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天风证券]:通信行业研究周报:山东渤中项目海缆招标落地,元宇宙发展势头迅猛快速增长可期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通信行业研究周报:山东渤中项目海缆招标落地,元宇宙发展势头迅猛快速增长可期

信息技术2022-09-10陈汇丰、林竑皓、姜佳汛、余芳沁、王奕红、唐海清天风证券野***
通信行业研究周报:山东渤中项目海缆招标落地,元宇宙发展势头迅猛快速增长可期

本周行业重要趋势: 国华渤中B2场址海上风电项目220kV海缆设备及敷设施工采购公开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 9月9日,国华投资山东国华时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国华渤中B2场址海上风电项目220kV海缆设备及敷设施工采购公开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中天科技海缆股份有限公司为第一中标候选人,投标报价为2.91亿元。第二候选人为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为2.98亿元。 我国元宇宙产业产值目前已超400亿元 “Web3.0发展趋势高峰论坛暨2022元宇宙、区块链、金融科技蓝皮书发布会”在京举办。大会发布了《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报告(2022)》《中国区块链发展报告(2022)》《中国元宇宙发展报告(2022)》三部年度蓝皮书,根据蓝皮书,我国元宇宙上下游产业目前产值超过400亿元左右。主要体现在游戏娱乐、VR和AR硬件等方面,未来五年,国内元宇宙市场至少突破2000亿元大关。 本周投资观点: 近期市场风格切换较快,短期建议结合半年报情况,重点关注绩优以及下半年高增个股,中长期围绕高景气赛道布局。例如,海风海缆、储能、智能汽车模组/激光雷达/传感器/连接器/结构件等优质个股。 重点关注方向:通信+海风/储能/新能源、物联网/智能网联汽车、光通信、云计算等细分领域。中长期看,持续关注业绩成长性强的高景气细分赛道。 一、5G网络: 1、主设备商:重点推荐:中兴通讯; 2、光纤光缆:重点推荐:中天科技(海洋、新能源板块潜力十足,光纤光缆景气周期开启)、亨通光电(海洋+光纤光缆双重驱动),建议关注:长飞光纤(光纤光缆量价齐升)、永鼎股份(光通信复苏,汽车线束增量空间); 3、光模块&光器件:中际旭创(全球数通光模块龙头)、天孚通信(光器件龙头,激光雷达等新品类重点突破)、新易盛、光迅科技、博创科技、光库科技、中瓷电子、太辰光、剑桥科技; 二、5G应用端(汽车智能化等): 1、物联网/智能网联汽车:重点推荐:创维数字(智能座舱+元宇宙VR,家电联合覆盖)、瑞玛精密(新能源汽车结构件)、拓邦股份(智能控制器+储能)、移远通信、广和通、威胜信息(机械联合覆盖)、美格智能、有方科技、四方光电(机械联合覆盖)、汉威科技(机械联合覆盖);建议关注:移为通信、华工科技(车载传感放量)、映翰通、意华股份(汽车连接器+光伏)、鼎通科技、瑞可达、鸿泉物联; 2、在线办公/视频会议:重点推荐:亿联网络(混合办公,完善产品矩阵); 建议关注:会畅通讯、星网锐捷、梦网科技(富媒体短信龙头)等; 三、通信+能源: 1、海风海缆:中天科技(海洋、新能源板块潜力十足,光纤光缆景气周期开启)、亨通光电(海风+光纤光缆双重驱动); 2、IDC:重点推荐:科华数据(电新联合覆盖)、润建股份(民营通信网络管维龙头,光伏运维重点突破)、光环新网,建议关注:紫光股份、英维克、奥飞数据、海兰信(UDC)、数据港等; 四、运营商: 低估值、高分红: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 五、军工通信&北斗:通信是国防信息化领域的严重短板,超短波及区宽渗透率提升可期,建议关注:海格通信、七一二、上海瀚讯、华测导航; 六、数字人民币:随着数字人民币的持续推广,未来规模化应用可期,建议关注:楚天龙、东信和平等。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5G产业和商用进度低于预期,下游应用推广速度不及预期,贸易战不确定风险。 重点标的推荐 1.本周重点行业动态以及观点(09.05-09.09) 1.1.海风&海缆行业最新动态: 2026年中国漂浮式海上风电有望达500MW(北极星风力发电网) 近日,英国Westwood分析师表示,中国正在各地进行的漂浮式海上风电试点项目,将推动中国漂浮式海上风电到2026年实现“五倍的增长”。分析师预测,作为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大国,中国将在全球领先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基础上,提升漂浮式海上风电的装机速度,到2026年,有望增长到近500兆瓦。 