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01日 证券研究报告•宏观专题报告 宏观专题 全球齿轮转动,数字经济机会详解 摘要 规模与政策,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各国应对疫情冲击、加快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选择,目前数字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期。2021年, 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增长到45.5万亿元,占GDP比重提升至39.8%,其中第二产业在应用中占主导位置。在实践方面,我国数字经济有六大方面特点,政策上中央及地方层面关于数字经济发布频繁。 发展与图景,欧美数字经济发展现状。研究发现越发达的国家,数字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越高,且数字经济在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渗透更高。美国方面,最 早布局数字化转型,其技术和企业发展较成熟,2018年后美国重点推进数字经济,其中“数据国防”和“数据政府”加速发展,从技术看,美国在2022年数字经济发展最快的技术集中在人工智能(AI)、超级计算机以及智能机器人等领域;欧洲方面,主要在监管框架及规则上占优,且着重协调成员国之间优势,重视工业数字化发展。 理论与实践,我国与海外对比。实践上,我国与主要发达市场国家的差别体现在规模、技术、发展模式、区域发展等方面:规模上,我国与主要发达市场国 家相比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技术层面,目前先发国家在数据经济发展上的主导优势不变,但新兴市场国家正加速缩小差距;发展模式,美国侧重于公司、私营部门对数据的控制,欧盟主张基于规则和框架下对数据进行管理,中国在鼓励私营的同时,也借助了政府对数据经济的引领作用;区域发展,近期我国与主要发达市场经济体都在加快,但我国区域发展还存在不均衡的特点。理论上,我国数字经济研究理论创新仍显不足,需要结合宏观经济、产业发展、自身发展规则、创新驱动等方面加强。 数字经济的空间和方向。在生产和分配上,数字经济的发展在生产方面经历了要素变化、技术变化、融合变化和经济变化;收入分配上,数字经济可以改善 86056 收入,但在短期分配方面或有负面作用,中长期将有积极意义,对于实现共同富裕也有正面意义。在规模和方向上,预计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增速将在9%左右,数字经济规模将达到66万亿元,占GDP的比重或在50%左右,有三个方向值得重点关注:数据要素、数字价值化加速发展,关注金融行业和平台经济;网络安全与数据监管;数据国际合作,尤其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周边国家的合作。 风险提示:逆全球化程度加深,国内复苏不及预期。 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分析师:叶凡 执业证号:S1250520060001电话:010-57631106 邮箱:yefan@swsc.com.cn 分析师:王润梦 执业证号:S1250522090001电话:010-57631299 邮箱:wangrm@swsc.com.cn 相关研究 1.2023房地产长效机制新解——基于对保障性住房的研究(2023-01-30) 2.波动与趋势,如何看大宗商品的超级周期?(2023-01-09) 3.三年国改收官,新篇章如何续写? (2022-12-29) 4.稳中重质,进而求新——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2022-12-18) 5.再出发,正当时——2023年宏观经济展望(2022-11-27) 6.身在其中:从产业角度看全球和我国 (2022-11-21)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目录 1规模与政策,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1 2发展与图景,欧美数字经济发展现状4 2.1技术占优的美国4 2.2规则占优的欧洲6 3理论与实践,我国与海外对比7 4数字经济的空间和方向10 4.1数字经济在生产和分配上的作用10 4.2三大数字经济重点方向关注10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截至1月16日,全国31省市自治区均已召开“两会”,部署2023年工作任务,在产业布局上,多省市重点聚焦数字经济领域,纷纷明确今年数字经济的发展目标。在《波动与趋势,如何看大宗商品的超级周期?》中,我们曾指出气候变化和数字化的快速发展或是拉动大宗商品进入超级周期的主题,本篇专题从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双重角度出发,对比我国与海外典型经济体在数字经济发展领域的进程,结合我国特点探究未来数据经济中的投资机会。 1规模与政策,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各国应对疫情冲击、加快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选择,目前数字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期。从分类上,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全球数字经济白 皮书》,数字经济具体包括四大部分:一是数字产业化,即信息通信产业,具体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电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行业等;二是产业数字化,即传统产业应用数字技术所带来的产出增加和效率提升部分,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制造、车联网、平台经济等融合型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三是数字化治理,包括但不限于多元治理,以“数字技术 +治理”为典型特征的技管结合,以及数字化公共服务等;四是数据价值化,包括但不限于数据采集、数据标准、数据确权、数据标注、数据定价、数据交易、数据流转、数据保护等。在数字经济体系的“四化”框架中,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主要参与生产力重构,数字价值化更多体现生产关系的重构,而数据价值化的多种应用是生产要素的更新。根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对于全球47个经济体数字经济规模的统计,2021年全球47个经济体数字经济同比名义增长15.6%,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2.5个百分点,2021年全球47个主要经济体数字经济占GDP比重为45%,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根据联合国的分类标准,在测算的47个国家中,有20个发达国家、27个发展中国家。在结构方面,产业数字化依然是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且数字技术加速向传统产业渗透,据统计2021年,全球47个主要经济体数字产业化规模为5.7万亿美元,占数字经济比重为15%,占GDP比重为6.8%;产业数字化规模为32.4万亿美元,占数字经济比重为85%,占GDP比重较上年提升1个百分点,约为38.2%,产业数字化的规模优势明显。在三次产业上,受行业属性等因素影响,从全球看,数字技术在传统产业的应用率先在第三产业爆发、数字化效果最显著,在第二产业的应用效果有待持续释放,在第一产业应用相对偏少,2021年,全球47个经济体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数字经济增加值占行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45.3%、24.3%和8.6%,分别较去年提升1.3、0.8和0.6个百分点。 