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披露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3.0-42.0亿元,同比降低67.3%-74.3%;扣非归母净利润23.0-32.0亿元,同比降低74.3%-81.5%。2022Q4,公司归母净亏损12.5-21.5亿元,同比降低146.3%-179.6%,环比降低1589.3%-2660.7%;扣非归母净亏损22.0-31.0亿元,同比降低170.5%-199.3%,环比降低1491.7%-2059.8%。公司开展灵活套期保值业务降低原材料成本波动风险,同时获得政府各类补助、费用减免,对非经常性损益影响较大。 业绩承压,产品价差缩减&库存积压:产品价差方面,原油价格大幅波动导致公司原材料成本显著上升,产品价差缩小,利润率受到影响。产品库存方面,美元加息引发海外需求下降,叠加国内疫情影响货品的运输和销售,在下游需求尚未完全修复的情况下,2022年聚酯长丝POY、FDY、DTY的平均库存天数分别为29.5、30.4、35.5天,同比增加83.6%、52.8%、38.1%。产品价差缩小和需求量减弱导致公司业绩下滑。 需求逐渐回暖,涤纶长丝盈利有望好转:国内:伴随新冠疫情好转,居民出行及消费需求将快速释放,国内长丝需求或将迎来底部反转机会。 海外:海运费压力已大幅缓解,海运费逐渐回归正常水平后,未来伴随海外需求迎来复苏,长丝出口需求或将持续发力。终端需求预期回暖,库存压力减少,公司业绩将触底反弹,有望扭亏为盈。 浙石化二期年产40万吨ABS项目投产,后续产能有望居于行业首位:公司控股51%浙石化项目,二期项目中位于舟山绿色石化基地的年产40万吨ABS装置正在稳步推进,大规模产线近期投料成功,并已产出合格产品。待后续高性能树脂项目完成,公司又将新增年产120万吨ABS装置,跻身大炼化龙头企业行列,增强公司竞争力。 延伸下游高端新材料,“减油增化”提高产品附加值:根据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给出的“十四五”石油化工行业规划指南,十四五期间,中国将持续推动炼油企业“降油增化”。公司目前有三个向下游延伸的项目处于建设期:1)140万吨乙烯及下游化工装置(二期工程产品结构优化)项目。项目新建140万吨/年乙烯、30万吨/年醋酸乙烯、27/60万吨/年PO/SM、40万吨/年ABS等。该项目可为高端新材料化工生产提供乙烯、丙烯和丁二烯等原料,同时降低成品油收率,达到炼油提质增效的目的。2)高端新材料项目。项目对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的相关装置进行挖潜增效,拟新建400万吨/年催化裂解装置、35万吨/年α-烯烃装置、2×20万吨/年POE聚烯烃弹性体装置、30万吨/年 EVA/LDPE(管式)装置、25万吨/年己二腈装置、28万吨/年己二胺装置、50万吨/年尼龙66盐装置等。该项目主要应对成品油过剩问题,实现“减油增化”,2024年开始逐步贡献业绩。3)高性能树脂项目。项目以浙石化一期、二期工程所产化工品为主要原料,新建30万吨/年LDPE/EVA(管式)装置、10万吨/年EVA(釜式)装置、40万吨/年LDPE装置、20万吨/年DMC装置、3×6万吨/年PMMA装置和120万吨/年ABS装置。该项目主要应对国外对高端化工材料的需求,2024年开始逐步贡献业绩。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享受疫后复苏下传统石化产品价差恢复,同时公司布局的高端新材料将成为第二成长曲线,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我们预测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93、104.68和137.4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8%、156%、31%,EPS(摊薄)分别为0.40、1.03和1.36元/股,按照2023年2月16日收盘价对应的PE分别为33.30、13.02和9.92倍。我们看好长丝终端需求回暖,以及公司在高端新材料领域的项目布局,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在建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炼化产能过剩的风险;下游产品利润修复缓慢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