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问题研究及消费者感知调查报告 中国消费者协会2022年12月 目录 一、研究背景、调查设计1 (一)研究背景1 (二)调查设计3 1.问卷调查设计4 2.调查样本情况5 二、商品过度包装问题现状分析6 (一)近半年媒体发布的商品过度包装问题案例以月饼为主,问题原因主要是包装空隙率超标6 (二)51.4%的消费者感知商品过度包装问题比较多8 1.54.5%的消费者表示购物时看到过疑似过度包装商品8 2.消费者反映“商品过度包装”存在一定欺骗性,误导消费行为10 3.大型商超和品牌电商存在的商品过度包装问题相对更多11 4.消费者印象中奢侈品、月饼、保健品等是过度包装问题较多的品类12 5.电商平台搜索发现茶叶品类疑似过度包装比例相对较多14 (三)消费者主动购买过度包装商品最主要原因是送礼需要,对于过度包装问题主要产生原因的观点比较分散23 (四)电商、快递、外卖有部分过度包装问题,但消费者更关心其包装总使用量大且污染环境的问题25 1.消费者关注电商、快递包装是否可循环使用和快递包装材料污染环境问题25 2.消费者最关注外卖包装用量大造成的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27 三、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及包装消费偏好29 (一)消费者对自用品尽求包装环保简约,对礼品力求包装精美,根据收礼对象选择包装档次29 1.送礼、需要仪式感是消费者选择精美包装的主要原因29 2.消费者在送礼、购买奢侈品时不重视包装环保性30 3消费者与送礼对象心理距离越远、越功利,选择更高档包装的比例就越高32 4.消费者在购买消费品、正常送礼场合对豪华包装需求很小33 (二)32.4%的消费者自认为绿色消费意识强,绿色消费意识越强,对过度包装相关认知越高,越重视环保和垃圾分类35 (三)消费者收到礼品是过度包装商品时,负面体验多于正面体验40 四、消费者对商品过度包装的认知、判别、态度及维权41 (一)消费者对商品过度包装概念、法律法规、判别标准认知不足41 1.82.6%的消费者听说过商品过度包装,但仅有34.0%的消费者了解其准确定义41 2.消费者对于过度包装治理相关标准及法规有所了解,但深度不深、细节不细42 3.仅有7.8%的消费者熟悉商品过度包装的判别标准45 (二)消费者自行判别过度包装难度大且容易误判,在包装层数、包装空隙率的主观判别标准上与国家标准有差异46 1.是否是“欺骗式包装”、“豪华的包装”为消费者判别过度包装使用率最高的方 法46 2.62.0%的消费者判别商品过度包装的包装层数主观标准严于国家标准48 3.消费者判别商品过度包装的包装空隙率主观标准与国家标准中包装空隙率规定差距较大49 4.44.1%的消费者判别商品过度包装的包装成本比例主观标准要严于国家标准52 5.消费者判别商品过度包装的材质主观标准与国家标准一致,建议标准禁止材质上 增加玉石材质53 (三)80.7%的消费者在多数情况下反对过度包装,但也有 64.1%的消费者在特定情况下不反对过度包装54 1.六成以上消费者了解商品过度包装的主要危害,其中环境影响、社会影响和资源浪费认知度最高54 2.消费者对商品过度包装持全部反对态度的仅为32.3%56 3.消费者对部分过度包装情况可接受,甚至认为某些情况下过度包装是必要的58 (四)消费者对商品过度包装举报意识强、行动弱,七成维权消费者对维权过程和结果表示满意60 1.57.8%的消费者表示如果被过度包装商品欺骗会举报60 2.69.5%的维权消费者表示对维权结果满意61 3.消协组织和市场监管部门是消费者的维权主要选择63 五、海外治理过度包装措施与思路、消费者治理建议64 (一)消费者对治理商品过度包装建议:加强消费教育引导,使用绿色包装,鼓励包装创新64 1.商品包装上的三大创新方向:绿色包装、提升体验和拓展包装使用用途65 2.治理商品过度包装设计两点建议:商品标注判别指标、推广一体化包装67 (二)海外治理过度包装的三种主要措施68 1.韩国制定严格的标准,详尽规范包装空隙率等指标供企业参照执行68 2.德国要求生产者承担包装回收再利用与再处置的责任70 3.英国对不易回收的包装征收包装税,以税收调节的模式控制过度包装71 (三)德国思路:尽可能从源头减少包装浪费,对包装进行强制回收和再循环71 1.主要不是通过过度包装标准而是通过生产者回收责任来约束制造、分发环节避免 包装浪费72 2.对包装回收的要求不仅限于销售包装73 3.通过包装回收来减少包装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73 (四)六成国内家庭对可回收包装物进行分类,58.1%的消费者对垃圾分类表示满意74 六、商品过度包装的全链条治理进展、治理效果感知77 (一)全链条治理行动全面展开,政府主导,行业协会、企业等积极参与77 1.法规与标准制定情况:发布修订8部法律、2个通知、1个强制性标准77 2.协同与配合:多部门协同出台相关政策,中消协等机构参与监督82 3.行业与自律:厂家及行业协会积极跟进,回应政策关切88 (二)月饼过度包装治理产生积极效果,但整体治理效果还需全面实施体现,全链条治理任重道远90 1.2022年的月饼包装受到普遍认可,是治理过度包装效果最为显著的品类90 2.过度包装治理整体效果不容乐观,消费教育是最认可的工作91 3.提升消费者对治理效果感知,加强执法监督是消费者最关注的改进方向93 七、对治理商品过度包装的建议95 (一)根据消费者对商品过度包装的认知盲点和自行判别过度包装的难点,有的放矢加大消费教育引导和宣传95 (二)消费者准确判别商品过度包装有难度且容易误判,建议商品包装标注包装空隙率等指标让消费者知情97 (三)建议参考消费者判别主观标准和已实施新标准,分阶段限制商品包装层数、包装空隙率和包装成本比例98 (四)向制定标准的有关部门传递消费者对不同品类包装功能的合理诉求,是中消协履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一种有益尝试...99 (五)引导企业顺应消费者包装偏好,结合商品特点进行包装优化100 (六)借鉴国外包装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思路,引导企业主动采用绿色包装102 (七)推动包装创新,倡导绿色包装、提升使用体验、拓展包装功能多用途105 (八)提升消费者对商品过度包装治理效果感知,增进消费者参与意识,畅通维权渠道,查处案例宣传应更接地气106 八、附件107 (一)网络媒体广泛关注商品过度包装的三大热门话题107 1.热门话题一《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GB23350-2021)第1号修改 单实施影响107 2.