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元国际]:啤酒行业:差异化竞争开启,啤酒高端化持续演绎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啤酒行业:差异化竞争开启,啤酒高端化持续演绎

食品饮料2022-12-30国元国际阁***
啤酒行业:差异化竞争开启,啤酒高端化持续演绎

啤酒行业 差异化竞争开启,啤酒高端化持续演绎 行业报告 2022-12-30星期五 投资要点: 百年发展史从区域割据走向寡头垄断,从产量驱动步入结构转型: 国内啤酒行业从最初的外商投资建厂—技术引进、国产替代—快速发展再到逐步迈向成熟市场历经多个发展阶段。2013年后,在存量博弈及消费升级背景下,行业进入差异化竞争、高端化转型的新阶段。伴随高端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产品售价空间被打开,降本增效、产能优化措施下成本费用率稳中有降,啤酒行业盈利能力稳步提升趋势明晰。 行业中长期或持续缩量,高端化转型成规模走阔的核心驱动力: 从人均消费需求、主力消费人群规模、消费观念转变以及借鉴美、日啤酒发展历程来看,我国啤酒产量中长期会以缓和下跌为主。但我国啤酒吨酒价尚远低于部分发展中国家,随着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稳步提高,无论是啤酒出厂价还是零售价都有长足的提升空间。中长期以高端化转型为特征的供给侧结构升级将逐渐提高行业价格中枢,是行业规模走阔的核心驱动力。 短期关注消费复苏及成本改善: 目前防疫政策已从“动态清零”转为“全面放开”,疫情过度阶段或在短期内冲击线下消费需求,但当下正值啤酒消费淡季,预计对2023年全年销量的影响相对有限。伴随感染峰值回落,人群获得免疫,消费复苏仍将是2023年的发展主线,预期线下消费场景将迎恢复性反弹,啤酒销量也有望实现恢复性增长,尤其是高端啤酒销量,助力酒企推进高端化升级。此外,包材价格回落,预期2023年产品提价+产品组合优化+成本回落红利将在报表端释放。 投资建议: 证研究部 券姓名:陈欣 SFC:BLO515 研电话:0755-21516057 究Email:chenxin@gyzq.com.hk 报告 我们认为,短期疫情对线下消费场景、居民消费力的影响或将扰动啤酒高端化进度,但中长期来看,中国啤酒单价远低于大部分发达国家,更不及世界平均水平,中国啤酒的吨酒价格尚有长足的提升空间,以高端化转型为发展方向的产业结构升级是啤酒行业长期结构优化以及吨酒价格提升的主要驱动力。在差异化竞争、高端化转型阶段,将比拼啤酒产商在中高端产品矩阵、渠道铺设、品牌建设、高端大客户管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龙头有望继续收割市场份额,提升市场集中度。重点推荐华润啤酒 (0291.HK),建议关注青岛啤酒(0168.HK)。 请务必阅读投资评级定义和免责条款 目录 1.中国啤酒行业从“国产化”到“差异化”5 1.1萌芽期(1900-1949年):规模小且发展缓慢5 1.2调整发展期(1950-1978年):原料、技术逐步实现国产化6 1.3现代啤酒产业崛起期(1979-1995年):市场化竞争加剧6 1.4行业增量整合期(1996-2013年):并购潮后市场规模见顶7 1.4.1青岛啤酒——打造“一体两翼”品牌战略7 1.4.2嘉士伯&重庆啤酒——西部龙头迈向全国化扩张8 1.4.3燕京啤酒——跨地区收购,全国化布局8 1.4.4百威英博——品牌战略克服“水土不服”9 1.5行业存量博弈期(2014-至今):差异化竞争新格局10 1.6增量竞争上半场终局已定,存量博弈下半场逐步迈向白热化11 2.行业展望:价格提升驱动行业规模走阔12 2.1全国啤酒产量中长期或将持续缩量12 2.2价格提升是行业规模走阔的主要逻辑15 2.2.1短期: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倒逼行业提价潮15 2.2.2中长期:产业结构升级是价格提升的核心驱动力18 2.3高端化转型或重塑行业竞争格局18 3.短期关注消费复苏及成本改善22 3.1今年旺季表现超预期,明年将迎恢复性增长22 3.2结构升级+产品提价,酒企ASP将持续提升24 3.3吨成本环比已现改善趋势,中短期成本压力将会缓和25 3.4吨成本回落,叠加提价利好,盈利水平得到提升26 4.