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开源证券]:行业周报:持续推荐后疫情时代生物医药的投资机会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行业周报:持续推荐后疫情时代生物医药的投资机会

医药生物2022-12-11蔡明子开源证券؂***
行业周报:持续推荐后疫情时代生物医药的投资机会

一周观点:抗原检测市场需求旺盛,产能快速攀升助力新冠疫情防控 需求端:从疫情数据看,各地疫情散发,全国单日新增感染者人数仍处于快速爬坡阶段。在优化核酸检测方面,当前多地取消全民核酸检测,出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跨区域流动人员无需核酸阴性证明。新十条提出要进一步缩小核酸检测范围、减少频次。根据防疫工作需要,开展抗原检测。在优化隔离方式方面,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收治。隔离期间,抗原检测有望广泛用于居民自我监测病情进展。在保障社会正常运转和基本医疗服务方面,不得停工、停产、停业,防止大量工作人员感染,抗原检测能快速筛选出被感染人员,阻断传染链条。此外,针对老年人群,开展每周两次抗原检测。 我们认为抗原检测应用场景丰富,空间有望逐步释放。医院端发热门诊、急诊已应用推广,学生入学、居民出行、员工上班、冷链物流、交通枢纽管控等场景有望逐步放开。供给端:目前39款新冠抗原自测产品已获NMPA批准,从产业数据来看,目前抗原检测试剂盒生产厂家基本处于满产满销,供不应求状态,部分厂家产能有望逐步恢复至历史峰值。此轮广东、重庆、北京等地疫情对抗原检测需求旺盛,新十条的出台也刺激居民储备抗原检测试剂盒的需求,相关厂家短期营收有望快速增长。 一周观点:精准防控新形势下,医疗消费有望迎来行业复苏 国务院11月11日发布20条以来,防疫措施陆续优化。11月21日进一步就核酸检测、风险区划定、居家隔离等给予具体指示。12月1日,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座谈会时指出,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 我们认为,2022年医药行业受疫情扰动严重,消费医疗、医疗服务、中药表现受损,在政策边际向好的情况下,2023年有望迎来复苏行情。消费复苏题材具体利好细分板块包括药店、医疗服务以及中药。 推荐及受益标的 推荐标的:稳健组合:迈瑞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海泰新光、泰格医药、康龙化成、博腾股份、羚锐制药、康缘药业、人福医药、东诚药业、益丰药房、老百姓、健之佳、海吉亚医疗、新天药业、以岭药业、寿仙谷、盈康生命、伟思医疗、华东医药。弹性组合:采纳股份、昌红科技、康拓医疗、中国中药、太极集团、国际医学、皓元医药、药石科技、美迪西、江苏吴中。 受益标的:神州细胞、康希诺、万泰生物、石药集团、三叶草生物、丽珠集团、君实生物、以岭药业、鱼跃医疗、乐普医疗、怡和嘉业、美好医疗、迈瑞医疗、东方生物、安旭生物、万孚生物、明德生物、汤臣倍健。 风险提示:行业黑天鹅事件;疫情恶化影响生产经营。 1、抗原检测市场需求旺盛,产能快速攀升助力新冠疫情防控 需求端:从疫情数据看,各地疫情散发,全国单日新增感染者人数仍处于快速爬坡阶段。在优化核酸检测方面,当前多地取消全民核酸检测,出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跨区域流动人员无需核酸阴性证明。新十条提出要进一步缩小核酸检测范围、减少频次。根据防疫工作需要,开展抗原检测。在优化隔离方式方面,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收治。隔离期间,抗原检测有望广泛用于居民自我监测病情进展。在保障社会正常运转和基本医疗服务方面,不得停工、停产、停业,防止大量工作人员感染,抗原检测能快速筛选出被感染人员,阻断传染链条。此外,针对老年人群,开展每周两次抗原检测。我们认为抗原检测应用场景丰富,空间有望逐步释放。医院端发热门诊、急诊已应用推广,学生入学、居民出行、员工上班、冷链物流、交通枢纽管控等场景有望逐步放开。 供给端:从产业数据来看,目前抗原检测试剂盒生产厂家基本处于满产满销,供不应求状态,部分厂家产能有望逐步恢复至历史峰值。此轮广东、重庆、北京等地疫情对抗原检测需求旺盛,新十条的出台也刺激居民储备抗原检测试剂盒的需求,相关厂家短期营收有望快速增长。 抗原检测试剂盒一般为胶体金免疫层析法,采用高度特异性的抗原抗体反应及免疫层析技术,试剂含有预先固定于NC膜上检测区的抗原/抗体和包被在标记垫上的抗原/抗体彩色标记物。物料成本可拆分为:抗体等生物原料、NC膜、PVC胶板、辅助材料、包装材料等。 表1:抗原检测试剂盒生物原料、NC膜、辅助材料成本占比较大 截至2022年12月10日,NMPA批准的新冠抗原自检类试剂盒共有39款。其中,胶体金共计27个,乳胶法和荧光免疫层析分别为9个、3个。由于性价比差异较大,重点围绕27家胶体金抗原检测试剂盒生产厂家进行筛选,从产能爬坡、产品质量和地域性等标准选择相应标的。 表2:39款抗原检测试剂已获得NMPA批准 2、一周观点:精准防控新形势下,医疗消费有望迎来行业复 苏 国务院11月11日发布20条以来,防疫措施陆续优化。11月21日进一步就核酸检测、风险区划定、居家隔离等给予具体指示。11月29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指出要精准判定风险区域、封控管理要快封快解、应解尽解,减少因疫情给群众带来的不便;各地成立整治层层加码工作专班,对人民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进行积极有效的回应;应当坚持第九版,落实二十条。下一步会加强定点医院建设,特别是提升综合救治能力和多学科诊疗水平,提高重症救治的能力。 12月1日,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座谈会时指出,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 我们认为,2022年医药行业受疫情扰动严重,消费医疗、医疗服务、中药表现受损,在政策边际向好的情况下,2023年有望迎来复苏行情。消费复苏题材具体利好细分板块包括药店、医疗服务以及中药。 药店:(1)随着国家对疫情把控更加精准,不再对疫情区域四类药实行下架等措施,疫情散发区域经营受影响有望减小。看好出行政策放开、四类药销售政策边际放松下药店客流、销售恢复。(2)药店板块2021下半年处于低基数。从3月起零售药店回暖趋势明显,在疫情精准防控趋势下,我们预计后续客流恢复下客流有望持续向好。(3)居民健康意识提升,积极储备居家常备药品、防护消杀用品等。 推荐标的:益丰药房、老百姓、健之佳;受益标的:大参林、一心堂。 医疗服务:2022年全年疫情散发,导致较多消费医疗服务停诊、限流,Q2影响最为严重,后续逐步恢复,但仍对大部分医疗服务公司经营造成影响,我们认为随着防疫措施持续精准化,医院就诊受防控影响将逐渐降低,恢复常态运营,同时,考虑到消费医疗需求在2022年延迟就医的现象较为明显,预计医疗服务需求在初期将迎来反弹,促进医疗服务板块的快速恢复增长。 推荐标的:锦欣生殖、美年健康、国际医学、海吉亚医疗、爱帝宫;受益标的:爱尔眼科、通策医疗。 中药:(1)出行政策边际放松,居民有望积极储备疾病治疗用药应急准备,治疗清热解毒、发烧、干咳等症状的中药预计迎来一波购买高峰。(2)疫情下居民提升免疫力的意愿明显提升,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保健品等品种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3)政策持续支持,带来研发端、供给端、医保支付端的全产业链受益,目前成效逐渐显现,二十大给予了更坚定发展中医药行业的信心。(4)业绩增长确定性大,近两年较多中药企业发布股权激励,制定稳健发展的考核目标,提升业绩增长确定性。(5)估值方面,仍有部分业绩稳健且2023年PEG不到1的标的,估值有提升空间。 