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社科院]: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总览:2022年冬季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总览:2022年冬季

2023-01-15-社科院无***
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总览:2022年冬季

2022年第4季度2023年1月13日 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总览:2022年冬季全球宏观经济运行与分析 撰稿人 张 斌 肖立晟 杨子荣 陆 婷 周学智 徐奇渊 杨盼盼吴立元常殊昱栾稀陈博陈逸豪崔晓敏熊婉婷 《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全球宏观经济研究室为您提供。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全球宏观经济研究组 顾问 张宇燕 首席专家 张斌 姚枝仲 团队成员 肖立晟杨子荣冯维江熊爱宗徐奇渊常殊昱李远芳顾弦陈逸豪崔晓敏夏广涛 国际金融美国经济日本经济金砖国家中国经济国际金融国际金融大宗商品大宗商品对外贸易外汇储备 曹永福陆婷周学智吴立元杨盼盼栾稀陈博云璐吴海英熊婉婷刘沁璇 美国经济欧洲经济日本经济金砖国家东盟与韩国国际金融大宗商品大宗商品对外贸易宏观经济科研助理 联系人:刘沁璇邮箱:iwepceem@163.com电话:(86)10-85195775 通讯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1543房间(邮政编码:100732)免责声明: 版权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全球 宏观经济研究组所有,未经本研究组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上网和刊登,如有违反,本研究组保留法律追责权。 2022年第4季度中国外部经济环境总览 ——2022年冬季全球宏观经济运行与分析 4季度,中国外部经济综合CEEM-PMI指数跌破荣枯线。其中,美国回落节奏领先、已跌破荣枯线且仍在下行,日本、澳大利亚、巴西、东盟等均有不同程度回落,欧元区、中国台湾、印度环比略有好转。特别地,4季度东盟PMI指数快速回落,已濒临荣枯线。 4季度,美国经济暂时摆脱“技术性”衰退。美国PMI继续下行,个人收入与支出 增速趋缓,新屋开工下降,新屋销售反弹,本轮企业补库存周期已结束,贸易逆差先扩大后收窄,劳动力市场依然紧张,通胀明显回落、但仍具粘性。美债收益率曲线持续深度倒挂,美元指数明显回调,美联储再次加息。 4季度,欧洲即将迎来温和衰退。欧元区综合PMI温和回升,能源成本下行驱动区内通胀率重返个位数水平,消费者信心回升。供应链瓶颈的缓解以及积压订单的消化使得企业投资表现优于预期,对外贸易逆差小幅收窄。但欧洲经济短期内还是难以摆脱萎缩的阴霾,只是萎缩程度可能较为温和。 4季度,大宗商品价格环比走弱。随着中国放松防疫措施,经济复苏预期刺激季度末反弹,但由于表观数据不佳原油等品种反弹幅度有限。有色金属波动上涨,铁矿石和钢材价格也均在季度末反弹。农产品国内外价格走势出现分歧,美大豆涨幅明显,小麦季末反弹。 4季度,美欧央行放缓加息节奏,全球主要资产价格出现回升。美元止升转跌,其他主要经济体货币均有所升值。全球股市普遍回升,发达经济体债券收益率受加息影响继续上升;因增长预期边际改善,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 2023年全球经济运行风险仍然突出。世界经济增速持续下行,我国出口外需快速回落。部分国家恐将出现金融、货币、债务危机。全球通胀或将长期处于高位,各国政策权衡变得极其艰难。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 一、全球经济增长持续放缓 2022年4季度,中国外部经济综合CEEM-PMI指数1继续下行,10月跌破荣枯线,11月继续下行,12月与11月基本持平。其中,美国回落节奏领先、已跌破荣枯线且仍在下行,日本、澳大利亚、巴西、东盟等均有不同程度回落,欧元区、中国台湾、印度环比略有好转。