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开源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财政贴息贷款助力医疗新基建,医疗设备更新改造有望涌现千亿级需求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财政贴息贷款助力医疗新基建,医疗设备更新改造有望涌现千亿级需求

医药生物2022-09-25蔡明子、古意涵、龙永茂开源证券别***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财政贴息贷款助力医疗新基建,医疗设备更新改造有望涌现千亿级需求

一周观点:财政贴息贷款助力医疗新基建,医疗设备更新改造有望涌现千亿级需求 2022年9月7日国常会决定,对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阶段性财政贴息和加大社会服务业信贷支持,促进消费发挥主拉动作用,明确提及对医院在“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新增贷款,实施阶段性鼓励政策”的支持。9月13日,国常会确定专项再贷款与财政贴息配套支持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以实现扩市场需求、增发展后劲的目标。为响应国常会的决定,近日卫健委发布通知,拟使用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并拟于近期发布配套政策,进一步明确使用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在医院端落地实施的政策。此次国家及各地财政再次给予了医疗新基建充分的资金支持,体现了政府对医疗资源更新升级的重视,满足了各级符合区域卫生规划要求的医院及医疗卫生机构购置医疗设备的需求,补足了医疗体系持续发展的动力,引入财政贴息贷款支持医疗设备更新改造将成为医疗新基建进一步推进的重要一环。目前各省市积极响应政策,均已开始执行使用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需求的调查工作,仅浙江、江苏、安徽三省已上报约180亿元的设备采购需求,由此可推,全国数千亿级医疗设备更新改造需求即将释放,医疗器械行业将持续市场需求的高景气时期。 一周观点:疫情散发下严肃医疗增长稳健,继续看好其下半年增长 2022上半年国内各地区疫情反复,尤其Q2多点散发,上海、深圳、北京、河南等地疫情防控下,较多医疗机构停业、限流,若不考虑收购增量,2022Q2医疗服务标的在中国内地经营皆受到较大影响,实现了正增长的包括爱尔眼科、国际医学、海吉亚医疗等,从其经营业务来看,严肃医疗相对消费医疗在疫情多发时期由于诊疗刚需维持更稳健的增长,同时,若医疗服务标的的旗下医院外省患者占比较低,疫情对其影响减小。展望下半年,鉴于下半年在成都、贵阳、深圳等地仍有疫情散发,我们认为严肃医疗仍保持其稳定运营优势,相对消费医疗受疫情影响更小,下半年继续看好严肃医疗板块。 推荐及受益标的 推荐标的:迈瑞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海泰新光、采纳股份、昌红科技、康拓医疗、益丰药房、老百姓、皓元医药、药石科技、博腾股份、康龙化成、义翘神州、翔宇医疗、国际医学、海吉亚医疗、新天药业、以岭药业、寿仙谷、羚锐制药、中国中药。受益标的:微创医疗、联影医疗、华大智造、惠泰医疗、微创电生理、微创机器人、天智航、通策医疗、乐普医疗、威高骨科、正海生物、大博医疗、奥精医疗、一心堂、大参林、健之佳、爱美客、华熙生物、同仁堂、红日药业、华润三九、健民集团、康缘药业、济川药业(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风险提示:行业黑天鹅事件、疫情恶化影响生产运营。 1、一周观点:财政贴息助力医疗新基建加速,医疗设备更新 改造有望涌现千亿级需求 事件:9月7日国常会决定,对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阶段性财政贴息和加大社会服务业信贷支持,促进消费发挥主拉动作用,明确提及对医院在“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新增贷款,实施阶段性鼓励政策”的支持。9月13日,国常会确定专项再贷款与财政贴息配套支持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以实现扩市场需求、增发展后劲的目标。为响应国常会的决定,近日卫健委发布通知,拟使用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并拟于近期发布配套政策,进一步明确使用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在医院端落地实施的政策。相关财政贴息贷款原则上对所有公立和非公立医疗机构全面放开,每家医院贷款金额不低于2000万。贷款使用方向也包括了诊疗、临床检验、重症、康复、科研转化等各类医疗设备购置。卫健委原则上对项目申报不予干预,即报即批,由医院与指定银行自行协商贷款方案。 点评:“十四五”期间,医疗新基建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关注焦点,早在2021年7月,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等部委共同编制了《“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强调,加快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提高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与保障能力。此次国家及各地财政再次给予了医疗新基建充分的资金支持,体现了政府对医疗资源更新升级的重视,满足了各级符合区域卫生规划要求的医院及医疗卫生机构购置医疗设备的需求,补足了医疗体系持续发展的动力,引入财政贴息贷款支持医疗设备更新改造将成为医疗新基建进一步推进的重要一环。目前各省市积极响应政策,均已开始执行使用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需求的调查工作,仅浙江、江苏、安徽三省已上报约180亿元的设备采购需求,由此可推,全国数千亿级医疗设备更新改造需求即将释放,医疗器械行业将持续市场需求的高景气时期。 2、一周观点:2022上半年医院经营虽受疫情影响,但严肃医 疗板块服务收入增长稳健,继续看好其下半年增长 2022上半年国内各地区疫情反复,尤其Q2多点散发,上海、深圳、北京、河南等地疫情防控下,较多医疗机构停业、限流,对经营活动造成较大影响。根据国家卫健委披露的月度全国医疗服务情况,2022年1-2月呈现较好增长,但从3月开始,疫情反弹导致诊疗人次和出院人次增速下降,4月则皆实现了负增长,区分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来看,民营医院客流量下降幅度相对较低。 图1:3-4月疫情导致诊疗人次增速下降 图2:4月全国医院出院人次负增长 从医疗服务上市公司业绩来看,A股医疗服务标的Q2收入增速皆低于Q1增速(国际医学由于Q1基本处于停诊状态不包含在内),且Q2收入增速基本为负,仅爱尔眼科、国际医学、盈康生命、三星医疗实现了正增长。 综合A股和港股医疗服务标的2022上半年情况来看,2022H1医疗服务标的收入增速基本为10%以下,但希玛眼科、三星医疗、海吉亚医疗、锦欣生殖实现了25%以上的较高增长,其中,三星医疗、海吉亚医疗、锦欣生殖的较高增长主要来源于并购,海吉亚医疗新并入了苏州永鼎医院和贺州广济医院,锦欣生殖新并入妇儿业务收入,其IVF相关业务收入和2021H1基本持平,三星医疗并入了5家康复医院。 希玛眼科的快速增长主要来源于中国香港业务,中国香港手术量增长40%,促使其中国香港业务收入增长129%,而中国内地业务收入增长11.8%,且若中国内地业务剔除2022H1新增收购深圳爱康健牙科收入,其内地眼科收入实则下降6.5%。 整体来看,若不考虑收购增量,2022Q2医疗服务标的在中国内地经营皆受到较大影响,实现了正增长的包括爱尔眼科、国际医学、海吉亚医疗等医疗服务标的。 