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盛证券]:工业纸袋与奶酪棒包装双轮驱动,成长路径清晰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工业纸袋与奶酪棒包装双轮驱动,成长路径清晰

2022-11-16姜春波、姜文镪国盛证券天***
工业纸袋与奶酪棒包装双轮驱动,成长路径清晰

细分领域龙头,第二成长曲线清晰。上海艾录系国内工业用纸包装与奶酪棒包装行业双龙头,2015年纵向布局智能包装系统,2017年横向延伸至塑料包装领域,2018年切入高景气、高利润的奶酪棒包装赛道打开二次成长空间。近五年收入CAGR为24.98%,利润CAGR为26.29%,2022年受疫情扰动需求承压,但长期成长路径清晰。 奶酪棒包装领跑行业,生产与研发优势构筑核心竞争力。奶酪棒包装具有较高技术壁垒,公司凭借优质产品与服务加速渗透下游客户,深度绑定奶酪龙头妙可蓝多,并与蒙牛、 伊利、奶酪博士等多个知名品牌达成合作,2019-2021年收入CAGR为109.4%。奶酪棒潜在空间广阔,常温/成人品类将为行业增长注入新的动力,上海艾录作为上游包装龙头有望率先受益,中性假设下,2030年公司奶酪棒包装业务收入约为14亿元,2021-2030年CAGR为20.0%。 工业用纸包装积淀深厚,行业规模与市场份额有望共同向上。公司通过自动化与规模化生产降本增效,人均创收创利持续领先,盈利能力优于同业;优质客户资源积累丰富,积极拓新获取增量,成长稳健,2019-2021年收入CAGR为18.3%;限塑禁塑令推动“以纸代塑”需求高涨,纸包装潜在空间广阔,上海艾录作为细分领域龙头,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把握利润拐点,静待景气回升。1)奶酪棒包装:伴随下游奶酪棒市场价格战趋缓,竞争格局向好,公司有望凭借自身优质产品和服务获得价格支撑,下游压价空间有限;若2023年需求回暖且新客户放量将带动产能利用率提高,利润弹性有望释放。2)工业用纸包装:2021H2以来原料价格高企,且下游需求较弱阻碍提价传导,导致利润承压;2022Q3纸价同比改善,后续价格进一步回落叠加提价落地,成本压力有望得到缓解。 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上海艾录2022-2024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1.9/14.3/17.0亿元,同比增长6.0%/20.2%/18.8%,实现归母净利润1.09/1.72/2.27亿元,同比变动-24.9%/+58.4%/+31.8%,对应PE分别为33.0X/20.8X/15.8X。参考可比公司2023年Wind一致预期16倍PE均值,考虑到公司短期需求承压,但中期成长曲线清晰,盈利能力有望修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佳,行业竞争加剧,客户拓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测算误差。 财务指标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1.包装细分龙头,双轮驱动、成长清晰 1.1深耕包装领域,多元业务并举 工业纸袋包装&奶酪棒包装双龙头。上海艾录成立于2006年,工业用纸包装为基础,横向拓展至塑料包装领域拓宽品类,纵向延伸至智能包装系统完善一体化布局,在工业纸袋包装和奶酪棒包装两个细分赛道中确立龙头地位。从业务构成来看,工业用纸袋贡献主要收入,复合塑料包装增速亮眼。2021年工业用纸包装产品收入同比增长29.1%,收入占比约为67%;复合塑料包装产品快速放量,2018-2021收入CAGR为185.8%,带动整体收入增长提速。 图表1:上海艾录业务总览 上海艾录自2006年成立以来,主要历经三个发展阶段: 主业奠基期:专注工业包装,规模化生产能力提升(2006-2012年)。公司前身艾录有限成立于2006年,创立初期专注于工业用纸包装业务;2011年二期工厂建成,并引进德国W&H自动化流水线,规模化生产实力进一步增强。 高速扩张期:产业一体化深化,产品矩阵多元化(2012-2018年)。2012年以来公司驶入发展快车道,2012-2018年收入CAGR为27.68%,业务规模持续扩大。在此期间公司通过全资收购子公司锐派包装,布局智能化包装生产线业务,提升“一体化包装解决方案”服务能力;2016年建成三期新智慧工厂,并与W&H达成战略合作,自动化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2017年公司组建艾鲲新材料,主要从事日化、软管、注塑系列产品生产及销售,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以及下游客户群。 