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专题 中国人口周期:现状、趋势、影响 近年来我国老龄化、少子化问题愈发严峻,2022年人口已开始负增长。作为影响中长作者 证券研究报告|宏观经济研究 2023年02月23日 期经济的关键变量,人口周期变动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政策能否扭转目前趋势?对经 济、投资有何影响?本文将针对上述问题,尝试作出系统性分析。 核心结论:综合海外经验、学术研究和我们测算,老龄化、少子化、负增长等人口变动的大趋势难改,中长期将拖累我国经济潜在增速、股市盈利、估值、利率水平,也将制约我国的全球竞争力。但也无需过度悲观,生育率有阶段性回升的可能,人口红利短期 仍存,倒逼产业转型加速升级,医疗、先进制造业等一系列结构性机会可期。 一、人口现状:人口增速下降是全球趋势,但我国下降更快,育龄妇女减少是核心原因1、全球看,人口增速下降是长期普遍趋势,疫后加速下滑。全球人口增速长期持续下降,是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综合结果;疫后加快下行,2021年全球人口增速0.86%, 较2020年下降0.15个百分点,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的最大降幅。 2、总体看,我国人口下降比全球更快,主因育龄妇女持续减少、养育成本高,叠加疫情扰动。近年来,我国人口增速超预期迅速下降,背后是出生率持续走低,主因人口结构、经济社会等因素的约束更大。1)人口结构:近10年来育龄妇女年均减少663万人,是出生率下降的核心原因,限制放松后积压的生育需求也已基本释放完毕;2)经济因素:历史数据显示,短期经济形势变化会影响出生率环比变动;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增速下行、养育成本高企(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达24.3倍,婴幼儿入托率仅为OECD国家平均水平的15%)、疫后经济生活不确定性增加,导致生育率进一步下降。 3、结构看,我国人口结构呈现5大特点:老龄化加剧;男女失衡缓解;常住人口城镇化放缓、但户籍人口城镇化加速;净结婚率持续下滑;高等教育人口占比提升。 4、政策看,“一老一小”共同发力,缓解老龄化、少子化冲击。近年来人口政策密集出台,包括两大方面:“一老”,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延迟退休年龄,积极应对老龄化;“一小”,从放开限制到鼓励生育,促进共同富裕,完善配套政策,降低生育成本。 二、未来趋势:出生率下降、人口负增仍是“十四🖂”期间大趋势,人口红利逐步减退 1、总量看,预计“十四🖂”期间出生率将继续下行,此后可能低位企稳。展望未来, 我国生育率变化有两方面影响因素:1)不利因素:育龄妇女持续减少、居民收入增速下行;2)有利因素:疫后延迟生育需求释放、支持政策积极发力;3)综合考量,预计2023-2025年我国出生率将继续下滑至5.5‰左右,难有明显反弹;2026-2045年出生率在5.5‰-6‰左右低位震荡,2046-2050年进一步下滑;叠加老龄化加深、死亡率上升,我国人口将延续负增长,2050年可能降至12.1亿人左右。PS:上述预测结果与近期相关学术研究结果接近,但实际人口变动仍取决于政策效果等多重因素。 2、结构看,我国人口红利短期仍存,长期逐步减退。短期看,随着儿童抚养比下降, 2035年前我国人口红利仍将存在。长期看,随着老年抚养比趋于上行,我国人口红利 逐步减退是大趋势,尤其是考虑到劳动力人口增速下降速度可能是总人口的3倍。三、经济影响:劳动力减少带来潜在增速下行,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加剧国际竞争压力1、经济增长:劳动力减少、制约资本累积、倒逼技术进步,经济压力加大。人口因素 通过劳动力、资本、技术三方面影响长期经济增长。1)劳动力:人口红利趋于减退,对经济增长有明显负面影响;2)资本:抚养比上升,推动储蓄率下降,约束资本形成。3)技术:老龄化推动劳动力成本上升,倒逼技术进步;4)总体看:人口老龄化会给经济带来较大下行压力,按历史规律推算,2025年我国经济潜在增速可能降至4.3%左右,但实际的下行斜率、稳态水平还取决于资本、技术等因素。 