推荐标的:太极集团、康缘药业、羚锐制药、寿仙谷。受益标的:以岭药业、济川药业、华润三九、葵花药业等。 3、看好估值合理、基本面向好标的 (1)沪深股医药外包服务板块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44.4/32.6/23.7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0.8/1.0/0.8。 表3:沪深医药外包服务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44.4/32.6/23.7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0.8/1.0/0.8 (2)沪深股生命科学上游板块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44.4/32.6/24.3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1.2/0.8/0.8。 表4:沪深生命科学上游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44.4/32.6/24.3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1.2/0.8/0.8 (3)沪深股生物制品板块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43.7/32.0/26.0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1.3/0.9/0.8。 表5:沪深股生物制品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43.7/32.0/26.0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1.3/0.9/0.8 (4)沪深股化学制药板块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35.1/26.1/20.5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1.1/0.9/0.9。 表6:沪深股化学制药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35.1/26.1/20.5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1.1/0.9/0.9 (5)沪深股医疗服务板块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42.0/45.1/31.9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1.1/1.4/1.3。 表7:沪深股医疗服务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42.0/45.1/31.9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1.1/1.4/1.3 (6)港股医疗服务板块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21.3/17.0/24.0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12.0/0.9/0.8。 表8:港股医疗服务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21.3/17.0/24.0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12.0/0.9/0.8 (7)沪深股医疗器械板块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42.7/30.0/23.0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7.7/1.0/0.9。 表9:沪深股医疗器械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42.7/30.0/23.0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7.7/1.0/0.9 (8)沪深股医药商业板块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23.6/19.3/15.2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1.5/0.9/0.7。 表10:沪深股医药商业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23.6/19.3/15.2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1.5/0.9/0.7 (9)港股医药商业板块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9.6/8.5/7.5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0.9/0.6/0.6。 表11:港股医药商业板块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9.6/8.5/7.5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0.9/0.6/0.6 (10)沪深股中药板块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28.6/23.0/18.7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1.6/1.1 /1.0。 表12:沪深股中药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为28.6/23.0/18.7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1.6/1.1 /1.0 (11)港股中药板块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11.2/9.9/6.7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1.1/0.8/0.4。 表13:港股中药板块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11.2/9.9/6.7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1.1/0.8/0.4 (12)沪深股医美板块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60.4/34.2/26.8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0.9/0.8/0.9。 表14:沪深股医美板块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60.4/34.2/26.8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0.9/0.8/0.9 (13)港股医美板块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36.5/25.9/20.0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