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推荐:仕净科技,国林科技,凯美特气,宇通重工,景津装备,路德环境,高能环境,天壕环境,九丰能源,新奥股份,三联虹普,伟明环保,瀚蓝环境,绿色动力,洪城环境,天奇股份,光大环境,英科再生,中国水务,百川畅银,福龙马,中再资环。 建议关注:金科环境,美埃科技,卓越新能,山高环能。 碳市场行情复盘:2023年3月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总成交130.76万吨,总成交额6895.49万元。其中,挂牌协议交易成交3.16万吨,成交价55.00-57.50元/吨,3月末收盘价56.00元/吨,较2月末+1.82%。 探索建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环保板块国企具备价值重估潜力。证监会提出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截至2023/3/31,地方国企/中央国企仅占环保板块数量的23%/5%,贡献33%/7%市值。国企稳定性更强,疫情冲击下显现盈利能力韧性,价值认知待提升。从2015/1/1-2023/3/31PE( TTM )分位数来看,央企和民营企业2023/3/24的分位数达44%,而地方国企仅有31%。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公开征集,扫清CCER重启技术障碍。 我国已备案的方法学有200个,涉及16个领域,随双碳目标实施到更新、扩容关键时期,具备条件的项目业主、行业协会以及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企事业单位均可提出,可以是原有已备案方法学的修订或新的方法学。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统筹节能降碳和回收利用加快重点领域产品设备更新改造的指导意见》。文件提出,到2025年废旧产品设备回收利用更规范畅通,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回收利用先进模式,到25年推动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等主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量达到4.5亿吨。到2030年重点领域产品设备能效水平进一步提高,推动重点行业和领域整体能效水平和碳排放强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设备更新改造和回收利用协同效应有效增强,再生资源利用或打开新成长空间。 欧洲碳价破100欧元/吨催化再生资源需求,1)再生塑料高减碳&强制性添加显著受益:①再生塑料较原生塑料减碳30-80%,19年全球废塑料回收率约35%提升空间大。②再生PET最低含量标准保障刚性需求,欧盟明确到25年PET容器中再生塑料比例不少于25%,30年不少于30%,各大企业自愿做出承诺。重点推荐:三联虹普、英科再生。2)再生生物油助力交通领域减排,受欧盟碳需求最直接驱动。①价差修复:疫后废油脂(UCO)供应复苏,生物柴油与地沟油价差回升,企业单位盈利修复。②原料供给端:短期餐饮修复&UCO出口受限,2021年废油脂利用率24%,长期规范利用+垃圾分类废油脂存4倍空间。③下游需求端:减碳加码&强制添加削弱周期属性,以废油脂制成的生柴(UCOME)迎替代良机,生物航煤增量空间大。④中游生产端:龙头加速扩产,二代和生物航煤为布局方向。建议关注:卓越新能、山高环能、嘉澳环保。 关注双碳环保产业安全系列下的能源安全及资源化投资机遇。能源安全:固本强基&有序替代,关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下新能源产业(光伏治理、氢能)、火电灵活性改造、储能及天然气投资机遇。重点推荐:【仕净科技】光伏废气治理龙头,一体化&新技术促单位价值量提升成长加速;【天壕环境】稀缺跨省长输贯通在即,解决资源痛点空间大开。资源化:发展循环经济,关注战略资源锂电回收、提锂分离材料、特气、金属&石化资源再生。重点推荐【凯美特气】二氧化碳尾气回收龙头,【天奇股份】锂电回收,【路德环境】酒糟资源化龙头。 最新研究: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启动,关注环卫新能源10年50倍。央行支持北京绿交所发展CCER,关注清洁能源&再生资源&林业碳汇减碳价值。 风险提示:政策进展不及预期,利率超预期上行,财政支出低于预期 1.市场行情 1.1.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行情 上月(2023年3月)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1,307,603吨,总成交额68,954,861.00元。挂牌协议交易月成交量31,603吨,月成交额1,774,621.00元,最高成交价57.50元/吨,最低成交价55.00元/吨,本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为56.00元/吨,较上月最后一个交易日上涨1.82%。大宗协议交易月成交量1,276,000吨,月成交额67,180,240.00元。截至3月末,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233,098,152吨,累计成交额10,662,127,691.34元。 图1: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2022年3月-2023年3月行情图 1.2.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行情 上月(2023年3月)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市场,广东共成交74978吨,累计总成交72.63百万吨。深圳共成交90253吨,累计总成交28.17百万吨。天津共成交27.22万吨,累计总成交66.89百万吨。北京共成交27591吨,累计总成交48.12百万吨。上海共成交14.14万吨,累计总成交1.74亿吨。湖北共成交203吨,累计总成交8.62百万吨。四川共成交16.51万吨,累计总成交36.64百万吨。 图2:2023年3月以及累计CCER成交量 事件:2023年3月5日,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3月6日,《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发布。3月14日,《政府工作报告》全文正式发布。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作为今年重点工作。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加强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正式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与原来略有不同,在正式报告涉及低碳环保领域的内容中,小部分内容结合了各方意见做了改动。在正式报告的改动中,增加了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推动共抓长江大保护,提到要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提升可再生能源占比,加强流域综合治理,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和湿地保护率均达50%以上。 表1:政府工作报告中双碳环保相关内容 2023年预算报告要求完善绿色低碳财税支持政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3月6日,《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发布,其中提到,1)支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落实财政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支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地膜科学使用回收。 