从其经营业务来看,严肃医疗相对消费医疗在疫情多发时期由于诊疗刚需维持更稳健的增长,同时,若医疗服务标的的旗下医院外省患者占比较低,疫情对其影响减小。 图3:医疗服务标的在2022Q2受疫情影响更大 图4:2022H1医疗服务标的受疫情影响业绩增速放缓 展望下半年,鉴于下半年在成都、贵阳、深圳等地仍有疫情散发,我们认为严肃医疗仍保持其稳定运营优势,相对消费医疗受疫情影响更小,下半年继续看好严肃医疗板块。 推荐标的: (1)国际医学:综合医院进入秋季后诊疗人次快速提升,中心医院上半年最高日住院床位为2267张,随着下半年旺季爬坡加快,中心医院有望迎来月度盈亏平衡; 此外,其3600张床位的中心医院北院区(康复医院)在建设当中,鉴于其康复、骨科、妇儿业务已在中心医院开诊,北院区有望实现快速爬坡。 (2)海吉亚医疗:2022年上半年度公司医院业务收入14.46亿元(+69.9%),其中门诊收入5.1亿元(+88.8%),住院收入9.3亿元(+61.0%),医院业务实现高速发展。展望下半年,自建医院方面,2022年4月聊城医院顺利投入运营,有望带来收入贡献;重庆海吉亚医院二期项目综合大楼进入内部装修阶段,有望带来1000张床位增量。并购医院方面:2021年苏州永鼎医院和贺州广济医院加入后,公司加强投后管理,业务规模和运营效益显著提升,2022H1两家医院毛利同比增长201%,就诊人次同比增长45.3%,下半年有望继续带来业绩增量;未来公司也将继续积极搜寻优质的并购目标,推动项目进程,持续加强肿瘤相关的行业的整合能力。公司内生+外延助推业务快速扩张、深度拓展,在医生及设备资源、管理体系、服务模式方面优势明显,成长空间大。 3、看好估值合理、基本面向好标的 (1)沪深股医药外包服务板块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47.1/30.5/22.2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1.0/0.9/0.7。 表1:沪深股医药外包服务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47.1/30.5/22.2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1.0/0.9/0.7 (2)沪深股生命科学上游板块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38.6/28.4/21.1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1.0/0.7/0.7。 表2:沪深股生命科学上游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38.6/28.4/21.1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1.0/0.7/0.7 (3)沪深股生物制品板块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36.2/24.5/20.4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1.5/0.8/0.7。 表3:沪深股生物制品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36.2/24.5/20.4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1.5/0.8/0.7 (4)沪深股化学制药板块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27.2/20.7/16.3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0.9/0.9/0.8。 表4:沪深股化学制药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27.2/20.7/16.3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0.9/0.9/0.8 (5)沪深股医疗服务板块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34.7/36.2/25.9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1.8/1.1/1.0。 表5:沪深股医疗服务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34.7/36.2/25.9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1.8/1.1/1.0 (6)港股医疗服务板块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16.8/23.1/24.0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0.6/0.6/0.4。 表6:港股医疗服务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16.8/23.1/24.0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0.6/0.6/0.4 (7)沪深股医疗器械板块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37.5/26.3/20.4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1.2/1.0/0.9。 表7:沪深股医疗器械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37.5/26.3/20.4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1.2/1.0/0.9 (8)沪深股医药商业板块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18.6/15.1/10.5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1.0/0.7/0.5。 表8:沪深股医药商业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18.6/15.1/10.5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1.0/0.7/0.5 (9)港股医药商业板块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7.9/6.9/5.9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0.6/0.5/0.4。 表9:港股医药商业板块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7.9/6.9/5.9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0.6/0.5/0.4 (10)沪深股中药板块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20.7/16.8/13.6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0.8/0.8/0.7。 表10:沪深股中药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20.7/16.8/13.6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0.8/0.8/0.7 (11)港股中药板块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8.7/7.7/5.3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0.7/0.6/0.3。 表11:港股中药板块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