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开源证券]:中小盘策略专题: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研究(中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资本市场画像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中小盘策略专题: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研究(中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资本市场画像

2023-02-02孙金钜、任浪开源证券无***
中小盘策略专题: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研究(中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资本市场画像

“小巨人”成长速度更快,单项冠军盈利能力更强 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基础上,我国建立了“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完整中小企业培育体系。 资本市场助力下我国也形成了多层级“专精特新”企业群体,截至2023年1月29日,共有68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和4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在A股上市,66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和12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在新三板挂牌,62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和17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在区域股权市场挂牌。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以双创板块上市的中小型高端制造企业为主;制造业单项冠军以主板上市的中型高端制造企业为主。对比来看,专精特新“小巨人”的成长性更好、研发强度更高,制造业单项冠军的市值与业绩体量更大、盈利能力更强。 多层次资本市场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随着双创板块推进注册制以提升专精特新企业经营质量、北交所和新三板一体化发展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效果显著、区域性股权市场设立专精特新板以补全资本市场服务专精特新拼图,我国资本市场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体系逐渐建立。双创板块方面,注册制改革下资本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不断得到优化,推动了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明显提升。北交所方面,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4成,并有41家专精特新储备企业,储备企业上市后北交所专精特新属性将进一步提升。新三板方面,与北交所实施一体化发展架构,直联审核机制落地后有望进一步打通新三板挂牌的专精特新企业登陆北交所的通道,助力更多优质专精特新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后登陆北交所。 区域性股权市场方面,已有20家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开设“专精特新”专板,并吸引了超5000家企业到“专精特新”专板展示/挂牌。资本市场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服务进一步覆盖至企业的全生命周期。完整的服务体系叠加各种优惠政策的出台,使得近年来专精特新企业的融资需求得到有效满足。2018-2022年,A股专精特新企业累计首发募资额达4821.55亿元,累计增发募资额达9269.04亿元。同时,A股市场借助“专精特新”企业集聚效应持续提升各个行业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竞争力,推动了17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后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后成长为单项冠军企业。 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更好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建议 第一,拓宽资本市场的覆盖面和精准度,形成多层次“专精特新”企业直接融资支持体系。第二,以注册制改革为抓手,增强资本市场完备性和包容性,以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第三,建立“专精特新”企业直接融资绿色通道。第四,鼓励各项基金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投资,引导社会资本扩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融资规模。 风险提示:相关政策调整、流动性大幅收紧等。 前言 我国已经培育出多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各省市地区也相继出台了多项相关措施助力中小企业发展,已经涌现出大量“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目前初步形成了“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为我国制造业创新创业的重要支柱,并逐渐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和优化经济结构的新兴力量。 相较于成熟期的大型企业,处于成长初期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由于其轻资产、高风险、高投入等特征,仍然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近年经过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交所等诸多实践,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全链条体系逐渐完善,对改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更好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我们推出系列专题研究,此前在上篇已经分析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政策发展以及培育现状,本文作为中篇,将进一步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画像以及目前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成效展开分析。 1、“小巨人”成长速度更快,单项冠军盈利能力更强 1.1、A股整体: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多层级的专精特新企业群体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助力下我国逐步建立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促进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目前已在A股市场上形成了多层级的专精特新企业群体。经过数十年的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我国目前形成了沪深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新三板(创新层、基础层)——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可以满足不同类型的、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基础上,我国也建立了“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完整优质中小企业培育体系,并提出了“十四五期间培育100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0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万家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0家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培育目标。 截止至2023年1月,我国已培育七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188家、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997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万多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1万多家。同时,“专精特新”企业贴合资本市场加速发展。截至2023年1月,共有68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4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在A股上市,66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12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在新三板挂牌,62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17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在区域股权市场挂牌,“专精特新”企业总量快速提升,多层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体系逐步成型。 