扩大政府绿色采购范围,加大相关产品采购力度。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推动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2)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中央财政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安排330亿元,重点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中央财政水污染防治资金安排257亿元、增加20亿元,主要支持实施长江保护修复、黄河生态保护治理、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做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工作。3)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中央财政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资金安排172亿元,推动加快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继续支持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和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等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宏观政策指明降碳方向,顶层设计推进绿色转型。加大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力度,统筹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中国会在绿色转事件:2022年11月2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金融街论坛年会上,首次提出要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2023年2月2日的证监会系统工作会议再次提及中国特色估值体。2023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 探索建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环保板块国企具备价值重估潜力。2022年11月2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金融街论坛年会上,首次提出要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促进市场资源更好发挥配置功能;2023年2月2日的证监会系统工作会议再次提及中国特色估值体系,进一步指出要推动提升估值定价科学性有效性,逐步完善适应不同类型企业的估值定价逻辑和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更好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2023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 地方国企/中央国企仅占环保板块数量的23%/5%,却贡献33%/7%的市值,行业地位重要。截至2023年3月31日,根据申万环保一级分类,我国目前共有环保企业131家,其中民营企业有86家,占比约66%;地方国企有30家,占比约23%;中央国企有7家,占比约5%。而在环保板块市值贡献方面,地方国企/中央国企却贡献了33%/7%,高于数量贡献比例。环保板块的地方国企/中央国企具备数量较少、体量大的特点,在环保行业地位重要。 图3:申万环保不同类型企业数量占比(截至2023/3/31) 图4:申万环保不同类型企业市值占比(截至2023/3/31) 国企稳定性更强,疫情冲击下显现盈利能力韧性,价值认知待提升。从经营层面来看,国有上市公司债务压力问题经历多年国企改革也已基本化解;从稳定性上看,疫情期间央企和地方国企盈利能力表现突出 , 盈利稳定性更强 。 从2015/1/1-事件:2023年3月1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做好2021、2022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分配相关工作的通知》指出,为加快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生态环境部编制了《2021、2022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与第一个履约周期相比有以下改进和优化。 改进1)实行配额年度管理,日常管理更加精细。区别于2019和2020年采用相同的配额分配基准值、两年合并履约的做法,2021、2022年度采用了不同的配额分配基准值。基于上年实际排放情况确定第二年基准值,使基准值更加符合行业实际情况,体现了发电行业能效逐年提升和单位产出碳排放逐年下降的趋势。2021、2022年度分别发放配额、开展履约,特别是在实施履约豁免机制统计配额缺口率时,改为分年度计算。 改进2)首次引入平衡值,信息发布更加透明。全国碳市场2019—2020年度的建设运行有力促进了企业碳排放管理意识和能力水平提高,2020年实测燃煤元素碳含量机组占比大幅提高,导致行业总体碳排放强度计算结果比基准值测算时依据的企业排放数据偏低10%左右,使得2021、2022年基准值在数值上与2019—2020年相比存在较大差异。 为便于社会各界更好理解,《方案》引入了平衡值。平衡值是各类机组供电、供热碳排放配额量与其经核查排放量(应清缴配额量)平衡时对应的碳排放强度值,是制定供电、供热基准值的重要参考依据。 改进3)优化配额分配基准值设置,政策导向更加明确。《方案》以2021年各类机事件:2023年3月30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公布《关于公开征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建议的函》,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建议。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公开征集,CCER重启工作更进一步。3月30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公布《关于公开征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建议的函》,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建议。我国已备案的方法学有200个,涉及16个领域,基本涵盖了大部分的减排类型。随着双碳目标的实施,产业政策的调整,科技赋能的发展,原有的方法学已经到了更新、扩容的关键时期。 1)提交主体:具备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编制技术条件的项目业主、行业协会以及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企事业单位。 2)建议范围:可以是原有已备案方法学的修订,也可以是新的方法学,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要求,体现绿色低碳技术发展趋势,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能够避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