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国内宏观:本周党中央、国务院及各部委发布的政策文件以及召开的重要会议,重点聚焦于基础金融服务、新冠药品供应情况、扩大内需、11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2023年经济工作部署等方面:1)12月14日,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关于切实贯彻落实疫情防控优化措施保障基础金融服务畅通有关事项的通知》,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确保基础金融服务不断档、有质量。 2)12月1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医疗卫生服务和药品生产供应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3)1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4)12月15日,国新办举行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5)12月15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6)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总结2022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7)12月17日,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2022-2023中国经济年会”在北京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召开。 海外宏观:本周海外宏观经济热点主要涵盖欧洲议会敲定全球首份碳关税协议、欧美各国最新利率决议等方面:1)当地时间12月13日,理事会与欧洲议会就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达成了一项临时且附条件的协议。2)当地时间12月14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50个基点到4.25%至4.5%的水平,符合市场普遍预期,这是美联储今年连续第七次加息。3)当地时间12月15日,为进一步控制通胀,瑞士央行发布利率决议,如市场所料加息50个基点,将利率上调至1%。4)当地时间12月15日,挪威央行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2.75%的13年高点,符合经济学家的预期,并表示“极有可能”在2023年第一季度再次加息,因为通胀仍高于目标水平。5)当地时间12月15日,英国央行发布利率决议,加息50基点将基准利率推高至3.5%,同样也是近14年新高。6)当地时间12月15日,欧洲央行管委会会议决定加息50个基点,符合市场预期,利率水平达2008年12月以来最高。 产业政策:本周国内产业政策主要覆盖黄河流域工业绿色发展、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数据安全管理、物流体系等领域:1)12月12日,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黄河流域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2)12月12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联合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3)12月14日,工信部印发《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试行)》,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4)12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 未来一周前瞻:1)12月20日,中国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公布;2)12月20日,日本央行公布利率决议;3)12月22日,美国第三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率终值公布。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冲突加剧;新冠疫情反复风险;海外央行加息进度超预期。 1国内重要宏观经济政策及会议 本周(12月12日-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及各部委发布的政策文件以及召开的重要会议,重点聚焦于基础金融服务、新冠药品供应情况、扩大内需、11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2023年经济工作部署等方面。 表1:2022年12月第3周国内重要宏观政策及会议梳理 重点关注: (1)12月14日,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关于切实贯彻落实疫情防控优化措施保障基础金融服务畅通有关事项的通知》,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确保基础金融服务不断档、有质量。具体措施如下: 一、全面贯彻落实疫情防控优化措施。各银行保险机构要深刻认识当前疫情防控新阶段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严格落实优化防控措施二十条、新十条有关要求,坚决纠正简单化、“一刀切”、层层加码等做法。要进一步完善防控方案,实施更加科学精准、有序有效的防控措施,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和机构员工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实际行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见效。 二、积极稳妥做好线下金融服务。要结合实际分类制定一线网点营业方案,在确保员工和客户安全的前提下,按照“能开尽开”原则,全力满足人民群众基础金融服务需求。非高风险区营业网点不得无故停业,不得设置到岗率上限。要严格落实体温检测、佩戴口罩等要求,做好室内场所、自助设备的通风消杀。要为老年人等易感人群开辟绿色通道,减少等候时长,降低感染概率。要强化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全力做好医疗卫生、物流保供、服务消费等行业的资金保障和金融服务工作。 三、大力推广使用线上金融服务。要积极引导客户通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无接触”方式办理业务。畅通线上渠道,为客户提供7*24小时便捷、高效、稳定的金融服务。要结合疫情期间客户特殊需求,丰富创新线上业务品种,提升服务体验。要细化完善业务连续性预案,做好网络系统软、硬件的维护和备份,确保线上服务不间断。要保障客服热线和线上投诉渠道畅通,缩短线上人工服务转接等待时长,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四、加强员工管理引导和关心关爱。要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提升自我防病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按规定做好个人健康监测管理。要加强统筹调度,减少高风险岗位员工不必要流动,倡导实行单位家庭“两点一线”闭环管理,尽力降低感染率。 要及时了解员工健康状况,做好涉疫员工的关心关爱和心理疏导。要指导涉疫员工和家属树立科学就医观念,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医联体参与分级诊疗,促进形成有序就医格局。要科学合理储备抗原检测试剂、药物等防疫物资。要加快推进干部职工及其家属特别是老年人做好疫苗接种,筑牢疫情防控免疫屏障。 五、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要提高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能力,层层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做好值班值守和应急处置,确保办公室、运营管理、支付结算、金融市场等核心中后台部门和关键岗位正常运转,有条件的可采取驻守、轮岗等工作模式。