特别地,4季度东盟PMI指数快速回落,已濒临荣枯线。 图表1中国外部经济综合CEEM–PMI % 61 56 51 46 41 36 1月7月 2017 数据 美国经济暂时摆脱“技术性”衰退。4季度,PMI继续下行,ISM和Markit的数据继续偏离。ISM编撰的10-12月制造业PMI分别为50.2、49和48.4,低于3季度均值52.2;10-12月非制造业PMI分别为54.4、56.5和49.6,低于3季度均值56.8。Markit编撰的制造业PMI在11月首次跌破50,服务业PMI在7月首次跌破50,且此后两大指标皆一直低于50,并有持续下探的趋势。此外,美国综合PMI在7月首次跌破50后持续低迷,表明整体商业环境持续恶化。 个人收入与支出增速趋缓。10月至11月美国个人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4.8%和4.7%,个人消费支出同比增速分别为8.1%和7.7%,皆低于2季度的均值,但收入与支出的增速皆 1自2022年1月起,CEEM-PMI指数中增加东盟PMI,各经济体按照2021年贸易权重加权。为保持数据来源的一致性,各国PMI数据均来自CEIC数据库。 显著高于疫情前水平。房地产开工继续下降,企业库存拐点已现。利率回升和房价上涨已显著阻碍了进一步购房需求。截至2022年12月22日的当周,30年期抵押贷款固定利率为6.27%,显著高于疫情期间的低点和疫情前水平;11月新屋开工的折年数为142.7万套,环比下降0.49%。贸易逆差先扩大后收窄。由于进口增速在7月已明显回落,而出口增速在10月开始回落,美国贸易逆差在10月有所扩大,但11月美国进口增速大幅下滑,当月贸 易逆差也有所收窄。美国就业市场不均衡复苏情况保持缓和。美国失业超过27周以上人数略有反弹,12月小幅回落至106.9万人,占比小幅回落至18.5%,小幅低于疫情前水平。通胀趋于降温,但仍具粘性。其中,能源、食品、住宅和交通运输同比增速均回落,娱乐同比增速上涨。由于租金滞后于房价,而紧张的劳动力市场支持了服务支出,美国通胀短期内仍具粘性。 金融市场风险值得警惕。美债收益率曲线持续深度倒挂。2022年以来,美债收益率曲线快速走平,部分期限的美债收益率曲线出现倒挂,尤其是10年期与3个月美债收益率曲线持续深度倒挂,使得市场预期美国经济可能将陷入衰退。美元指数回调。在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及鹰派预期的支撑下,2022年以来美元指数强势上行。考虑到近期美联储仍有加息动能,美元指数可能跟随加息预期震荡。若2023年美联储停止加息,同时美国经济衰退风险进一步显现,美元指数可能掉头下行。美股仍有下行压力。2022年3月中旬以来,美股曾强力反弹,幅度接近10%。但伴随着美联储持续鹰派加息,以及通胀逐步蚕食企业利润,未来美股仍有进一步下行压力。如果2023年美国经济出现实质性衰退,美股可能迎来二次下跌。美联储加息节奏放缓。美联储在12月议息会议加息50bp,这已经是美联储年内持续第7次加息。点阵图显示,2022年政策利率中值为4.4%,2023年政策利率中值为5.1%,2024年和2025年或降息至4.1%和2.9%,这意味着未来几年政策利率水平将显著高于2.5%的长期水平。此外,超过半数委员认为2023年政策利率应至少达到5.0-5.25%,最为“鸽派”的委员也认为,2023年政策利率将提升至4.75-5.0%,这意味着明年的加息幅度可能至少为75BP。美联储对2023年经济增长前景更为不乐观。 欧洲即将迎来温和衰退。4季度,受供应链瓶颈缓解和商业信心改善的影响,欧元区 PMI呈温和回升的态势。但4季度综合PMI仍保持在荣枯线以下,且平均值较3季度有所 下滑,表明欧元区生产经营活动继续萎靡,但衰退程度可能较预期温和。12月欧元区制造业和服务业PMI均低于荣枯线,但高于预期值和前值。4季度欧元区消费者信心持续回暖,达到5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但仍远低于2020年2月疫情爆发前水平,居民消费可能还需 要较长时间才能逐步恢复。供应链瓶颈小幅缓解使得欧洲汽车制造业产出在2022年第3季度出现恢复,使欧元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加7.2%,为该季度GDP增长做出了正向贡献。不过,在俄乌冲突不确定性、能源价格上涨以及利率水平走高三重因素的作用下,欧元区工业信心指数仍在持续下跌,这表明短期内欧元区的商业投资有可能出现显著收缩。