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辉 宏观策略分析师 栾海 资深分析师 陈追风 行业分析师 陈晓辉 研究所副所长 报告摘要: 受俄乌冲突、极端气候、疫情反复、贸易限制、能源价格等诸多因素影响全球粮价飙升,疫情后粮食安全或仍迎来更大的挑战。我国主粮受海外价格上涨影响有限,但大豆、油料等经济作物对外依存度仍较高,种业近年来进口占比提升,全球粮食危机下,需警惕输入性通胀压力。受到气候、防疫政策等多因素影响,国内粮价易涨难跌,通胀上行风险令高层已充分重视粮食安全,政策持续涉及种业振兴、农业现代化等,提升至国家战略安全的地位。 全球供需紧平衡,粮食危机酝酿中,过去50年全球7次典型的粮食危机,气候、战争、能源价格是主因。2020年以来,全球主粮价格涨超70%,小麦创历史新高,全球饥饿人口占比已突破10%,疫情后粮食安全或成为全人类更大挑战。地缘政治冲突:俄罗斯和乌克兰小麦出口占全球比重高达26%、大麦30%、玉米16%、葵花籽油65%。俄乌冲突区域是乌克兰粮食主产区,乌克兰减产预计带动全球玉米、葵花籽油产量下降3%、6%。气候:美国和巴西大豆出口占比90%,受极端气候影响,全球主产量预计下滑5%。6-8月拉尼挪气候仍将持续,供给承压推升粮价。疫情:变异毒株反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粮食供应链上下游受阻。全球海运运费反弹超过90%,或将继续推动粮价上涨。贸易限制:各国密集出台禁令限制农产品出口,受限小麦、豆油占全球出口比重超30%;俄罗斯化肥出口占全球15%,延长出口禁令推动农产品价格走高。需求:当前大豆、小麦、玉米的库消比处于2015年以来最低。传统能源价格上涨,替代效应和成本效应共同拉动粮食需求,进一步推高粮价。 国内粮价易涨难跌,关注气候、疫情防控对夏收影响。国内主粮自产自足,谷物进口依赖度低于10%,受海外价格影响有限。大豆、油料依赖进口,其中大豆进口占比超80%,全球粮价上涨或导致输入性通胀;疫情反复叠加气候影响,国内大豆年度产量预计下滑12%。下半年国内粮价是否上涨取决于:秋汛对去年秋冬种的影响;疫情对今年春播的影响;气候、疫情防控对今年夏收的影响。需关注陕西、河南夏收季高温,山东、河北6月下旬雨季提前;疫情防控限制返乡收割。粮食在我国CPI权重中占比仅2%,粮价本身对通胀影响有限,但玉米、豆粕作为饲料推升养猪成本进而影响猪肉价格,肥料价格的走高对蔬菜、水果等更广泛的食品价格产生影响。年内CPI同比增速可能突破3%,全年或超2.5%。国内粮价易涨难跌,高层充分重视粮食安全,政策持续加码种业振兴、农业现代化或成投资主线。 目录 一、农产品--玉米3 1.12022年玉米行情走势回顾3 1.2国内市场供需分析5 1.3国际市场供需分析15 1.42023年玉米市场前景展望18 二、农产品--大豆19 2.12022年大豆行情走势回顾19 2.2国内市场供需分析21 2.3国际市场供需分析29 2.42023年大豆市场前景展望40 一、农产品—玉米 1.12022年玉米行情走势回顾 数据来源:文华财经,千海金研究所 2022年玉米主连合约走势整体呈现宽幅震荡行情,其中:上半年1月初至 4月底曾出现短暂拉升,达到年内最高3046元/吨,随后至7月末则一路向下 完全回吐涨幅的同时创出年内新低2548元/吨。在上半年大起大落的背景下, 下半年价格波幅出现一定收窄,但至11月底价格再次接近高位,升至下半年的 高点2944元/吨,最终收报2824元/吨。全年累计上涨152元/吨,涨幅为5.69%。 2022年1-2月份:市场主要特征是潜在供应宽松,下游有刚性需求,而且企业、贸易商潜在建库需求作为变量,使得基层农户售粮进度与贸易商、下游企业建库节奏出现偏差,形成阶段性行情。政策面偏向减少投放和进口,适当收储,保证农户售粮。另外,吉林地区推行消除地趴粮活动,通过补贴购买上栈物资和补贴粮库代储等行政手段,增加自然干粮比重,一定程度放缓春节前售粮节奏。 2022年2-3月份:市场主要特征为供应增加,需求回落,贸易环节建库意向较高。供应方面,天气降水增加和升温,农户售粮意向提升,短期内出现一个售粮小高峰,但自然干粮被动售粮少,农户对仍有一定要价权。需求方面,春节后饲料需求量回落,加之饲料企业春节前或部署采购替代品订单到货,采买意向下降。深加工采买顺畅,有压价操作空间,玉米价格震荡走低。