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心脏病患者群体庞大,介入治疗并发症少、感染风险低、住院和恢复时间短,疗效好。预计2025年中国符合介入治疗条件的患者人数达到约600万,未来将持续为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器械带来广阔需求。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器械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器械、心源性卒中介入器械和瓣膜病产品。中国国内先天性心脏病封堵器制造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国产化率91.5%,但心源性卒中、瓣膜病领域的介入器械起步较晚。随着技术进步和临床应用增长,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器械市场需求将持续扩大。未来,生物可降解材料等新型材料有望成为介入器械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