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未知机构]:上海贝岭交流会2-调研纪要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会议纪要/报告详情/

上海贝岭交流会2-调研纪要

2022-09-18未知机构杨***
上海贝岭交流会2-调研纪要

【上海贝岭】2022.9.16交流会一、半年报情况公司业务布局情况:功率链:电源管理、功率器件、电机驱动(不同场景设置不同电压)信号链:ADC/DAC、EEPROM、电力专用芯片(智能计量SoC,用在电表中)、物联网前端(物联网计量芯片+光通信+数字隔离器三类合在一 起)、模拟前端(布局隔离、HPLC等)、信号链标准品(接口为主)公司2022半年报情况:收入同比下降8%,主要是因为香港海华对贸易业务的风控,要求贸易规模下降,同比降幅22%;主业IT收入和去年基本持平。 2021年4月半导体爆发,产品价格上涨、品牌缺货,因此去年的基数较高。上海受到疫情影响较大,上海全城的静态管理对于业务的影响较大。 过去说“克服一切不利因素”,但确实对于物流交货的影响较大。 半年报发布后股价没有因此发生太大波动,和预期大致相符甚至略好于预期,从毛利上还略增。 归母净利润下降是因为持有新洁能的股票以公允价值计量,去年同期产生2.2亿收益,但今年上半年差异较大,大概是1.1亿,降幅超过50%。因此归母净利润下降主要是因为投资变动,但研发投入同比增17%。 报表是数字,但数字背后是跟公司经营和管理密切相关的。二、Q&AQ:互联网智能电表对公司有什么影响? A:肯定是有影响的,以国家电网为代表的招标,今年公司在电表招标三相目中都是最高的,这块业务是公司有特色的业务,业务增长前景较好,国内外市场对于智能电表的需求大。 从上一代发展到下一代大约需要2-3年的时间,转换电表是长周期的过程,以前是机械式,下一代是数字表,对于芯片来说是很容易的事情。数字表在2012年左右上升为目前主流的智能电表,具备了通讯和远程操控的功能,这一代表到目前已经超过10年。 每一代的演进大约是10年的周期,更换周期过去也是8年,就像现在已经没人用机械表和前一代的数字表。即便到时间下个版本没出来,也要换。 我们认为计量精度和核心技术指标都会进步,公司智能电表远超我们原先预期的孵化设计和考核验证,并在去年招标。 Q:按照8-10年为一个周期,上一代电表目前处于什么水平? A:这是一个滚动切换的过程,可能2010-2011年适用的表在3-4年前就已经换新了,可能今年或者明年上一代的表又要重新做,所以实际上是0-10岁的范围。 每年国家电网都有旧表换新表的安排,新建的住宅也都需要电网、电表,这是最基础的设施,无论是旧表替换还是新表安装都是按部就班的在进行中。 存量市场存在替换需求,另一方面则和房地产竣工面积等因素相关(甚至是正比关系)Q:目前电表的存量和增量市场哪个更大? A:存量市场更大。 切换速度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供货,并且智能电表价格比之前的要贵不少,并且国家电网的投资花钱的地方很多。从整个电网的大系统来说投资需求到处都有,所以国家电网这边也是一个因素。 我们去年年报里对这项业务做分解,虽然新表标准刚落地并且检测通过了,但替换旧表的节奏是不确定的,取决于国家电网,但无论快慢,实际上对公司电表业务影响不会太大,公司已经并将继续处于优势地位。 Q:新老电表的单价对比情况?A:整表和芯片单价的差异很大,难以比较。 这一代电表从过去计量和MCU芯片等一套有很多电源,本身是一个完整的表。 而智能电表变成了双芯模组,也就是计量和管理变成了两个SoC,因此这是苹果和梨的比较,而不是苹果和苹果的比较。每一代电表芯片功能不一样,新表的芯片价格上升很多。 从电表招标的数量来看,一般是5000万,高峰时期可能是8000-9000万,去年公司小批量的招标是十多万,今年可能会上升。 在批量少的时候,核心芯片和整表价格都是不稳定的,但2000万只以上的时候会有谈判,到一定规模后价格会稳定,所以整体上看都是刚开始高一点,量上来之后价格降低。 公司1988成立,2018年成立30年,当时30周年庆时办了智能电表论坛,当时瑞能微已经并购了,当时就发布了下一代智能计量芯片,因此无论是单相还是三相智能电表我们都有先发优势。 Q:高速高精度产品的发展和毛利率情况如何? A:ADC信号链公司技术积累很早,2010年开始,2013验收,公司锲而不舍没有放弃,对于这个团队的维持消耗公司很多费用,目前实现量产时间很长了,比如医疗设备。 电力保护用的是高精度的,高速高精度主要是在工控和医疗,在去年公司10多亿IC收入占比还是不到10%。 ADC技术门槛高、业务收入增速高、毛利率也远高于贝岭其他业务。 