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联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专题研究: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点评:新能源基建获支持将加速发展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专题研究: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点评:新能源基建获支持将加速发展

电气设备2023-04-14贺朝晖国联证券九***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专题研究: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点评:新能源基建获支持将加速发展

行业事件: 4月1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对能源保供、低碳结构转型、技术创新以及法规监管等方面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发展目标,我们对其中电力系统以及交通领域的重点内容进行详细分析解读。 风光装机有望加速,发电量占比有望稳步提升 《意见》明确2023年风光新增装机目标为160GW,较2022年实际风电光伏装机规模提升28%,根据实际招标量统计,我们认为2023年国内新增风光装机规模或将突破160GW,有望达到200GW(风电70GW+光伏130GW)。《意见》还指出2023年风光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目标为15.3%,较2022年实际水平13.8%提升1.5pct,我们预计2023年风光进入加速建设期,我国风光发电量占比有望稳步提升。 电力交易机制理顺,能源基建加速 加速电力市场与绿证市场建设,从机制层疏通发电成本传导通道、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从能源基建端来看,火电三改、抽蓄等支撑性电源加速建设保障能源安全,加速建设氢能建设拓展绿电应用场景,加速特高压建设解决传输通道,加速智能配电网建设满足用户侧电能量&信息数据流需求,综合能源站构筑“分布式电源&氢能&充放电&变电站”多能源输出场景,农村能源革命打开分布式及电网新空间 交通领域新能源化有望进一步加速 本次指导意见提出要保障国六b车用汽油稳定供应,并着重强调支持交通领域清洁低碳转型,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及上线充电基础设施监测服务平台。我们认为本次指导意见坚定了日趋严格的汽车排放标准,并进一步强调汽车行业新能源转型,整车方面建议关注在新能源转型浪潮中走在前列的自主品牌车企;零部件方面建议关注受益于汽车新能源转型带来的增量零部件,如电池托盘、热管理、锂电、充电设施板块投资机遇。 投资建议 《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奠定全年我国能源行业顶层指导意见,相关细分政策有望陆续落实,行业迎来加速发展,相关产业链公司有望受益,建议关注: 光伏:隆基绿能、天合光能、东方日升、爱康科技、福莱特、亚玛顿、隆华科技、阿石创、聚和材料、帝科股份、苏州固锝、海优新材、中信博。 风电:金雷股份、三一重能、海力风电、泰胜风能、日月股份、广大特材、宏德股份、恒润股份、振江股份。 储能:派能科技、南都电源、金盘科技、金冠股份、科陆电子、科华数据、英维克、青鸟消防。 电力设备及运营商:三峡能源、江苏新能、龙源技术、东方电气、国电南瑞、南网科技、华电重工、昇辉科技、亿利洁能、平高电气、许继电气。 新能源汽车:比亚迪、吉利汽车、长安汽车、长城汽车、祥鑫科技、和胜股份、众源新材、三花智控、银轮股份、盾安环境。 锂电:宁德时代、亿纬锂能、鹏辉能源、天赐材料、新宙邦; 其他领域:特锐德、科士达、炬华科技、威盛信息。 风险提示:风电光伏项目开工进度低于预期;上游大宗商品属性原材料价格波动;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 12023年能源关键词:安全、绿色、高质量 4月1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对能源保供、低碳结构转型、技术创新以及法规监管等方面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发展目标。我们结合我国能源行业发展现状,并与2022年指导意见进行对比,对其中电力系统以及交通领域的重点内容进行详细分析解读。 图表1: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与2022年部分重点内容对比 2电力体系绿色转型稳中求进 2.1能源保供重要性突出 提升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水平,大力推进煤电三改,提高能源系统调节能力。