图1: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多层级的“专精特新”企业群体 1.2、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以双创板块的中小型高端制造企业为主 A股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多在双创板块上市,大部分属于东部沿海地区的中小型高端制造企业。从板块分布看,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科技含量较高;从市值分布看,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平均市值为73亿元,市值中位数为41亿元,市值在100亿及以下的企业占比高达82.40%,具有小而美的特点;从地区分布看,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广东、上海等东部沿海地区,呈现出一定的区域集聚效应;从行业分布看,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机械设备、电子、基础化工、电力设备、医药生物、计算机等高端制造领域。 图2:A股“小巨人”企业多在双创板块上市 图3:A股“小巨人”企业市值集中在100亿以下 图4:A股“小巨人”上市企业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广东、上海等沿海地区 图5:A股“小巨人”上市企业主要分布于机械设备、电子等高端制造领域 分板块看,科创板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成长性、研发投入相对更优。整体经营业绩方面,由于在主板上市的多是大型蓝筹企业,所以主板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显著高于其他板块。盈利能力方面,在科创板上市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公司的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明显高于其他板块。成长性方面,以2021年财报数据为基准,科创板的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速和近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均相对更高。估值方面,更快的成长速度也为科创板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带来了更高的估值水平。研发投入方面,科创板的研发费用率与研发人员数量占比均高于其他板块。 图6:主板“小巨人”上市企业业绩表现较好 图7:科创板“小巨人”上市企业盈利能力较强 图8:科创板“小巨人”上市企业成长性较好 图9:科创板“小巨人”上市企业估值水平较高 图10:科创板“小巨人”上市企业研发投入较高 1.3、制造业单项冠军上市公司:以主板上市的中型高端制造企业为主 A股制造业单项冠军上市公司多在主板上市,大部分属于东部地区的中型高端制造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主要指长期专注于制造业特定细分产品市场,生产技术或工艺国际领先,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的企业,因此市值规模较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更高,且主要集中在主板市场上市。市值分布来看,4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上市公司中,市值规模在100亿以上的公司有196家,占比高达49%;板块分布来看,在主板上市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245家,显著高于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的51/98/6家。而从区域分布和行业分布来看,A股制造业单项冠军上市公司的分布与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基本一致。区域方面,制造业单项冠军上市公司亦主要分布在浙江、广东、江苏、山东等东部沿海地区;行业方面,制造业单项冠军上市公司则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电力设备、化工、电子等高端制造领域。 图11:A股单项冠军企业多在主板上市 图12:A股单项冠军上市公司市值多在100亿以上 图13:A股单项冠军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浙江、广东、江苏、山东等东部地区 图14:A股单项冠军上市公司集中在机械设备、电力设备、电子等高端制造领域 1.4、“小巨人”成长性与研发表现更好,单项冠军盈利能力更强 A股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的成长速度更快、研发强度较高,制造业单项冠军上市公司的业绩体量与盈利能力更强。我们从盈利能力、成长性、研发、估值等方面将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与制造业单项冠军上市公司做了对比以进一步探究二者的特征。盈利能力方面,制造业单项冠军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与加权ROE均显著高于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成长性方面,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由于业绩体量相对较小且大多处于成长阶段而取得了更快的成长速度。以2021年财报数据为基准,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近三年的营收复合增速与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均显著高于制造业单项冠军上市公司。较高的成长性也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带来了较高的估值水平,截至2023年1月20日,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的PE( TTM )中位数为37.5倍,明显高于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28.9倍。同时,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大多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因此在持续投入研发,研发费用率与研发人员占比均高于制造业单项冠军上市公司。 图15:单项冠军企业的盈利能力高于“小巨人” 图16:“小巨人”的成长性高于单项冠军企业 图17:“小巨人”的估值高于单项冠军企业 图18:“小巨人”的研发强度高于单项冠军企业 2、多层次资本市场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IPO与再融资齐头并进,共同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甚至是单项冠军企业。随着注册制改革的不断推进,近年来专精特新企业上市步伐明显加快。2018-2022年,每年新上市的专精特新企业数量从17家增至175家,数量占比从16.19%快速提升至40.89%,五年累计首发募资额已达4821.55亿元。同时,A股市场亦对专精特新企业的再融资给予了大力支持,2018年-2022年专精特新企业的累计增发募资额已达9269.04亿元。因此,资本市场通过IPO和再融资有效满足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叠加“专精特新”企业集聚效应形成后各行业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竞争力得到持续提升,最终将大量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成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甚至是单项冠军企业。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1月13日,已有17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后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中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各有60/78/22/15家;并有3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后成长为单项冠军企业,其中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各有5/14/12家。 图19:2018以来专精特新企业首发募资额近5000亿 图20:2018年以来专精特新企业增发募资额近万亿 图21:大量专精特新企业在上市后快速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或单项冠军 2.1、双创板块持续推进注册制,推动企业盈利能力和成长性提升 注册制改革下双创板块持续推进基础制度改革,从而不断优化资本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最终使得上市公司尤其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的经营质量得到明显提升。为探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经历了资本市场的培育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