受能源价格小幅回落的影响,欧元区货物贸易逆差连续两个月小幅收窄。 通胀回落至个位数。2022年12月份欧元区消费者调和价格指数(HICP)同比增长9.2%,较11月的10.1%进一步下降,是自10月10.6%高点的连续第二次下行。能源依然是12月通胀攀升的最大推手,但已经显著低于先前水平。除能源外,其他各分项价格均出现了小幅度的上涨。然而,剔除了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欧元区核心HICP在12月同比上涨了5.2%,创下新高,表明尽管欧元区通胀有所放缓,但价格压力难言缓解,核心通胀还未出现下降的迹象。失业率保持历史低位。2022年10月欧元区19国经季节性调整后的失业率为6.5%,较9月的6.6%再下行0.1个百分点,再度创下历史新低;青年失业率为15%,较前一个月的15.2%下降了0.2个百分点。 欧央行“鹰”姿不改。2022年12月15日,欧洲央行管委会会议决定加息50个基点, 这是欧洲央行自2022年7月以来的第四次加息。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多次重申欧央行鹰派 立场,并预计在2023年2月的欧洲央行下次会议上可能会再度加息50个基点,此后可能 还会再有两次各加息50个基点。欧盟敲定天然气限价。2022年12月19日,欧盟各国在 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能源部长会议上达成协议,将天然气价格上限定在每兆瓦时180欧元。 该限价机制将于2023年2月15日启动,有效期一年。 日本经济复苏势头开始减弱。4季度,日本迎来第8波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目前看对经济的影响较为有限,4季度日本经济的疲态应归因于自身运行规律。11月日本制造业PMI为49.0,是自2022年3月以来连续第8个月下跌,也是2021年1月以来第一次跌破50.0荣枯线。服务业PMI相对稳健。10月份日本服务业PMI为53.2,创下6月份以来的新高。 目前,日本经济更多体现出的是经济自身运行规律所致的冲击。日本制造业PMI下滑,与当前全球主要国家制造业PMI疲软具有一致性。2022年10月,日本二人以上家庭实际消费支出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2%,同比增速明显收敛,消费端逐渐乏力。社交性质较强的旅游、聚餐等消费同比恢复较好,居家性质的饮食和酒类消费稍显疲软,显示出明显的“后疫情”特征。机械订单方面,10月份机械订单金额同比增速转负,为-8.3%。机械订单需求的疲软是全方位的,外需同比增速、官方部门和公共部门需求同比增速和民间需求同比增速均大幅下跌。日本对外贸易逆差绝对金额创历史新高。10月份,日本商品贸易逆差高达22202 亿日元,创下月度数据的历史记录。11月份贸易逆差为20274亿日元,较10月份有所收 敛,但仍远远高于2021年同期。进口方面的压力主要来源于日元贬值和能源价格上涨。 日本金融政策初“调整”,CPI同比继续上升。4季度,日本央行扩大长期债券的利率波动区间,但同时也增大了国债购买上限。可以说,日本银行在对“价格”进行收紧的同时,在“数量”方面则进行了宽松。此举对日本乃至全球金融市场是一个利空,但影响应比较有限。根据日本央行总裁黑田东彦的答记者问,可以做出如下推断:第一,日本银行此次政策调整的本意并非“升息”。第二,日本银行期待债券市场存在波动,市场机能有所改善,而非当前一潭死水的状态。未来,日本银行的政策取向可能取决于外围金融市场是否波动加大,以及日本国债利率(价格)能否在区间内充分波动。从日本央行政策的实际调整可以判断,日本央行对外围环境并不乐观。CPI同比增速上升,PPI同比增速持续高位。2022年10月和11月,日本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分别同比上涨3.7%和3.8%,后者创本轮新高。扣除生鲜食品和能源的CPI(与全球主流的核心CPI定义一致)分别同比上涨2.5%和2.8%。可见,截止到11月份,能源价格依旧是影响日本CPI的重要因素,食品价格的影响则有所减弱。PPI同比增速依然在9%水平。 日本股市大幅震荡,日元走强。日经225指数整体稳定,但在日银政策调整后出现大 跌。东京日经225指数7月1日开盘于25778.95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