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FD季报主编:李扬 银行业运行 曾刚 王伟 2022年12月 《NIFD季报》是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要的集体研究成果之一,旨在定期、系统、全面跟踪全球金融市场、人民币汇率、国内宏观经济、中国宏观金融、国家资产负债表、财政运行、金融监管、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房地产金融、银行业运行、保险业运行等领域的动态,并对各领域的金融风险状况进行评估。《NIFD季报》由三个季度报告和一个年度报告构成。NIFD季度报告于各季度结束后的第二个月发布,并在实验室微信公众号和官方网站同时推出;NIFD年度报告于下一年度2月份发布。 摘要 2022年三季度,商业银行总资产仍保持较快增长,但净利润增速出现较大幅度回调,总体风险抵补能力仍较为稳健。2022年9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373.9万亿元,同比增长10.2%,连续两个季度保持10%左右的增速。9月末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7085亿元,同比增长1.2%,较上季度末出现较大幅度回调,其中农商行同比下降57.4%。商业银行整体净息差为1.94%,与二季度末持平,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3BP。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总额为2.99万亿元,增速回到5.6%,较上季度增速有所回落,总体还是继续保持低增长态势。整体不良贷款率1.66%,同比下降9个BP,连续八个季度出现下降。拨备覆盖率为205.5%,较去年同期增了8个百分点,连续八个季度上升,反映商业银行风险抵补能力在持续加强。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的平均水平分别为10.64%、12.21%、15.09%,各项资本充足率较6月末有所上升。商业银行整体流动性覆盖率为142.7%,环比下降3个百分点,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流动性比例为61.66%,和上季度持平,同比上升3个BP,总体保持稳定态势。 展望2022年四季度,商业银行应继续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发力,持续强化重大风险的化解和防范能力;完善中小银行特别是农商行的管理机制,增强其经营能力;进一步聚焦负债成本和资产质量,保障银行业稳健运行。 本报告负责人:曾刚 本报告执笔人: 曾刚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王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NIFD季报】全球金融市场人民币汇率国内宏观经济宏观杠杆率中国金融监管中国宏观金融中国财政运行地方区域财政 房地产金融 债券市场 股票市场 银行业运行 保险业运行 I 目录 一、2022年三季度银行业面临的宏观环境1 二、银行业经营情况2 (一)资产规模仍保持较快增长2 (二)净利润增速回调,农商行大幅下降3 (三)净息差继续下行4 (四)风险状况5 三、2022年四季度运行展望12 (一)商业银行应继续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发力12 (二)持续强化重大风险的化解和防范能力13 (三)农商行经营形势不容乐观,需继续深化改革13 (四)聚焦负债成本和资产质量,保障银行业稳健运行14 一、2022年三季度银行业面临的宏观环境 2022年三季度,发达经济体增长持续下滑、通胀严重且面临衰退风险。10月份IMF预测2022年和2023年全球GDP将分别放缓至3.2%和2.7%。当前,欧美日主要经济体已经出现经济收缩态势,日本出现日元大幅贬值和债券抛售现象,欧盟高通胀和经济衰退趋势明显,美国在加息和缩表的重压下,预期2023年出现经济衰退的可能性较大。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我国较好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国民经济顶住压力持续恢复,主要指标恢复回稳。2022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0%,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长3.9%,比二季度加快3.5个百分点。 2022年前三季度央行货币政策灵活适度,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政策传导效率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进一步提升。信贷总量增长稳定性增强,1至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8.08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9月末人民币贷款、广义货币(M2)、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分别增长11.2%、12.1%和10.6%。信贷结构持续优化,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24.6%和30.8%。三季度人民银行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红利,优化存款利率监管,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9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0%,同比下降0.59个百分点,处于有统计以来低位,10月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4.3%,较上年末下降133个基点。三季度,强美元带动人民币汇率继续调整,9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7.0998元,较上年末贬值11.4%,在本轮人民币汇率调整过程中,央行也通过调节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等市场常见的外汇政策基本已经出台。 2022年三季度,银行业监管政策持续落地,金融监管力度不减。在整体金融监管方面,三季度银保监会发布《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人民银行发布《黄金租借业务管理暂行办法》《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金融监管机构在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规范黄金租借业务的开展以及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管理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商业银行行为监管方面,银保监会、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对信用卡业务经营管理、发卡营销、授信管理及风险控制进行了规范。银保监会发布《中国银保监会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 联网贷款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对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经营行为作出了约束。监管处罚方面,在“稳增长、稳市场主体、稳就业、保民生”的整体基调下,三季度,银行业监管态势整体平稳,罚单数量较去年同期小幅度上升,罚没金额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大额罚单也呈显著的下降趋势。 