在夯实化石能源生产供应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加快建设具备条件的支撑性调节性电源,开工投产一批煤电项目。 煤电将由纯电源提供者转变为“支撑性、调节性”电源。加快“三改联动”既能提高煤电节能降耗能力,又能加强煤电调峰能力,提高系统调峰水平,应对风光出力波动及极端气候下电网面临的风险。4月12日,能源局在新闻发布会的答记者问中预计“2023年全国最大电力负荷可能超过13.6亿千瓦,较去年有较大的增长”,相比2022年将增加近1亿千瓦,同时汛期来水具有不确定性,煤电、抽蓄等支撑性、调节性电源加速建设能有效保障迎峰度夏电力供应。 扎实推动区域能源协调发展,特高压建设将进入加速期。《意见》提出加快建设金上―湖北、陇东―山东、川渝主网架等特高压工程,推进宁夏―湖南等跨省区输电通道前期工作,增强跨省区电力互济支援能力。深入论证沙漠戈壁荒漠地区送出5回跨省区输电通道方案。政策指引下,特高压未开工项目有望加速开工,开展前期工作的加速推进,提高跨省区新能源送出及电力互济能力,同时首次提出沙戈荒地区送出5回跨省输电通道,当前第一批大基地(97.05GW)全部开工,部分建成,第二批大基地项目陆续开工,第三批形成项目清单,为满足消纳大基地项目与输送通道同步建设,特高压建设持续景气。 2.2新能源发电是绿色转型重点 政策持续加持风光建设,风光装机有望继续加速。2022年国内风电光伏合计实现装机125GW,同比提升23%,其中风电新增装机规模为37.6GW,同比下降20%,光伏新增装机为87.4GW,同比提升60%。《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明确风电光伏装机目标为160GW,较2022年实际风电光伏装机规模提升28%,根据实际招标量统计,我们认为2023年国内风光装机规模或将突破160GW的装机目标,有望达到200GW。 风电方面,根据我们不完全统计,2022年我国风电招标规模突破110GW,充沛的招标体量为2023年增装机高增长奠定基础,再结合疫情缓解、上游原材料价格下降进一步释放装机预期需求,考虑到风电项目建设周期约为1-3年,在2022年110+GW招标规模支撑下,我们预计2023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有望达到70GW,同比有望实现提升86%; 光伏方面,根据光伏盒子统计,2022全年光伏EPC中标规模合计为111.37GW,其中集中式大EPC项目容量总计45.24GW,占比40.62%,考虑到集中式项目工期在180-360天,我们认为2023年集中式项目已提前锁定20GW+规模,当前硅料价格不断下行,国内装机需求有望逐步释放,我们认为全年我国集中式装机规模有望达到70GW,考虑到分布式有望维持稳定发展,我们预计2023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有望达到130GW,同比提升49%。 图表2:近年国内新增风电装机规模及增速(GW) 图表3:近年国内新增光伏装机规模及增速(GW) 我国风光发电按照十四五规划总目标稳步提升。“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规划提出风电光伏发电量翻倍的目标,《意见》明确2023年风电、光伏发电量占比目标为15.3%,较2022年的目标12.2%同比提升3.1pct。2022年底,风光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已达13.8%,同比提升4.6pct,超额完成原定目标。我国风电光伏装机有望在2023-2025年继续快速增长,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可能性确定程度较高。 图表4:风电光伏占社会发电量的比值情况(%) 此次《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首次提及海上光伏、风光技术迭代研发、海风施工专项监督、电力消费侧转型等,并对风光总装机目标、风光大基地、光热发电、分布式光伏和分散式风电提出新的要求。 风光大基地项目有望获得实质性进展。《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首次提及第二、三批大基地项目建设,且2023年重点在于推动风光大基地项目并网投产,这意味着风光大基地项目已经从规划建设阶段,逐步转向并网投运阶段。第一批风光大基地总规划装机97.05GW,目前已全部开工,第二批风光大基地项目总规划装机455GW,十四五期间规划投产255GW,十五五期间规划投产200GW,当下第二批大基地项目目前也陆续开始建设。第三批风光大基地目前仍处于规划阶段,上游相关的风光制造企业有望直接受益。 海上光伏或成另一消纳路径。《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首次提及海上光伏建设,有望打开光伏装机需求新增量空间。