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民生证券]:首次覆盖报告:智能座舱加速落地,一体两翼开启新局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首次覆盖报告:智能座舱加速落地,一体两翼开启新局

2023-02-28邵将、张永乾、郭雨蒙民生证券佛***
首次覆盖报告:智能座舱加速落地,一体两翼开启新局

智能座舱新秀崛起,利润迈过底部向上。公司成立于2003年,主营业务为汽车后市场车辆外饰改装相关产品,主要包含车侧、车顶承载装饰系统产品、车辆前后防护系统产品。2012年公司开始布局智能机电系统相关业务,围绕智能座舱先后推出电动踏板、电动尾门、电动侧开门、剪刀门等相关产品,产品具备核心竞争力,伴随着智能座舱渗透率持续提升,公司业绩有望迎来高增长。公司22Q3实现营收4.46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56亿元,同比增长302.62%,随着上游原材料价格趋稳,公司利润已经迈过底部,开启修复周期。 国内汽车改装需求上行,海外经验叠加前装布局助力公司改装业务二次成长。据SEMA测算,美国汽车后改装市场2022年将达到60.2亿美元,同比+6.5%。海外市场竞争格局分散,公司汽车改装长期聚焦海外市场,22H1海外营收占比53%,公司产品具备较强的核心竞争力,海外营收总体稳定。相较海外成熟改装市场,国内市场伴随着越野车型的放量,改装市场需求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2年1-9月份,汽车改装市场规模约600-800亿元。公司以海外供货经验为基础,同时顺应国内线上渠道趋势,加速布局C端品牌与直营门店,以直接触达终端客户的模式开拓国内市场,公司22H1国内营收占比47%,同比增加+16Pcts。同时,公司于21年11月份收购维杰汽车,以维杰汽车前装客户为基础,发力前装市场,截至22Q3,维杰汽车已成功获得多家新能源客户定点。改装业务海外营收稳定,国内市场发力,助力公司传统业务业绩高弹性。 智能座舱在手订单充裕,定点落地有望开启公司第二成长曲线。据我们测算,电动尾门及侧吸门至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32.1亿元,22-25年CAGR为34%,市场空间高增长。公司于2012年开始布局智能机电系统业务,现已掌握电动门类等产品撑杆、连杆、电机、丝杠、ECU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构筑智能座舱相关产品领域核心技术壁垒。当前,公司电动尾门、侧开门、电动踏板和剪刀门等产品已具备量产能力,凭借产品核心竞争力,公司智能座舱相关产品与华为、埃安和吉利等优质客户建立紧密合作伙伴关系,电动尾门、侧开门(电动限位器)、电动踏板和剪刀门等产品先后获得比亚迪、广汽埃安、阿维塔等客户36个定点,客户矩阵已经覆盖新势力、自主、合资、外资品牌。伴随着智能座舱产品定点的持续落地,智能座舱业务有望开启公司第二成长曲线。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实现营收17.76/22.49/28.05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0.80/1.28/2.48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2-2024年PE为77/48/25倍。公司为汽车后市场改装行业内资龙头,新业务智能座舱电动门类23年放量增长确定,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疫情不可控导致海运成本加剧;原材料成本超预期上行导致公司毛利率低预期。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项目/年度 1电动门类新秀崛起,利润迈过底部向上 1.1汽车改装专精特新,一体两翼再绘蓝图 二十年后市场沉淀,智能座舱加速落地。公司成立于2003年,主营汽车后市场车辆外饰改装业务,含车侧、车顶承载装饰系统产品、车辆前后防护系统产品。 12年公司开始涉足智能机电系统,推出电动踏板,两年后推出电动尾门并上市后市场。