多年来,中国一直在准备开发漂浮式风电装机,但迄今为止,国内还只有一个漂浮式项目并网——2021年底启动的单机组试点项目——这也被视为中国总计划中约477MW的漂浮式项目的首个种子项目。上述计划汇总装机数字由Westwood能源最新统计,计算到2026年将在中国安装的数量。 Westwood预测到2026年全球将有3.6GW的漂浮式风电并网。而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去年曾预测到2030年将有16.5GW的漂浮式海上风电装机,比一年前预计的6.5GW有大幅增加,其中大部分增长将出现在2025-2030年间。 国华投资山东国华时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国华渤中B2场址海上风电项目220kV海缆设备及敷设施工采购公开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国家能源招标网) 9月9日,国华投资山东国华时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国华渤中B2场址海上风电项目220kV海缆设备及敷设施工采购公开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中天科技海缆股份有限公司为第一中标候选人,投标报价为29085.7608万元。第二候选人为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为29800.6884万元。 3GW海上风电项目!200台风电机组+6座变电站(风电头条) 丹麦可再生能源开发商哥本哈根能源公司(Copenhagen Energy)公布了拟议风电场的更多细节,该风电场位于西澳大利亚州杰拉尔顿(Geraldton)北部区域,被称为Midwest。 Midwest海上风电项目将由200台风电机组和6座变电站组成,可提供3000兆瓦的可再生能源,足以为300万户家庭和企业提供长达50年的电力,预计每年将抵消高达600万吨的二氧化碳。 1.2.储能行业最新动态: 刘彦龙:预计未来5年储能系统成本将降低30%(国际储能网) “预计未来5年,储能成本还将再降低30%。未来10年,储能成本将再降低70-80%。”9月7日召开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上,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在致辞时说。 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统计,2021年我国储能生产制造产业链日趋完善,市场规模达500-600亿元,比2020年增长120%以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同时,在研发创新领域,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储能行业研发强度分别达到12.6%、18.7%和15.6%。相比国家主体及其他行业,储能行业的研发力度显著提升,充分体现了储能企业对创新的高度重视和行业发展潜力的认同。 华东新版“两个细则”即将模拟运行:新型储能深度调峰补偿160元/兆瓦时(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9月7日,华东能源监管局发布《华东区域电力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和《华东区域电力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模拟运行的通知,文件指出电网企业要按照新版“两个细则”规则条款要求,修改完善技术支持系统。原则上2022年9月底前,技术支持系统要具备模拟运行条件,新版“两个细则”启动模拟运行。新型储能作为并网主体参与考核和补偿。 新型储能主要为华东区域内电力调度机构调度管辖范围并且接入电压等级在35千伏及以上电化学、压缩空气、飞轮等新型公用储能电站。新型储能原则上自并网充电/放电之日起纳入。电源侧、负荷侧电储能经所在电源侧、负荷侧法人同意并具备相关条件,可以从电源侧、负荷侧独立出来,按照公用电储能方式参与辅助服务补偿(同时参与并网运行考核)。 部分补偿标准如下: 一次调频补偿标准数值为400元/兆瓦时。 新型储能AGC补偿数值为360元/兆瓦·月。 新型储能深度调峰补偿标准为160元/兆瓦时。 可调节负荷削峰补偿标准,取800元/兆瓦时。 为可调节负荷调峰补偿标准,取240元/兆瓦时。 可中断负荷旋转备用补偿标准,取1000元/兆瓦时。 1.3.汽车智能网联行业最新动态: 2022年1-8月汽车销量排行榜(一览众车)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乘联会)最新零售销量数据统计,8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达187.1万辆,同比增长28.8%,环比增长2.9%;1-8月份累计销量1295.0万辆,同比增长0.1%。 