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财信证券]:宏观经济研究周报:欧美央行加息预期抬升,扩内需优先位置再凸显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宏观经济研究周报:欧美央行加息预期抬升,扩内需优先位置再凸显

2023-03-07黄红卫、王与碧财信证券笑***
宏观经济研究周报:欧美央行加息预期抬升,扩内需优先位置再凸显

证券研究报告 5 宏观定期策略 欧美央行加息预期抬升,扩内需优先位置再凸显 ——宏观经济研究周报(03.06-03.12) 2023年03月07日 投资要点 上证指数-沪深300走势图 上证指数沪深300 11% 1% -9% -19% 2022-03 2022-06 2022-09 2022-12 2023-03 % 1M 3M 12M 上证指数 1.43 2.26 -4.71 沪深300 -0.93 2.03 -9.95 黄红卫分析师 执业证书编号:S0530519010001 huanghongwei@hnchasing.com 王与碧分析师 执业证书编号:S0530522120001 wangyubi@hnchasing.com 相关报告 1宏观经济研究周报(02.27-03.05):两会经济政策有望加码,需警惕美联储加息冲击2023-03-02 2财信宏观策略&市场资金跟踪周报(3.6-3.10):经济回暖明显,A股后市有支撑2023-03-05 3行业配置和主题跟踪周报(02.20-02.26):春节旅游市场繁荣延续,旅游有望积极复苏 2023-03-01 本周观点: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 幕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政府报告中关于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有三点值得重点关注:一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可以看到,我国政府对于今年GDP增速的安排相对谨慎,并且低于市场预期。扩内需是今年经济工作的主攻方向,再加上去年基数相对较低以及防疫政策优化后国内经济明显复苏,今年我国GDP增长5%的难度不大。二是赤字率拟按3%安排。当前,我国经济仍然面临“三重压力”,且外部环境动荡不安,适度扩大政府财政赤字可以为经济增长提供有效支撑。三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3%左右。我国政府对于CPI的预期目标自2021年起连续三年维持在3%,考虑到我国2022年全年CPI同比增长2%,低于预期值一个百分点,通胀压力相对较小,因此在当前促进内循环的宏观政策框架下,货币政策还有一定的宽松空间。央行行长易纲表示,目前实际利率的水平是比较合适的,而用降准的办法来支持实体经济是比较有效的方式。预计央行可能将进一步降准,但降息的可能性相对较小。海外方面,欧盟统计局2日公布的 初步统计数据显示,欧元区2月通胀率按年率计算为8.5%,略低于1月的8.6%,降幅不及预期。3月3日,美联储发布半年度《货币政策报告》,报告称持续加息将是合适之举。虽然欧美通胀目前仍延续回落趋势,但降幅有所收窄,通胀出现反复的风险加大。因此,欧美后续大概率继续执行紧缩的货币政策,美联储和欧央行官员近期的频繁“放鹰”也印证了这一点。美元和欧元的利率在高位持续的时间可能比预期要更长,对全球经济的冲击也将更大。在此背景下,海外购买力或将进一步下降,我国外需可能持续承压,这也是中央坚决把扩大内需放在优先位置的主要原因。综合来看,后续需要关注的重点仍然在内循环,投资端将持续发力,建议持续关注与重点基础设施和能源设施相关的行业和板块。同时,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相关领域未来也将迎来较好的投资机会。 国内热点:一、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二、财政部提出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三、央行行长易纲表示,目前 实际利率的水平是比较合适的。 国际热点:一、美联储发布半年度报告。二、欧元区2月CPI同比涨 8.5%。三、欧盟部长会探索多路径加快欧洲能源转型。 上周高频数据跟踪:上周国内主要股指有所回升,上证指数上涨 1.87%,收报3328.39点,沪深300指数上涨1.71%,收报4130.55点,创业板指下跌0.27%,收报2422.44点。 风险提示: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加剧;俄乌冲突持续升温。 此报告考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内容目录 1本周观点3 2上周国内宏观消息梳理4 2.1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4 2.2财政部提出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4 2.3央行:目前货币政策主要变量的水平和实际利率的水平是比较合适的5 3上周海外宏观消息梳理6 3.1美联储发布半年度报告,强调坚定致力于将通胀率降至2%6 3.2欧元区2月CPI同比涨8.5%、环比涨0.8%,均高于预期6 3.3欧盟部长会探索多路径加快欧洲能源转型7 4上周市场高频数据跟踪8 5上周经济高频数据跟踪9 6风险提示12 图表目录 图1:中证500指数(点)8 图2:中证1000指数(点)8 图3:创业板指数(点)8 图4: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点)8 图5: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点)9 图6:标准普尔500指数(点)9 图7:30城商品房周成交面积(万平方米)9 图8:100大中城市:周成交土地情况9 图9:浮法平板玻璃价格10 图10:水泥价格指数10 图11:螺纹钢价格(元/吨)10 图12: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10 图13:焦炭、煤炭、冶焦煤库存(万吨)11 图14:焦炭、煤炭、冶焦煤价格情况(元/吨)11 图15:波罗的海运费指数11 图16:国内航运指数11 图17:原油价格(美元/桶)12 图18:全美商业原油库存情况12 图19:10Y美债收益率(%)12 图20:美元指数与黄金价格(右轴)12 1本周观点 两会再次强调扩内需,投资与消费将有确定性机会。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今年8个工作重点,包括: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关于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有三点值得重点关注:一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可以看到,我国政府对于今年GDP增速的安排相对谨慎,并且低于市场预期,(IMF预期5.2%、JPMorgan预期5.6%、MorganStanley预期5.7%以、GoldmanSachs预期5.5%)。鉴于扩内需是今年经济工作的主攻方向,再加上去年基数相对较低以及防疫政策优化后国内经济明显复苏,今年我国GDP要实现5%的增长,难度不大。二是赤字率拟按3%安排(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为2.8%左右)。当前,我国经济仍然面临“三重压力”,且外部环境动荡不安,适度扩大政府财政赤字可以为经济增长提供有效支撑。