21年公司成功登录创业板上市并设立东箭智能,研发生产电动尾门、侧门、剪刀门等,进一步聚焦智能座舱业务。 图1:公司发展历程 调整公司组织架构,提高智能座舱板块地位,推行一体两翼战略。未来5年,公司确立了一体两翼战略,聚焦汽车后市场主业做强做大,以国内智能座舱和国际汽车改装业务为两翼推动公司发展。为匹配公司中长期“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公司积极调整组织结构,提高智能座舱板块地位,在21年8月成立专门的智能座舱研究院,整合智能座舱产品业务的科技资源和研发资源,在组织结构上为进一步发力智能座舱业务打下基础。 图2:21年成立智能座舱研究院,服务一体两翼战略 图3:公司品牌矩阵 传统汽改业务产品矩阵丰富,远销海外成熟市场。公司传统后市场汽改业务公司经营持久,产品覆盖全面,包括车侧承载装饰系统产品、车辆前后防护系统产品、车顶装载系统产品及车辆其他系统产品,广泛应用于SUV、轿车、MPV、越野车、皮卡等各类车型,并适配众多豪华及中高档汽车品牌。海外汽车后市场,尤其欧美市场汽改业务成熟,规模较大,因此公司汽改产品以外销为主。 加码布局智能座舱,拓宽公司成长边界。公司目前已经建立电动舒适模块(电动侧开门、欧翼门、电动剪刀门、电动尾门、电吸锁、电动激光雷达支架等)、智能健康模块(车载空气净化器等)。其中电动尾门、侧门等产品已经取得大量定点。 此外,公司正在预研电动尾翼、无轨滑门、电动翻转屏装置、电动升降雷达支架等产品,提前布局不断下沉的电动门类市场。 图4:公司传统业务主要产品 图5:公司智能座舱业务主要产品 传统业务稳健,智能座舱业务短期下滑,在手订单落地有望贡献业绩弹性。从营收结构上看,公司传统业务发展平稳,智能座舱业务占比反而略有下降。主要系公司传统业务主要在海外汽车后市场销售,因此业务收入和国外汽车存量市场高度相关;公司智能座舱业务原以国内后装市场为主,在新能源转型浪潮下国内4s店服务规模大幅下降,致使公司智能座舱业务后装市场收入下滑;公司顺应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21年剥离智能座舱子公司,发力前装。截至22年底,公司智能座舱业务已取得36个定点,大多集中在23年量产,预计23年智能座舱业务占比将大幅提升。从毛利率看,智能座舱业务毛利显著高于传统业务,公司盈利能力将随着智能座舱业务占比提升而大幅上升。 图6:公司各产品营收变化 图7:公司各产品毛利率变化 1.2原材料趋稳,利润修复已经开启 1.2.1营业收入相对平稳,扣非净利润迈过拐点 营业收入相对稳健,跑赢国内汽车销量增速。公司营传统业务主要挂钩美国汽车后市场,根据美国改装行业协会SEMA的统计数据,美国汽车售后改装配件市场过去3年每年呈平稳增长态势,因此公司传统营收平稳。考虑公司总营收中传统业务占比约80%,因此总体来看,公司营收近年较为稳定。 利润弹性较大,近年承压,边际修复开启。相对于营收的平稳,由于原材料、海运费、汇兑损益变化原因,公司成本和费用端变动较大,致使公司利润弹性较大。 22年前三季度扣非利润已经出现拐点,同比+50%,边际修复已经开启。 图8: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基本平稳 图9:公司利润弹性较大,近年承压,边际修复开启 从公司成本端来看,直接材料成本占比60%以上,是影响公司成本变化的主要因素。分产品来看,车身四周产品主要原材料为铁,车顶产品的主要原材料是橡胶,智能机电类主要原材料是橡胶和电控零件。总体而言,铁和橡胶价格是影响原材料成本的关键因素。 图10:2020H1公司成本构成拆分,原材料占据61% 图11:2020H1公司主营产品原材料构成占比 橡胶价格主要受到上游石油价格影响,铁和石油价格在22年5/6月份开始大幅回落。其中,截至2023.1.29,生铁价格相比22年5/6月高价已经回落16%; 截至2023.2.7,石油相比22年5月高价已回落37%。 除原材料外,根据公司年报披露,运费价格是影响成本的另一关键因素,也从5月高点回落。中美海运价格指数在22年5月份达到最高点,到11月累计回落幅度达到64%。 图12:22年5月以来铁价和石油价格降幅显著(左:元/吨;右:美元/桶) 图13:中国至美国西海岸(US)集装箱运价($) 22Q1毛利率达到拐点,全年企稳回升。