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饮料板块:陆股通持股市值位居全行业第二,近四月获外资大幅加仓。1)行业排名:食品饮料板块陆股通持股总市值达到3639.62亿元,在申万一级行业中位居第二。2022年11月1日至2023年2月24日,食品饮料板块外资净流入额475.41亿元,位居全行业第一。2)外资持股变动:食品饮料外资持股占比持续回升,于2022年11月10日区间低点4.87%上升至2023年2月24日的5.68%。以2018年至今为计算区间,食品饮料板块陆股通持股占比位于53.99%的水位,处于历史中枢略微偏上位置。 白酒板块:持股占比位居子板块前列,外资为近四月白酒复苏的强劲推动力。1)子板块排名:白酒板块陆股通持股占比在子板块中排名第三,陆股通持股市值白酒板块稳居第一,持股市值份额达到食品饮料板块的70.64%。2)外资持股变动:白酒板块陆股通持股占比从2022年11月10日的4.66%提升至2023年2月24日的5.64%。当前白酒板块陆股通持股占比位于32.74%的水位,仍处于历史中枢偏下,未来外资仍有较大加仓空间。3)外资净流入额:2022年11月1日至2023年2月24日,白酒板块共流入外资407.81亿元,明显超过其它子板块,期间白酒板块涨幅为40.10%,回升强劲。 分价格带:高端白酒持股占比稳居第一,高端白酒和区域白酒陆股通持股占比仍位于历史较低位置。1)从陆股通持股占比看,白酒各价格带占比排序依次为高端白酒(6.66%)、次高端白酒(3.19%)、区域白酒(2.27%),分别位于38.17%/71.94%/9.41%的水位,高端白酒和区域白酒外资持股占比均处于历史较低位置。2)从外资净流入看,各价格带外资动向基本一致,高端白酒外资净流入额最多。2022年11月1日至2023年2月24日期间,高端、次高端、区域白酒外资累计净流入分别为332.86亿元/46.74亿元/28.21亿元。 个股层面:茅台和五粮液外资净流入仍居前。1)从陆股通持股占比看,2022年11月1日至2023年2月24日期间,茅五泸持股占比分别上升0.78pct/1.99pct/0.40pct。次高端白酒中,水井坊持股占比提升3.20pct,酒鬼酒持股占比下降0.70pct。区域白酒中,洋河股份、老白干酒、顺鑫农业分别提升0.84pct/1.22pct/0.95pct。2)从外资净流入看,高端白酒中,贵州茅台和五粮液外资净流入179.27亿元和141.10亿元。次高端白酒中,山西汾酒和水井坊获外资大幅加仓,净流入35.43亿元/13.17亿元。 区域白酒中,外资大幅流入的有洋河股份、老白干酒、顺鑫农业,分别净流入19.81亿元/3.03亿元/2.23亿元。 投资建议:整体来看资金的长期流入仍有空间,当前板块长期价值显现。 宏观催化&场景恢复&信心传导&趋势向上带动预期提升,我们认为当前板块持续表现动力仍足。对全年我们保持弱动销和慢复苏→逐步加快的向好态势,在推荐主线上,择价仍优于择时,一季度的回调仍是布局较好时点,优选几条主线:1)经济β推动角度重点推荐五粮液/泸州老窖;2)宴席场景复苏的角度重点推荐洋河股份/迎驾贡酒;3)受损次高端复苏的角度重点推荐舍得酒业,关注酒鬼的恢复。4)全年维度贵州茅台确定性最强,稳定性最高。同时,阶段性关注部分酒企改革品种。 风险提示:宏观环境不及预期、食品饮料的需求恢复不及预期、食品安全问题 1.食品饮料板块:陆股通持股市值位居全行业第二,近四月获外 资大幅加仓 食品饮料陆股通持股总市值位居行业第二,近四月外资净流入额位居第一。食品饮料板块陆股通持股总市值达到3639.62亿元,在申万一级行业中位居第二,仅次于电力设备(3933.21亿元)。外资流量层面,食品饮料板块2022年11月1日至2023年2月24日外资净流入额475.41亿元,位居第一。 图1:2023年2月24日各申万一级行业陆股通持股总市值 图2:2022年11月1日至2023年2月24日各申万一级行业外资净流入额 从占比来看,近四个月食品饮料陆股通持股占比和持股市值持续回升。1)以2022年11月至今为一个区间,板块陆股通持股占比从2022年11月10日的最低点4.87%提升至2月24日的5.68%。持股总市值从去年11月初的2334.22亿元提升至当前的3639.62亿元。2)若以2018年-至今这个区间表现来看,板块陆股通当前的持股占比和市值位于53.99%和62.90%的水位。 图3:食品饮料陆股通持股占比变化 图4:食品饮料陆股通持股市值变化 图5:食品饮料各年外资累计净流入额(亿元) 图6:白酒板块各年外资累计净流入额(亿元) 2.白酒板块:持股占比位居子板块前列,外资为白酒行情复苏启 动主要推手之一 白酒陆股通持股占比位居子板块前列,持股市值稳居第一。白酒板块陆股通持股占比达到5.64%,在子板块中排名第三;第一、二名分别为乳品(11.31%)、调味发酵品(6.13%)。