投资建议27 风险提示28 图目录 图1:啤酒产业链梳理5 图2:嘉士伯并购历程8 图3:全国历年啤酒产量及同比增速10 图4:啤酒行业发展阶段及特点11 图5:2021年人均啤酒饮用量比较12 图6:中国历年人均啤酒饮用量及同比增速12 图7:中国啤酒产量与15-64岁人口同比增速13 图8:中国酒精饮料历年销售量及预测13 图9:中国酒精饮料细分品类销量占比13 图10:美国啤酒产量走势及人口结构变化趋势14 图11:日本啤酒产量走势及人口结构变化趋势14 图12:部分国家和地区啤酒零售价格(2021)15 图13:部分国家和地区啤酒出厂价格(2021)15 图14: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同比增速15 图15:2020年青岛啤酒生产成本构成16 图16:2020-2021年铝价和大麦价格走势17 图17:2021年瓦楞纸价格走势17 图18:2021年中国大麦主要进口来源国17 图19:2021年各大啤酒企业提价情况(不完全统计)17 图20:2021年天猫不同价格段啤酒销售金额同比增速18 图21:啤酒价格接受度调查18 图22:中国啤酒行业竞争格局(销量计)19 图23:中国啤酒行业竞争格局(销额计)19 图24:各区域市场龙头企业市占率19 图29:2018-2021百威中高端市场市占率逐步下滑21 图32:3Q22啤酒行业产量同比+9.3%23 图33:主要上市公司3Q22销量同比增速情况23 图34:啤酒单月产量及增速23 图35:主要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吨价同比增速情况24 图36:主要上市公司分季度吨价同比增速情况24 图38:青岛、重庆啤酒吨成本同比增速逐季放缓25 图39:青岛啤酒成本结构25 图40:铝锭价格走势25 图41:玻璃价格走势25 图42:瓦楞纸价格走势26 图43:大麦价格走势26 图44:啤酒生产成本价格指数走势26 图45:主要啤酒厂商销售毛利率走势27 表目录 表1:行业龙头公司建立时间6 表2:1997-2001青岛啤酒并购事件(不完全统计)7 表3:燕京啤酒并购事件9 表4:华润啤酒重要并购事件10 表5:2017-2018啤酒企业提价情况16 表6:主要啤酒企业品牌战略以及产品结构21 表7:主要产商提价安排25 表8:同业可比公司估值28 1.中国啤酒行业从“国产化”到“差异化” 啤酒,又叫麦酒、液体面包,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普及范围最广的酒精饮料之一。啤酒最早于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属于外来酒种。自1900年(清朝光绪十六 年)俄国人在哈尔滨市首先建立乌卢布列希夫斯基啤酒厂,再到1904年中国首家自建啤酒厂——东北三省啤酒厂在哈尔滨设立,直至今日,中国啤酒产业历经百余年历史,实现了从近代啤酒业向现代啤酒产业的跨越。从啤酒产业链的布局来看,啤酒产业链主要有上游的原材料,包括酿造啤酒所必须的大麦、小麦、啤酒花以及食品添加剂等;中游的制造,通过不同的工艺、原料酿造出不同种类的啤酒,包括熟啤、生啤、黑啤、白啤以及纯生啤酒等;下游的消费,经由不同的销售渠道,分销商、经销商以及线上电商等直达消费者。 图1:啤酒产业链梳理 资料来源:国元证券经纪(香港)整理 1.1萌芽期(1900-1949年):规模小且发展缓慢 1900-1949为中国啤酒业的萌芽期,此阶段中国啤酒业发展缓慢,分布不广且产量较低。这一时期以外商投资建厂为主,绝大多数啤酒厂在外资、民营资本和民国政府之间交替经营,经营极其不稳定,主要原材料及制造工艺、技术完全依赖国外。同时,由于这个阶段外国侵略、战争、革命等多重因素造成国内经济比较困难,居民消费能力普遍较低,啤酒消费局限于在华外国人、外国军队、上层华人等。至1949年,我国仅有七八家啤酒厂,啤酒年产量在7000千升。虽然此阶段国内啤酒工业发展还较为落后,生产技术也参差不齐,但也有个别企业开始崭露峥嵘,如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1945年正式更名“青岛啤酒”),1906年荣获德国慕尼黑国际博览会金奖,成为首家获国际金奖的中国企业。1948年,青岛 啤酒开始大量出口至新加坡,正式宣告进入国际市场,开创了中国啤酒进入国际市场的先河。 1.2调整发展期(1950-1978年):原料、技术逐步实现国产化 建国以后,中国啤酒工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从单纯的对外依赖,逐步通过合作和技术引进,实现了啤酒酿造生产技术的国产化,摆脱了原材料依赖进口的落后状态。