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都证券]:研究所晨报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研究所晨报

2022-10-11傅达理国都证券张***
研究所晨报

研究所 晨会报告2022年10月11日 国都证券 晨会报告 国都证券研究所晨报20221011 【财经新闻】昨日市场 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建设完善覆盖全社会征信体系指数名称收盘涨跌%我国城镇就业占比提高到62.7%新经济带动就业效应显著上证综指2974.15-1.66市场体系结构蝶变资本市场撬动发展新动能沪深3003720.94-2.21 深圳成指10522.12-2.38 证券研究报告 中小板综指11044.71-2.17 【行业动态与公司要闻】恒生17216.66-0.04 国企5880.71-0.56 各地水利建设加快推进新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四季度开工恒生AH溢价147.79-0.71面板厂加大减产力度液晶电视面板价格有望企稳标普5003612.390.75 NASDAQ10542.10-0.32 【国都策略视点】MSCI新兴市场884.811.03 策略观点:三季度业绩底徘徊,指数底近期反弹动力或偏弱昨日A股行业 排名行业名称成交量涨跌% (百万) 1农林牧渔1458.663.352煤炭1984.331.063石油石化1869.710.504公用事业2833.620.295房地产3717.310.05 全球大宗商品市场 商品收盘涨跌% 纽约原油90.8213.90纽约期金1675.700.44伦敦期铜7584.501.26伦敦期铝2255.005.28 波罗的海干散货1944.0010.45 资料来源:Wind、国都证券 研究员傅达理电话:010-84183343Email:fudali@guodu.com执业证书编号:S0940519040003联系人王景电话:010-84183383Email:wangjingyj@guodu.com 独立性申明: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可获得资料,国都证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分析逻辑基于作者的职业理解,通过合理判断并得出结论,力求客观、公正,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响,特此声明。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第1页研究创造价值 【财经新闻】 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建设完善覆盖全社会征信体系 【中国证券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10月10日在人民银行网站刊发了题为《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的文章。文章指出,人民银行将进一步建设完善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征信服务。 文章介绍,人民银行坚持“政府+市场”双轮驱动发展模式,逐步构建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简称“央行征信系统”)和市场化征信机构协同发展、互相补充的发展格局。 其中,由央行主导建设的央行征信系统,立足全国范围内个人和企业信贷信息全面共享应用,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口最多、收集信贷信息种类最全的征信系统。截至2022年8月末,个人征信系统接入金融机构4081家,收录11.5 亿自然人信息,日均提供查询1084.4万次;企业征信系统接入金融机构3811家,收录9874.6万户企业和其他组织信息,日 均提供查询服务27.3万次。 同时,市场化征信机构满足多元征信需求。人民银行先后批设了百行征信有限公司和朴道征信有限公司2家个人征信 机构,截至2022年8月末,百行征信、朴道征信分别覆盖4.96亿人、1.57亿人,提供服务38.59亿次、10.13亿次,实现 个人非贷海量替代数据全面共享应用。此外,截至2022年8月末,在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备案的企业征信机构136家,已实 现企业注册登记等公开信息的全覆盖;全国备案评级机构55家,标普、惠誉等知名外资评级机构以独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文章指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坚持征信全覆盖的建设目标。推动不同领域、不同平台的个人和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应 用,不同征信系统互联互通,为每一个经济主体建立“信用档案”,满足经济社会多层次多样化的征信服务需求;坚持“征信为民”理念,保护信息主体合法权益。推动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平衡好信用信息合规使用和有效保护的关系,加强行业监管,严肃查处滥采、滥用个人信息等违规行为;坚持征信业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构建多样化征信市场、多维度征信产品、多渠道征信服务。推动跨境征信合作,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征信机构和信用评级机构,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 我国城镇就业占比提高到62.7%新经济带动就业效应显著 【经济参考报】国家统计局10月10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比重首次超越乡村,达到50.5%。2021年,城镇就业人员总量达到46773万人,比2012年增加9486万人,年均增长1054万人;城镇就业占比进一步提高到 62.7%,比2012年增加13.8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 报告指出,我国经济规模不断跃上新台阶,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新的就业增长点不断涌现,为稳定和扩大就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伴随着经济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高质量发展的持续推进,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我国就业结构持续优化,就业人员素质不断提升。 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增强。报告显示,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发展新动能加速壮大,第三产业已成为带动经济增长、吸纳就业人员的主要力量。2021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分别为17072万人、21712万人和35868万人,占比分别为22.9%、29.1%和48.0%;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占比比2012年分别下降10.6和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 上升11.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的协调性明显提高。 此外,新经济就业以其就业容量大、薪资水平高、灵活性和兼职性强等特点,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1)》显示,2020年,我国共享经济平台企业员工达到631万人,比2015年增加约 131万人,平台带动的就业人数约8400万人,比2015年增加约3400万人。 市场体系结构蝶变资本市场撬动发展新动能 【经济参考报】十年来,我国资本市场体系结构明显优化,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持续推进,资本市场通过发挥枢纽作用,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市场结构明显优化 十年间,随着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资本市场也实现跨越式发展。上市公司数量和市值大幅增长,我国资本市场规模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二。截至2022年9月30日,A股上市公司数量为4955家,总市值76.16万亿元。回望2012 年末,A股上市公司数量为2494家,总市值为23.04万亿元。