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医药表现弱于大盘,新冠相关概念股反应活跃 本周申万医药生物同比上涨1.39%,表现弱于大盘。其中,中药子行业上涨3.13%,涨幅较大;医疗服务子行业上涨1.95%,化学制药子行业上涨1.93%,医药商业子行业上涨0.19%,生物制品子行业上涨0.01%;医疗器械子行业下跌0.25%。新冠治疗的重点中药品类、解热镇痛药物、熊去氧胆酸概念股等主题表现相对较好。 下周展望:疫情相关行情有望继续 随着疫情放开后短期医院诊疗资源紧张,自我诊疗的需求快速提升,呼吸感冒和儿科药品有望快速放量,重点推荐自我诊疗业务龙头如华润三九,建议关注济川药业等。疫苗方面重点关注重症保护率高,对老年人保护效力高的新冠疫苗,推荐万泰生物,建议关注神州细胞。医疗器械方面,ICU加速扩建带来医疗设备相关机会,推荐迈瑞医疗、澳华内镜、怡和嘉业等,建议关注理邦仪器、开立医疗、南微医学等。新冠抗原检测产业链推荐亚辉龙、诺唯赞,建议关注万孚生物等。 本周专题:新冠疫情八问八答 针对疫情管控放开后,1)新冠抗原检测的使用场景、现有产能情况和产能限制因素;2)三级医院重症床位缺口、扩张计划和刚需医疗设备;3)疫情预防所需的N95口罩供给情况、新冠疫苗现有组合与有效性比对;4)短期医院诊疗资源紧张情况下,非危重病症患者自我诊疗相关中药OTC产品的放量预期这四大主题进行了评价与总结。 12月月度金股 人福医药(600079):麻醉镇静产品中3个品种参与医保谈判,瑞马唑仑医保目录内扩大用途,阿芬太尼、磷丙泊酚二钠目录外谈判,有望借助医保机会放量;9月获批羟考酮缓释制剂,丰富癌痛科室品种。2022-2024年PE分别为15X,17X,14X,维持“买入”评级。 万泰生物(603392):万泰生物(603392):鼻喷新冠疫苗获批EUA,临床III期数据优异,对老年人和Omicron具备较好保护效力;国内HPV疫苗渗透率提升空间大,市场供不应求,二价HPV疫苗有望持续快速放量,未来国际市场有望带来新的增量。2022-2024年PE分别为30X,24X,19X,维持“买入”评级。 华大制造(688114):测序国产龙头具有高度稀缺性;诉讼落地后,海外主流市场已经开始实现推广;近期调整幅度大,安全边际较高。2022-2024年PE分别为21X,65X,51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反复风险;新冠测试卡产能不足;政策性风险 1行情回顾与下周投资策略 本周申万医药生物同比上涨1.39%,表现弱于大盘。其中,中药子行业上涨3.13%,涨幅较大;医疗服务子行业上涨1.95%,化学制药子行业上涨1.93%,医药商业子行业上涨0.19%,生物制品子行业上涨0.01%;医疗器械子行业下跌0.25%。 中药、化学制药和医疗服务子行业表现较好,主要有以下原因:随着国家卫健委推出“新十条”进一步落实优化新冠肺炎防控措施,以及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常用药参考表的发布,新冠治疗的重点中药品类和解热镇痛药物相关医药股受益明显; 疫情防控逐步放开后复苏成为主线,相对刚性的消费医疗相关公司业绩有望开始反弹。 个股方面,化学制药子行业中新华制药(+52.76%,括号中为本周涨幅,下同)、亨迪药业(+25.89%)、千红制药(+21.20%)等解热镇痛药物出口份额行业领先的药企、或与熊去氧胆酸相关的概念股涨幅靠前;中药子行业中上海凯宝(+28.30%)、振东制药(+25.39%)、以岭药业(+20.83%)、贵州百灵(+19.73%)等拥有新冠治疗重要中药品种、或作为原材料供应商的药企则表现亮眼。受益于新冠抗原检测短期需求快速扩增,医疗器械子行业的奥泰生物(+17.30%)本周涨幅也靠前。 展望下周,随着疫情放开后短期医院诊疗资源紧张,自我诊疗的需求快速提升,呼吸感冒和儿科药品有望快速放量,重点推荐自我诊疗业务龙头如华润三九,建议关注济川药业等。疫苗方面重点关注重症保护率高,对老年人保护效力高的新冠疫苗,推荐万泰生物,建议关注神州细胞。医疗器械方面,ICU加速扩建带来医疗设备相关机会,推荐迈瑞医疗、澳华内镜、怡和嘉业等,建议关注理邦仪器、开立医疗、南微医学等。新冠抗原检测产业链推荐亚辉龙、诺唯赞,建议关注万孚生物等。 