赤字率拟按3%安排是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精神的有力落实;同时,考虑到我国对于财政赤字率一直从严控制,没有寅吃卯粮,因此3%的赤字率是合理且安全的。三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3%左右。我国政府对于CPI的预期目标自2021年起连续三年维持在3%,与美联储、欧央行将CPI控制在2%左右的目标相比,我国政府的通胀预期是温和且适度的。在扩内需战略下,刺激消费与扩大投资是最重要的两大目标,而消费和投资的增长均需要一定的通胀预期来支撑。我国2022年全年CPI同比增长2%,低于预期值一个百分点,通胀压力较小,因此在促进内循环的宏观政策框架下,货币政策还有一定的宽松空间。央行行长易纲上周表示,目前实际利率的水平是比较合适的,而用降准的办法来支持实体经济是比较有效的方式。预计央行可能将进一步降准,但降息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海外方面,3月2日,欧盟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欧元区2月调和消费者物价指数 (HICP)同比涨幅达8.5%,高于彭博预测值8.2%。剔除能源及食品后,欧元区2月核心CPI同比涨幅初值为5.6%,不仅高于前值,也高于预期值5.3%,核心CPI环比增0.8%,亦超出市场预期。3月3日,美联储发布半年度《货币政策报告》,强调坚定致力于将通货膨胀率降至2%的目标水平,并称持续加息将是合适之举。报告称,为抑制通胀,美联储继续快速提高联邦基金利率并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可见,虽然欧美通胀目前仍延续回落趋势,但降幅均有所收窄,通胀出现反复的风险加大。因此,欧美后续大概率继续执行紧缩的货币政策,美联储和欧央行官员近期的频繁“放鹰”也印证了这一点。美元和欧元的利率在高位持续的时间可能比预期要更长,对全球经济的冲击也将更大。在此背景下,海外购买力或将进一步下降,我国外需可能持续承压,这也是党中央坚决把扩大内需放在优先位置的主要原因。综合来看,后续关注的重点仍然在内循环。值得注意的是,政府投资仍将继续起到引导和激励作用,因此上半年的主要发力方向在投资端,建议持续关注与重点基础设施和能源设施相关的行业和板块。同时,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相关领域未来也将迎来较好的投资机会。 2上周国内宏观消息梳理 2.1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事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进出口促稳提质,国际 收支基本平衡;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改善。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持政策连续性针对性,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赤字率拟按3%安排。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对现行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等措施,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做好基层“三保”工作。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保障好基本民生。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已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要更加科学、精准、高效做好防控工作,围绕保健康、防重症,重点做好老年人、儿童、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推进疫苗迭代升级和新药研制,切实保障群众就医用药需求,守护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来源:新华社 2.2财政部提出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 事件: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3月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查《关于2022 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报告指出:从财政收入看,2023年国内经济有望总体回升,加上2022年集中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后基数偏低,为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奠定了基础。但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财政收入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继续出台一些必要的税费支持政策也将减少财政收入规模。从财政支出看,科技攻关、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重点支出刚性增长,养老、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民生短板需要继续加强保障。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基层“三保”能力,转移支付也需要保持必要力度。总体来看,2023年财政收支形势依然严峻,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既把握发展大势,坚定发展信心,也保持清醒认识,树牢底线思维,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在合理增加和优化支出上再下功夫,注重与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社会政策等协同发力,更直接更有效地发挥积 极财政政策作用。加力主要是加强财政资金统筹,优化组合财政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扩大财政支出规模,保持必要的支出强度。一是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二是适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三是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提效主要是通过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财政政策效能和资金使用效益。一是持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二是增强税费优惠政策的精准性针对性。三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同时,要保障财政更可持续。 来源:财政部 2.3央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