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光大证券]:光大宏观周报:为什么是服务型结构性通胀?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光大宏观周报:为什么是服务型结构性通胀?

2022-12-25高瑞东、刘星辰光大证券金***
光大宏观周报:为什么是服务型结构性通胀?

2022年12月25日 总量研究 为什么是服务型结构性通胀? ——光大宏观周报(2022-12-25) 要点 本周聚焦: 随着防疫政策大幅优化,明年消费需求释放、货币乘数上升,引发市场对明年通胀风险的担忧。此前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两次提出警惕结构性通胀压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将“稳物价”作为明年重点工作之一。本文从海外经验出发,结合国内供需形势,重点探讨在防疫政策优化下,明年国内的通胀形势。 预计明年国内通胀读数整体温和,但服务领域涨价压力较大,表现为服务型结构性通胀。一方面,疫后服务消费修复空间最大,尤其是接触性服务,其需求恢复斜率较快、叠加前期服务业供给主体收缩,供需缺口走阔,将阶段性推升服务价格上涨;另一方面,欧美经济动能走弱、俄乌冲突影响收敛、生猪产能持续恢复,意味着明年食品和能源供给冲击有望减弱,将部分对冲上行压力。 需求侧:随着消费场景修复、促消费政策发力,明年消费复苏方向无虞,但恢复高度仍存不确定性。其中消费缺口较大的服务、住房消费恢复弹性最强。 从亚洲国家经验看,居民储蓄率回落偏慢,今年三季度仍高于疫情前水平。居民收入结构性分化加深,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资产负债表受损,是导致储蓄率偏高的重要原因。从这一角度而言,疫后消费回归常态化可能是一个相对偏慢的过程。若想要加速居民消费恢复,需要面向居民端的财政政策予以配合。 供给侧:从内外部环境看,食品、能源供给风险可控;服务供给不足更多体现为前期市场主体收缩后的滞后性调整,劳动力短缺风险较小。 由于经济结构调整、预期转弱等问题,我国面临的并非是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而是稳就业压力较大的现实环境。防疫政策优化,更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参考日韩等国,在疫情高峰结束后,劳动参与率均快速回升至疫情前水平。相比之下,疫情发生以来,国内服务业市场主体明显收缩,其恢复常态化的时间相对更长,对供给侧的冲击更大。 从海外经验看,2022年各国疫情管控放松后,餐饮、酒店、娱乐等接触性服务业价格涨幅较大,多数国家在5%左右,教育、住房、医疗等价格涨幅则相对温和。根据2021年中国居民消费支出结构,饮食服务、文化娱乐、家庭服务等接触性服务消费占比为9.6%,若简单假设2023年这三类接触性服务价格涨幅为5%,则对应CPI中枢上行0.48个百分点。 全球央行: 日本央行修改收益率曲线控制计划;欧洲央行释放鹰派信号。海外政策: 欧盟批准德国490亿欧元经济支持计划;俄方称乌方“和平方案”未考虑现实情况。 国内政策: 习近平同德国总统通话;证监会提出推动房地产行业重组并购、满足合理融资需求;国常会部署深入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财经日历: 12.27(周二):9:30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12.28(周三):8:50日本央行12月货币政策会议摘要;12.31(周六):9:30中国官方制造业PMI 风险提示:海外能源危机持续发酵;国内经济恢复力度不及预期。 作者 分析师:高瑞东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0120002010-56513108 gaoruidong@ebscn.com 分析师:刘星辰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2030001021-52523880 liuxc@ebscn.com 相关研报 美国消费有韧性,为何对美出口大幅回落?— —2022年11月贸易数据点评(2022-12-08) 非农超预期,为何美股反应温和?