二、银行业经营情况 (一)资产规模仍保持较快增长 2022年三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373.9万亿元,同比增长10.2%,占银行业主体的商业银行资产总额315.3亿元,同比增长10.9%,连续两个季度保持10%以上增速。其中,大型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154.6万亿元,占比41.3%,同比增长12.7%;股份制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65.2万亿元,占比17.4%,同比增长7.2%。总体来看,整个银行业资产规模和增速在过去两年短暂回调后又恢复了较快增长。 贷款增速较快依然是资产增速变化的主要来源。今年前三季度,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8.08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其中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2.47 万亿元,同比多增8108亿元。截至9月末,我国本外币贷款余额216.55万亿元,同比增长10.7%;人民币贷款余额210.76万亿元,同比增长11.2%,增速比上月末高0.3个百分点。央行货币政策也要求信贷总量保持稳定增长,继续加大对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资产结构方面,今年以来货币政策通过加强引导,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制造业、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进一步得到支持,三季度以来房地产贷款增长有所恢复。根据央行数据,9月末,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比年初增加8.7万亿元,在同期全部企业贷款增量中占比为59.8%。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30.8%,比全部贷款增速高19.6个百分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自2020年6月以来持续保持20%以上的高增速。贷款总量增长和期限结构优化同步推进,有力支持了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筑底企稳。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6%,比全部贷款增速高13.4个百分点;普惠小微授信户数5389万户,同比增长31.7%。房地产贷款也有所回暖,2022年三季度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2.67万亿元,同比增长2.2%,增速比上半年高2.4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1.3个百分点。 图1商业银行资产及资产增速变化趋势(单位:亿元)数据来源:中国银保监会。 (二)净利润增速回调,农商行大幅下降 2022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7085亿元,同比增长1.2%,较上季度末出现较大幅度回调。从相对效益指标看,三季度商业银行平均资产利润率0.75%,也是自2007年以来的最小值。分结构类型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累计实现净利润分别为9752亿元、4027亿元、2217亿元和764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6.34%、9.04%、15.59%、-57.74%,农商银行净利润出现大幅下降,也拖累了三季度商业银行整体利润增速。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到,农商银行净利润同比降幅较大,一方面来自资产质量的压力,这既影响平均收息率,也影响不良贷款核销与减值损失计提;另一方面则是来自负债成本的压力,主要是导致利息支出增长过快,影响营业收入增长。所以,农商银行在后续业务发展中,需要进一步稳增量、提质量、调结构、控成本。 图2商业银行净利润及增速变化趋势数据来源:中国银保监会。 (三)净息差继续下行 以净息差衡量各类银行的盈利能力,2022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整体净息差为1.94%,与三季度末持平,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3BP,而且今年以来净息差是自2010年以来首次低于2%,前三个季度还表现出逐季下行趋势。大型银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净息差同比变动-10BP、-14BP、-15BP和-21BP,农商行息差下降幅度明显较快。今年以来净息差出现明显下降,主要受到贷款重定价、让利实体经济、企业信贷需求持续走弱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是受疫情和国外政治、贸易环境影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仍然明显,导致企业有效信贷不足,同时政策驱动银行加大信贷投放,供需两方面影响压缩了银行贷款定价空间。二是监管和货币政策也强化了银行资产收益率下行趋势。9月末,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为3.65%和4.3%,分别较6月末下降0.05个和0.15个百分点,也带动贷款加权利率持续下行。三是负债端成本下降受到信贷需求不足、存款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制约,无法有效下降,影响了净息差的改善。对中小银行而言,受制于融资渠道和管理水平,其负债成本下降难度更大。四是不良贷款核销也会对利润和净息差带来冲击,今年前三季度,金融机构累计核销7934亿元,比上年同 期增加1291亿元;比2020年前三季度也多290亿元。商业银行在不良贷款核销上依然维持较大力度。此外,受地产产业链拖累,房地产贷款和按揭贷款利息收入存在较大影响,潜在净息差风险不容忽视。后续应继续推动加强银行负债成本 管控,以保持银行体系净息差的相对稳定运行。 图3商业银行净息差变化趋势数据来源:中国银保监会。 (四)风险状况 1.不良资产余额增速有所回落 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总额为2.99万亿元,增速回到了5.6%,较上季度增速有所回落,总体还是继续保持低增长态势。从最近几年不良贷款余额走势来看,不良资产余额上升的趋势已经得到遏制,资产质量改善明显,不良资产上升幅度持续低于资产增速。 图4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余额变化趋势(单位:亿元)数据来源:中国银保监会。 2022年9月末商业银行整体不良贷款率1.66%,同比下降9个BP,连续八个季度出现下降。其中,大型银行不良率1.32%,同比下降11个BP,总体保持较低水平;股份制银行不良率1.34%,同比下降了6BP,城商行为1.89%,较去年同期上升了7个BP,农商行不良率3.3%,同比下降了30BP,农商行不良贷款的下降在于加大了贷款核销力度,这也对其短期利润和净息差带来一定压力。总体来看,大型银行和股份行的不良率持续改善,城商行和农商行不良率依然较高且存在较高反复性。其中,城商行是三季度唯一不良率上升的银行类别。而农商行由于前期增长加快,目前仍然处于3.3%的高位,压降形势依然较为严峻。近年来整体不良率的下降,一方面得益于银行经营业绩改善与信贷投放逆周期扩张,但更大程度上还是来自商业银行加大了不良贷款的核销力度,各家银行在监管政策引导下,从2021年开始普遍增加了不良贷款核销的力度。 图5主要类型银行不良率变化情况数据来源:中国银保监会。 从关注类贷款指标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