的2050年碳减排目标值(2.1亿吨)的一半以上,即减排1.1亿吨二氧化碳。 (2)摩洛哥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有望今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目标。摩洛哥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大臣莱拉·贝纳尔近日在摩洛哥议会表示,摩洛哥当前有61个在建可再生能源项目,涉及金额5.5亿美元,有望在今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42%的目标,并在2030年将这一比例提高至64%。摩洛哥可再生能源资源为其实现目标提供了支持力量,如太阳能和风能资源丰富,摩洛哥全年日照时长约3000小时,排在世界前列。同时,为实现能源自主和应对气候变化影响,2009年摩洛哥出台《国家能源战略》,提出到2020年使可再生能源装机占全国发电装机总量的42%,之后摩政府再度调高目标,争取使这一比例到2030年达到52%。为吸引和支持各方加大可再生能源投资,摩洛哥逐步取消对汽油和燃油的补贴,并成立摩洛哥可持续发展署,为相关开发商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许可、购地和融资等。 (3)英国考虑引入碳关税机制,并与欧盟协调行动。英国首相苏纳克日前公开表示,英国在碳关税机制方面取得进展,同时与欧盟就“碳关税联合”进行磋商,如果展开碳关税合作,将使进入欧洲大陆的商品面临更严苛的审查。 目前,英国通过碳排放交易机制对发电厂、工厂和航空公司排放的二氧化碳收费,这是英国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计划的一部分,现货碳排放配额价格目前约为70英镑/吨。根据英国最新公布的《为英国供电》战略文件,为更大程度脱碳,英国必须确保生产以及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不会转移到其他碳定价和气候监管较松的国家。同时,英国和欧盟正在就碳关税合作展开讨论,目标是通过协调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危机,杜绝钢铁企业将生产转移到气候法规较弱的国家,迫使进口商承担外国钢铁的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