中药:疫后复苏下,短期医院诊疗资源紧张,群众自我诊疗意识提高,非危重病症患者或将选择网上问诊与院外治疗,中药OTC产品有望放量,如呼吸感冒品类、心脑血管品类与儿科药品等,推荐自我诊疗业务龙头如华润三九,建议关注济川药业等。 医疗器械:关注新冠抗原检测产业链短期供需关系不平衡带来的机会,推荐亚辉龙、诺唯赞,建议关注万孚生物等。看好ICU加速扩建带来的相关医疗设备的机会,推荐迈瑞医疗、澳华内镜、怡和嘉业等,建议关注理邦仪器、开立医疗、南微医学等。 医疗服务&消费:新冠疫苗重点推荐万泰生物,鼻喷疫苗重症保护率100%,且对老年人和Omicron株也有较好保护效力;建议关注神州细胞,其针对Alpha/Beta变异株的二价疫苗与辉瑞mRNA疫苗头对头显示非劣。随着新冠防控措施的持续优化,以及流感多发季节的到来,流感疫苗接种量有望提升,建议关注华兰疫苗、金迪克、百克生物等。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明朗化,疫情走势和社会经济恢复的预期正在逐步确立。我们认为短期医疗资源将面临压力,建议关注具备承接突发增长医疗需求的综合医疗公司,如国际医学、新里程;长期来看,社会秩序将逐步恢复,疫后复苏成为主线,消费医疗相对刚性,相关公司业绩将会逐步恢复,推荐爱尔眼科、华厦眼科,建议关注通策医疗、锦欣生殖。 药品:12月6日,康方生物与Summit Therapeutics就PD-1/VEGF双抗达成首付5亿美元和创纪录的总额5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进一步点燃了市场对国产创新药,尤其是未来具备出海逻辑的创新药的预期。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于12月10日至13日举行,推荐金斯瑞生物科技,建议关注科济药业、百济神州、亚盛医药、诺诚健华等在ASH年会上更新重要产品临床数据的创新药企。 2本周专题:新冠疫情八问八答 2.1新冠抗原市场容量有多大? 2022.12.7,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制定《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明确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的适用人群、检测频率及对应处理方式,规定每家医疗卫生机构按服务人口总数的15-20%储备抗原检测试剂。 图表1:新冠抗原检测人群及需求 综合三种适用人群潜在检测需求,对应年需求为305亿人份。 2.2新冠抗原国内产能如何? 因短期需求激增,订单结构以政府采购,援助疫情地区及医院使用为主,对交付规模和速度有较高要求,预计头部厂家贡献产能较大,结合亚辉龙12.4日投资者交流披露日产能为750万,对应月产能2.25亿,我们预计目前国内月产能在25-30亿份。 2.3新冠抗原产能为何不能快速提升? 短期抗原产品需求较大,对供应链各个环节带来巨大考验,原材料、人工有不同程度的提升。12.9号,紧急批复3家注册证后,目前国内共有39家企业获批新冠抗原注册证,预计近期仍可能存在产能紧缺的问题。 除原材料的供应外,获批厂家对应生产场地需要达到10万级洁净车间,从头搭建时间不短于半年,同时需要与注册证上的地址一致,对于原本场地较为紧张的厂家而言,短时间内扩产会较为困难。 2.4重症床位的缺口有多少? 国务院联防联控制定《做好医疗资源准备工作方案》(下面简称工作方案),新冠重症治疗ICU数量不低于院床位数4%、专科ICU按同等标准进行扩容改造、可紧急转换成ICU的床位数量不低于院床位数4%;按现床医比和床护比,再扩充20%~30%医护人员作为补充。所有改造工作需在在22年12月底之前完成。 目前国内重症医学床位约13.8万张,三级医疗机构重症医学床位为10.7万张,三级医院整体床位322.9万张,占比3.3%,新冠重症ICU床位和紧急转换ICU缺口分别为0.7%和4.7%,对应2.3万和15.2万张需求。 图表2:重症床位的缺口 2.5重症床位设备目前配置足够吗? 工作方案还提出了针对重症床位的基础设备、呼吸治疗设备、监测设备、抢救设备等,其中基础设备和呼吸治疗设备,涉及范围较广。 