二次成长期:切入奶酪包装赛道,智慧工厂落地(2018至今)。工业用纸包装业务稳步增长,公司打造第二增长点,2018年切入奶酪棒包装市场,并与奶酪龙头妙可蓝多达成合作,目前已发展为其第一大供应商;2019年五期智慧工厂落成,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加速迈入工业4.0时代;2021年9月公司正式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图表2:上海艾录发展历程 多领域布局,客户优质。上海艾录纸包装、塑料包装等产品可应用于化工、建材、食品与食品添加剂、医药等众多下游行业,2018-2021年食品行业客户销售收入占比由25.5%提升至43.9%,超越化工行业成为第一大客户来源。公司通过多应用领域布局规避对单一行业、单一客户的过度依赖,同时凭借业内良好的市场声誉和品牌影响力积累丰富客户资源,与下游多家头部企业达成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分享优质客户成长红利。 图表3:上海艾录下游核心客户群 创始人行业经验丰富,一体化布局完善。公司第一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创始人兼董事长陈安康,持股比例为33.64%。董事长陈安康为长江商学院高级工商管理硕士(EMBA),行业经验丰富。公司下设四家全资子公司和一家控股子公司,2015年上海艾录通过收购锐派包装布局智能包装系统,2017年上海艾录设立子公司艾鲲新材料,主要生产软管、日化、注塑系列产品,拓展纸包装产品以外的更多产品类型,现已与屈臣氏、科丝美诗、安娜苏、贝亲、妙可蓝多等下游知名企业达成合作,后续有望实现快速成长。目前公司业务涵盖纸包装、复合塑料包装、智能包装生产线、日化包装等产品生产销售,以及包装原材料采购等领域,一体化布局完善。 图表4:上海艾录股权结构图(截至2022年三季报) 图表5:粉料智能化包装生产线 图表6:子公司艾鲲产品矩阵 1.2业绩高速增长,盈利能力优异 过往业绩高速增长,受疫情扰动、短期经营承压。2017-2021年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CAGR分别为24.98%/26.29%,整体保持较高增速;2021年受益于复合塑料包装快速放量,公司整体业绩实现大幅增长,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20/1.45亿元,同比增长44.55%/30.18%。2022年前三季度在疫情反复、下游需求疲软、原材料成本高企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下公司营收仍然保持正增长(+6.21%),利润端承压、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7.92%。 图表7:2017-2021年上海艾录营业收入CAGR为24.98% 图表8:2017-2021年上海艾录归母净利润CAGR为26.29% 国内贡献主要收入,境外版图持续扩张。公司业务主要聚焦国内市场,2021年收入占比约为86%。2017-2021年境内/境外收入CAGR分别为24.02%/32.06%,境外增速领先。 公司境外业务主要为工业用纸包装出口,销售范围覆盖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日本、印度、新西兰、泰国等多个国家。公司凭借高端产品定位以及环保美观、性价比较高的特点,与海外客户合作日渐紧密,2022H1境外收入同比增长56.75%,弥补国内市场疫情环境下需求疲软,未来海外市场有望持续增长。 图表9:2017-2021年上海艾录境内/境外收入占比 图表10:2017-2021境内/境外收入CAGR分别为24.02%/32.06% 量增为核心驱动,主要源于客户拓展以及客户份额提升。工业用纸包装:2019-2021年工业用纸包装产品销量增速分别为5.92%/13.80%/38.33%,销量连续增长主要得益于客户合作规模提升,同时逐步切入下游食品、药品等新领域的包装供应链体系;此外,境外市场扩张战略顺利推进。复合塑料包装:2019-2021年复合塑料包装产品销量增速分别为460.20%/130.94%/129.29%,主要得益于行业仍处早期,上海艾录产品技术壁垒较高,行业竞争对手较少;此外,伴随奶酪棒市场高速发展,公司绑定国产奶酪龙头妙可蓝多实现快速放量。 