随着基层余粮减少,贸易环节建库意向提升,对底端市场价格有支撑,价格低点参照2750元/吨。 2022年4-6月份:基层玉米销售完毕,进入政策调整阶段,此阶段关注政策粮投放及国际谷物进口形势与成本。小麦及稻谷不合理库存基本消化完毕,无去库存压力,政策偏向保供稳价为主,视价格灵活启动,主要手段是投放饲用稻谷。由于乌克兰进口依然受阻,巴西玉米定产出现波折,影响进口预期兑现,国际谷物价格高位运行带动国内玉米价格冲高,价格高点参照2950元/吨。一旦价格 冲高,导致5月份饲用稻谷投放底价较上一年度提高且参拍主体增加,玉米价格高点受限,另外低端支撑价格也获得提升。6月份前小麦上市临近,华北贸易商有腾仓需求,部分质量较差小麦流入饲料企业等因素,使得玉米价格持续走低,价格低点参考2800元/吨。 2022年7-8月份:7-8月市场玉米粮源集中在贸易环节,因保管费用、利息成本上涨等因素支撑,玉米价格走高机会再现,重点关注下游深加工企业的盈利情况和夏季检修。新疆玉米建库成本高,春节前出库少,库存后移,在这段时间形成出库压力,另外,8月中旬随着两湖地区春玉米上市销售,大型集团出粮和三方资金到期变现,玉米市场供应趋向缓和,玉米市场整体偏空。 2022年9月份后:进入9月份之后,市场交易重点转向新季玉米,因种植成本较上一年度增加,市场有看涨预期,北港开秤价格2800(±50)元/吨。10月份之后,国内玉米新季购销周期展开,基层定产和农户售粮节奏对市场有效供应量影响明显。 2022年玉米现货行情回顾 2022年国内玉米现货价格呈现震荡上行走势。截止2022年12月30日, 地区玉米平均价格为2936元/吨,较1月4日2736元/吨,上涨200元/吨, 涨幅7.30%,较2021年同期2734元/吨,上涨202元/吨,同比涨幅7.4%。 其中,广东蛇口玉米价格为3000元/吨,较1月初2800元/吨上涨200元/吨; 辽宁鲅鱼圈玉米价格为2810元/吨,较1月初2630元/吨上涨180元/吨。 数据来源:文华财经,千海金研究所 1.2国内市场供需分析 单产效率提升弥补播种面积下降影响,玉米产量较去年上升 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2022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公告,截止至2022年12月 12日,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8332千公顷(177498万亩),比2021年增加 701千公顷(1052万亩),增长0.6%。其中谷物播种面积99269千公顷(148903万亩),比2021年减少908千公顷(1362万亩),下降0.9%。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5802公斤/公顷(387公斤/亩),比2021年减少3.3公斤/公顷(0.2公斤/亩),下降0.1%。其中谷物单位面积产量6379公斤/公顷(425公斤/亩),比2021年增加62.7公斤/公顷(4.2公斤/亩),增长1.0%。全国粮食总产量68653万吨(13731亿斤),比2021年增加368万吨(74亿斤),增长0.5%。 其中谷物产量63324万吨(12665亿斤),比2021年增加49万吨(10亿斤)。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千海金研究所 全国玉米播种面积6.46亿亩,比上年减少381.1万亩,下降0.6%;玉米 单产429.1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9.7公斤,增长2.3%;玉米产量5544.1亿斤,比上年增加93亿斤,增长1.7%。 虽然2022国内玉米面临转种大豆带来的面积下降,以及夏季关键生长期东北产区持续多雨带来的生长不佳。但是从官方数据来看,全国产量并没有出现此前市场担心的下降。玉米产量能在面积下降的局面下实现增长,离不开玉米单产的稳步提升。随着国内种子质量和种植技术提升,国内玉米单产呈现整体趋势上升的规律。同时,因国内玉米种植分布广泛,某区域天气不利对全国玉米整体单产的影响也被降低。 总结:新玉米产量超出预期,品质普遍好于上年,优质玉米供给增加将缓解之前饲用玉米供给偏紧的局面。