——2022年11月非农数据点评兼光大宏观周报(2022-12- 04) 多项指数同步走弱,政策仍需持续发力——2022年11月PMI点评(2022-11-30) 出口转负:外需走弱,基数走高——2022年10月贸易数据点评(2022-11-08) 欧债危机2.0:市场在担忧什么?——流动性洞见系列十一(2022-11-07) 就业需求降温,但供需缺口犹在——2022年10月非农数据点评兼光大宏观周报(2022-11- 05) 比鹰派更可怕的是不确定性——2022年11月FOMC会议点评(2022-11-03) LongShadows:中期选举的长尾效应—— 《大国博弈》系列第三十六篇(2022-10-31) 疫情扰动叠加季节效应,制造业产需同步走弱 ——2022年10月PMI点评(2022-10-31) 9月行业景气度有何边际变化?——光大宏观周报(2022-10-30) 盈利延续弱复苏,稳固内需是关键——2022年9月工业企业盈利数据点评(2022-10-27) 政策加码稳信用,实体需求渐回暖——2022年9月金融数据点评(2022-10-12) 目录 一、为什么是服务型结构性通胀?5 1.1需求侧:疫后消费恢复高度仍存不确定性,服务、住房消费修复空间较大6 1.2供给侧:服务供给收缩明显,商品供给相对可控8 二、海外观察11 2.1金融与流动性数据:各国国债收益率同步上行11 2.2全球市场:欧洲股市上涨、大宗商品涨跌分化12 2.3央行观察:日本央行修改收益率曲线控制计划;欧洲央行释放鹰派信息13 2.4海外政策:欧盟批准对德能源支持;俄方称乌方“和平方案”未考虑现实情况13 三、国内观察14 3.1上游:原油价格环比下跌、铜价环比上涨14 3.2中游:水泥价格指数环比下跌、螺纹钢价格环比上涨14 3.3下游:商品房成交面积跌幅缩窄,猪价、菜价、水果价格趋势分化15 3.4流动性:货币市场利率下行,债券市场利率走势分化16 3.5国内政策:习近平同德国总统通话;证监会提出推动房地产行业重组并购、满足合理融资需求16 四、下周财经日历17 五、风险提示17 图目录 图1:2022年以来海外通胀加速上行,国内通胀仍处在温和区间6 图2:基准情形下,预计2023年CPI同比中枢为2.2%6 图3: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居民储蓄率仍高于疫情前6 图4:欧美国家居民储蓄率较早回落至疫情前水平6 图5:疫情发生以来,国内居民收入差距明显走阔7 图6:疫情管控放松后,日本中低收入群体消费倾向恢复较慢7 图7:国内娱乐等服务类支出距离趋势值仍有较大差距8 图8:社零结构中,餐饮、住房、纺服消费今年以来表现疲弱8 图9:英美、中国香港和澳门劳动参与率低于疫情前水平9 图10: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劳动参与率恢复至疫情前水平9 图11:受疫情影响,国内餐饮门店数量明显回落9 图12:疫情发生以来,国内酒店业规模持续回落9 图13:海外餐饮酒店娱乐等接触性服务业价格涨幅较大10 图14:2021年全国居民消费支出构成10 图15:今年下半年,国内输入性通胀压力缓和10 图16:今年原油市场,从供不应求转向供需相对平衡10 图17:从能繁母猪存栏推算,明年3月生猪供给开始回补11 图18:本轮猪周期内,猪价上涨对通胀影响可控11 图19:美国10年期国债实际利率上行,通胀预期上行11 图20:各国国债收益率同步上行11 图21:美国10y-2y国债收益率利差上行12 图22:美国投资级企业债利差小幅上行12 图23:欧洲股市上涨、亚洲股市普跌12 图24:大宗商品价格涨跌分化12 图25:原油价格环比下跌14 图26:铜价环比上涨、库存同比上升14 图27:螺纹钢价格环比上涨,库存同比下降14 图28:水泥价格指数环比下跌14 图29:商品房成交面积跌幅缩窄15 图30:土地成交面积同比减少15 图31:猪价、菜价、水果价格涨跌分化15 图32:乘用车日均零售销量同比转负15 图33:货币市场利率下行16 图34:债券市场利率走势分化16 表目录 表1:近期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通胀的表述5 表2:美欧央行官员表态13 表3:下周全球经济数据热点17 一、为什么是服务型结构性通胀? 今年四季度,我们看到,在现实“通缩”压力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央行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持续提示未来通胀升温风险,强调结构性通胀压力。