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建设指南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 2022年12月 前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来,国家加速推动数字化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党的二十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积极推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支持“汽车在城市应用场景中创新、城市在汽车带动下发展”,探索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建设与汽车产业转型之路。目前,全国已有北京、上海、广州等16个试点城市,各地正加快探索车城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为加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顶层设计,明确整体思路、建设原则、建设要求以及重点内容,为各地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结合行业发展现状及重点企业调研情况,在广泛征集试点城市意见的基础上,特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为指导城市双智建设的指南,为推荐性文件,不涉及专利。 本指南专家组: 张永伟赵泽生姚丹亚汪林倪伟陈山枝葛雨明孙航刘永东章红平 本指南起草单位: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百度智行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临港绝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通智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沈阳美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希迪智驾)、北京星云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海康智联科技有限公司、新石器慧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武汉大学、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汽数据(天津)有限公司 本指南编写组成员: 郭祎王赛于涤邓福岭苏兴宇高海龙海胜何祥李洋原芳邵海刚宋军赵荐雄雷媛李溪昂邹胜男王泽程周彭方平杨晓光武伟杨琳樊宝军申睿智周浩马春香马龙王丽杰周光涛程军峰刘津晶冯彦刚谭露露徐琥张长隆王易之温熙华刘云鹏邢珺曾文达张卫玲杜轲 程飞刘思杨张云飞宋征郑国江游克思孙培翔谢雪姣唐宇房科张杰董长青姜国凯田晓笛姜卫平付诚陈德忠张亚楠李岩周诗妤李志强 目录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缩略语3 5总体思路4 5.1建设目标4 5.1.1近期目标4 5.1.2远期目标5 5.2建设原则5 5.3建设要求6 5.3.1充分梳理应用侧需求6 5.3.2合理规划初期建设区域6 5.3.3保证项目建设经济性7 5.3.4为技术进步预留空间7 5.3.5保障车城安全体系7 5.4总体架构7 6城市智能基础设施9 6.1感知基础设施9 6.2信息基础设施11 6.3算力基础设施12 6.4定位基础设施12 6.5能源基础设施13 7车城网平台14 7.1车城网平台架构14 7.2数据中台15 7.3基础服务中台15 7.4车路协同平台16 7.5数字孪生平台17 7.6仿真平台18 7.7出行服务平台19 7.8开放平台19 7.9数据安全合规平台20 8应用场景21 8.1智慧出行应用场景21 8.1.1自动驾驶出租车21 8.1.2智慧公交22 8.1.3智慧停车23 8.1.4城市慢行系统24 8.2智慧交通和运输管理应用场景25 8.2.1交通治理25 8.2.2重点车辆管理26 8.2.3交通道路占道施工管理27 8.2.4无人配送27 8.3智慧城市应用场景28 8.3.1城市安全监测28 8.3.2城市灾害预警与应急救援29 9支撑与服务30 9.1云服务30 9.2管线配套31 9.3设施供电32 10建设管理要求32 10.1管理组织32 10.2实施步骤32 10.3评审验收33 10.4运营维护34 1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以下简称“双智”)协同发展,规范双智的建设原则、建设要求、总体架构、建设内容、配套工程和管理要求等,为城市开展双智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 双智建设除参照本指南外,应执行现行国家、行业和本地的相关法律、规章、规范、标准等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239-2019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22240-2020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 GB/T29781-2013电动汽车充电站通用要求GB/T32399信息技术云计算参考架构GB/T34678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 GB/T36333-2018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指南 GB/T37721信息技术大数据分析系统功能要求GB/T37722信息技术大数据存储与处理系统功能要求GB/T40429-2021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 GB/T40684-2021物联网信息共享和交换平台通用要求 GB/T41798-2022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功能场地试验方法及要求 BD440013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建设技术规范 GA/T994道路交通信息发布规范 YD/T3340-2018基于LTE的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空中接口技术要求 YD/T3400-2018基于LTE的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总体技术要求 ZJ/ZN2020-01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指南(暂行) 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总体组智慧城市标准化白皮书 3术语和定义 1.3.1.1智慧城市smartcity 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方式,向居民提供便捷丰富的信息服务、透明高效的在线政府、精细精准的城市治理、融合创新的信息经济和自主可控的安全体系,有利于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1.3.1.2智慧交通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 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一系列数字化信息技术的手段,促进物理和虚拟空间的交通运输活动不断融合、交互作用,使交通运输过程更安全、更畅通。 