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录ANNUALREPORT CLOSINGTHEEMISSIONS GAPTHROUGHSUBNATIONAL INCHINA CLIMATEACTIONS 中进国程省与级展气望候行动 2023年1月 目录 1执行摘要2 2“1+N”政策体系7 3各省级地区脱钩进程概览15 4“十三五”减排政策实施效果(2015-2020)22 52030碳达峰及“十四五”行业减排行动30 6碳中和展望40 附录1各省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趋势43 附录2典型省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趋势国际比较44 附录3术语表45 声明:本零报碳告录主数要据采库用的信零息碳来录源数为据已库发所布收、集具的时公效开性信的息政及府数文据件完及成国,家内、容省仅、为区作、者市个政人府观网点站,官不方代数表据iGD。P立场。引用建议:零碳录团队.(2022).零碳录2022年报:中国省级气候行动进程与展望.北京.绿色创新发展中心 零碳录AnnualReport|2023年1月1 1 执行摘要 执行摘要 气候变化关系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国也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2020年以来,我国已建立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制定中长期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战略。中共中央《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指出碳达峰与碳中和需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原则,“强化顶层设计,发挥制度优势”。 2 实现双碳目标的重点是地方落实。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域(以下简称“省级地区”)1经济体量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巨大,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普遍存在较大减排潜力。2019年,超过十个省级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超过了英国;位居第二的山东省,当年碳排放总量是德国的两倍。由于经济发展阶段、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资源禀赋存在巨大差异,各省级地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领域各不相同。 目前各省级地区已经发布的碳达峰实施方案,如何提高政策力度和实施效果是未来重点。根据零碳录数据库、利用统一可比的指标体系[专栏1],本报告梳理各省级气候行动重点及政策实施状况,通过覆盖政策努力、行业行动、减排效果的40个数据图表展现:(1)各省级地区实际碳排放趋势,(2)各省级地区落实国家双碳目标的进程及政策雄心,(3)各省级地区能源和气候目标在2015-2020年间的实现情况,(4)通过案例剖析,评估目前已制定政策是否能支撑地方双碳目标,(5)最后提出了加强地方气候行动的建议。 主要结论 三分之一省级地区已经实现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 我国大部分地区人均能源相关碳排放量仍在增长[图10]3。2020年我国半数省级地区人均CO2排放量低于6吨,但省级地区间人均排放差异较大。排名前三的省级地区中,其单位GDP碳排放水平是排名靠后的17个省级地区的3 4 倍以上[图7]。在对省级地区2015-2020年碳排放和经济增长趋势分析中发现,我国绝大多数省级地区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依赖程度降低;三分之一的省级地区已经呈现碳排放与GDP增长脱钩的趋势,即实现了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碳排放总量保持平稳甚至下降的趋势;然而,仍有个别省区碳排放强度近年出现了上升 的趋势[图8]。 省级地区在积极落实双碳战略,实施亮点各有不同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有27个省级地区政府发布了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包括各省级地区指导性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具体省级地区的碳达峰实施方案”。同时,各省级地区也在相关发展战略、规划中体现了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例如在能源转型、高质量经济增长、绿色建筑、清洁交通或碳市场等领域的所制定的“十四五”规划(2021-2025)。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零碳录从公开渠道收集了2021年以来发 1和本澳报门告四中个“省级地区。”是指省级行政区域,包括我国的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2个特别行政区。基于数据可得性,本报告的数据收集未覆盖台湾、西藏、香港 2《此B处P用世于界对能比源的统中计国年二鉴氧20化21碳》排,放ht数tp据s:/来/w自ww中.b国p碳.co核m算/e数n/据glo库b(al/CcoEArpDosr)ate,/ehntteprsg:y/-/ewcwonwo.cmeaicdss/.snteat/isdtaictal/-preroviveinwc-eo/f-bwyo_arlpdp-eanrergt_y/accoc2o-uenmtissgio/;ns外.ht国m二l氧化碳排放数据来自 3碳排放数据为iGDP基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分地区能源平衡表计算的能源相关CO2排放(考虑电力调入调出排放)。 2 4能省源级相地关区C的O地排区放生(产考总虑值电和力G调DP入指调数出来排自放国)家。统计局,iGDP计算得到各年基于2020年的不变价;碳排放数据为iGDP基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分地区能源平衡表计算的 零碳录AnnualReport|2023年1月3 布的449个相关政府文件,基于零碳录团队的分类,其中16%属能源绿色低碳转型,14%属绿色低碳交通,10%属绿色低碳建筑,11%属于工业节能降碳行动,22%属跨部门政策(包括碳市场、经济激励、数据平台、能力建设等)。 各省级地区实施双碳战略的特色和亮点各有不同,比如:安徽省以双碳战略推动发展高端制造产业链,内蒙古将节能降碳与建设现代能源基地结合,海南方案全面深入、并提出了禁售燃油车时间表,广东突出大湾区整体战略和优势,山东将新旧动能转换作为双碳战略核心。 省级地区减排行动展现力度 根据已发布政府规划文件,有三个省级地区表示要“先于其他地区”或者比国家目标更早达峰,其他地区未明确达峰时间目标均表述为“完成国家下达目标”[图1]。此外,由于国家并没有具体要求,各地区均未制定未制定发布碳中和路线图。 各省级地区在制定行业规划时,体现了一定的雄心。