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研报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股权激励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研报指出,我国的股权激励政策制度不断健全完善,2019年以来在政策与市场驱动下,股权激励工具不断创新,股票来源向多样化发展,股权激励迎来新一轮发行高峰。股权激励方案的衡量一看激励力度,二看激励对象信心。激励总价值体现股权激励力度:价格层面,授予价/行权价越低,激励力度越大;数量层面,激励总量占比越高,激励力度越大;多种激励工具的应用或可提高股权激励实际价值。激励对象绑定深度与激励覆盖范围彰显对公司成长信心:激励有效期越长,激励对象与公司利益绑定越深;激励对象覆盖范围较大时,激励对象对公司业绩的信心较充足;多维度指标可对公司业绩与业务实现更全面的考核。股权激励全流程均存在显著正收益,股权激励重点关注预案、授予日、行权/解锁/归属日三个重要时间节点,预案日决定行权/授予价、授予日决定激励费用、行权/解禁日决定税额抵扣。探究获得超额收益的关键性因素,关键因素一:激励力度,激励总量占比越大,超额收益表现越优;关键因素二:业绩维度,业绩目标高者、考核维度丰富者更易获超额收益;关键因素三:行业维度,科技成长和高端制造行业超额收益表现优;关键因素四:激励工具,短期股票期权激励、长期第一类限制性股票激励超额收益佳。基于股权激励方案的策略可概括为:优选激励力度大,业绩目标较高、科技成长和高端制造行业公司;短期选股票期权激励,中长线选第一类限制性股票激励;业绩考核方面,首选增速目标高,考核维度丰富标的;激励力度方面,短线优选激励力度大于4%标的,中长线在授予后第一年和授予后第二年,优选激励力度在[2-3%]区间内标的;行业方面,长期看科技成长类≥高端制造类>消费类>周期类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