1.3.1.3智能网联汽车intelligentandconnectedvehicle 具备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和自动控制,或与外界信息交 互,乃至协同控制功能的汽车。 1.3.1.4车路协同vehicle-infrastructurecooperation 利用无线通信、新一代互联网等技术,通过对道路、车辆的智慧感知,实现车与车、车与路的信息实时交互,确保车辆主动安全控制和道路协同管理,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和安全水平。 1.3.1.5车联网internetofvehicles 车联网是指以车内、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与服务平台的全方位网络连接为基础,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交互标准进行无线通信和信息交换的信息物理系统。车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够实现智能化交通管理、智能动态信息服务、车辆智能化控制,有效提升交通效率和安全水平。 4缩略语 4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the4thGenerationmobilecommunicationtechnology) 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The5thGenerationmobilecommunicationtechnology) AI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 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ArtificialIntelligence&InternetofThings) AVP自主代客泊车(AutomatedValetParking) CORS基准站(ContinuouslyOperatingReference Stations) C-V2X基于4G/5G等蜂窝网通信技术演进形成的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Cellular-VehicletoEverything) 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lectronicTollCollection)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NSS卫星定位(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MEC多接入边缘计算(Multi-accessEdgeComputing)OBU车载单元(On-BoardUnit) OTA空中下载技术(Over-the-AirTechnology)RFID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SU路侧单元(RoadSideUnit) UWB超宽带(UltraWideBand) V2X车载单元与其他设备通讯(VehicletoEverything) 5总体思路 5.1建设目标 5.1.1近期目标 引导城市优先在重点区域部署智能基础设施,前期聚焦支撑辅助驾驶,服务L0、L1和L2等级智能网联汽车,发挥车城信息交互的优势,助力车辆安全行驶,提升城市交通运行效率。落地一批双智示范应用项目,持续探索双智最佳发展路径。 5.1.2远期目标 面向城市全域扩展双智建设范围,城市智能基础设施覆盖率和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大幅提升,实现人、车、路、城之间的互联互通;深度挖掘车城融合数据价值,服务L3级及以上智能网联汽车实现自动驾驶,实现车城之间相互赋能,明显提升城市智能化管理水平,促进民生改善。 5.2建设原则 图1双智建设目标 坚持政府引导。双智建设应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响应总体规划。地方政府要发挥好引导作用,结合地区经济、 城市规划、路网布局、交通特性等内容,充分体现因地制宜、经济适用、面向未来的建设特点。 坚持需求牵引。双智建设与信息通信、大数据、云计算 等新兴产业息息相关,技术更新迭代速度快,应当以汽车和城市应用场景明确的需求为导向,分阶段部署不同的设备、 设施,防止前期盲目投资造成基础设施资源浪费。 坚持统建共用。城市智能基础设施具有典型的公共产品属性,与传统市政道路相似,服务于各类主体与场景。按照统筹规划的原则,充分依托现有的城市道路基础设施,打通不同类型设施间的信息壁垒,实现城市基础资源的共享。 坚持分类建设。分等级部署,分析不同区域交通现状的复杂程度,选择合理的配置方案部署智能基础设施。分片区规划,新片区要围绕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将智能化融入到各个层面,并为远期建设做好预留;既有城区的建设关键是设施利旧、功能复用以及与新系统的对接。 6.2建设要求 6.2.1充分梳理应用侧需求 充分考虑本地区发展阶段的特点,明确重点发展方向,梳理各类场景的应用需求。针对汽车,要明确面向乘用车、商用车等不同类型车辆的需求特点;针对交通管理,对接交管部门需求,切实服务交通管理难点、堵点;针对城市管理,要依据城市管理部门诉求,开展保障民生的示范应用。 6.2.2合理规划初期建设区域 双智建设与运营是城市探索性项目,涉及政策法规、社会变革等系列问题,城市在建设初期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区域部署示范项目。在保证合规的前提下,突破性的开展创新探索,在政策、运营模式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实践自由度,确 保建设项目取得实效。 6.2.3保证项目建设经济性 应根据区域发展水平,采取“统筹规划、一次设计”的原则进行双智的规划、设计。宜充分利用已建成或待建基础设施,宜考虑共用支撑杆件和综合负载,确保安全和景观协调。根据实际需求采购相应设备,并预留后续建设工程的接口。 6.2.4为技术进步预留空间 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紧扣环境感知、规划决策、人工智能等发展方向,确保所采用的设备、技术、系统等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对暂不进行智能化升级的道路应预留或预埋满足加装智能化设备所需的供电、通信管道。 6.2.5保障车城安全体系 双智安全管理涵盖人、车、城等多个领域,涉及数据安全、信息安全、网络安全、安全应急处理等多项安全技术,应当构建双智整体安全管理框架,系统性推动开展安全管理工作,要求建设方、运营方等相关参与单位严格执行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与要求。 6.3总体架构 双智总体架构可分为城市智能基础设施、智能网联汽车、支撑与服务、车城网平台和场景应用等五部分,各部分组成内容及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2双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