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李美岑 SAC证书编号:S0160521120002 limc@ctsec.com 分析师张日升 SAC证书编号:S0160522030001 zhangrs@ctsec.com 联系人任缘 renyuan@ctsec.com 相关报告 1.《上证50估值为20.1%分位数--全球估值观察系列三十三》2022-12-18 证券研究报告 策略专题报告/2022.12.18 上证50是扩内需优选项 --A股策略专题报告(20221218) 核心观点 回顾:进入四季度以来,10月9日《进攻三季报》看多市场,11月以来《进攻继续》 《进攻暖冬行情》、《进攻上证50》、《mini版2014?》持续看多上证50,11月涨幅13% 上证50是扩内需优选项。“扩大内需”很可能是明年市场最重要的主线。扩大内需战略规划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接连落地,二者均强调扩大内需既涵盖促进消费、也包括现代化产业。短期防疫管控优化、经济复苏,市场聚焦点更多在前者,利于上证50中期以科创50位代表的供给创新产业有望迎来春天。行业配置方面,继续看好大消费 +大金融,增配疫后复苏的大消费(零售/餐饮/旅游/航空/白酒等)、大金融(保险/券商等)、地产及后周期(建材家电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扩内需”是主要抓手。1)整体来看,明年宏观政策 基调较为积极,预计政策都偏支持性的,而较少收缩性。对大家行业选择“政策”层面的制约可能会相对减少。2)对于财政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中央加杠杆更重要更突出,也优于地方。货币政策“流动性合理充裕”,结构性、精准性是货币政策大致方向,降准降息值得期待。3)具体产业政策,消费、“扩内需”应该是2023年刺激政策优先考虑方向。其中养老服务方向和此前市场预期有所差异,值得重点关注后续政策。“房住不炒”大基调,改善型住房,是明年房地产需求侧重点发力方向,供给侧核心焦点是不出大的风险事件。新能源汽车在能源变革和转型背景下,依然是重点支持方向。 参考美国相关板块表现,疫后消费板块复苏路径:1)消费场景修复由难到易可 分为:出行娱乐>商场购物>日用零售>疫情受益。2)疫情受损程度来看:出行娱乐20Q2为疫情前17%;商场购物20Q2为疫情前66%;日用零售几乎未受损;疫情受益板块甚至上升16%。3)疫后修复速度来看:出行娱乐修复最慢,直到21Q2放开管控、21Q4放松边境管控才大幅回升、22Q2完成修复至100%;商场购物在20Q3明显上行,20Q4基本完成修复。4)二次疫情冲击:21Q1的Alpha、22Q2的Omicron都拖累了出行娱乐、商场购物、日用零售一个季度,而同期疫情受益板块营收冲高。5)放开后修复脉冲:出行娱乐>商场购物>日用零售>疫情收益。对应到美股的表现来看,疫情变化边际受益行业,股价抢跑1季度,后续业绩回升+股价调整,弥合预期-业绩差。 本轮美国经济的走弱路径和2018年十分相似,明年前三季度美国衰退将成为 全球最大的交易主题。本周美股的表现诠释了全球交易主线的交棒:从“交易美国通胀和加息”转为“交易美国衰退和宽松”。本次联储加息50Bp至4.5%,尽管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加息放缓、加息周期拉长,2023年不降息,但市场已经结合近期经济数据给出了更加乐观的看法,明年美联储政策相机抉择有更多铺垫。 行业层面,大消费+大金融,看好上证50。1)大消费2条线索:一是市值还未 修复的困境行业,A股如影视院线,港股如零售博彩食品。二是市值修复慢于营收修复的行业,A股如鞋帽钟表、公路快递、超市食品药店,港股如纺织食品。2)大金融政策发力期+复苏躁动期+数据空窗期,右侧交易,当下可关注保险、券商。3)地产链建议关注:A)确定性必选:房地产;B)业绩高确定性:家电,行业和龙头格局好,内外资机构重视度高;C)业绩高弹性:电梯、装修建材、家居,21年ToB端大幅受损行业“倒闭潮”,龙头公司凸显,需要跟踪订单和实际业绩;D)弹性必选:玻璃。公司弹性看玻璃价格,当下供给端受限,若需求真正回升,贝塔属性极强。4)中期关注围绕供给创新、经济转型方向的新材料、新制造、新软件的三“新”机会。 风险提示:1)国内疫情反复,影响经济复苏;2)海外加息幅度超预期;3)稳增长 政策力度不及预期;4)历史经验失效风险。 请阅读最后一页的重要声明! 内容目录 1回顾3 2展望:重视“扩大内需”,看好上证503 3专题研究:解析消费板块的疫后复苏路径6 4海外研究:“美国衰退”成为交易主线10 5行业配置:继续看好“大金融+大消费”12 6风险提示12 图表目录 图1.11月以来消费和地产的复苏是市场主旋律3 图2.美国防疫放开后,各细分消费领域的复苏情况6 图3.美国边际受益行业,股价抢跑1个季度7 图4.A股疫后复苏的消费股筛选思路8 图5.港股疫后复苏的消费股筛选思路9 图6.纽约联储经济指数预示本月美国景气加速下行10 图7.美国零售环比增速出现大幅回落10 图8.议息会议前,市场认为加息终点可能在5.25%11 图9.议息会议后,市场认为加息至5%且转向提前11 表1.《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8大模块和27项具体举措4 表2.财政政策的“加力”和“增效”5 1回顾 进入四季度以来,10月9日《进攻三季报》看多市场,11月以来《进攻继续》、 《进攻暖冬行情》、《进攻上证50》、《mini版2014?》持续看多上证50,11月涨幅 13%。 2展望:重视“扩大内需”,看好上证50 重视!“扩大内需”很可能是明年市场最重要的主线。扩大内需战略规划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接连落地,二者均强调,扩大内需既涵盖促进消费、也包括现代化产业。短期防疫管控优化、经济复苏,市场聚焦点更多在前者,利于上证50;中期将逐步向后者转移,以科创50位代表的供给创新产业有望迎来春天。概括起来,扩大内需=消费内需+供给创新=上证50+科创50,可能是明年的投资公式。行业配置方面,继续看好大消费+大金融,增配疫后复苏的大消费(零售/餐饮/旅游/航空/白酒等)、大金融(保险/券商等)、地产及后周期(建材家电等)。 图1.11月以来消费和地产的复苏是市场主旋律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上证50万得全A万得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 11.13《进攻暖冬行情》:港股成长+金融地产 11.20《进攻上证50》:上证50 11.27《mini2014?》:mini2014做多上证50 12.04《进攻上证50不犹豫》:看好地产+消费 11-0111-0811-1511-2211-2912-06 数据来源:Wind,财通证券研究所 1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具体内容方面我们整理如下: 1)“扩大内需”既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是实施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要求。