8月分析:8月经历了我国史上最热的夏天,极端天气导致部分地区经销店客流也明显下降。全国各地疫情局部散发,病例稍有回升,但在有效控制范围内。厂商与渠道端库存充足,有利于市场批发与零售。本月TOP15车企合计批发销量156.0万辆,市场集中度为74.4%,较上月下降2.2个百分点。本月TOP15车企合计零售销量141.1万辆,市场集中度为75.4%,较上月下降1.4个百分点。本月零售超过10万辆的有六家企业,分别是比亚迪汽车、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长安汽车、吉利汽车,其中比亚迪和一汽大众销量均超过16万辆,成为NEV和ICE的领头羊企业。 高阶自动驾驶任重道远智能网联开启“二次革命”(盖世汽车网) “2030年智能网联汽车的普及率(预计)会超过80%,包括辅助驾驶、部分高级别驾驶的普及,最终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的量产或许会超过30%。”在近日举行的“2022泰达论坛”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副秘书长叶盛基表示,“智能技术的普及与迭代,有效保证了驾驶安全,提升了燃油燃烧率,减轻了城市拥堵程度,丰富了节能减排方式。 客观说,积极推动和推行智能驾驶普及,从某种程度看也是实现双碳目标非常重要的途径。” 在叶盛基看来,作为智能网联汽车未来发展的重点,L3级以上的高级别自动驾驶要实现落地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受现行国家政策法规所限,高级别自动驾驶车辆尚不能实现上路行驶;二是关键技术掌握能力不够,汽车操作系统、芯片等仍是短板;三是制造及配套体系仍需完善;四是需加强统筹规划和车路云一体化建设;五是构建安全保障体系,特别是网络和数据安全方面,智能网联汽车仍面临严峻风险和挑战。 对此,叶盛基表示,首先应加强对国内产业链、供应链的把脉,识别可能存在的“卡脖子”环节,抓紧补短板,保证全产业链全过程安全可控;其次,要加强对汽车操作系统、芯片、软件、自动驾驶等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和联合攻关力度;第三,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建设,推进智能网联汽车上路试点工作;第四,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的融合发展。 从市场端来看,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席忠民认为,伴随智能纯电“二次革命”的开启,未来必然会形成两大竞争态势,一个是产品+生态,包括可持续利用能源,即电+电池的网络生态;智能出行生态,L4级的自主运营+平台出行的生态;网联的商业软件定义汽车生态。第二个竞争则是科技+成本,未来没有科技无法参与竞争,但要做到科技领先,又将面临高昂成本,其将考验企业的成本控制以及对供应链垂直整合的能力。 1.4.元宇宙行业最新动态: 势头迅猛!我国元宇宙产业产值目前已超400亿元(北京日报) 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正在举办。作为服贸会重要论坛之一的“Web3.0发展趋势高峰论坛暨2022元宇宙、区块链、金融科技蓝皮书发布会”在京举办。大会发布了《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报告(2022)》《中国区块链发展报告(2022)》《中国元宇宙发展报告(2022)》三部年度蓝皮书,根据蓝皮书,我国元宇宙上下游产业目前产值超过400亿元左右。 三部蓝皮书的执行主编、北京区块链技术应用协会会长、中科金财董事长朱烨东博士在会上做了“中国元宇宙、区块链、金融科技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主旨演讲。 在元宇宙方面,朱烨东表示,2021年是元宇宙元年,元宇宙产业是未来数字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据预测,我国元宇宙上下游产业目前产值超过400亿左右,主要体现在游戏娱乐、VR和AR硬件等方面,未来五年,国内元宇宙市场至少突破2000亿元大关。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已成为元宇宙核心基础设施。元宇宙的产业生态,包括共性能力层、场景应用层、基础设施层、应用系统层,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生态环境。元宇宙场景上,旅游、零售、银行、教育、文化、政务、军事、航天和党建九大领域均落地应用。 1.5.5G行业最新动态 工信部印发《5G全连接工厂建设指南》(光电通信) 9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