防疫政策优化后,玉米深加工企业恢复生产积极性较高,物流全面恢复,预计玉米市场价格偏弱。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千海金研究所 受地缘政治、美元高位等影响致使进口利润倒挂,玉米进口量大幅下降 2022年年初,俄乌冲突爆发对我国玉米价格以及进口产生剧烈影响。直接影响在于:乌克兰是我国主要的玉米进口国,间接影响在于:俄罗斯是重要的小麦出口国,乌克兰是重要的玉米和小麦的出口国,两国均为全球份额占比较大的粮食出口国。冲突爆发之后对两国的谷物出口以及运输都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致使全球粮食短缺问题加剧,直接抬升了国际粮价。 从进口数据来看,1-12月累计,我国玉米进口量减少。1-12月累计,我国玉米进口量2062万吨,同比减27.26%。进口主要来自美国(占进口总量的69.7%)、乌克兰(占25.0%)。 预计2022/23年度全球玉米供需呈偏紧趋势。根据美国农业部去年12月供需报告预测,2022/23年度全球玉米产量11.62亿吨,比上月下调653万吨, 比上年度减少4.5%;总消费量11.71亿吨,比上月下调475万吨,比上年度减少2.6%;贸易量1.82亿吨,比上月下调111万吨,比上年度减少10.3%;期末库存2.98亿吨,比上月下调236万吨,比上年度减少2.8%;消库比25.5%,与上年度持平。 海关总署公布数据:2021年1-12月累计进口玉米2062万吨,该数据已 大幅超出720万吨的进口配额,其中超出配额部分预计主要进入储备。对于2022/23年来看,2023年玉米紧平衡格局恐将延续。为避免过度依赖美国玉米,同时也为了补充乌克兰玉米的缺口,我国已经开启巴西玉米进口,首批巴西玉米抑郁今年初到港,进入2023年,尤其是2、3季度,进口巴西玉米预计将会出现激增,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粮食缺口的被动性。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千海金研究所 进口利润方面,整体来看2021/22年度由于俄乌冲突加剧全球粮食供应紧缺,叠加美元大幅走高等因素影响下,国内进口玉米出现倒挂,进口量大幅缩减不及去年。当前来看,随着国际玉米价格和美元的回落,人民币升值,进口玉米到岸价也会大幅下降。 巴西和阿根廷玉米向中国的出口也出现了利润价差,由于南美玉米成本较美国更低,其进口到岸价也更具优势。其中价格最低的2023年7月份船期巴西 玉米报价较目前内贸玉米价格低500元/吨左右。 数据来源: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我的农产品,汇易网,千海金研究所 可以预见在利润逐步恢复的未来,玉米进口量将持续增长,近期的市场信息显示巴西、美国、阿根廷、乌克兰对中国的玉米出口装船非常密集。此种情况下,若内外高价差不能快速修复,则2023年上半年进口玉米数量将非常可观。 玉米替代品分析 从几大类进口品数据分析来看,大麦2022年累计进口576万吨,同比下降 53.80%;高粱2022年累计进口1014万吨,同比上升7.70%;小麦2022年 累计进口996万吨,同比上升1.90%;谷物及谷物粉2022年累计进口5319 万吨,同比下降18.60%;稻谷和大米2022年累计进口619万吨,同比上升 24.80%;粮食2022年累计进口14687万吨,同比下降10.70%。 从整体的进口替代品数量来看,进口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主产区国家的地缘政治因素影响,以及全球能源价格持续上涨等因素,使得进口成本大幅上升。 大麦进口量在2022年出现同比下降,较前年下降近一半的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俄乌冲突导致乌克兰大麦至中国的出口受限。同时中加关系也制约了中国对加拿大大麦的进口。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加关系逐步缓和,国内对加拿大大麦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