同时,年末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将“稳物价”作为明年重点工作之一,这是2014年以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明确提到稳物价。 市场对于未来通胀风险的担忧,核心原因在于防疫政策优化后,前期压制的需求得以释放,或将阶段性推升供需缺口。因此,未来消费恢复的高度、结构和节奏,是影响通胀的关键变量。本文从海外经验出发,结合国内具体情况,重点探讨在防疫政策优化下,明年国内的通胀形势。 表1:近期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通胀的表述 日期 来源 主要内容 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全年物价仍可实现预期目标,但应警惕结构性通胀压力。下 2022-08 央行 一阶段,受消费需求复苏回暖、PPI向CPI滞后传导、新一轮猪肉价格上涨周期开启、能源和原材料成本仍处高位等因素影响,国内结构性通胀压力可能加大,输入性通胀压力依然存在。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要高度重视未来通胀升温的潜在可能性。目前地缘政治冲突仍扰动世界能源供应,发达经济体高通胀粘性较强,外部输入性通胀压力依然存在;一段时间以 2022-11 央行 来我国M2增速处于相对高位,若总需求进一步复苏升温可能带来滞后效应;冬季猪肉采购和采暖需求旺盛、春节错位等因素,特别是疫情防控更加精准后消费动能可能快速释放,也可能短期加大结构性通胀压力。 2022-12 政治局会议 “六稳”变“三稳”,提出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 2022-1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及时有效缓解结构性物价上涨给部分困难群众带来的影响。 资料来源:新华社、中国人民银行,光大证券研究所 从海外情况看,在疫情管控放松后,各个经济体普遍经历通胀的快速上行,中枢均高于疫情前水平。总结高通胀的共性,一是,俄乌冲突带来食品和能源供 给冲击,各国面临的输入性通胀压力较大;二是,前期扩张性财政政策,叠加疫情管控持续放松,商品、服务消费需求释放,持续推升核心通胀。尤其是,疫后发达经济体普遍出现劳动力供给不足等问题,进一步加深通胀粘性。 从我国实际情况看,明年随着消费需求释放,通胀升温是大势所趋,我们预计CPI同比中枢自今年的2.0%上行至2.2%,通胀读数相对温和,但结构性涨价压力依然较大。 一方面,疫后服务消费修复空间最大,尤其是接触性服务,其需求恢复斜率较快、叠加前期服务业供给主体收缩,供需缺口走阔,将阶段性推升服务价格上涨;另一方面,欧美经济动能走弱、俄乌冲突影响收敛、生猪产能持续恢复,意味着明年食品和能源供给冲击有望减弱,将部分对冲上行压力。 图1:2022年以来海外通胀加速上行,国内通胀仍处在温和区间 图2:基准情形下,预计2023年CPI同比中枢为2.2% (%) 美国欧元区日本韩国印度中国新加坡 12 10 8 6 4 2 0 2020-07 2020-09 2020-11 2021-01 2021-03 2021-05 2021-07 2021-09 2021-11 2022-01 2022-03 2022-05 2022-07 2022-09 2022-11 -2 (%)CPI非食品CPI食品CPI(右轴)4 3 2 1 0 2021-12 2022-03 2022-06 2022-09 2022-12 2023-03 2023-06 2023-09 -1 (%) 15 10 5 0 2023-12 -5 资料来源: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注:图中数据为CPI同比,日本、印度、新加坡更 新至2022年10月,其余国家更新至2022年11月 资料来源: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注:2022年12月-2023年为光大宏观预测数 1.1需求侧:疫后消费恢复高度仍存不确定性,服务、住房消费修复空间较大 从需求侧来看,随着消费场景修复、促消费政策发力,明年消费复苏方向无虞,但恢复高度仍存不确定性。结构上,消费缺口较大的服务、住房消费恢复弹性最强。 一是,从亚洲国家经验看,居民储蓄率回落偏慢,仍高于疫情前水平。这可能与早期防疫政策相对严格,以及财政支持倾向于企业端有关。从这一角度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