图表3:部分重症床位设备配置清单 综合ICU设备配置按基础、呼吸治疗、监测等7大类,其中基础、呼吸治疗类刚需较大。ICU每床配置监护仪、呼吸机、输注泵,病区酌情配置便携超声、血气、移动DR、气管镜等,每床贡献收入15万元起,整体增量市场有望达到227.6亿。 重点推荐ICU市占率较高的迈瑞医疗,支气管镜提供厂家澳华内镜,建议关注开立医疗、理邦仪器、微创医疗等。 2.6新冠三年为何还需强调口罩作用? N95口罩指的是《口罩佩戴指引》中提到的医用防护口罩,其执行的是中国国家标准GB 19083-2010,过滤效率≥95%,属于1级医用防护口罩,适用于医务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对经空气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护。 KN95口罩指的是符合国家标准GB 2626-2019,且过滤效率≥95%的颗粒物防护口罩,适合接触潜在污染物、境外输入和污染传播高风险的环境中使用,在高密度公共场所等日常出行佩戴使用。 虽然两款口罩的过滤效率都能高达95%,但N95级医用防护口罩还能满足阻隔血液、体液等喷溅与表面抗湿性等医用防护要求,更适用于医护人员在直接接触病人或感染者等高危场景下的使用。 总的来说,在防护效果上,医用N95口罩>KN95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在口罩的选择上,疾控专家表示,到医院就诊时,以及一些高风险岗位和环境人群需要佩戴N95口罩;普通市民常规出门不需要佩戴N95口罩,只需要佩戴普通的医用外科口罩即可。 图表4:不同口罩的防护指数以及适用场景 2.7新冠疫苗接种如何选择? 2022年9月份以来,国家NMPA获批了6家厂商新冠疫苗的EUA,分别为丽珠集团的重组蛋白疫苗;康希诺的吸入型腺病毒载体疫苗;神州细胞、三叶草及威斯克的重组蛋白疫苗,万泰生物的鼻喷流感病毒载体疫苗,给予更多保护效力较好的接种组合。其中,万泰生物针对的人群最为广泛,适用于18岁以上,未免疫任何新冠疫苗人群,以及既往已接种过1针、2针或3针其他新冠疫苗人群。 图表5:新冠疫苗接种组合 由于目前Omicron毒株盛行全球,我们建议关注对Omicron毒株具备较好保护效力的新冠疫苗,包括万泰生物、神州细胞、康希诺、丽珠集团、三叶草。目前仅万泰生物和丽珠集团披露了真实世界的保护力数据,从临床数据上看,万泰生物的有效性更为优异,重症保护率为100%,60岁以上人群保护效力不弱于18-59岁人群。 并且终点病例基因分型均为Omicron株。从针对Omicron株的中和抗体水平来看,神州细胞和康希诺(吸入)更为优异,其中神州细胞的新冠疫苗为针对Alpha/Beta变异株的二价疫苗;康希诺的吸入剂型,与万泰生物的鼻喷剂型都能诱导人体的黏膜免疫,在防感染保护力上更优。 图表6:新冠疫苗有效性对比 2.8自我诊疗需求提升,囤药是否理性? 疫情防控全面放开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2月10日发布《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出台儿童与成人治疗方案与预防康复方案,在短期医院诊疗资源紧张情况下,自我诊疗需求上升,未来中药OTC有望放量。 “新十条”优化措施,四类药全面解禁 2021年全国各地购买“四类药品”(退烧药、止咳药、抗菌和抗病毒类药物)受到各种销售管控,12月7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十条”优化措施,“四类药”全面解禁销售,呼吸感冒类中药OTC有望放量。中康资讯数据显示,2021年起受疫情多地散发情况下限制零售端感冒清热用药销售影响,零售端感冒用药/清热类市场规模2021年与2022年上半年分别同比下降10.80%、4.55%。在全面解禁销售后,疫情全面放开后,未来感冒用药/清热类零售端规模增速有超过15%,利好各产品龙头企业。 图表7:2019~2022H1感冒用药/清热类零售端规模 图表8:2022年H1感冒用药/清热类零售端格局 存在二次感染机率,常备抗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