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未知机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政策解读纪要 –20221215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会议纪要/报告详情/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政策解读纪要 –20221215

2022-12-16未知机构如***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政策解读纪要 –20221215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政策解读会议地点:进门财经会议时间:2022年12月15日周四16:00□一、介绍环节【文件解读】1.文件性质:“扩大内需”是十四五时期重要的政策关键词,是十四五规划的配套文件。 2.扩大内需:-格局:三个新阶段:1.新发展阶段:面对风险挑战和机遇并存;2.新发展理念:绿色开放、绿色创新、开开放共享;3.新发展格局:扩大内需为抓手,国内国外双循环-和之前的差别:1.1997-2002年,朱镕基时期,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98年洪灾; 2.2008-2012年改革少,刺激多:应对南方雪灾、汶川地震、全球金融危机,以特别国债和长期建设国债适度投资三峡,亮点在于改革开放:国企改革、住房商品化改革和WTO。 这一波主要以宏观经济刺激为主:铁公鸡为代表的基建投资、十大产业振兴计划、重工业产能扩张,汽车下乡、家电下乡等消费刺激。 3.2022年提出,把供给侧改革和扩大内需相结合,主要关注消费、投资和改革。 【文件细则】A.消费:中国GDP总量较十年前翻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制造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二大商品消费国,消费占 GDP60%,且面临外向型经济特征弱化,明年可能的全球发达经济体衰退等。 1.实物消费:-汽车:强调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在发展二手车交易4s店服务,包括增值服务转型。还有新基建:充电桩、换电站、加氢站、智慧交通等数字和绿色新基建服务。 燃油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大概率延期给汽车消费提供一定支持。 -房屋:1.房住不炒政策不会有太大变化;2.长效机制:包括房产税,三条红线,限购限贷政策等系统性文件,整体要求稳房价稳定价稳预期,抑制投资性需求;3.保障性住房:REITS扩容;4.公积金消费力释放:广泛使用到家装消费、智能家电消费。 2.商品消费:-免税区:海南自贸港的免税业务;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2021年底,5座城市入选,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手电经济、体验经济或率先开展。 3.服务消费:-养老育幼:5-10年银发经济潜力巨大;延迟退休政策:男女同龄退休; -医疗:公立医院建设成为三医联动改革重点;互联网诊疗的公共服务价值和商业价值得到更多考量; -体育:冰雪运动为代表的新体育消费是相关部门,体育、篮球等体育消费挖掘方兴未艾; -旅游和教育:2019年出国旅游大概2万亿,出国的教育大概4,000亿,假如总体1/4转向国内,将直接提高6000-7000亿国内消费,也是十四五规划/二十大反复提及的重点。 4.共享经济: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整治让市场更多关注其商业模式的价值。 5.废旧循环:家电、3C、动力电池回收是中国努力的重点,对绿色低碳有指导意义,也将催生许多消费需求。 B.投资:第四五六三个章节,通过投资扩大内需有两种逻辑:1.新兴产业投资:地产长周期下行背景下,要实现2035年人均收入翻番,即年化增长4.8%,必须有新兴产业实现突破;2.传统产业投资改造和升级:总量上扩大内需的目标,传统的这些产业也不能过度的萎缩,特别是在杠杆率较高,债务约束越来越明显的这种情况需要增加有效投资。 1.涉及的重点行业:a.能够和消费形成相互配合的领域:注重供给侧创造消费需求,如冷链物流(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城乡冷链设施网络等),由冷链衍生的健康食品消费,新医疗+新基建衍生出的保健消费,体育场馆投资,城市更新投资等b.新基建以及战略性的新兴产业:数字产业化的东数西算、人工智能网络、量子通信等;最突出的是智能网联汽车,靠数字新基建来去改造交通;还有建设国家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新兴技术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大飞机)等重大装备工程打造重点产业集群。 c.传统行业的改造升级:如交通领域上重点强调的城市群(率先建成城际铁路网、都市圈铁路、城市轨交建设);传统能源、新能源并行(如煤炭稳价,煤炭智能化绿色化改造,煤炭机组清洁化运行),新能源上也重点提到(风光大基地电网投资)等。 2.投资后续地域分布:提升有效投资必须寻找产业+人口流入最多的地方发力。 后续人口流入最多+产业和资源嵌入最快+整个中等收入群体扩张最大的区域是二线都市圈(武汉/长沙/郑州的都市圈),所以要推进超大特大城市的瘦身健体,完善大中城市宜居宜业的功能,重点突出二线都市圈之内的城市。 3.加强投资的资金来源:a.财政工具:预计明年赤字率提升到3~3.5%,比今年2.8%有明显增量,因为很多具体投资领域:教科文卫支出等,一般公共预算的赤字率必须提升;专项债预计4-4.5万亿; b.准财政工具:政策性开发性的金融工具,设备更新的再贷款等,明年仍旧是比较常态化去发行的节奏,各个工具相比今年都会有比较明显的增量。 c.新兴产业特殊补贴方法:除传统产业直接补贴、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外,还重点强调了: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政策;中央部委大基金、国企产业基金、专精特新企业的认定后直接补贴、税收优惠、融资支持等。 