全球平均水平45% 图1:不同类型国家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对比图2:不同类型国家GDP增速与数字经济增速对比 不 同发展中国家收 入水平 国发达国家家 25% 20% 15% 中低收入国家 不同 经中高收入国家济 发展水 平高收入国家国 家 10% 5% 0% 高收入国家中高收入国家中低收入国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0%10%20%30%40%50%60% GDP增速数字经济增速 数据来源:全球数据经济白皮书、西南证券整理数据来源: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西南证券整理 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持续增长,其中第二产业在应用中占主导位置。据统计,2012年至 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45.5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1.6%提升至39.8%,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位居世界第二,相当于美国的46%。从三次产业看,截至2020年底,我国一、二、三产业数字化渗透率分别为8.9%、21.0%和40.7%,三次产业数字化覆盖不均衡,第二产业渗透率低于全球水平。从行业数字化渗透率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数字化渗透最高,其次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而农、林、牧、渔等数字化转型需求相对较弱;从行业数字化发展速度看,住宿餐饮、卫生和社会工作等行业由于疫情冲击后更容易利用数字化进行转型升级,数字化发展速度更快。 在实践方面,我国数字经济有六大方面特点:其一,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发展迅速,主要体现在信息通信网络建设和算力基础设施上,但信息基础设施与发达国家差距仍较大。我国光缆线路长度从2012年的1479万公里增加到2021年的5481万公里,增长2.7倍;截至 2022年7月,我国已许可的5G中低频段频谱资源共计770MHz,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达 196.8万个;互联网普及率从2012年的42.1%提高到2021年的73%,上网人数达10.32亿人,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6.43亿户,其中5G移动电用户达3.55亿户,约占全球的四分之三。算力基础设施方面,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基本构建,“东数西算”工程加快实施。截至2022年6月,我国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590万标准机架,建成153家国家绿 色数据中心,行业内先进绿色中心电能使用效率降至1.1左右。2020年,我国公有云的市场规模为194亿美元,仅占全球的6.5%;我国SaaS市场规模仅占全球的2%。其二,我国在数字产业创新能力上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但在加快追赶。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 前沿技术准备度指数显示,美国、瑞士和英国分居前3位,我国仅居25位;ICinsights数据(2021)显示,全球前15名半导体厂商中,美国有8家,中国仅有台积电和联发科2家, 且均在我国台湾地区。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授权量达27.6万件,占同期全社会发明专利授权量的39.6%。其三,我国制造业数字化仍需发展提速。2020年我国制 造业数字化渗透率仅为19.5%,不仅低于发达国家33%的平均水平,与德国(45.3%)差距甚远。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 分别达55.7%、75.1%,比2012年分别提升31.1个和26.3个百分点。其四,我国数据监 管最严格,数字化治理发展较快。2022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 化规划》,作为我国市场监管现代化的顶层设计。根据布鲁金斯学会的统计,我国在数字治理方面监管最为严格。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电子政务在线服务指数排名从 2012年全球第78位提高到目前的第9位,企业、群众办事更加便捷高效。其五,网络安全 监测预警和信息通报工作机制持续推进。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出台关于网络与数据安全的 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等共计两百多部,2016年至今是网络安全法律监管体系全面建立阶段,《网络安全法》开启了我国网络安全监管和数据治理的新纪元。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CCIA)发布的《2022年中国网络安全市场与企业竞争力分析》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约为614亿元,同比增长率为15.4%,在疫情影响下, 网络安全行业增速近三年出现一定波动。其六,与发展中国家在数据经济方面的国际合作更 加密切。我国发起《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行动倡议》、《“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 际合作倡议》、《金砖国家数字经济伙伴关系框架》、《金砖国家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合作倡议》等,截至目前,已与16个国家签署“数字丝绸之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与24个国家建立“丝路电商”双边合作机制,中国—中东欧国家、中国—中亚五国电子商务合作对话机制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中国—东盟信息港、中阿网上丝绸之路建设成效日益显著。后续预计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盟等在数据经济方面的合作持续加深。 图3:2016-2020年数字经济在三次产业的渗透率图4:中国数字服务贸易监管最为严格 50 40 30 20 10 0 20162017201820192020 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数据来源:国家发改委官网、西南证券整理数据来源:布鲁金斯学会中国数字经济报告、西南证券整理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数字经济方面在中央及地方层面的政策频发。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要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新动能,提升新势能,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党的二十大 报告再次强调,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