热门话题二商品过度包装典型案例110 3.热门话题三“双十一”快递过度包装问题分析114 商品过度包装 问题研究及消费者感知调查报告 中国消费者协会 一、研究背景、调查设计 (一)研究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商品过度包装浪费资源,不利于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不利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同时商品过度包装易引发不正当竞争行为,损害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其成本往往需要消费者买单,也影响消费者公平交易权。 商品过度包装是指超出了商品保护、展示、储存、运输等正常功能要求的包装,主要表现为包装层数过多、包装空隙过大、包装成本过高、选材用料不当等。党和政府历来对商品过度包装问题高度重视。2021年8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GB23350—2021),重新制定了限制食品和化妆品过度包装的标准。随着新标准的实施和全社会对过度包装问题的日益重视,2022年过度包装问题治理初见成效,特别是月饼的过度包装现象已显著减少。2022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品过度包装治理的通知》 (国办发〔2022〕29号),要求畅通消费者投诉渠道,对消费者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依法从严查处。 虽然食品等领域过度包装治理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但过度包装现象依然存在,同时由于商品品类众多,对于不同商品是否属于过度包装的认知判断也存在分歧。为进一步推进绿色消费、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权益,中国消费者协会开展了商品过度包装问题研究和消费者感知调查,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1.了解消费者遭遇疑似过度包装、购买疑似过度包装商品和维权情况,了解消费者对寄送行业包装问题的反馈; 2.了解消费者对过度包装名称、定义、法律法规、标准的认知,消费者自己判别过度包装的方法与国家标准的匹配度,发现消费者对过度包装的认知盲点,为下一步过度包装消费教育宣传工作明确方向; 3.了解消费者对绿色消费观念、包装消费减量化和环保化趋势的认识,对垃圾分类行动和垃圾分类实施的满意度; 4.了解消费者对过度包装的态度和态度形成原因,对治理过度包装的品类范围、方法偏好以及正在制定过度包装标准的商品品类的包装功能需求,提示有关部门在制定标准时注重满足消费者正常的消费需求; 5.了解现阶段治理过度包装的部分品类效果、治理满意度和不满意原因,为有关部门优化下一段治理行动提供决策参考。 (二)调查设计 本次调查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研究流程从案头研究到与消费者、企业代表访谈(同步进行实地走访样本购买),专家座谈,消费者问卷调查(分预调查、正式分阶段调查根据内容拆分阶段),最后再次进行专家座谈,形成从摸底、假设到验证的层层递进调查逻辑,确保项目圆满成功。 调查方法调查说明 表1-1调查方法说明 案头研究国内8部法律、3个通知、1个强制性标准 德国、韩国、日本、英国相关法律标准 舆情分析 媒体舆情:2022年5月24 11月16日全网媒体 案例:2022年4月29日- 日- 2022年 10 月5日国家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人民网、快资讯、中国食品安全网、中国质量新闻网、红星新闻、市说新语公众号等媒体发布的有关商品过度包装的相关案例报道,发现37例过度包装商品舆情案例。 专家座谈专家12人 远程访谈消费者和行业协会专家8人 商品查找 线下走访15个商家,主流电商网站重点查找四个 品类商品共分析6160个商品,消费者主动提供 商品线索238个,照片474张(其中疑似过度 包装照片32张) 问卷调查 预调查707样本,正式调查清洗后7443样 本,共8150样本 1.问卷调查设计 本次调查总体对象为全国城镇人口(以下简称消费者)。抽样方法采用分层+PPS(按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抽样。分层抽样根据第一财经《2022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的城市级别进行分层,分为一线城市(4个)、二线城市(新一线和二线城市共45个)、三线及以下城市三个层级,每个层级的样本量 分配按照表1-2规则进行分配。其中城镇总人口数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各省级行政区的城镇人口数据,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城镇人口数来源于各城市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的城镇人口数据。 抽 样分 层 城市级别 城镇人口 (万) 实际比例调整比例样本量 表1-2每层抽样样本数量 —一线城市74948%15%111 二 层 二线城市 31369 35% 35% 259 0 层0 三线城市 四线城市 三层 5133657% 20%148 15% 111 0 0 五线及以下城市15%111 0 全部城镇 90199 100 % 100 % 740 0 样本分配给每一层后,第一层(一线城市)、第二层(二线城市)的样本根据该级别各城市城镇人口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PPS抽样),第三层(三至五线以下城市)根据各省级行政区三至五线以下城市城镇人口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PPS抽样)。 2.调查样本情况 男 50.1% 女 49.9% 60岁以上13.3% 20-29 岁 18.6% 50-59 岁 21.3% 30-39 岁 24.7% 40-49 岁 22.1% 本次调查样本男女性别比例为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