可以围绕专精特新标的挖掘机会。 d.其他产业支持的方法:1.完善制造业企业股权融资工具,全面注册制改革的条件成熟,预计明年年初落地,明年中旬首批的注册制公司在主板上市交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2.科技和人才:新型举国体制,科研院所、高校还是国企民企共同攻关卡脖子和硬科技,让更多的科研人员来掌握技术要素的所有权、收益权等。 4.投资策略:a.疫情放开后的爬坡阶段:和重新开放相关、地产稳增长相关和全球流动性相关的板块切换和轮动。 b.明年两会后:国内基本面恢复的路径更加明确,回归业绩驱动的高景气赛道的逻辑;等换届工作完成后,更加细节的一些产业政策的落地也会进入到密集期,高景气赛道会在那个时间点有更好表现。 C.改革战略:1.建设大市场:统一市场制度规定,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降低交易成本有助于中国的各个地区去逐步的形成基于自身要素禀赋的区域经济的布局,去实现经济、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的集中:资本市场看有利于专精特新的诞生,人口跨区域流动加强人地钱挂钩增加用地指标,决定转移支付,利好财政/房地产。 a.建设统一的规则和监管,畅通流动的渠道:在规则方面,做到市场规则制度的统一(包括建设统一的产权保护制度,市场准入,社会信用制度)b.推进这市场基础设施的高标准联通:包括现代化的物流网络、市场信息的交互渠道、交易平台的优化升级、全面注册制落地其等。 c.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包括统一的土地和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数据市场、能源市场和生态环境市场等。 如前几天电力现货市场的基本规则正式出台,为了打通各省市之间立项或交易壁垒,去形成统一的现货交易规则,也能形成全国统一的电价信号,通过电价信号促进电力跨区域分配,促进清洁能源消纳。 d.规范市场的不正当竞争:强化反垄断,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 -反垄断:去年11月国家反垄断局正式挂牌,再到今年各项中央文件/会议反复明确:对于资本就要实施一个常态化的监管。预估这一轮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这种疾风骤雨式的监管已经结束,未来要做是从反垄断到为资本设置红绿灯。 预估具体红绿灯的制定两大纬度进行矩阵式监管:1.企业行为的维度:禁止包括低价补贴,包括大数据杀熟,包括平台二选一等;2.行业准入纬度:涉及到国家安全的领域参考国务院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对于外商资本投资和FDI有一个明确的行业的限制;制造业领域参考发改委产业结构投资目录,目前调整目录里有441类的淘汰类企业和超250类限制类企业;3.民生领域的刚需领域,包括地产融资的限制,医疗集采,教育双减等限制性政策的出台,但并不是通杀,主要还是以创新的模式。 2.收入分配格局:不是均贫富,也不是放弃增长,主要防止两极分化,使中等收入群体扩大扩大内需消费。以三加三减为抓手:1.三加:做好初次分配、再次分配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初次分配:目前居民收入85%,想提高低收入群体初次分配比重,要通过推动产业转移,破除要素流动障碍,改革包括: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宅基地改革来帮助农民征收。 -二次分配:转移支付和加大税收,对于后续的税收制度做一个简单的展望:1.以游戏行业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减少税收优惠可能性较高的,加税概率较低。 2.消费税:一方面是把消费税的征收端收益从目前的生产端到消费端,另一方面要增加对消费税征收的产品范围,未来可能包括奢侈品箱包、私人飞机、私人游艇等3.房地产税,是长期的政策改革方向,而不是一个短期的政策吹风。 目前房地产税出台主要制约几大原因:1.需求端:征税和当前托底房地产的方向是不一致,对地产行业是雪上加霜的,也不利于房地产企业去化解风险。 2.无论在哪一个城市出台房地产税,房地产税的征收规模和可能导致的土地出让金下滑不成比例的,所以财政部在试点城市的选取之中面临压力,所以当前时点,房地产税改的最佳出口期已经没有了;预估到2024年再去观察房地产税的政策吹风。 2.三减:压降民生刚需领域支出成本,主要涉及三座大山:住房、教育和医疗。 3.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a.预计到25年左右,逐步取消区分女干部跟女工人的退休年龄,统一按照55岁并轨执行。 b.预估未来男女的退休年龄会逐步的按每年延迟2个月和4个月渐进推进,到2055年前后去实现一个男女65岁同龄退休最终的政策目标。因为参考国际经验,通常在改革方案公布后,大概率设置两年及以上的过渡期去给民众适应。 我们判断延迟退休方案大概率在2023年我们大概可能就能看到,到25年正式实施,实施期内一般都会小步慢推提高退休年龄,直至最终完成目标。 在产业投资层面,对于涉及改革年龄段的这些劳动者而言,延迟退休一方面会增加工作时间,另外也会他们增加收入,促进消费意愿,判断到 2035年延迟退休这一项政策或整个养老产业带来大概超过3,500亿元的消费增量。 □二、问答环节Q:如何获取文件?A:中国政府网、新华网直接搜索。Q:房地产税落地的节奏和方式? A:短期看推迟,在2025年以试点形式推进,具体免税面积等测算看Q:12年义务教育?计划生育? A:放开三孩意味着计划生育其实属于实质性放弃,至于生育率回暖取决于:1.疫情影响,居民部门彻底回暖;2.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只有医疗、教育、生育成本有实质性降低;生育作为特别慢的变量需要长期看待。 义务教育加强支出肯定是会的,但是没有明确改成12年的动向。Q:会不会重启耐用品、家电、电动车下乡?A:应该是地方政府推动,不会像08年那样全国范围超大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