2、经济结构:消费占比提升、投资占比下降;高新技术、服务业发展空间大。1)需求端:老龄化推动需求结构变迁,消费占比趋于提升,投资和净出口占比下降;结构看,医疗、食品占比提升,服装、交通、教育文娱占比下降;2)供给端:老龄化倒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传统制造业、房地产业下行,高新技术制造业、服务业上行。 3、国际竞争:美国、印度人口结构均优于我国,竞争压力加大。美国人口结构稳定,中美差距有扩大风险;印度人口结构年轻,人口红利及后发优势明显。 四、投资影响:中长期盈利利率估值均趋下行,关注医疗、先进制造业的结构性机会 1、总量看,老龄化可能导致盈利增速、利率、股市估值水平的下降。基于历史、海外 经验和相关学术研究,我们预计中长期内:1)盈利:与GDP增速趋同,趋于下降,人口增速对A股上市公司营收、利润的年均拖累分别在0.5、0.7个点左右;2)利率:我国长期利率走势与青中年人口比(Y/M)接近,2030年前趋于下降。3)估值:我国股市市盈率水平与中老年人口比(M/O)接近,长期趋于下行。 2、结构看,医疗、先进制造业有望迎来机会。1)消费结构转型:医疗保健、养老服务发展空间大,传统消费进行“适老化”转型;2)产业结构升级:参考日韩经验,快速老龄化时期,医药、高新技术行业有超额收益,传统行业表现较差。 风险提示:模型测算误差;经济、疫情、社会环境超预期;政策力度超预期。 分析师熊园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18050004邮箱:xiongyuan@gszq.com 分析师杨涛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22070001邮箱:yangtao3123@gszq.com 相关研究 1、《管“生”也管“育”,放开三孩作用有多大?》2021- 06-01 2、《从三大周期的背后,看经济形势与资产配置》2021- 05-25 3、《第七次人口普查的七大信号》2021-05-11 4、《博弈新均衡—2023年宏观经济与资产展望》2022- 12-10 5、《当前地产压力究竟有多大?》2022-7-14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内容目录 一、人口现状5 1、全球看,人口增速下降是长期普遍趋势,疫情后加速下滑5 2、总体看,我国人口下降更快,主因人口结构、经济等压力6 3、结构看,我国人口有老龄化加剧、城镇化放缓等5大特点10 4、政策看,“一老一小”共同发力,缓解老龄化、少子化冲击11 二、未来趋势13 1、总量看,预计“十四🖂”期间出生率续降,此后低位企稳13 2、结构看,我国人口红利短期仍存,但长期内将逐步减退17 三、经济影响18 1、经济增长:劳动力减少、制约资本积累、倒逼技术进步,经济压力大18 2、经济结构:消费增加、投资减少,高新技术业、服务业发展空间较大20 3、国际竞争:美国、印度人口结构均优于我国,中美差距存在扩大风险23 四、投资影响24 1、总量看,中长期盈利增速、利率水平、股市估值趋降24 2、结构看,医疗保健、养老服务、先进制造业迎来机会26 风险提示28 图表目录 图表1:全球人口增速长期趋于下行,近年来加速下降5 图表2:各国妇女的平均初育年龄普遍趋于提升5 图表3:疫情发生后,美国死亡率明显上升6 图表4:疫情发生后,美国预期寿命明显下降6 图表5:我国人口增速震荡下降,2022年负增长6 图表6:人口增速下降主因出生率下滑6 图表7:中国人口增速比全球下降得更快7 图表8:育龄妇女比例、数量持续下降7 图表9:育龄妇女持续减少是出生率下降的核心原因7 图表10:近年来我国人口出生数量和出生率8 图表11:近年来一孩、二孩、三孩及以上孩子出生数量和二孩数量占比8 图表12:短期经济形势变化影响出生率环比变动8 图表13:我国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较高9 图表14:中国3岁以下婴幼儿入托率远低于OECD平均水平9 图表15:疫后中美居民收入走势背离9 图表16:疫情迫使我国居民推迟生育计划9 图表17:我国总和生育率持续处于世代更替水平以下10 