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海外疫情影响深远,明年全球增长不确定性较大,扩大内需有助于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经济循环效率”,消费结构上则需要从重视“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2)“扩大内需”目标的重点有:消费和投资规模再上新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高标准市场体系、现代流通体系全面建成;国内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扩大内需”中值得关注的细节:1)消费方面,鼓励汽车消费释放出行潜力坚持房住不炒,促进免税,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2)优质资源要素向制造业集聚;3)补短板基建方面,打造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世界级机场群,统筹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4)城镇化方面,建立农村产权流转市场体系,完善乡村市场体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5)高质量供给方面,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发展集成电路、大飞机、航空发动机、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6)健全现代市场和流通体系方面,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7)深化改革方面,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发挥对外开放对内需的促进作用。 表1.《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8大模块和27项具体举措 全面促进消费,加快消费提质升级 优化投资结构,拓展投资空间 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释放内需潜能 提高供给质量,带动需求更好实现 持续提升传统消费 加大制造业投资支持力度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产品 积极发展服务消费 持续推进重点领域补短板投资 积极推动农村现代化 积极促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加快培育新型消费 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 优化区域经济布局 着力加强标准质量品牌建设 大力倡导绿色低碳消费 健全现代市场和流通体系,促进产需有机衔接 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内需发展动力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厚植内需发展潜力 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夯实内需发展基础 提升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 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 持续优化初次分配格局 保障粮食安全 加快建立公平统一市场 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 逐步健全再分配机制 强化能源资源安全保障 建设现代流通体系 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能力 发挥对外开放对内需的促进作用 推动应急管理能力建设 数据来源:中国政府网,财通证券研究所 在下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后,接连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明年经济做出部署的同时,也是对于“扩大内需”的传达、解读和强调: 1)工作主线从“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改革”调整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首要强调扩大内需。 2)财政“加力”和“增效”,强调保持支出强度,用好“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见财政部许宏才副部长在17号的解读。此外,货币政策强调“精准有力”,可能未来倾向使用定向施策和结构性工具。 财政“提效“ 财政“加力” 表2.财政政策的“加力”和“增效” 统筹财政收入、财政赤字、专项债券、调入资金等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加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持续推动财力下沉。 合理安排赤字率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适当扩大专项债券资金投向领域和运作资本金范围。 完善减税、退税降费政策,增强精准性和针对性。 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科技攻关、生态环保、基本民生、区域协调等重点领域投入,支持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 持续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做好困难群众失业人员动态建设和救助帮扶,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 更好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与撬动作用,有效带动扩大全社会投资和促进消费。 完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财政政策效率。持续性。 持续创新和完善财政宏观调控,注重加强与货币、就业、产业、科技、社会政策协调配合。 数据来源:上海证券网,财通证券研究所 3)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可能意味着将加快推广主板注册制、放开再融资以及上市股份减持制度,需要重视明年科创板再融资带来的机会(见年度策略科创板章节)。 4)扩大内需在明年五项任务中排名第一位,相关举措已经在纲要中详细安排。第二个任务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强调安全,不仅是先进制造的供应链安全,也包括能源矿产安全。第三个任务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坚持两个不动摇,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第四个任务是加大开放和利用外资,其中突出“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第五个任务是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推动行业重组并购、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把目光聚焦在“扩大内需”上,扩大内需不仅是消费,还涵盖基建补短板和大安全“供给创新”下的新兴制造业,契合我们年度策略《迈向供给创新》。短期可以继续关注扩大内需、消费复苏相关的上证50,是扩内需优选项,中期关注供给创新科创50! 3专题研究:解析消费板块的疫后复苏路径 全国防疫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