公司在相对较低的基础上,去年同比前年、今年同比去年的ADC和DAC业务(数模转换器等业务)都会高增速。 Q:大客户是自己去找的还是他们来找我们国产替代的?A:是很复杂的过程,也是新事业部的核心工作之一。 更多还是主动出击,去年行业需求爆发和“国产替代”四个字密不可分,大的工业、医疗、汽车业务核心系列采用国产。 高端芯片领域国外垄断,带来的问题是容易被卡脖子,很多大的工业企业都面临这个问题,所以我们强调自己向工控和汽车电子转型,贝岭的汽车电子芯片进展和大国竞争背景下的科技竞争、封锁和政治因素相关,并且是实实在在的体现在商品上的。 贝岭主业的IC收入和利润都是一年年创新高的,去年年报里我们也有介绍。 从专业来说,消费和工业的划分不明确,本身的使用的场景和企业的属性、或者产品技术维度也可以做分类,工业和消费是兼容的,二者的界定是模糊的。 我们原本打算分业务梳理一下,但也没做成,去年年报做了定量分析,工业和泛工业占据一半以上。 工业和汽车电子国产替代和升级是否体现在报表中,当然是有影响的,如果没有这种需求的话是不会有去年表现的。 Q:TI、ADI产能扩产进入工业和汽车领域,是否会对国产替代产生影响? A:去年疫情缺货,ADI主要是信号链的布局,ADC等信号链产品布局全面;TI更为明显,在工业、电源等领域布局完整。 在电源市场规模大,2021年判断国内电源IC规模超1000亿,国内的市场规模细分领域多,中国2010年后都是最大的半导体市场,电源也不例外。 对国内模拟fabless公司重要的并不在于扩产,而是在于自己的实力和竞争。 如果这么大的市场公司能抢到一块,已经是很大的规模了,我认为扩产会有影响,但影响不大,主要看PK产品的性能。 Q:ADC或电源产品国内做同样类型的公司太多,公司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A:第一可以从ADC或者电源本身来评判,研发能力、产品性能等维度,第二是贝岭的业务能否形成整体作战和协同效应,第三是产能把握和运营质量。 最终看到的市占率等是这些综合因素产生的结果,ADC和电源这两个业务是完全不一样的。 半年报有写研发上的核心竞争优势,比如说电源领域开发的小封装产品,更不用说ADC也是有自己的特殊优势的。我们在电源、部分ADC产品是国内领先的。 ADC公司技术积累早,在量产上具有先发优势,最终最有意义的还是高端客户,运用了我们ADC之后能稳定运行,能达到这样的结果是公司ADC 十多年的积累,只靠狭窄市场是不够的,高端ADC在很多领域都有需求。 公司现在要做的是把已经进入的工业、医疗、电力等市场在某一个点上的研发,针对更多细分市场研发ADC产品。 ADC是市场关心的,也是模拟领域的明珠,公司也在快速投入研发队伍。 如果能拿到上海的工资在成都生活大家都愿意,现在人工成本也很贵,在西部人才相对更容易,公司会想尽一切方法提升研发能力。半导体技术迭代快,传统产业可能有爆款产品占据市场即可,但半导体领域要求一直研发。Q:电表业务友商招股书三相和单相计量的份额是90%和30%,如何看待这一数据? A:数据不准确。 上一代的单相SoC公司是垄断地位,对方不可能到40%;同时,三相对方公司不可能到100%,国家电网不可能在某一重要产品上采用单一工具,这个逻辑是违背的。 Q:新一代MCU是外采吗?A:下一代本身就是SoC,上一代才用计量MCU。 电表芯片技术门槛其实较高,国内MCU等市场只要有毛利的就一窝蜂来做,直到成为红海市场。 但计量芯片不一样,核心的用的都是国内的,那为什么没有更多团队来分一杯羹,这里不完全是因为技术壁垒和门槛,并不是想做就能做,而是 10-20年的技术演变和升级的过程。 所谓的国网招标,指的是表厂去投标,每个都要有几套方案,用谁的计量谁的MCU,核心器件和每个方案都要事先在电科院进行考核评分,达到一定门槛之后才有去投标的资格,表厂中标之后可以选择其中一套方案。 这个考核是十分严格的,表厂会在中标之后针对经济性的考虑进行生产供货,表厂选择芯片供应商的首要考虑是及时供货,且需要长期性能好,对性价比和性能质量有较高要求。 Q:国网会给表厂压价吗?A:会的,上一代智能电表性能已经很好,计量芯片的功率和性能参数、精度都很高,也带有通讯功能。这个表在2-3年前已经被压到了100多元这么低,因此逼着公司降本,维持接受的住的毛利率。 价格谈判和压价是长期的过程,去年芯片都有涨价,这个是反常现象。 Q:去年新一代物联网是10万套,今年是什么水平? A:国内电网招标,个别年份有一年三次,一般是上半年下半年的四五月份和11月份,今年下半年肯定去去年多,今年上半年是70-80万只下一代智能电表,下半年是500万还是800万很难说,这个也没必要着急,公司的竞争优势和市场的刚需始终是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