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评审并公示“2022年工业软件优秀产品名单”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公示了“2022年工业软件优秀产品名单”(以下简称“名单”),经过评审共遴选出了69款工业软件产品,覆盖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运维服务等四大方向,旨在发掘优秀产品,推进产业发展。 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方兴未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研发设计类软件在名单中占比最高(接近40%),共有20款以上,原因有三点。一是产品属性强,绝大多数研发设计类软件均采用了license或订阅制的模式进行收费;二是细分方向多,能够培育出众多专精特新的隐性冠军企业;三是技术壁垒高、替代迫切性强,研发设计类软件长期由海外垄断,但随着我国自主可控需求不断上升,我们认为产业已迎来政策、需求、资本等多重助力,发展方兴未艾。 生产制造软件与工业结合紧密,我国具备优质土壤 名单中的生产制造类工业软件产品大都来自于众多有着深刻的工业积淀的垂直领域制造业服务商,如宝信软件的冶金MES、中控技术的流程控制APC、航天科技的PDM等。由此可见,庞大的制造业基础是培育生产制造类工业软件的优质土壤。我们认为生产制造类工业软件将长期受益于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优势地位以及产业升级带来的红利,并最终迭代出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产品。 自主可控形势急迫,工业软件国产替代成长空间大 工业软件是我国产业“短板”,与发达国家差距大。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工业软件受制于人的困境持续存在,未来有加剧态势,一旦被“卡脖子”将直接影响整个产业链的安全。伴随着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工业软件的需求快速提升,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价值越来越大,未来预计存在近5倍的增长空间。 工业软件政策偏好确定性强,可对冲各类潜在风险 2021年5月,习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首次强调工业软件的重要性,规格极高。近两年工业软件扶持政策频出,国家层面,工信部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工业软件成为“新五基”之一;科技部连续两年将工业软件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未来新型举国体制和“揭榜挂帅”有望助力工业软件产业发展。地方层面,灵活多样的扶持政策和重点省市大力度的补贴或将显著增加。 板块和梯队效应已现,持续看好工业软件投资机遇 近年来,工业软件已逐步成为计算机行业中的重要投资板块。名单中其中既有广联达、宝信软件、中控技术等一批各领域的龙头企业也存在如华大九天、概伦电子、中望软件等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此外,工业软件的梯队发展态势也初步形成,名单中的苏州浩辰、索辰科技等已在交易所开始IPO上市申报,众多一级市场的公司也普遍获得了资本青睐。我们认为工业软件赛道长坡厚雪,是计算机行业未来十年、甚至是二十年的主线方向,未来的投资机遇可期,市场需要长期重视。 建议关注 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华大九天、中望软件、概伦电子、霍莱沃、广立微、盈建科、恒华科技、华如科技。 生产制造类工业软件:宝信软件、中控技术、广联达、赛意信息、能科科技、品茗科技、和达科技、瑞纳智能、国能日新。 经营管理类工业软件:用友网络、金蝶国际、鼎捷软件、汉得信息、远光软件。 运维服务类工业软件:容知日新、博华科技。 风险提示: 1)工业软件技术研发和产品推广不及预期;2)相关扶持政策和产业生态构建不及预期。 1.工信部评审并公示“2022年工业软件优秀产品名单”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2年工业软件优秀产品征集工作的通知》(工信厅信发函〔2022〕293号)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22年11月组织开展了相关申报和评审工作。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公示了“2022年工业软件优秀产品名单”(以下简称“名单”),从各省市自治区和国资委直属中央企业申报的候选企业中遴选出了69款工业软件产品,覆盖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运维服务等四大方向,旨在发掘优秀产品,推进产业发展。 表1:2022年工业软件优秀产品名单产品名称 我们认为,名单的发布对工业软件产业意义重大。一方面,入选名单的产品和企业代表了我国目前工业软件领域的最高水平,未来国家有望形成固定机制,持续遴选优秀产品,梳理行业典型,进而打造多个国产工业软件品牌,壮大我国工业软件供给能力。另一方面,各省市政府或将参考名单建立工业软件产品供给资源池,推进工业软件领域的供需对接;各行业需求侧企业也将会从名单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和供应商,进而培育工业软件应用生态。 工业软件是为创新发展“卖铲子”的行业。工业软件指在工业领域广泛应用的各类软件和系统,用于协助工程技术人员完成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控制和经营管理调度,是将工业技术软件化,将人对工业知识和机器设备的使用经验显性化、数字化、系统化的过程,支撑着整个工业体系。我们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和产业认知共识,把工业软件划分为四大投资板块。 图1.工业软件为制造业各环节赋能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深了对工业软件的依赖。工业软件通过大量的指令和程序,将跨学科的工业知识、算法和机理模型固化封装,进而支撑工业设计、生产管控和经营管理过程,并对各类设备仪器操作驱动和进行逻辑控制,是工业技术的结晶,堪称现代工业的大脑和灵魂。 工业软件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活动中无处不在,无论是重工业、轻工业还是高端装备业,从企业的研发到生产再到运营,在产品设计、试验、制造、装配、库存、物流、销售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工业软件。特别是在科技创新领域,工业软件承载着最先进的技术和工业know-how,是几乎所有细分行业都绕不过去的必经之路。 图2.工业软件替代传统的复杂工作,沉淀丰富的行业Know-How 2.