由于我国能源需求大省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因此海上光伏能够就近满足相应省份的新能源需求,在节省相应电网端投资和土地资源的同时,也为光伏制造业提供新的需求。目前山东已规划的海上场址已经达到57个,总装机量超过40GW。此外,江苏、浙江、辽宁、广东等目前都已有规划海上光伏项目。 技术迭代推动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首次提及风电、光伏制造产业链的技术迭代研发,这意味着我国新能源行业已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新降本增效技术采取拥抱态度,鼓励TOPCon、HJT、BC类、钙钛矿电池、薄片化、大尺寸、无主栅、电镀铜等技术的研发投入和应用,我们认为TOPCon、BC类、薄片化等有望成为2023年光伏技术发展的主旋律。 光热发电有望成为我国能源结构新星。《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首次提及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相比于2022年的示范建设,光热发电发展水平已更进一步,截至2022年,我国光热装机达588MW,未来有望成为我国能源的新成员。 分散式风电有望成为行业新增量。《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首次提及大力推进分散式陆上风电,随着核准、用地限制等限制因素陆续解除,在利好政策的持续加持下,新能源企业积极布局,分散式风电有望为行业增添增长新动能。 积极推动能源消费侧转型。在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的大势所趋下,消费侧字眼在历年《意见》中首次出现,提出:加快建设智能配电网、主动配电网,提高接纳新能源的灵活性和多元负荷的承载力,提升生产生活用能电气化水平,重点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新型电力系统中配电网将承担绝大部分系统平衡与安全责任,配电网需要面对分布式电源、储能、余热发电等电源设备,也需要面对电动汽车负荷、可调度负荷、电网交直流负荷等。未来配电网将成为能源保障、可再生能源消纳、多源信息集成的数据平台,建议关注电网传感器、智能电表、电力巡检机器人、智能开关等感知层设备等环节。 2.3储能多元化+规模化进程提速 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地位提升,用户侧储能建设、储能规模化应用和标准体系研究是重点发展方向。《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在储能领域提出多项指导意见,我们认为重点值得关注的有以下几点:1)稳步推进有条件的工业园区、城市小区、大型公共服务区,建设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综合能源站和终端储能;2)加快攻关新型储能关键技术和绿氢制储运用技术,推动储能、氢能规模化应用;3)加强新型电力系统、储能、氢能、抽水蓄能、CCUS等标准体系研究,重点支持能源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标准立项,加快重点标准制修订。 图表5:我国新型储能历年新增装机量 用户侧储能商业模式向多元化发展。《意见》提出:稳步推进有条件的工业园区、城市小区、大型公共服务区,建设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综合能源站和终端储能。综合能源站是以一种新型的交通能源供应站,集电能、天然气、氢能及清洁油品等两种或两种以上供给服务功能为一体,以屋顶光伏、屋顶风电、智慧储能、智能微网为补充的数字化公共基础服务设施。综合能源站可多业态融合,集光、储、充、数据机房、变电站等为一体,国网、南网项目以“变电站+数据中心+充电站+5G基站”类多站合一项目,中石油、中石化项目以“加氢+加油+充换电”多合一。 图表6:综合能源站组成 储能各环节国家标准逐渐趋严,提升厂商技术实力要求。《指导意见》中对储能标准体系研究的重视有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23年7月,储能安全新国标即将正式实施,事前预警、系统联动、精准消防和抑制复燃构成安全系统新要求。此前储能相关标准建设和检验流程不完善,当前储能电池、BMS、PCS、并网规范、系统领域的多项国标正在密集修订和编制过程中。我们认为标准体系的完善和趋严有利于行业回归对于技术实力和产品性能的良性比拼,技术积淀深厚的储能厂商有望在新标准落地后夯实竞争优势。 图表7:储能领域多项国家标准正在修订及编制 风光发电量占比提升,催生储能超前建设需求。当前我国新能储能累计装机占风电、光伏累计装机的比例显著低于美国、韩国、德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即使考虑到抽水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