在能源领域,各省级地区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均提出新建风光发电装机目标,预计新增总量将超过600GW,若全部建成,我国有望提前五年左右实现2030年风光发展目标。在建筑领域,我国一半以上的省级地区正在制定或者已经实施超低能耗建筑或近零能耗建筑的建筑标准,比国家总体目标——所有新建建筑到2025年达到绿色建筑标准,更有力度。 政策实施存在地区差异 “十三五”期间,大部分省级地区实现或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气候能源目标。所有省级地区都完成了国家下达的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其中21个省级地区超额完成;23个省级地区超额完成了能源强度下降目标,2个省级地区没有完成能源强度下降目标。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在国家层面不断被突破,地区实施仍存在巨大差异。建筑交通领域,大部分省级地区均已完成既定的节能减排目标,建筑节能目标不断强化,电动车市场蓬勃发展。随着生活水平提升,实际人均建筑能耗和交通能耗持续增长,未来相关温室气体排放仍有增长空间[图17和图18]。 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仍有挑战与不确定性 为衡量目前的政策行动是否可以实现双碳目标,零碳录团队使能源政策模拟(EPS)工具5,对国家和典型地区的温室气体排放趋势进行了量化评估。典型地区选择广东和江西两个省份。结果表明:强化落实国家“1+N”政策体系,我国有望在“十五五”初期实现碳达峰。考虑现有国家要求的政策行动及“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广东省碳排放已经趋于平稳,有望在2030年前提前达峰,江西省碳排放仍持续上升,有望在2030年左右达峰。根据两省份评估结果,要实现2060前碳中和仍需要碳排放在达峰后较快下降,情景分析显示目前政策还不完全能支持这一下降趋势,未来行动仍有进一步加强的空间[图30、图31和图32]。 排放趋势仍有不确定性 6 我国疫后经济复苏仍面临局部不确定性,不同的经济激励措施可能意味着不同的碳排放轨迹。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国重点发展战略,iGDP对过去三年(2020-2022年)各省级地区重大项目清单(也是公共投资重点)进行了分析,仅从项目数 5响能。源请政参策阅模h拟tt(psE:/P/Sc)hin工a-具ig是dp一.en个e系rgy统p动oli力cy学.so模lu型tio,ns用/获来取模模拟型和(评2估02能1源)和气候政策对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污染物排放、投资需求及相关宏观社会经济指标的影 6刘雪野.(2022).“实现双碳目标的公共投资进展:我国重点投资项目回顾”草稿,iGDP,2022 4我国省级气候行动进程与展望 7 量的角度看,省级地区的公共财政投资并没有呈现明显向绿色项目倾斜的趋势,甚至一些省级地区仍在投资高耗能产业。其次,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是我国气候行动的核心之一,但全球一半以上在建、新建燃煤电厂都在我国,各地仍在不断核准新的项目。未来,这些规划的新建项目和项目落地情况,以及由此带来的燃煤发电装机规模增长和煤量变化也给我国未来碳排放趋势带来不确定性。此外,随着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终端能源消耗,尤其是建筑和交通领域的能源消耗仍在继续增长[图17和图18],会对能源需求有很大影响,增加了碳排放趋势的不确定性。需要在2021年至2025年期间的建筑节能、机动车燃油经济性标准、电动车推广力度等。 建议 制定面向碳中和的长期地方行动计划 到目前为止,由于国家并无具体要求,还没有省级地区制定或发布详细的碳中和路线图,但许多地区的智库和研究机构已经在开展中长期经济、能源、碳排放趋势研究。尽早开展研究并制定长期的远景规划非常重要,有利于政策互洽和行动一致。“先立后破”、“全国一盘棋”需要有长期的规划指导,才能避免微观决策和投资失策。例如,在中小城市发展天然气管网,可满足重要民生需求,替代煤炭消费,降低污染物和碳排放,但另一方面,有可能带来天然气消费的锁定效用,形成远期温室气体减排障碍。因此为了统筹短期能源保供与中长期低碳转型,根本的解决方案是尽早全面实施超低能耗及近零排放建筑标准,以及大力提高建筑整体电气化率等。这些措施,从长期来看,制定较严格的建筑能效、碳排放标准,提高建筑整体电气化率,从长期来看,是社会成本更低的低碳减排措施。因此,制定具有前瞻性的长期地方气候行动计划非常关键。 强化地方行动示范,促进地区间优势互补 省级地区在制定行业碳减排政策时,应加强地区间的经验交流与优势互补。根据《海南省清洁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海南将成为全国首个提出所有细分领域车辆清洁能源化目标和路线图的省级地区,并率先提出2030年“禁售燃油车”时间表,对标全球清洁能源汽车推广的国家和地区,建设清洁交通体系。海南省的路线图与本省的区位、经济等特点密切相关,其他地区不能简单照搬,然而为推广电动车,海南在基础设施、产业链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努力,若能被其他地区借鉴,有利于各省级地区加速交通低碳转型。此外,河北省在近零能耗建筑方面已有的研究、政策实施也有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而山东、江苏在工业部门节能降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机构能力,可以与其他地区形成优势互补。 提早采取行动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 我国工业、农业和废弃物管理部门在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主要包括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 (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和三氟化氮(NF3)等六类气体,以下简称非二温室气体)减排方面仍然存在政策空白。2018年中国提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二次两年更新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非二温室气体排放已 82 经超过2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CO2e),占当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8%。此外,不同研究也对中国非二温室气体排放趋势进行了估算。估算显示中国非二温室气体从2015年到2050年将持续上升,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34-37亿吨COe左右,比 2015年增加了将近一半左右。其中,占比较大的依然是甲烷,而增速最快的则是含氟温室气体排放。尽管我国2030年碳达峰目标的主要控制对象是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未来实现碳中和目标,控制非二温室气体排放至关重要。各省级地区碳达峰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