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方兴未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从类别来看,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在本次优秀产品的名单中占比较高,合计共有20款以上,占比接近40%,涵盖了CAD、CAE、CAM、EDA、PLM等领域,其中也不乏上市公司,如中望软件、霍莱沃、概伦电子、华大九天等。我们判断该现象的成因如下。 1)较强的产品属性:此次评选对象为优秀产品,而研发设计类软件天然具备更高的产品属性,例如绝大多数研发设计类软件均采用了license或订阅制的模式进行收费,因此在申报的便利性上具有潜在优势。 2)众多的细分方向:研发设计类软件主要包括以下四类:计算机辅助设计类软件(Computer Aided Design,CAD)、计算机辅助工程类软件(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CAE)、计算机辅助制造类软件(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M)、电子设计自动化类软件(Electronics Design Automation,EDA)。每个大类中的细分方向则更多,以CAE为例,其中又囊括了电磁、结构、力学、流体、热等多个方向,且国内相关公司目前大都处于起步期,更聚焦于其中某一两个方向,因此呈现出“满天繁星”的状态。 3)自主可控下的多重助力:研发设计类软件作为基础学科和工程知识的集大成者,技术难度高、研发周期长,所以此前长期由海外软件垄断。另一方面,研发设计类软件是产业链中上游的核心工具,贯穿整个设计和制造全过程,规模不大但撬动作用显著,一旦被“卡脖子”将直接影响整个产业链的安全。随着我国对自主可控需求的不断上升,我们认为产业迎来了政策、需求、资本等多种助力,从而驱动供给侧提升,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企业。 图3.EDA产业链上下游 3.生产制造软件与工业结合紧密,我国具备优质土壤 生产制造类软件承上启下,是制造金字塔的脊梁。生产制造类软件通过对生产系统的战略计划、组织、指挥、实施、协调、控制等活动,实现系统的物质变换、产品生产、价值提升的过程,旨在提高制造过程的管控水平,改善生产设备的效率和利用率。生产制造类软件向下连接了底层的车间级设备、仪表、传感器和边缘组件,向上承接了顶层的企业经营管理系统和软件,位置和价值极其关键。从位置来说,生产管控居于工业价值链的关键环节,承上启下、居中运行,承担着采集各类数据、控制底层设备、实时监控调度、执行企业计划等一系列工作,是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美国NIST先进制造模型涉及到产品生命周期、生产系统生命周期和商业周期这三个维度的主线有一个交集,那就是生产管控。德国西门子提出的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涉及企业经营活动的产品生命周期价值链、资产运营价值链和业务履约价值链三大链条,也不约而同的汇集于生产管控这一焦点。 图4.生产管控是企业所有价值链的交集 庞大的制造业基础是培育生产制造类工业软件的优质土壤。我们注意到,与研发设计类软件不同,名单中的生产制造类工业软件产品大都来自于众多有着深刻的工业积淀的垂直领域制造业服务商,如宝信软件的冶金MES、中控技术的流程控制APC、航天科技的PDM等。由此可见,庞大的制造业基础是培育生产制造类工业软件的优质土壤。根据工信部数据,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6.98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1.4万亿,占全球比重从2012年的22.5%提高到2021年的近30%,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我们认为我国生产制造类工业软件将长期受益于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强势地位以及产业升级带来的红利,并最终迭代出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产品。 4.自主可控形势急迫,工业软件国产替代成长空间大 工业软件是我国产业“短板”,与发达国家差距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自给率低,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高端制造业中电子、航空、机械领域的研发设计软件大多为外购,自给率极低。二是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关键工艺流程和工业技术数据缺乏长期研发积累,工业软件核心技术空心化,高端工业软件供给被国外厂商牢牢把持。 三是生态尚不健全,国内工业软件的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不够,大型制造企业习惯于购买和应用国外工业软件,庞大的应用市场最后却成了国外软件发展壮大的沃土。四是缺少领军企业,相比于达索、PTC、SAP等国际巨头,中国工业软件领域领军企业相对较少,大部分都是中小型企业,在研发投入、产品性能和整体实力上无法与国际巨头相抗衡。 图5.工业软件是我国信息技术领域典型短板 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我国工业软件受制于人的困境或将长期存在。2019年6月,美国EDA软件三大厂商暂停了对华为的授权和更新。2020年6月,美国软件公司Math Works按照美国政府要求,对被列入实体名单的哈工大终止MATLAB软件的相关授权。短短一年内的两次工业软件断供事件,精准地抓住了中国制造业和科技产业的“短板”,也第一次让社会各界对工业软件的重要性和战略价值有了前所未有的共识。2022年8月12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在《芯片与科学法案》的基础上发布一项新增的出口限制临时规定,对四项技术进行出口管制,包括设计GAAFET(全栅极场效应晶体管)结构集成电路所必需的EDA/ECAD软件,相关禁令生效日期为2022年8月15日。美国的新规则限制了用于GAAFET架构集成电路所必需的EDA软件,意味着限制了高端芯片的设计,通过禁运工业软件预先拦截了其他国家可能实现的半导体技术突破。 工业软件一旦被“卡脖子”,将直接影响整个产业链的安全。去年俄乌冲突期间,欧美工业软件巨头纷纷公开宣布在俄罗斯暂停运营,根据各公司官方社交账号所发布的信息,Autodesk、西门子和PTC等企业相继对俄实施禁运,俄罗斯国内的3D建模、AutoCAD制图等工业软件几乎完全瘫痪。俄罗斯的遭遇,对我们产业发展是一种深刻警醒,工业软件一旦被“卡脖子”,国家各门类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将面临重大风险。实际上,发达国家缔结的“巴统组织”和“瓦纳森协议”一直长期对我国进行核心技术封锁和禁运,许多亟需的先进技术和软硬件想买也买不来。国内军工领域的一些企业就曾被美国所谓的“授权合格最终用户(VEU)”名单拒之门外,禁止购买一些细分行业的专用工业软件。 图6.我国各类工业软件均面临“卡脖子”风险 我国工业软件产业规模与全球差距大,近几年增速远超国际水平,有非常大的增长潜力。2021年,全球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已达4561亿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