从单季度毛利率看,22Q1毛利率达到拐点,22Q2、Q3环比分别提升1.3pct、4.7pct,注意到海运费在10月单月环比降幅达到27%,11月环比降幅为20%,预计22Q4毛利率将企稳回升。我们认为23年随着国内防疫政策放松,公司毛利将进一步提升回归稳态。长期来看,公司国内业务占比提高,智能座舱板块毛利率高于传统板块,公司盈利能力将持续改善。 图14:22Q1毛利率达到拐点 1.2.2销售费率大幅下降,汇兑收益贡献扣非利润 销售费用执行新准则降幅显著。20年公司销售费用率降幅高达5p Ct ,除执行新的收入准则外,其他原因主要系公司销售策略调整。2019年以来,公司开始聚焦核心客户,放弃部分回款不良、位置较为偏远的客户;同时,公司积极布局线上售后服务,精简相关销售人员,降低销售成本。 图15:20年销售费用率下降5pct,主要系公司19年开始调整客户战略 人民币汇率下跌,公司汇兑产生净收益,财务费率为负,贡献扣非净利率。公司汇兑损失主要挂钩人民币汇率,22年人民币贬值,公司汇兑产生净收益,Q2和Q3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1.7%、-8.3%,为扣非净利率做出贡献。 图16:22Q2公司扣非净利率回升 1.2.3固定资产投资进入利润转换期,公司ROE边际改善 公司21年扣非ROE显著下滑,同比-7.3pct,主要系公司21年成功IPO后,净资产大幅增加,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仍处于建设期,净利润难以实现同步大幅增长,ROE被资本摊薄。随着公司投资项目进入回报期,22年以来公司扣非ROE逐季增长,22Q3同比+2.7%。公司当前ROE已处底部右侧,后续有望边际改善。 图17:公司21年上市后摊薄ROE 图18:扣非ROE22Q3同比+2.7pct,有望边际改善 1.3股权集中度高,公司决策机制良好 公司股权集中度高,决策机制良好。截至2022年1月,公司创始人兼实控人马永涛合计持股40.80%,马氏家族(马永涛及其侄马汇祥、其兄马永江)合计持股52.03%,股权集中度高,决策机制良好。在马永涛的带领下,东箭科技以“专”和“变”为基因,制定一体两翼战略,在护好公司基本盘的前提下,成立东箭智能,积极开发智能座舱业务,确保公司行驶在正确轨道。 图19:公司股权结构清晰,实控人股权集中度高 2汽改海外营收稳健,国内前、后装发力迎二次成长 2.1公司深耕海外市场,客户、产品优势助力公司营收稳健 2.1.1北美汽车改装市场稳健增长 汽车后市场门类众多,欧美市场已发展成熟。后市场包含业务繁多,广义上讲,汽车整车落地销售后,车主所需的一切服务都属于后市场业务,涵盖汽车维修、保养、零配件、美容、改装、油品,汽车金融等。公司传统业务聚焦后市场汽车改装业务。 图20:汽车后市场门类众多,公司聚焦汽改业务 美国汽车改装市场持续扩张,空间不断打开。由于欧美市场更加成熟,公司汽改业务主要以外销为主。其中,2021年美国汽车保有量超过2.8亿辆,后市场产业链完善,且汽车改装文化盛行,是公司的出口业务的主要销售地。根据美国改装行业协会SEMA发布的《2022SEMAMarketReport》,美国汽车售后改装配件市场过去3年每年呈平稳增长态势,2021年市场规模约59.2亿美元,同比+6.5%,SEMA预测2022年仍将继续增长,达到60.2亿美元(约合405亿人民币)。 图21:美国汽车保有量逐年递增(亿辆) 图22:美国汽车改装市场稳定增长(亿美元) 2.1.2国际市场呈垄断竞争模式,公司具备比较优势 后市场外饰件产品纷繁,形成典型的垄断型竞争市场。从竞争格局来看,由于后市场外饰件繁多,各厂家主营业务侧重不同,尽管彼此产品矩阵有交叉重合,但同类产品面向的车型类别、主要销售地区等均有差异,因此很难形成充分竞争。总体而言,后市场汽车外饰件市场更接近于“垄断性竞争”市场。 公司在国际市场主要竞争对手包括ARB、EPG、Thule Group AB等国际巨头。但由于北美市场高度成熟,竞争格局、各厂家市场份额短中期不变,增长较为稳定。 表1:公司与主要竞争对手特点对比和外销业务对比 2.1.3产品性价比突出,构筑核心竞争优势 劳动力具有比较优势。中美劳动力成本差异显著。2021年美国人均时薪高达25.9美元,而中国只有6.6美元,仅为美国1/4,美国本土企业成本劣势较大,相关零部件主要以进口为主。 公司的客户结构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