在持股市值方面,白酒板块持股市值份额达到食品饮料板块的70.64%。从2022年11月1日至2023年2月24日白酒板块共流入外资407.81亿元,期间白酒板块涨幅为40.10%,外资流入是板块复苏的主要推手之一。 白酒板块近四月外资持续流入,但占比仍处于历史中枢以下。1)以2022年11月至今为一个区间来看,陆股通持股占比从2022年11月10日最低点的4.66%提升至2月24日的5.64%,持股市值从11月初的1566.23亿元提升至当前的2571.16亿元。2)以2018年至今的区间来看,白酒当前持股占比和持股市值分别位于历史的32.74%和59.67%的水位,处于历史中枢偏下。 图7:当前各子板块陆股通持股占比(%) 图8:当前各子板块陆股通持股市值份额 图9:白酒板块陆股通持股占比变化 图10:白酒板块陆股通持股市值变化 表1:2022年11月1日至2023年2月24日各子板块涨跌幅和外资净流入额 表2:各板块陆股通持股占比最值和当前水位 表3:各板块陆股通持股总市值最值和当前水位 3.分价格带:高端白酒持股占比稳居第一,高端白酒和区域白酒 陆股通持股占比仍位于历史较低位置 分价格带看,高端白酒陆股通持股占比稳居第一,占比位于历史较低位置。1)当前白酒各价格带陆股通持股占比排序依次为高端白酒(6.66%)、次高端白酒(3.19%)、区域白酒(2.27%),从2018年至今来看分别位于38.17%/71.94%/9.41%,高端白酒和区域白酒外资持股占比处于较低位置。2)各价格带陆股通持股市值分别为高端白酒(2259.70亿元)、次高端白酒(159.27亿元)、区域白酒(152.19亿元),分别位于58.54%/63.16%/37.34%的水位。 各价格带外资流向一致,高端白酒净流入额最多。2022年11月1日至2023年2月24日,高端、次高端、区域白酒外资累计净流入332.86亿元/46.74亿元/28.21亿元。 图11:白酒各价格带陆股通持股占比(%) 图12:白酒各价格带陆股通持股市值(亿元) 图13:2022年11月1日至2023年2月24日白酒各价格 图14:高端白酒各年外资累计净流入额(亿元) 图15:次高端白酒各年外资累计净流入额(亿元) 图16:区域白酒各年外资累计净流入额(亿元) 4.个股层面:茅五外资净流入最多,水井坊占比提升幅度最大 从陆股通持股占比看,贵州茅台和五粮液占比提升明显,次高端有所分化。高端白酒中,茅五泸在2月24日陆股通持股占比较2022年11月1日分别上升0.78/1.99/0.40pct。 次高端白酒中,2022年11月1日至2023年2月24日期间水井坊持股占比提升幅度最大,上升3.20pct,酒鬼酒持股占比有所下降为-0.70pct。区域白酒中,洋河股份、老白干酒、顺鑫农业占比提升,分别为0.84pct/1.22pct/0.95pct。 从外资净流入看,山西汾酒、洋河股份、水井坊仅次于高端。从2022年11月初至今,茅五外资净流入179.27/141.10亿元,汾酒、洋河、水井坊净流入为35.43/19.81/13.17亿元。 图17:白酒个股陆股通持股变化 表4:2022年11月1日至2023年2月24日白酒个股涨跌幅和外资净流入情况 图18:贵州茅台各年外资累计净流入额(亿元) 图19:五粮液各年外资累计净流入额(亿元) 图20:泸州老窖各年外资累计净流入额(亿元) 图21:山西汾酒各年外资累计净流入额(亿元) 图22:舍得酒业各年外资累计净流入额(亿元) 图23:酒鬼酒各年外资累计净流入额(亿元) 图24:水井坊各年外资累计净流入额(亿元) 图25:洋河股份各年外资累计净流入额(亿元) 图26:古井贡酒各年外资累计净流入额(亿元) 图27:今世缘各年外资累计净流入额(亿元) 图28:迎驾贡酒各年外资累计净流入额(亿元) 5.投资建议 从去年11月至今整个白酒板块的整体复苏行情,外资流入较早,为板块启动复苏的主要推手之一,高端酒从持股占比和市值综合来看相对加得更多。站在当前时点看整个白酒板块,陆股通持股占比位于历史中枢偏下,高端酒和区域白酒持股占比相对处于历史低位,净流入增速减缓但并未结束。 我们认为,宏观催化&场景恢复&信心传导&趋势向上带动预期提升,当前板块持续表现动力仍足。对全年我们保持弱动销和慢复苏→逐步加快的向好态势,资金的长期流入仍有空间,当前板块长期价值显现。在推荐主线上,我们在年度策略报告里面详述23年的节奏和考量,择价仍优于择时,一季度的回调仍是布局较好时点,优选几条主线: 1)经济β推动角度重点推荐五粮液/泸州老窖;2)宴席场景复苏的角度重点推荐洋河股份/迎驾贡酒;3)受损次高端复苏的角度重点推荐舍得酒业,关注酒鬼的恢复。4)全年维度贵州茅台确定性最强,稳定性最高。同时,阶段性关注酒企改革品种。 6.风险提示 宏观环境不及预期、食品饮料的需求恢复不及预期、食品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