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A股市场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背后,是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体现、企业规范发展的需要、机构和家庭资本配置能力的提升,以及资本市场法治化、市场化建设的成效。而行业市值结构的变化则反映了我国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及科技创新发展的成果。 在上市公司数量迅速增长的同时,其整体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正加快向科技引导型方向迈进。来自证监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A股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超过2200家,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高科技行业市值占比由2017年初的约20%增长至约37%。 来自中上协的报告显示,从上市公司的资金流向来看,2021年全年沪深A股募集资金总额为5363.48亿元,其中,主板募资1839.21亿元,创业板募资1475.24亿元,科创板募资2049.04亿元,科创板、创业板募资占比为65.71%。资本流入创新创业企业的比例逐年上升,资本市场不断促进制造业向高技术、创新型制造业转型升级。 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持续推进 伴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化,A股全面注册制渐行渐近。从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正式落地,到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再到设立北交所,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持续推进,各板块间互联互通与全面注册制相辅相成。 证监会副主席李超表示,多层次的市场体系结构在发生明显变化。沪深主板更加突出“大盘蓝筹”特色,科创板坚守“硬科技”特色,创业板继续保持“三创四新”特点,北交所和新三板注重于创新型的中小企业。同时,创投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科创板肩负着引领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型的使命,突出了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高质量发展的进程。来自上交所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已达到474家,总市值达到5.31万亿元。开市三年多来,科创板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硬科技”产业集聚效应初步形成。 创业板塑造支持创新企业持续成长的市场机制,板块定位“三创四新”,已成为多元包容的创新企业上市高地。自2020 年8月24日创业板注册制首批18家公司成功上市后,创业板上市公司规模迅速壮大。截至目前,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已 经达到1200家,总市值达到10.40万亿元。 北交所坚持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市场定位,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纽带作用,延伸中小企业融资成长路径。截至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为115家,总市值1751.74亿元。上市公司以中小企业为主,“专精特新”公司占比高。北交所成立近一年来,各项制度建立并有效运转,各类市场主体踊跃参与,合格投资者超500万户,社保基金、保险资金、QFII等均已入市,超500只公募基金加速布局,初步形成了一个良性市场生态。 允泰资本创始合伙人、首席经济学家付立春表示,多层次资本市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资本服务。难能可贵的是,多层次资本市场将一级市场的IPO、VC/PE,甚至更早期的天使投资都带动起来,能够服务科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全生命周期,对于这些企业的发展,支持力度是空前的。 田利辉认为,近十年来,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发展实现全面性、联通性和规范性。多层次资本市场已能够全面服务我国的大中小微企业,能够借助转板等制度来实现多层次资本市场之间的联通发展,而且通过适合各自板块的制度构建和监管优化基本实现了规范发展。 “近十年来,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成效显著,不仅通过‘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切实推动了法治化和市场化,也成为我国企业融资及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平台。”田利辉表示。 服务实体广度深度显著拓展 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始终遵循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导向。李超表示,这十年,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深度显著拓展,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要突破,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迈上新的台阶,资本市场的国际吸引力和影响力大幅增强,市场法律体系“四梁八柱”基本建成,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十年间,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实现量质双升。一方面,上市公司营业收入不断增长,占GDP的比重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以股债为代表的直接融资获得长足发展,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适配性大幅增强。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4.54万亿元,同比增长9.24%,远高于同期GDP增速,占GDP的比重进一步扩大;实现净利润3.25万亿元,同比增长3.19%。其中,非金融类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29.23万亿元和1.95万亿元,同比增长10.89%和4.55%。自2021年一季度起,实体企业营收增速持续高于金融类公司,显示我国经济脱虚向实的良好发展态势。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十年来,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不断完善,尤其是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程度大幅提升,我国资本市场得到国际资本和境外机构的高度认可。与此同时,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也大幅增强,A股市 场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总体来说,中国资本市场已经进入平稳的运行阶段,这也是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表现。 【行业动态与公司要闻】 各地水利建设加快推进新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四季度开工 【上海证券报】当前正值水利建设施工的黄金季节,各地水利工程建设如火如荼。 与此同时,水利部正在积极推动,力争四季度开工新一批重大水利工程,以稳定经济大盘、增强发展后劲。各地抢抓水利工程建设“黄金期” 秋季天干气爽,适宜建设,各地的水利项目建设也加

你可能感兴趣

hot

研究所晨报

国都证券2023-08-25
hot

研究所晨报

国都证券2024-01-09
hot

研究所晨报

国都证券2023-07-24
hot

研究所晨报

国都证券2023-07-12
hot

研究所晨报

国都证券2023-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