图表18: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0 图表19:我国男女比例失衡现象长期存在10 图表20:地区结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增速下降11 图表21:地区结构:东部地区人口集聚,东北、中部地区人口流出11 图表22:家庭结构:净结婚率持续下滑,家庭规模缩小11 图表23:教育结构:高等教育人口占比不断提升11 图表24:近年来我国老龄化应对政策12 图表25:近年来我国人口问题应对政策12 图表26:其他三孩配套政策13 图表27:我国育龄妇女增速对生育率变动有较好的领先性14 图表28:我国GDP增速和居民收入增速预测14 图表29:疫情后部分国家出生人数同比增速变化14 图表30:家庭支持政策支出的GDP占比与生育率整体呈正相关15 图表31:挪威儿童托育可获得性与生育率呈正相关关系15 图表32:居民收入、育龄妇女数量增速与人口增速趋势预测16 图表33:2023-2050年我国出生率走势预测16 图表34:2023-2050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预测16 图表35:2023-2050年我国总人口数量预测16 图表36:近期人口领域相关学术研究的预测结果16 图表37:联合国预计未来我国出生率维持低位,死亡率将逐步提升17 图表38:联合国预计未来我国我国总人口数量逐总量逐步下降17 图表39:预计我国总抚养比可能于2035年左右超过50%17 图表40:预计我国劳动力占比持续下行18 图表41:预计我国劳动力人口增速下降速度可能是总人口的3倍18 图表42:GDP增速与劳动力人口占比正相关19 图表43:总抚养比与储蓄率、资本形成的拉动负相关19 图表44:老年人口占比与劳动力成本正相关19 图表45:老龄化程度与人均GDP增速略有正相关19 图表46:人口增速决定了长期经济增长20 图表47: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占比仍低,升级空间仍大20 图表48:老龄化程度接近,但德国GDP增速明显高于意大利20 图表49:总抚养比和消费占比正相关,和投资占比负相关21 图表50:总抚养比和净出口占比负相关21 图表51:消费结构随年龄的变化21 图表52:消费结构:食品服装下降,医疗、教育文娱、居住上升(%)21 图表53:投资行业结构:农业、科技、教育、医疗等占比提升,采矿、建筑、批发零售、住宿餐饮、金融业占比下降(%) ...........................................................................................................................................................................22 图表54:出口结构:化工、运输设备上升,皮革纺服、珠宝下降22 图表55:进口结构:食品饮料、珠宝上升,皮革纺服下降22 图表56:制造业营收占比:高新技术提升,纺织服装占比下降23 图表57:服务业增加值结构:信息技术、公共管理等行业占比提升23 图表58:人口增速下行,推动地产景气下行23 图表59:2020、2035、2050中美两国人口情况对比24 图表60:2020、2035、2050中印两国人口情况对比24 图表61:A股上市公司营收与GDP增速走势较为同步25 图表62:A股上市公司利润与GDP增速走势较为同步25 图表63:美国长期利率和Y/M人口比走势接近25 图表64:中国长期利率和Y/M人口比走势接近25 图表65:美国股市市盈率和M/O人口比走势接近26 图表66:中国股市市盈率和M/O人口比走势接近26 图表67: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将推动利率、股市估值和收益率下降(%,岁)26 图表68:我国医疗保健支出占比趋于提升27 图表69:我国人均医疗卫生支出占比仍明显低于美欧日国家27 图表70:我国养老服务床位数及预测27 图表71:不同年龄段旅游人数占比:老年人占比提升明显27 图表72:日本、韩国龄化速度趋于上升28 图表73:韩国老龄化最快的时期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