要严格执行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制度,对于因疫情影响等因素造成营业网点暂停营业的,按要求做好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要加强新闻宣传和舆情引导,积极反映银行业保险业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措施成效,主动报道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 (2)12月1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医疗卫生服务和药品生产供应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表示,当前疫情防控的工作目标是保健康、防重症,当务之急是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各级医疗机构正在优化流程、扩容资源、增加力量,统筹做好疫情防控、新冠患者救治和日常医疗服务,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介绍,近一段时期以来,发热门诊的诊疗需求增加比较快,供需矛盾比较突出。但是,普通门诊和住院的医疗服务需求增速比较缓慢,现在相应医疗资源使用率在一个安全可控的区间。 “针对发热门诊的诊疗需求比较突出、增长比较迅速的情况,我们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焦雅辉说,要进一步扩大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的供给。要求所有的二级以上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要开设发热门诊或者发热诊室。同时,推动分级诊疗,大力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不断优化发热门诊、普通门诊,以及住院就医的流程。据介绍,截至12月14日12点,全国二级以上医院开设发热门诊超过1.4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发热门诊或者发热诊室超过3.3万个。 当前,群众对新冠病毒感染后治疗药物的需求明显增长,“总体看,我国新冠治疗药物产能能够满足患者用药需求。随着近期患者人数增加,用药需求激增,部分地方、部分品种出现了紧缺。”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周健说,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九版)》《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中提到的相关药物,进一步加大了对这些生产企业的生产要素保障,将有关生产企业和重点配套企业纳入“白名单”管理,确保生产供应稳定有序。帮助企业“一药一策”制定增产扩能方案,通过技术改造、新建生产线和委托生产等方式,想方设法挖掘现有产能,进一步提高产品产量。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日前印发了《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实施方案》,对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策略作了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国家疾控局卫生免疫司司长夏刚表示,感染高风险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较严重基础性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在完成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满6个月后,可进行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目前所有批准附条件上市的或紧急使用的13种疫苗都可用于第二剂次加强免疫,包括新增紧急使用的4种疫苗,优先推荐序贯加强免疫,或含奥密克戎毒株或对奥密克戎毒株具有良好交叉免疫的疫苗。目前正在指导各地组织落实相关工作,可根据当地具体的工作安排进行接种。 (3)1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涵盖十一个部分、三十八条,全面阐释我国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规划背景,明确总体要求,提出政策举措。 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意义重大 《纲要》指出,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是促进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决策。 《纲要》指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是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主动选择;是应对国际环境深刻变化的必然要求;是更高效率促进经济循环的关键支撑。 《纲要》指出,综合来看,我国扩大内需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准确把握国内市场发展规律,未雨绸缪,趋利避害,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断释放内需潜力,充分发挥内需拉动作用,建设更加强大的国内市场,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着力点,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彰显大国担当的主动选择,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 明确中长期目标和三大重点任务 《纲要》确定了“十四五”时期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主要目标:促进消费投资,内需规模实现新突破;完善分配格局,内需潜能不断释放;提升供给质量,国内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完善市场体系,激发内需取得明显成效;畅通经济循环,内需发展效率持续提升。 消费是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居民消费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抓手。赵辰昕表示,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有世界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1.2万美元,居民消费优化升级同现代生产方式相结合,是全球最具成长性的消费市场,全面促进消费潜力巨大。下一步,将围绕进一步提升传统消费、扩大服务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倡导绿色消费、拓展农村消费、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等方面,大力促进消费提质升级。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其中的一项重点就是要拓展投资空间,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赵辰昕说,我国投资需求潜力仍然巨大,研究表明,我国人均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只有发达国家的20%至30%,传统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仍然很大,新型基础设施布局建设步伐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投入力度亟待加大,民生领域仍有许多薄弱环节。未来一段时期,围绕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改善供给质量,不断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更大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将为投资需求合理增长增添持久动力。 《纲要》还部署了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支撑畅通国内经济循环三大重点任务。“市场是大国的重要战略资源,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也是大国经济优势所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张茉楠表示,纲要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十四五”时期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条件,明确提出三大重点任务,思路更明确、方向更清晰、措施更有力,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良性互动提供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