图表11:工业用纸包装产品量价拆分 图表12:复合塑料包装产品量价拆分 费用管控优异,研发费用良性增长。2021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3.64%,较2020年下降3.99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88%/7.06%/3.39%/1.31%,较2020年分别下降2.99/0.51/0.01/0.47pct,销售费用率大幅下降主要由会计准则变动所致。整体来看,2017-2021年销售费用率与管理费用率呈下降趋势,费用持续优化;伴随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研发费用率呈现良性增长。2022年前三季度财务费用率有所下降,主要系人民币贬值带动汇兑收益增加。 图表13:2017-2022前三季度公司期间费用率变动情况 图表14:2017-2022前三季度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变动情况 受疫情&成本扰动、利润承压,但盈利能力处行业上游。2021年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28.56%/12.73%,较2020年分别下降5.38/0.90pct(以同口径2020年毛利率为基数计算,下降幅度为2.58pct);2022Q1-3利润端继续承压,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23.86%/9.79%,同比下降8.87/4.61pct,主要原因为:1)疫情反复导致下游客户增长乏力,产能利用率降低,规模效应未充分显现;2)原材料价格以及海运费处于高位,成本端承压;3)奶酪棒包装大客户订单价格战略性调整,公司为开拓新客户适度让利。但与同业相比,公司毛利率与净利率均处于行业上游水平,盈利能力较强。长期来看,伴随外界扰动消除以及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公司盈利能力有望修复。 图表15:上海艾录毛利率处于行业上游水平 图表16:上海艾录净利率处于行业上游水平 2.奶酪包装龙头,高景气赛道成长可期 2.1奶酪棒包装潜在空间广阔,品类&人群拓展打开增量市场 奶酪行业及核心单品奶酪棒快速渗透,包装需求相应增长。我国奶酪行业尚处于发展初期,奶酪棒品类的出现推动奶酪消费趋势兴起,2004年百吉福推出“棒棒奶酪”、2018年妙可蓝多推出“儿童奶酪棒”,行业迎来高速增长期。2021年我国奶酪零售市场收入规模为122.7亿元,2018-2021年CAGR为28.30%。从竞争格局来看,CR2由2018年的32.2%提升至2021年的52.1%,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利好上游包装企业。核心单品奶酪棒进展顺利,据智研咨询,2021年我国奶酪棒市场规模同比增长近60%,2022年宏观经济压力较大、消费呈现降级趋势,增长势头回落;预计未来伴随经济复苏,奶酪棒有望恢复快速增长。 图表17:2018年以来奶酪零售市场规模加速增长 图表18:2021年我国奶酪棒市场规模约62亿元,同比增长59.2% 我国奶酪行业尚处于发展初期,对比海外成熟市场成长空间广阔。从消费结构来看,2021年我国奶酪制品在乳制品消费中占比仅为1.9%,与主流产品白奶、酸奶相比差距明显。 此外,据CLAL,2021年我国人均奶酪消费量仅0.13kg/年,远低于日本、美国、英国等成熟市场(日本/美国/英国人均消费量分别为2.7/17.9/11.1kg/年)。长期来看,参考饮食习惯相近的日本市场,我国奶酪人均消费量具有较大提升空间。 图表19:2021年中国乳制品消费结构 图表20:中/日/美/英人均奶酪消费量对比 零食属性强化&销售渠道扩张&消费人群拓展,三维驱动共同助推奶酪市场扩容。 1)零食属性强化:我国奶酪消费逐渐呈现功能和口味、营养和健康并重的发展态势,产品属性逐渐趋于零食化。奶酪棒具备“高钙”、“优质蛋白”的产品特性,契合休闲食品健康化的发展趋势,据艾媒咨询,当前健康(63.8%)已经成为消费者购买休闲食品时的第二大关注点,仅次于产品口味。此外,休闲食品具有高频消费的特点,据艾媒咨询,中国休闲食品消费者平均每个月购买5.4次休闲食品,86%以上的消费者每月购买次数超过1次。因此,奶酪棒作为高营养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