特别是,建国初期,通过接受资本主义和官僚资本控制的啤酒企业,实现了啤酒产业国产化。在这一阶段,通过对啤酒行业相关技术的消化、研究,国内积累了一批啤酒行业人才,也集中建设了一批啤酒厂,产量逐渐增加,啤酒行业步入发展正规。1978年底,中国啤酒按行业产量达到了40万千升,是建国初期的50多倍,国内啤酒企业也逐步开始走出国门,探索国际市场。 1.3现代啤酒产业崛起期(1979-1995年):市场化竞争加剧 改革开放后,中国啤酒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借助于国家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各地区大力推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特别是,1985年国家实施的“啤酒专项工程”,正式拉开了啤酒行业第一次变革的序幕。一时间,啤酒厂商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大江南北。至1988年底,全国啤酒厂家达813家,总产量达656万千升,成为仅次于美国、德国的世界第三大啤酒生产国。鉴于当时中国的城市总数不足700个,基本形成了每个城市至少拥有一家啤酒厂的“千城千啤”区域割裂格局。1979-1994年,国内啤酒产量年均增幅为22.93%,短短十几年的时间总产量从52万千升增长至1415万千升,总产量翻了超27倍。直至1994年,雪花啤酒的诞生,中国啤酒行业未来的巨头企业:重庆啤酒、燕京啤酒、青岛啤酒、百威英博以及华润啤酒已先后登上历史的舞台,这也为后续整个行业的市场整合奠定了基础。1995年开始,中国啤酒产量出现拐点,规模增速开始放缓,下降至个位数增长。 表1:行业龙头公司建立时间 时间重要事件 1903年英德合资创建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青岛啤酒前身) 1945年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正式更名为“青岛啤酒公司” 1958年 重庆啤酒前身重庆啤酒厂成立 1980年北京顺义县啤酒厂成立(燕京啤酒前身) 1984年顺义县啤酒厂正式更名为“北京燕京啤酒厂” 1984年百威进入中国市场,Interbrew开始向广州珠江啤酒提供技术 1993年 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北京燕京啤酒厂”正式注册为北京燕京啤酒集团 青岛啤酒先后在联交所和上交所上市,成为内地首家两地上市的公司 华润创业与沈阳啤酒厂成立华润(沈阳)雪花啤酒有限公司(华润啤酒前身) 1994年华润创业与国际巨头SAB达成合营协议 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金财社、国元证券经纪(香港)整理 1.4行业增量整合期(1996-2013年):并购潮后市场规模见顶 随着啤酒行业规模增速的放缓,中外酒企通过并购的方式进入快速跑马圈地阶段。在此期间,华润、青岛、燕京啤酒快速整合成为本土酒企龙头,而百威英博、嘉士伯(2008年开始收购重庆啤酒股权,2013年控股)、SAB(入股华润啤酒)通过参股、并购的方式成为外资酒企业三大龙头。2002年,中国啤酒产量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啤酒市场,直至2013年经过快速增长期与行业整合期后,中国啤酒产量以及人均消费量见顶。同年,行业龙头市占率(CR5)达70.2%,中国啤酒行业也由增量市场与并购式扩张逐步转入存量博弈阶段。 1.4.1青岛啤酒——打造“一体两翼”品牌战略 青岛啤酒于1993年两地上市以后,1996年被燕京啤酒超越,此后公司提出“做大做强”战略,通过破产收购、兼并重组、合资建厂等多种资本运作方式,进行规模扩张和全国性布局,率先掀起了行业并购的浪潮。1998年青岛啤酒进一步实施“大品牌发展战略”在全国开展大规模兼并扩张,1996-2001年间,公司在全国17个省市收购40余家啤酒厂,初步完成全国布局。2002年之后,公司提出“三大转型”思想,即由生产导向转向市场导向、由经营产品转向经营品牌、由着力于规模扩张转向运营能力提高,围绕企业价值和经营效率,公司不断推进市场、品牌、销售网络及企业文化整合,公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